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在线阅读 - 第二十二章 楚家楷模

第二十二章 楚家楷模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正文卷第二十二章楚家楷模想着楚牧这几日在国子监所做的事,找自己要钱去逛青楼,逃学去逛青楼,在大成殿前赤身热舞,但又因为皇上的驾崩伤心的昏厥。

    老祭酒思来想去,觉得用奇人来形容楚牧大抵是合适的。

    听到老祭酒用“奇人”来形容楚牧,大家依旧云里雾里,继续追问。

    “那楚牧是何爵位?”

    “封地在哪儿?”

    “在国子监深造多久了?”

    老祭酒指着眉道:“是新入学的监生,原籍好像是江汉道。”

    在场有出身江汉道的官员一听此话,不解的说:“我怎么没听说过老家有个叫楚牧的皇亲啊!他是何等爵位?”

    “他没爵位,好像是农人出身!”老祭酒想了一会答道。

    “没爵位?”

    “农人出身?不是南山孝王之后么?”

    一众大臣更加惊讶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皇后提的人居然是个没爵位都混成农人的野生皇亲。

    高光义一拍手说道:“哎!我想起来了,南山孝王乃是太祖第七子!”

    大文的爵位划分并不复杂,一共只有王、公、侯三等,其中又有亲王郡王、国公道公和县侯乡侯之分。

    爵位可世袭但要降爵,也就是说皇帝的儿子若封亲王,其子再袭便是郡王,其孙为国公,以此类推。

    而楚牧是太祖十世孙,爵位早在他爷爷的爷爷那辈就降没了。

    郑义这时管不得之前老祭酒曾抓过他头发,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那楚牧可有功名在身?”

    老祭酒不愿何其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国子监的大部分监生,皆是举人出身。虽未考取进士,但也须是举子中的佼佼者才会被选入国子监学习。

    郑义本想如果楚牧有功名在身,就能帮其说话,可老祭酒一摇头,他便知楚牧是靠蒙荫进的国子监,想帮他说话都不知道从何说起。

    张渊大概听明白了楚牧的情况,那上跳出来反对:“那楚牧只是一农人,蒙恩典得入国子监学习,何来皇后所说的学识?”

    “哎,楚牧籍籍无名之辈,不知其是有文章传世还是做过什么仁德之事,能让皇后说他人品学识皆上乘?”高光义也上前帮腔。

    汪琦看皇后沉默不语,马上展出护主道:“本官不解张大人的意思?农人如何了?在场官员一大半都是农家出身,天下亿民十之八九皆为农人,岂可以农人身份贬低楚牧!又说他蒙恩得入国子监,据本官所知,每年被选入的楚家子弟不过十人,而如今楚姓皇亲不下十万,如此说来楚牧亦是万里挑一之才,岂非有学识乎?”

    “哼!每年选入国子监的皇亲是什么人,你不知道么?皆是大族纨绔,入国子监只为日后某个好差事!还说什么万里挑一?简直笑话!”张渊反驳道。

    汪琦却冷笑一声:“若按张大人所说,那楚牧并非出身大族,何以得入国子监?岂不正好说明他有过人之处么?刚才萧祭酒不也说楚牧奇人也么!”

    老祭酒听到忍不住咳了一声,显然其他人没有理解他说的奇人是什么意思。

    张渊被汪琦这么一驳,一时也不知如何作答。

    想来那汪琦现在虽执掌工部,但其实当年乃是一甲第一名状元出身,辩才无碍文章一流,与他多论占不到便宜。

    张渊转身拱手质问皇后:“娘娘刚才说大行皇帝曾经夸赞过楚牧,请问何时何地因何事赞之?莫不又得去问孟总督吧!”

    窦鼎之扭头瞪着张渊,本来此刻他就因为皇后提楚牧而头疼,这张渊居然又扯出四维门,生怕人家四维门不派人来逼宫么!

    张渊经过这一整天憋了一肚子火,自己看重的英王出局,勉强接受的沙侯又无故病重,尤其刚才又被汪琦驳的无话可说,让他现在有点急眼,根本不管什么四维门,就是想怼的皇后无话可说。

    皇后却丝毫没有慌乱,甚至还挂着淡淡的微笑,转头望着高光义道:“高大人,你熟识宗室之事,曾记否,八年前大行皇帝南巡归来,数百楚家子弟拦御道之事?”

    高光义猛的被一问,皱起眉头细细回想,多年前确实发生过一次数百楚家子弟拦御道请愿的事。

    大文建国一百七十二年,天下太祖血脉代代繁衍,连同家眷有数十万之巨,朝廷自然不会全数供养。

    能吃着皇粮的是尚有爵位的皇亲,其他楚姓子弟只能靠自己谋生与百姓无异。而不少楚家人逐渐落魄的还不如普通百姓,有杀猪的有屠狗的,更有甚者在青楼当龟公在街头胸口碎大石。

    八年前永平帝南巡,有不少楚家子弟串联拦御道,请求皇帝能顾养天下楚家血脉。

    永平帝一向以仁德著称,并没有下令拿住这些不肖子孙问罪,而是亲自出面劝说他们自食其力,重现家族当年繁荣。当时永平帝还举了一个例子给那些楚家子弟听。

    想到这些,高光义突然瞪大了眼,嘀咕道:“是他!”

    皇后淡淡的问道:“高大人想起来了?大行皇帝是否曾经夸赞过楚牧啊?”

    高光义看了看一旁觉得不可思议的张渊,点了点头,回答道:“确是夸赞过!”

    高光义这么一说,支持内阁的官员大惊失色,张渊更是一把拽住高光义问:“皇上怎么会认识此子?”

    “大行皇帝当年南巡,曾到过江汉道,具体何故认识楚牧我不知道,但皇上确实见过他,当时楚牧年仅十来岁,父母已逝家姐远嫁,一个人守着几亩旱田,农时耕种闲事狩猎,靠着自己将之前给其母治病所借的外债还清,不仅如此还将老宅草屋换瓦房。皇上得知大加赞赏,称赞其自食其力,人穷志坚,当为天下楚家子弟之楷模!”高光义叙述道。

    “如何,张大人如若还不信,可去找史官查档,这事应该是记录在案的!”皇后挑着眉说道。

    张渊再次哑口,转头看着窦鼎之,此刻他已被逼入绝境,唯有寄希望于首辅能登高一呼扭转乾坤。

    窦鼎之自然是知道张渊的意思,沉默了许久他也该站出来了。

    “皇后娘娘!”窦鼎之这一声叫的极其大声,好像要让百官都注意自己。

    张渊默默的走了两步站在了首辅身后,以表示与其共进退,高光义看见也马上站了过来。

    皇后这时又抬起了她引以为傲的下巴,问道:“哦!首辅有何高见啊?”

    窦鼎之一脸严肃的说道:“臣以为皇后所言甚是,楚牧却为承继大统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