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霸俏狼烟紫芦花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姐妹情(三)

第二百一十九章 姐妹情(三)

    姥爷埋头忙着呵呵一笑,抄起宰刀,将一条二尺多长的裸鲤一剁两截,鱼头放在一边乌盆里,鱼身撂进了木桶筲。

    “都不是,你们老家那里好做腊鱼。俺这是要酿鱼酒呀。”

    “啥?鱼也能酿酒?啊,俺还是头一回听说呢!”

    董夫人愣愣地瞧着姥爷和队上的炊事员干活,想到自从她到锦秋湖上这段日子以来,热情好客的老乡教会了她很多鱼虾的做法吃法,让她着实开了眼界,可她还从来没听说鱼也能酿酒的事。

    “鱼酿酒是不是用酒醉鱼?”醉鱼虾蟹董夫人倒是吃过,鱼酒还真不知道,于是,不解地发问道。

    姥爷慢慢摇了摇头,拎起木桶到崖头下的土井子里提了水拎回倒在桶筲里,将那些鱼身子反复冲洗。

    头一回听说还真的有鱼酒,董夫人顿时来了兴趣,就跟姥爷说闹话:“有这种好东西,怎么不早点拿出来呀,梁司令。”

    见她这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认真劲,姥爷也欣然卖着关子回敬说:“早拿出来尝,就不金贵了啊!”

    惹得董夫人呵呵笑了起来。

    姥爷开心地望了董夫人一眼,有点故弄玄虚地跟她闹着打噱头,进而黠了两三眨,又不好意思地努努嘴:“还有藏了十几年的,要不就让你见识见识?不过,有的女人喝不惯,嫌鱼腥味,总以为你会和她们一样不喜欢,也就没敢拿出来。”

    姥爷弄了一大木桶鱼,清洗干净以后,装进特制的大蒸笼里蒸制。安碌碡很快就架起大火,不一会儿,氤氲的蒸汽弥满整个房间。

    对于董夫人好奇的发问,姥爷不紧不慢地耐心作答:“……蒸煮、晾晒,然后才能装坛、下酒曲发酵,酿造鱼酒也跟酿米酒差不多,要经过好几道程序,花费一段时间以后,才能酿出酒液。”

    姥爷边忙着边给她说:“这‘一溜边河崖’渔村很久很久以前都有酿鱼酒的习惯,通常就是渔汛过去以后,大规模捕鱼,因为鱼的数量太多,没法及时消耗掉,就晒成鱼干,或者腌制,也会将其中的一些酿成鱼酒。这酿制鱼酒,如今可也算是快要失去的传统了。

    鱼酒的口味也比较独特,很多人喝不惯,觉得有腥味,莲花村酿制鱼酒数百年,也流传下许多酿酒的方法,盼望着你们文化人若感兴趣就抽空采访整理记录下来传承下去,也算是对得起老祖宗一番聪明艰辛了。这兵荒马乱的,要不是天杀的小鬼子来搅局,我们的民间文明该多么旺盛啊!早年里,莲花村渔农来了客人,一定会做鱼,会上鱼酒的。”

    董夫人接着认真地说:“口味不适应也有可能,就好像青岛啤酒吧,头一回也喝不服,感觉挺怪,可逐渐适应了后,越喝越上瘾,鱼酒可能也是一样吧?”

    不过,既然是这么少见的稀罕东西,怎么着也要快些让贵客尝一尝,姥爷就张罗着让炊事员老周先弄一坛子来,晚饭时给董夫人一行尝尝。

    董夫人的赏识让姥爷有点自得。他自然请董夫人娘几个留下来吃晚饭,要拿出最上了年纪的鱼酒来招待她们。

    姥爷说的资格最老的鱼酒已经放了二十多年,装在一只木桶里,常年放在地瓜井深处,撕去封口牛皮纸,立刻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酒香,“这可是真正的陈年原液,不是那种勾兑出来的。”姥爷实在地嘟囔着。

    为了伺候好董夫人,也正好姥爷有点小空,就着意安排伙房加了几个锦秋湖区风味的菜。端上来的第一道是“龙门推”,也就是红烧鲤鱼尾巴,满满的一大盘子,在豆油里炸过,外焦里嫩,尽管鱼尾巴鸡肋一般的rou少刺多,可吃起来满嘴鲜香。特别是“V”状尾鳍,细细的炊帚苗子鱼骨过油以后,脆脆的,牙一碰就碎,嚼在嘴里酥酥的。

    姥爷夹起一只“龙门推”,放到董夫人面前的荷花碟子里,笑呵呵“卖弄”着吃鱼的学问:“我们这里有一种说法,叫做吃鱼尾巴的最尊贵,你和曹参谋长是我们最尊贵的客人,一定要多吃,回头我让玉莲多做一些,也给曹参谋长也送过去尝尝。”

    董夫人微微一愣,“呃!俺倒没听说吃鱼尾巴最尊贵,只知道鱼头或鱼腹应该向着主客。”

    “我们锦秋湖区两家红事儿女相亲的时候,一定要做一条鱼,鱼的正面朝着上席,主家礼让客人先吃,挤起鱼眼珠来放在未用开的调羹里敬给主宾,叫做‘高看一眼’。

    接着,主家用筷子按着鱼头招呼客人挤鱼rou。要是客人筷子先动鱼背,肯定老外。一般人平常吃鱼不多,觉得鱼背上的rou最厚实,难得吃一回鱼,自然要挑鱼背rou。

    可岂不知那是负面,不如正面上讲,也免得落了轻礼节重实惠之嫌。如果客人先吃鱼尾巴,便非富即贵,因为,谦恭到先从rou少处着手,把rou多的留给他人,显得优雅大度,风格棒,赢得高看。

    而外行人以为鱼尾巴rou稀瘦,鱼背rou多,可其实却歪打正着地触到了鱼的最妙处,鱼身的精华都在尾巴上,因为鱼在游水的时候,用得最多的地方就是鱼尾巴,所以,这里的鱼rou价值最高……”

    这时,压轴大菜——糖酥鲤鱼端了上来,弯曲的黄澄澄身子造型如开蹦似的,小菱形的金片一样挓挲着油炸翘起的鲜rou,橙色糖稀高汁浇过青红丝、芫荽叶粘了稠乎乎一层,又撒了青蒜苗丁和蛋饼细丝,小磨芝麻香油一淋,热气腾腾,满屋生馨,不免勾人垂涎三尺。

    莲花村渔农数百年湖水里逮鱼吃鱼经验丰富,自有一套独特的烹饪方法,这份糖酥鲤鱼就做得很出色,选用二三斤左右的野生鲤鱼,打了十字花鲤鱼扑了面粉挂上蛋清,光是过油,就先后炸三遍,同时,熬糖调黏羹火候老道,趁热上桌,吃起来外焦里嫩。

    董夫人不解地撩了一下头发道:“这个说法俺真没听说过,小时候在杭州老家常吃鱼,结婚后在他们高密那里基本不吃鱼,没想到这里还有这样深的道理哦!”

    姥爷乘机介绍说:“我们锦秋湖区的风俗是鱼不献脊。就是说要来个正面冲着坐在上席的客人。并且主宾不挤,其他人不动筷。而主宾一般先往鲤鱼的‘肩膀’上下箸,叫做提纲挈领,承上启下。”

    “要是第一下先吃鱼头呢?”可谁知,董夫人好奇地这么问道。

    姥爷朝董夫人眨了眨眼睛:“鱼头好啊,你们文人墨客不是讲,吃鱼的孩子聪明吗?不过,我们北方人,特别是齐鲁之乡礼仪之邦,都觉得鱼头是面子,是象征,一般不会一开始就挤鱼头,以免让人看不起。”

    董夫人扭捏起来,腼腆地冲着姥姥微笑着,一遍遍客客气气地言语着不该为她们娘几个这么麻烦,却不动筷子,姥姥只好用公筷为她们一一夹了忽搭着薄薄炸鸡蛋面皮的香喷喷的花白鱼rou放到各自面前小盘子里。董夫人起身支愣着,连连道谢:“使不得,使不得,我自己来,我自己来!”

    吃了一小口,董夫人感觉酸甜香酥异常带劲,刚称赞了一句,姥爷那边已经将酒杯递了过来:“咱们莲花村的鱼酒,夫人尝一尝。”

    双手接过酒杯,董夫人抿了一口,然后将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鱼酒味淡,应该没有经过蒸馏,度数比较低,却要比南方的米酒度数高些,就跟江南的温厚的黄酒差不多。味淡却很爽口,与别的酒相比,似乎多一种鲜香的味道,清新怡人,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些腥味,却越咂么越醇馨,回味无穷。她觉得这种酒所含的营养成分肯定比较独特,毕竟用来酿酒的是鱼,而不是粮食、果子。

    “好,好酒!”董夫人竖了竖大拇指。不叠声地直谝,姥爷马上喜笑颜开,招呼大家自由自在地喝酒吃菜。

    姥爷挑开鱼头上那片扇形的鳃盖,露出里面雪白的腮瓣子rou,就夹了起来给董夫人送了过去。董夫人既感激又不好意思地推让了一番,才放在嘴里慢慢一嚼柔实有弹性,鲜香爽口,劲劲道道,滑滑溜溜的。

    “这也是一块出色的好rou。”姥爷又老道地说,望着客人吃得有滋有味,他高兴地笑了。

    董夫人又伸筷子去碰盘子中葱花鲤鱼鱼头下面一点的腹鳍,上面带着的一块鱼rou,她礼貌地回敬给了姥爷。

    姥爷乐呵呵地道:“其实你们江南水乡客很内行,你这是考我啊!恕我班门弄斧,这块rou,是又嫩又活,不但好吃,而且营养丰富。”

    梁司令介绍完王牌菜自谦又埋怨道:“适逢战乱,照顾不周,望夫人见谅,等打跑了小鬼子,一定好好宴请董夫人、曹参谋长你们一行全家!”

    大家一起吃着鱼,喝着鱼酒,交流吃鱼的心得,谈心聊天,气氛倒是挺热烈。说话间,隔壁火屋里炊事员老周师傅正好端上来一盘子金灿灿的鱼籽,在热油里煎过的,也不放别的辅菜,就是加点葱姜酒醋、盐和味精,用清水煮透,装在盘子里,金灿灿的十分诱人。

    董夫人断不了吃鱼,就是没这么吃过鱼籽,因为他吃的鱼,除了个别种类,很少有这么大的,就算有,如果知道腹中有籽的话,也会等它们生产出来,孕育了鱼苗再吃。

    满满一盘鱼籽,远远就闻到扑鼻的香气了,一看就让人食欲大动。董夫人用苇子骨节筷子夹了段鱼籽放在嘴里,鱼籽粉粉的,轻轻一嚼,就碎成了粉末,满嘴都是酥香味道。董夫人向姥爷竖了竖大拇指夸赞道:“锦秋湖鱼籽,真好吃,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美味的鱼籽。”

    吃了两块,董夫人竟然觉得肚子有些饱了。这当然不仅仅是鱼籽的作用,之前在小船上也吃了不少荷叶捶拌白糖嫩藕蹿,这时候再吃两大块鱼籽,才有了感觉。

    姥爷也陪着吃了一块鱼籽,脸上露出陶醉的神色:“咱们莲花村,祖祖辈辈有个好习惯,为便利鱼群的繁衍,都要等鱼产籽以后,才能大规模捕捞,所以平常时候,也难得吃上这么丰富的鱼籽。”

    想到如今许多水域在渔汛产卵的时候,都不讲究休渔,跟饿死鬼似的,胡乱捕捞,董夫人从内心深处钦佩名不见经传的黄河三角洲内陆的莲花村早就这么干了。她竖起大拇指夸赞锦秋湖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妙。

    “哎,要不是日本鬼子来烧杀抢掠,那该多好啊!”

    “是啊!都是那些畜类祸害的。”

    “司令,喝点奶白鱼头汤吧,神清气爽,浑身都是力气。”姥姥开始由着姥爷表示,最后见插得上嘴了也娓娓劝着。

    董夫人在姥爷这里饱餐一顿,喝的是鱼酒,吃的鱼菜,吃完以后,好像自个也成了品鱼专家似的,忽然觉得心情晴朗快慰了得。

    锅上的鱼rou也已经蒸熟,稍微晾晒以后,就要装进酒坛,加酒曲以后,密封发酵,厨子老周唤姥爷去办加曲的拿手戏。见姥爷离席去忙,董夫人也放下苇筷子,她要跟着一观究竟,长些门道,进一步见识些锦秋湖区的俚俗风情“宝贝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