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汉威天下之刘襄在线阅读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汉特色经济模式

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汉特色经济模式

    “臣以为陛下所言极是。乌氏倮常年与塞外戎狄贸易,常率商队出塞,行走羌戎诸邦,北至河朔,西至河西,熟知塞外风土人情,方能使得前秦军队在塞外占有上风。”“巴寡妇清为秦国军队征战六国提供了大批军粮,向秦始皇捐献的金银财宝无可计量,更是帮助秦国维持了在巴蜀地区的统治。”“正是此二人对秦国的贡献,方才使得秦始皇以封君礼节待之。我大汉也同样有一批心怀大义的商贾,齐地商贾刀间生前为我大汉从匈奴贩来大批良马,若不是有这批良马,我大汉怎能轻易的建立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商业的存在是合理的,商人群体是必须存在的。我大汉之所以要‘重农抑商’,是因为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jian.商太多、心中有大义的良商太少,才如此为之的。”“如今我大汉要征战四方蛮夷,传播汉文明,就必须要借助良商的力量,让他们替我大汉军队探测情报,帮助我大汉军队运输粮草。臣愚以为陛下此番召集天下商贾便是从中选出良商委以重任、挑出jian商予以打击。”许文立马出声附和刘襄的话,一边讲话,一边看向御史大夫申屠嘉。随着许文话音落下,申屠嘉的脸色变得铁青铁青的,眼中对许文带有怨恨之色。“左丞相所言甚佳,朕确实是有意要从天下商贾中挑选出巴寡妇清和乌氏倮这样可以为国为民的商贾。朕允许商贾坐拥金山,但其必须要将大汉的利益摆在自身私利之前。”“如今我大汉农业已经步入正轨,每年的粮食产量稳定上涨,百姓家中有余粮。接下来朕要让百姓能有rou吃,这便要借助商贾之力,让他们来带动我大汉经济发展。”“朕将会对天下商贾所从事行业进行规范,他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哪些必须要做,哪些可以得到朝廷帮扶?这些都会在商贾会议上讨论。”刘襄缓缓说道。对于许文和申屠嘉两人每次朝议中针锋相对的场面,他很乐见其成,臣子们怎么能和和气气的呢!若是臣子没有矛盾了,要他这个太一神之子干什么呢!“臣愚以为陛下此举不符合天道运转。若是按照陛下所言对待商贾,那势必会出现富可敌国的商贾,将会诱使农户放弃耕田,纷纷从事商贾之道。”“长此以往,我大汉每年所征收的商税增加,可粮食却减少了,这便会使得物价上涨,百姓纷纷破产,进而使得百姓心怀怨气,为了生计而公然抗衡朝廷政策。”申屠嘉定了定神,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恭声说道。“御史大夫此言差矣!术业有专攻,做生意自然是有赚有赔,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做生意的料。一旦无法从商业上赚到钱,其必然会继续老老实实的种地。况且培养一批有大义的商贾反而可以促进农耕发展。”许文微微一笑,缓缓说道。“哈哈哈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商贾使得农户逐利弃田,如何还能促进?”申屠嘉不怒反笑道,对于许文的话十分不屑。“我曾经从管仲所箸卷书中读过这么一个故事。齐地某个村落只有两个农户李四和张三,原来为了吃饭各自种植粮食,为了穿衣就各自织布,各自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后来李四和张三两家就在一起商量,种粮是李四比张三强,织布却是张三的强项,于是这两个农户就进行了分工:李四专门种粮,张三专门织布。结果一年下来,在同样的环境下却有了更多的粮食和布匹。”“如今我大汉有的地方擅长耕地种粮,有的地方擅长制造铁器,有的地方擅长织布。然而每户百姓却都需要布帛做衣服,铁器做农具,粮食来吃饭。若是什么都依赖本地,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商贾恰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奔走四方,可以使得所有地区、所有人都发挥出自己的长处来。朝廷只要对市场和粮价进行保护,就可使得我大汉更加繁荣。”许文面带笑容的看着申屠嘉说道,好似夫子给弟子讲课一般。“左丞相见解独到,嘉钦佩!”申屠嘉一时找不出许文话语的漏洞,拱手说道。心中暗暗记恨着许文。两人因为当初是否修筑朔方城一事结下梁子,而后许文直接从九卿升迁左丞相、身为御史大夫的申屠嘉却没有替补左丞相之位,使得两人关系更是势同水火。“众位爱卿对此事还有异议吗?”刘襄开口问道。“臣等无异议。”其他几个公卿大臣里面最博学的张苍现在是个和事佬,剩下的几个人也被许文的话说的一愣一愣的,自然没人有异议。“既然无异议,今日的会就开到这里吧!下去都好好准备一下,看看哪些行业需要由朝廷把控,哪些行业要高税,哪些行业需要扶持。朕给此政策命名为‘以大汉官府经济为主体,各种商贾自由竞争’经济制度。”“届时商贾至长安后,由尔等公卿大臣与商贾讨论此政策的细节之处,讨论如何实现国强民富,如何使我大汉更上一层楼。朕不偏袒尔等任何一方,一切以大汉利益最大化为标准。”刘襄沉声道。“是。”群臣躬身一礼缓缓退出了温室殿,都开始考虑到时候要怎么和商贾辩论。刘襄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以大汉官府经济为主体,各种商贾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最适合当下农业处于瓶颈的大汉,能够最好的延长汉帝国的寿命,帮助大汉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以大汉官府经济为主体,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商贾坐大的情况,使得天下百姓生计不会受商贾cao控,不出现自己前世泡菜国、灯塔国那样的财阀cao控一切的社会黑暗。大汉政府抓住经济命脉,才能为民服务。各种商贾自由竞争可以使大汉的商业一直保持活力,用经济发展推动大汉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只依靠刘襄的个人政策推动生产力进步。而随着商业与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汉帝国必然会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国内的矛盾也能通过对外掠夺来缓解。在刘襄看来武帝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吃相太难看了。大手一挥将一切有利可图的产业统统收归国有,虽然充实了国库,但使得这些行业的供求关系不能按照市场规律来变化,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长远发展。虽说增加了国库收入,加强了朝廷对国家的控制力度。但政府独霸一切有利可图的行业后,这些行业完全变成了统治者敛钱的工具,丝毫不顾及百姓的生活。盐铁官营后的官家盐铁不光价格贵还质量差,政府还强卖强买,给广大贫困农民带来很多的困难。官营的卒徒工匠为了节省时间,造出来的铁农具又大又笨重根本无法使用。低价从盐户手中收购煮好的盐,然后高价再卖给百姓。无论是哪个朝代,在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话,都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刘襄前世听过一个北方邻居的笑话,某厂子因为夏日气温炎热,向上级领导申请购买一批风扇,好不容易让上级领导同意,然后上级领导就向更高一级上报,然后就一级一级上报,一级一级的审批,等到买风扇的条子批下来后,这个厂子已经在为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发愁。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后,由中央到地方都有管理与经营煮盐、冶铁和制作铁器的官吏,他们所生产的铁器在规格和式样上都是相同的。这样一来适宜于甲地的铁器农具就不一定适应乙地使用。在同一地区,由于土壤的松疏程度不同和土质上的差别所需要的铁器也就有所差别。为了避免自己统治下的大汉出现北极熊那样的错误,刘襄深思熟虑后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走“以大汉官府经济为主体,各种商贾自由竞争”的大汉特色经济模式,才能使得大汉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