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绣衣卫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倡导以孝治天下的朝代,汉朝的统治者继承了先秦儒家的孝文化,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伦理文化。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就公开标榜要以“孝”治天下,做了皇帝后,五日一朝刘太公,从未断过。后来有人提出“国无二主,君不能拜臣”的话后,刘邦直接将父亲刘太公尊称为太上皇,继续五日一朝。孝惠皇帝继位后,受制于吕后;孝武皇帝继位后,先受制于窦太后、后受制于王太后,皆是由于汉朝是以孝治天下。孔丘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着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汉武帝在窦太后逝世后就已经大权在握,可对于母亲王娡干政一直是百般忍受,最后利用窦婴和田蚡之事,才让王太后不能干预朝政。汉武帝面对汉朝以孝治天下的原则,选择了钓鱼执法,窦婴被田蚡和王娡陷害,汉武帝故作不知,从而一举将影响自己的外戚势力打压。当年春秋三小霸之首的郑庄公可谓是中国钓鱼执法第一人,通过钓鱼执法,名正言顺的收拾了自己的弟弟。当年庄公的母亲武姜在生郑庄公的时候受到了惊吓,所以一直不喜欢这个儿子,还给他取了一个不好的名字叫“寤生”。相对的,武姜对小儿子叔段却非常宠爱。甚至多次想要郑武公把叔段立为太子,却被郑武公以嫡长子继承的理由拒绝了。郑庄公即位后,武姜依然毫不改变自己的态度,继续厌恶郑庄公,溺爱叔段。她要求郑庄公给叔段一块上好的封地,郑庄公便把“京”这块地赐给了弟弟。按照当时的制度,一国的国都必须是该国最大的城邑,其他的城邑最大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而姬段所在的京超过了郑国国都新郑的三分之一。大臣们都非常不满,要求换一块封地,可郑庄公却一意孤行,以母命不可为为由,坚持给了叔段。此后还不断答应叔段的无礼要求,让叔段的野心越来越大,国人也对叔段越来越不满。最后郑庄公假意离开国都,叔段果然起了攻入国都、自立为国君的想法,率兵攻打国都,被早有防备的郑庄公打败。郑庄公为了不使得自己背上“不孝”的骂名,故意打着孝敬母亲的名义放纵弟弟叔段,最后名正言顺的收拾了心怀不轨的母亲和弟弟。对待淮南王刘长,刘襄只能学习郑庄公和汉武帝进行钓鱼执法,不能直接动手。“朱兄,如今九处有多少人?”刘襄问道。朱昕闻言一愣,随即恭敬道:“回禀陛下,如今九处有密探七百余名,主要分布在长安、各诸侯国国都、三千户以上的彻侯封地。”刘襄闻言闭目沉思起来,那个武帝创立的机构,他在思考要不要现在成立起来。看着闭目沉思的刘襄,朱昕不敢打扰,屏住呼吸,生怕打扰到刘襄。“中行说。”刘襄突然开口说道。“臣在!”中行说恭敬道。“你去请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廷尉,少府令过来。”刘襄沉声道。“是。”中行说恭敬道。待中行说离开后,刘襄又看向朱昕说道:“朱昕,着你在全国范围内再挑选数百个密探,这些人必须胆大心狠、效忠于朕、家世清白。九处从今日起改名为--绣衣卫,你可明白?”“臣明白!”朱昕恭敬道,心中对于刘襄的安排有些疑惑。“绣衣卫的具体事务,待其余几人到后,朕自会告你。”刘襄淡淡说道。“是!”朱昕恭敬道。朱昕也是跟随刘襄的老臣了,刘襄趁着左右丞相等人还没有来这段空闲时间,和朱昕叙起了年少往事,把朱昕感动的稀里哗啦,又是一段明君贤臣的画面。“臣右丞相苍,参见陛下!”“臣左丞相钧,参见陛下!”“臣御史大夫窋,参见陛下!”“臣少府令寄,参见陛下!”“臣廷尉嘉,参见陛下!”张苍几人恭敬一礼道。“免礼,来人赐座。”刘襄淡淡说道。朱昕看着这几人,心中更加疑惑,摸不清刘襄想要干什么,他面前的这几位官员手中可都有不小的实权,现在都被刘襄召了过来。“左丞相,你应该认识朕身边这位士子吧!”刘襄笑着说道。“回禀陛下,臣认识,这位朱昕先生是陛下在齐国时的至交好友。”驷钧恭敬道。“不错,这位朱先生是朕的至交好友,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深受朕敬仰。朱先生刚才给朕提了一条治国策略,朕深受启发,诸位爱卿可有兴趣?”刘襄笑着说道。“臣等恭听圣意!”张苍几人恭敬道。朱昕此刻心中十分疑惑,自己提过什么治国策略啊!“我朝开国二十载,国力日益强盛,百姓生活日益好转,然治安差强人意,百姓多有怨言。”“商人巨贾囤积货物、哄抬物价;豪强大姓勾结官员、鱼rou乡里;豪俊游侠连交合众、无视汉律。”“为今之计,当设一新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发现不法问题可代天子行,如此我朝违法乱纪现象将大为减少。诸位以为朱先生的这条策略怎么样?”刘襄缓缓说道。“陛下,这个新机构的权力是不是有点太大了。我朝执法、司法俱有机构各司其职,臣以为不太妥当。”申屠嘉恭敬道。“臣以为妥当,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陛下身为天下之主,自然享有直接过问天下之事的权力。”驷钧恭敬道。“陛下之举圣明,君主只有洞察天下,才能治理好国家。若是日后朝中有jian臣作乱,后世之君也可凭此平定叛乱。”郦寄恭敬道。“陛下乃是圣君,臣愚钝,一切听从圣意。”曹窋恭敬道。五位大臣,三位直接表示支持,一位公开反对,一位沉默不语。“右丞相如何看待?”刘襄见张苍迟迟不语,开口问道。“回禀陛下,臣以为此机构理应成立,只是其权力还是需要稍加控制。”张苍恭敬道。“右丞相所言极是,朕会对此机构的权力进行控制的。朕决定此机构命名为绣衣卫,直接效命于大汉皇帝,不受任何机构,任何官员牵制,凡秩真二千石以下官员平民,绣衣卫成员皆可监视。”“绣衣卫成员可借助丞相府、御史大夫府、少府、廷尉府一切资源办案。各级官吏不得阻拦绣衣卫成员办案,绣衣卫成员若有滥用职权行为,可直接越级禀朕,朕亲自圣裁。”“绣衣卫的最高指挥为绣衣都尉,由朱昕朱先生来担任,秩中二千石,银印青绶,地位等同九卿。”刘襄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