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汉威天下之刘襄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

第一百七十一章 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

    “谢陛下!”郅都恭敬道。“你既然刚正不阿,朕就安排你担任御史丞,协助御史大夫曹窋监察百官。”刘襄沉声道。“是。”郅都恭敬一礼道,缓缓退回自己的位置。御史大夫下有两丞,各秩千石。一为御史中丞,一为御史丞。御史中丞在殿中兰台办公,职掌管理图籍秘书,督管地方部刺史,下领侍御史,负责接受公卿奏事与举劾按章等职能。御史丞负责弹劾百官与日常工作。“陶青。”刘襄继续说道。“臣在!”陶青恭敬道。看着面前恭敬的陶青,刘襄内心有些有些,因为陶青是军功集团二代的代表人物。当初晁错建议汉景帝强硬削藩,导致诸侯王造反。在朝里的丞相陶青,以及中尉陈嘉,廷尉张欧等人联名上书,要求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陶青纠结这么多军功集团臣子联名上书无疑是一种变相的逼宫,之后陶青因为反对景帝废除太子刘荣,而被景帝罢免丞相之位。“你如何看待伊尹放逐商王太甲之事?”刘襄沉声问道。听到刘襄的问题,温室殿这三十名考生的心态都有点崩了,皇帝每次提问的问题怎么都这么敏感啊!所有人都知道不能在本朝提前朝的好,可皇帝问郅都对“小罪重罚和以德服人”的看法,这明显和汉初“轻刑原则”相冲。现在皇帝又问陶青对“伊尹放逐商王太甲”的看法,这也是一个让臣子不好回答的问题啊!商朝是由商汤创建的,因为他在位年数比较长,长子太丁还没有来得及即位而死了,弟外丙、仲壬相继即位。在这期间,都由商汤时的大臣伊尹继续处理国政。仲壬死后,伊尹立汤的嫡长孙太甲继位。由于太甲昏愦暴虐,不遵守商汤制定的法令,被伊尹放逐在桐宫反省。三年后,太甲悔过而复归于善,伊尹又重新迎回太甲,授还国政。太甲吸取了被伊尹放逐的教训,励精图治,结果“诸侯归殷,百姓以宁”。可还有一种说法是仲壬死后,伊尹篡位自立,放逐太甲,七年后,太甲潜回,杀伊尹而复王位。不管哪种说法是真的,伊尹放逐商王太甲是事实。臣子擅自决断君主之事,必然会遭君主忌惮的,可后世都认为伊尹是心系天下的贤臣,甚至有商元圣的尊称。陶青听了刘襄的问题后,汗流浃背,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敏感的问题。要知道“诸吕之乱”可刚结束不久,诛吕集团领头的绛侯周勃险些被皇帝处死,曲逆侯陈平和曲周侯郦商也都被皇帝暗示辞去了官职。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当下这位皇帝对臣子手中权力的忌惮,不喜臣子干涉君主之事。“臣以为,伊尹的做法非常不得当,君为君、臣为臣、这是天地秩序,不能随意更改。”“臣听说楚庄王继位三年不理朝政,伍举和苏从等忠臣冒死进谏,使得楚庄王醒悟了过来,勤于政事,结果一鸣惊人成为诸侯霸主。”“两位新王继位后都不理朝政,沉迷于酒色,手下的臣子作出了不同的决定,虽说都使得君主醒悟,可伊尹的做法明显损坏了君主的权威。”“君主若是没有权威,官吏百姓都会不服气,天下如何可以长治久安?当年周桓公征伐郑国就是一个例子。”“郑国大将祝聃一箭射在周桓王肩膀上,周桓王虽然伤得不是很重,可随着此事在天下诸侯间传开,使得周天子天下宗主神圣不可侵犯的威风一下子幻灭,诸侯国行事更加目无天子。”“若想国家长治久安,加强君主的权威是必须的,臣子如果是忠直之臣,就不能冒犯天子威严。”陶青缓缓说道。陶青此刻内心忐忑不安,他根据刘襄继位以来的做事风格选择了批评伊尹的做法,也不知道这个回答能不能让皇帝满意。“昔日东方六国为何会被秦国灭亡,正是因为本国君主的权威太弱。田氏篡齐、三家分晋、燕国子之之乱、楚王受制屈景昭三姓啊!”“你说的很对,臣子不能冒犯君主的威严,若是君主没有了权威,天下怎么可以安定。”刘襄笑着夸赞道。陶青听到刘襄的话,心里松了一口气,幸好没有夸赞伊尹。“朕听了回答,觉得你对于礼仪之事还是比较擅长的,你暂且担任奉常府掌故吧!”刘襄继续说道。“谢陛下!”陶青恭敬道,缓缓退回自己的位置。剩余的二十八名考生也一一被刘襄点名面试,刘襄的问题总是那么刁钻,让每个考生汗流浃背,所幸这些考生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能够随机应变,所有人的回答都还让刘襄比较满意。…“你对刑名之学的掌握还是不够好,可以日后多请教一下郅都。朕任命你为廷尉史,协助廷尉申屠嘉审判案件。”廷尉史:汉代廷尉的属官。掌决狱、治狱。掌助廷尉平审理朝廷直属监狱的罪犯。《汉书·杜周传》:“义纵为南阳太守,以周为爪牙,荐之张汤,为廷尉史。”“谢陛下!”张欧恭敬道,缓缓退回自己的位子。张欧是考生排名第三十位,随着刘襄宣布对张欧的任命,这次温室殿面试也算结束了。“今日诸位的回答令朕十分满意,根据你们的表现,朕给你们安排了不同的职位,希望你们不要辜负朕对你们的期望,做好本职工作。”“尔等都还年轻,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朕的左肩右臂,为大汉的未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尔等明白吗?”刘襄沉声说道。“臣等必不辜负陛下的信任,愿陛下长乐未央!”众人齐声喊道。“嗯。”刘襄笑着点了点头道。大汉的第一次殿试落下了帷幕,殿试前三十名考生由皇帝刘襄来决定了他们的官职,其余及格的考生由丞相府根据他们的表现安排具体职务,最后呈送到温室殿由皇帝过目审批。高后五年发生的诸吕之乱,刘襄在高后五年登基称帝,随着时间的推移,马上就是刘襄登基元年了。这时候还没有年号,在汉武帝发明年号以前,中国的纪年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和王公在为年次纪年法。王公在为年次纪年,就是将新君即位之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已在位的延续几年。汉初的时候,地方上仍有诸侯国的存在,而各国都采用本国君主在位纪年,诸侯国可以选择不用汉纪年,这显然不利于中央集权和加强皇权。刘襄现在准备效仿汉武帝首创年号,来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