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末传奇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徐望华

第一百八十三章 徐望华

    (求收藏,求更多的意见建议,求读者大大的支持,拜谢了。)

    郑勋睿首先选择去见徐望华,而不是顾梦麟。

    他已经有了一些猜想,徐望华专程到延绥镇,肯定是徐光启的安排,徐望华是徐光启最为信任的人,按说这样的人,想着招纳是不现实的,可徐光启已经病逝,机会就出现了,再说能够被徐光启视为心腹的人,能力肯定是不差的。

    至于说顾梦麟,郑勋睿可以断定,一定是乡试之后游历到此的,杨廷枢在来信之中说了,顾梦麟此次南直隶的乡试高中了,不过成绩不是很好,排名很是靠后,应该说会试没有什么希望,最好的选择就是会试之后进入国子监读书,谋求一个前途。

    顾梦麟是应社的创始人之一,其余还有张溥杨彝和张采,郑勋睿和其中的张溥与杨彝都是割袍断义了,这个时候乡试高中的顾梦麟专程来到了延绥镇,不得不说其中意味深长。

    顾梦麟基本脱离了应社,但尚未完全公开自身的态度,因为如此,顾梦麟和张溥等人的关系,也逐渐的淡下去了。顾梦麟此次到延绥镇来,可能是需要表明一些态度,也可能是与他郑勋睿商讨某些认识,以便对日后的发展做出规划。

    徐望华进入巡抚衙门的时候,脸色平静,毕竟是内阁次辅徐光启身边的人,见过很多大的场面,来到巡抚衙门,是完全能够适应的。

    进入厢房,看见了郑勋睿,徐望华稽首行礼。

    “见过郑大人。”

    “徐先生不必客气,恩师病故,我没有能够护送灵枢,深感遗憾,可是身不由己,想必恩师在天之灵,也是能够知晓的。”

    “大人不必有此想法,老爷对这一切都是不看重的,老爷临终之前,曾经专门吩咐,低调办理身后之事,可惜做不到,在下想来内心也是有愧的,辜负了老爷的托付。”

    郑勋睿的脸色微微变化,徐望华自称在下,看来也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并非是管家出身的,徐光启身边有这样的人不稀奇,但有功名的读书人,心甘情愿成为管家,那是绝不多见的,看样子这个徐望华,可能有着不一般的身世。

    郑勋睿不会在乎徐望华的过去,徐光启都不在乎,他怎么可能有什么忌讳。

    “我知道先生一直都是陪伴在恩师左右的,见多识广,恩师的葬礼已经结束,先生专程到延绥镇,定是带着恩师的嘱托前来的。”

    徐望华没有否定,从怀里掏出了信函。

    郑勋睿仔细看着信函,脸上的神色微微有了一些变化。

    “恩师料事如神,我是真的佩服啊,恩师之能力和品性,高山仰止,我是难以完全学到的,徐先生淡泊名利,本有归隐山林之心,受恩师委托,专程来辅佐我,我非常感激,不过我还是冒犯了,有一个问题,想着询问先生。”

    “大人客气了,在下无名小卒,不值一提,老爷多年含辛茹苦,奈何时运不济,登莱兵变,让老爷遭受沉重打击,朝廷之中也有弹劾,老爷不愿意回避责任,本想着一力承担的,不过皇上压下了这些弹劾的奏折,原内阁首辅周大人,倒是代替老爷受过,老爷多次给皇上解释,可惜周大人最终还是辞官归里了。”

    “已过之事,无法扭转,先生也不要想那么多了,我想听听先生对当今时局的看法,先生若是信得过我,那就直言不讳,若是觉得为难,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

    徐望华稍微愣了一下,思索片刻才开口。

    “大人的这个问题,在下还真的没有想到,仓促之中,恐怕有说不周全的地方。”

    “先生不必有什么顾虑,每个人的看法和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位高权重者未必能够看的仔细,想的明白,处江湖之远,反而能够客观的看待很多的事情,故而无所谓周全与否。”

    “那在下就斗胆了,对于当今时局,在下的总体看法不是很好。”

    郑勋睿微微点头,神情专注,不再开口说话。

    “皇上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朝野为之一振,不过朝中遗留治问题,绝非短时间能够彻底解决的,需要慢慢来,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皇上怕是有些心急,内阁大臣和朝中大人,调整频繁,特别是内阁首辅,七年时间已经调整了六人,每一任的内阁首辅,都想着能够做出一些事情,甚至是否定前任所做的任何事情,这对于朝局的稳定是没有丝毫好处的。”

    “辽东的局势愈发的复杂,边军只能够固守山海关宁远锦州等地,双岛旅顺和金州,已经被后金鞑子占据,后金鞑子没有了任何的后顾之忧,几次入关劫掠,都是肆无忌惮,而且深入北直隶,甚至围困京师,在下认为,后金鞑子应为朝廷最大之忧患。”

    “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等地肆掠之流寇,亦不能够轻视,宜速战速决,快速剿灭,让北方能够稳定下来。”

    “朝廷还需要注意各地的灾荒,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予以解决。”

    说到这里,徐望华再次对着郑勋睿抱拳了。

    “在下唐突了,其实这之中的很多观点,都是来自于老爷的。”

    “先生说的很好,后金鞑子流寇和灾荒,的确让朝廷很是担忧,恩师定会为这些事情心急如焚殚精竭虑,不过我想知道的是,先生对朝廷里面的大人,有什么看法。”

    徐望华的脸色微微有些变化,他终于感受到郑勋睿的厉害了。

    有些话他不好直说,不过这次到延绥镇来投奔郑勋睿,不说出来怕是不合适,人家郑勋睿的眼光深远,老爷早就察觉到了。

    “在下未在朝中做事情,认识恐怕不是很客观,希望不要误导大人。”

    郑勋睿笑了笑,没有开口。

    “在下曾经听老爷说过,内阁首辅温大人清正廉洁,精明干练,处理朝中事物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能够辅佐皇上稳定朝局,但难以阻止朝廷之内的党争,前任内阁首辅周大人,同样如此,只是周大人律己不严,让宵小钻了空子。。。”

    徐望华说出来的这些认识和见解,在史书上是看不见的,温体仁和周延儒两人,都是所谓的jian臣,可惜郑勋睿已经不是很相信所谓的史书了。

    这些评价的史书,基本都是东林党人写出来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东林党人很多人都投降了后金,而且郑勋睿本人也领教了东林党凡我异类全部封杀的作风,相信这些人写出来的史书,那才是真正的见鬼了。

    徐望华一直没有说到文震孟,也许是内心有着一些顾虑,郑勋睿也不会强迫。

    不过他已经感觉到了,徐望华的确是有能力的,这样的人若是进入到朝廷之中,肯定是能够为皇上效力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徐光启一直都没有举荐。

    “徐先生的分析,非常精辟,我很是佩服,按照徐先生的才学,若是能够进入到朝廷之中,怕是早就进入内阁了,来到延绥镇,怕是委屈了徐先生,若是徐先生愿意,就暂时留在我的身边,不知道徐先生是不是愿意。”

    留在身边,那就是做幕僚了。

    应该说幕僚的作用,是远远大于巡抚衙门的官吏的,幕僚可以直接提出意见建议,有些时候甚至能够代表巡抚大人做出某些决定。

    “在下不才,愿意留在大人的身边,日后多向大人学习。”

    “徐先生应允了,明日就搬到巡抚衙门去居住。”

    郑勋睿做出这个决定,不是心血来潮,是经过了认真思索的,徐光启的信函里面,没有提到徐望华的来历,但是强调了徐望华的能力,当初在登莱设立新军就有徐望华的建议,这个建议其实是很好的,可惜徐光启和孙元化都是文人,不懂得如何有效的管理军队,若是真正按照严格的要求训练出来新军,一旦新军的战斗力形成,对于后金鞑子怕是巨大的威胁。

    徐望华有能力,来到他的身边,能够帮助出谋划策,当然徐望华是不是真心的归顺,是不是愿意彻底的投靠,那就要看他郑勋睿的本事了。

    郑勋睿身边的谋臣没有,这对于一个准备做大事情的人来说,肯定是不行的,做任何的事情,都无人可以商议,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徐望华离开巡抚衙门之后,郑勋睿吩咐知事做好一切的准备,腾出一个套件,让徐望华居住,同时要求知事告知巡抚衙门的官吏,徐望华今后就在他的身边做事情了。

    郑勋睿没有马上见顾梦麟。

    按说顾梦麟马上就要到京城去了,已经是腊月的时间,来年二月就要进行会试,顾梦麟需要到京城去做好准备,万一能够很好的发挥,会试高中也是有可能的。

    徐光启病逝,文震孟小心翼翼,这让郑勋睿面临的局势险恶了很多,也许他和东林党之间的矛盾会在某一刻爆发出来,张溥杨彝以及户科给事中陈尧言等人,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背后的人,更不会浪费大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