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四合院:家有三小只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一十二章 傻柱哥,你听谁说的?

第四百一十二章 傻柱哥,你听谁说的?

    第413章傻柱哥,你听谁说的?

    小年一过,再一礼拜就是除夕。

    不过今年的冬季,却冷不了多久了。

    因为一过完年,紧接着就马上立春。

    届时天气会逐渐回暖,一天天地暖和起来。

    徐庆刚吃完午饭,抬手翻看着元旦之前刚买的新挂历,心里暗暗盘算着日子。

    立春是正月初八。

    初一、初二,在家呆两天,初三看望老丈人,顺便给工人报刊的‘李峰宏’打电话,拜个年。

    多年相识下来,已算是老熟人了。

    初四、初五,徐庆扭头询问媳妇静红,到时是先去惠丽华和罗红娟,赵爱玲她们那边,还是去李国华和二牛那边。

    马静红双手捏着刚给闺女做的小棉袄,扭头朝徐庆道:

    “庆哥,这还没过年呢,到时候再说呗,说不定啊,咱们还没去他们家,他们先上咱家来了。”

    徐庆一笑,觉得媳妇说的在理儿,转身走到炕沿跟前,将睡着的闺女身上小棉被,轻轻地给掖了掖,然后迈步走到屋外,上中院找傻柱串门去了。

    现如今,腊月二十四,大院里人都早已放假。

    按理今儿也算是小年,因为南方的小年,要比北方推迟一天。

    但北方不按照南方的习俗过。

    所以,今天的大院,没昨儿热闹,众人中午前后把自家房子用鸡毛掸子和扫帚,笤帚,打扫干净后,都在各自暖和的屋里猫着。

    冬天嘛,除了置办年货,或有事不得不外出,大冷天的,谁愿意出去闲逛。

    只有爱国一家三口不在,爱国昨天带着爱倩,抱着鸿福上他老丈人家去了。

    说在那边住几天,腊月二十七回来。

    徐庆早上带着媳妇、儿子,meimei,把自家的主屋和小屋打扫完后,又把二弟住的房子和单独留给冯婶住的房子,也一并收拾干净。

    这会儿没啥事,便去中院,找傻柱聊天。

    傻柱忙了一个上午,他既要收拾他中院的两间房子,又要打扫老太太留给他的房子,好不容易忙完,睡了一小会儿,正一个人躺在他中院热乎乎的炕上,翘着二郎腿嗑瓜子。

    他现在媳妇找不到,索性也不着急了。

    反正就这样子了,有人帮他介绍,饬一下,去相亲。

    要是能互看上,瞧对眼儿,那就直接结婚。

    以前傻柱要求很高,最开始是非黄花姑娘不找。

    后来,是城里的就行。

    再后来,农村的也成。

    可随着他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要求一降再降,却仍没找到一个合适的。

    傻柱现在啥也不要求了,只要是个女的,没啥毛病就成。

    见徐庆过来,傻柱翻身坐起,丢给徐庆一把瓜子道:

    “庆子,找哥哥我有事?”

    徐庆接过瓜子,磕着道:“这不闲了快一个月,屋里待不住,找来你这坐坐。”

    傻柱闻言,咧嘴道:“要不咱哥俩喝点?”

    徐庆应声:“好啊,我现在回屋拿酒去。”

    傻柱溜身下炕,穿上鞋子道:“成,那我去厨房,给咱哥俩弄几道下酒菜去。”

    当徐庆回到后院,拎了一瓶白酒再次进到中院傻柱屋里时,傻柱已端了一盘腌咸菜,一碟油炸花生米,从厨房出来。

    傻柱把碟子放到热炕上道:

    “庆子,稍等一下,哥哥我再炒个鸡蛋,一大妈前天给了我五颗鸡蛋,我现在炒一颗,给咱俩再添一道下酒菜。”

    徐庆摆手道:“傻柱哥,甭麻烦,弄点芝麻酱,你屋里有葱的话,咱大葱蘸着吃不也是一道。”

    傻柱一听,觉得也是,便转身进厨房,拿了四根大葱和两个酒盅,两双筷子,与徐庆坐在炕上喝起了酒。

    他一年上班,在厂里的食堂后厨,天天做饭,早腻歪了,能不下厨,那是打死都不想碰一下灶具。

    傻柱先与徐庆举起酒盅走了一个,才一边用筷子夹着咸菜,一边说道起来。

    “庆子,哥哥我有个事很想问你了,上次一大爷在,我没好意说,现在就咱哥俩儿,你跟哥哥我说句实话,你小子是不是在五分厂惹祸了?”

    “傻柱哥,你听谁说的?”

    徐庆不知傻柱为啥这么问,好奇不已。

    傻柱用筷子夹起一粒花生米塞进嘴里,嚼着道:

    “没听谁说,这不你突然不上班,院里闲了大半个月,五分厂的厂长位置让爱国顶了,你要没惹出乱子,干嘛厂长当的好好的,非不干。”

    听见傻柱这话,徐庆恍然,敢情大院众人,还在疑惑自己为啥离开五分厂,不由苦笑道:

    “傻柱哥,我真没惹事,你想多了。”

    傻柱放下筷子,咧嘴再次问道:“庆子,真没惹事?”

    “你还不了解我,我要是真在五分厂弄出了啥,我肯定自个处理掉,哪用得着离开。”

    傻柱抓着大葱,蘸着芝麻酱,噌地咬了一口,“庆子,那你给哥哥我说句掏心窝子的,你为啥不当厂长?”

    徐庆眼神瞥见炕头跟前的报纸,伸手一抓,放在傻柱面前,指着上面国家改开的消息.

    “为这个。”

    “就这?”

    傻柱一脸不解,把手里的大葱放在一旁,捏起报纸,低头看了看,撂在身边,掏出烟递给徐庆一根道:

    “庆子,国家正策是好的,改开嘛,好事,可这跟你不当厂长有啥关系?

    你在五分厂管上千号人,多牛气,出去办个事,还有司机帮你开车,多好,怎么就.”

    徐庆没让傻柱说完,抬手打断道:“傻柱哥,这是个大好机会,你瞧着吧,用不了半年时间,我自己干,挣的钱,每个月要比当厂长还多!”

    傻柱一脸不信。

    这年月里,人人都想进厂,进机关上班,吃公家饭,跟国家走。

    没人觉得在外面能挣的比在厂里上班多。

    因为之前多少年来,从没说哪个小商小贩赚了大钱。

    虽然厂里的工资不高,可也不低啊。

    最起码每个月能有一笔固定收入,比那些小商小贩饥一顿饱一顿强。

    傻柱倒着酒道:“庆子,开弓可没回头箭,你这往后要是挣的钱连你一家人都养活不了,那你就麻烦了。”

    徐庆笑道:“傻柱哥,我明白。”

    屋里热炕,烈酒。

    屋外冷风,冻天儿。

    徐庆拿的一瓶二曲喝光,他和傻柱就没再喝。

    ……

    腊月二十七的下午,徐爱国带着媳妇爱倩,抱着儿子回来了。

    徐爱国住的小屋,几天没生炉子,冷的跟冰窖一样。

    而保姆冯婶,腊月二十就告假回乡下农村过年去了,徐爱国让媳妇跟孩子先去大哥徐庆屋里呆着。

    他一个人将自家住的房子里的炉子生着,把屋里烧暖和后,才接媳妇和儿子回去。

    转过天一早,吃过早饭,徐爱国就主动找大哥大嫂说道:

    “大哥,嫂子,年货咱们家还缺啥,我今天上街买去。”

    徐庆笑着道:“没啥缺的了,你不在的这些天,我跟丰铭,晓雅还有秀娟和你嫂子静红,我们一块都置办齐了。”

    徐爱国有些不好意思的挠头道:

    “大哥,那我跟爱倩,我们啥都可没给咱家买啊。”

    徐晓雅笑嘻嘻道:“二哥,咱家还没做豆腐,二十九的时候,你就看着做豆腐好了。”

    过年哪能少的了做豆腐吃。

    这种物美价廉的食物,大院里家家户户必不可少,年年都做。

    转眼二十九,大院众人,纷纷端着自家泡发的黄豆,排着队的来后院,准备借用徐庆家的‘铁碾子’磨豆子。

    说起来,最开始的那个铁碾子,是徐庆好多年前在三厂的时候做的。

    听傻柱说,用了这么些年,一通电,依旧滴溜溜地转个不停。

    还在三厂的食堂后厨坚守岗位。

    而今天大院这个,是徐庆前段时间,刚鼓捣出来的。

    没原来的那个大,比起徐庆在五分厂命人做的那个,还小一些。

    外观也变得好看多了。

    经过一次次改进,自然是越来越好。

    虽说徐庆不是搞设计的,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肯定是怎么好看怎么来。

    贾张氏带着棒梗,捧着盛在大搪瓷盆里泡发的黄豆,第一家要用铁碾子,用完之后,还不忘用清水把里面剩余的冲洗出来。

    说的好听,是用完给徐庆把铁碾子洗干净。

    可大院众人,谁不清楚,贾张氏是生怕铁碾子里还有残留剩余。

    院里的大家伙儿对此早已见怪不怪,啥也不说,闷声不响的纷纷效仿。

    用完之后就用清水洗干净。

    明明是徐庆的铁碾子,却往往最后才能轮到徐庆家磨黄豆,做豆腐。

    徐庆从不在这种小事情上计较,没必要。

    反正豆腐能做好就成。

    前后顺序,无所谓!

    年根跟前,何必搞得不愉快。

    何况院里众人,也不是完全没人情味的。

    快一点多钟时,徐庆家的豆腐还没做好。

    傻柱从一大妈屋里过来,与端着一碗豆腐的易中海,帮着徐庆把煮在锅里的豆浆舀出,做成豆腐。

    倒不是徐庆兄弟三个不会,而是现在家里的人口越来越多。

    去年跟今年光买黄豆,就买的比往年多了一倍。

    易中海帮衬着将豆腐做得,就拿着空碗回了中院。

    而傻柱,留在徐庆家的厨房,做起了他一年才亮一次的绝活――小葱拌豆腐。

    去年的腊月二十九,刚跟丰铭结婚的唐秀娟,第一次吃,觉得很是美味。

    当然了,傻柱就趁着是刚做出的鲜豆腐,才显露一手。

    一年一次,一人一碗,多了不做。

    很是会吊人胃口。

    也就徐丰铭下乡插队回来那年,傻柱才多做了一些。

    之后,甭管谁求,都不再破例。

    徐鸿志吃着自个碗里的小葱拌豆腐,时不时跑到徐庆跟静红跟前,用筷子从父母碗里夹一些,塞进他自个的小嘴里。

    除夕这天,大院里比昨天还忙,人也更多。

    过年嘛,阎解成的两个弟弟,阎解放和阎解旷领着媳妇和儿子回了大院,跟父母过年。

    雨水照例是三十这天,回大院看望了自个大哥,下午就走了。

    而二大爷刘海中的老大跟老二,谁都没回来。

    还是仅有刘光福跟他媳妇,俩人陪着老两口过年,

    而今天,算的上是大院里,除了有人结婚或出嫁之外,一年当中,最热闹的一天。

    晚上天一黑,众人都围坐在自家屋里,吃着团圆饭。

    不过徐爱国屋里的黑白电视机,被傻柱抢先一步,在前院三大爷前头,借到了中院。

    使得阎埠贵,心里很是不乐意。

    碍于大过年的,又不好发火,只能自己给自己宽心,明年咬着牙,高低也要给家里买一台。

    尽管这年头,大年三十晚上没有春晚,但电视上还是会播放一些节目,让有电视机的人,能够在过年晚上观看。

    徐庆屋里的大彩电,正播放这国家大人物对全国人民的新年祝福。

    徐庆带个弟弟meimei,媳妇,儿子,以及两个弟媳妇,一大家子人,围坐在暖烘烘的炕上,吃着摆满了一炕的年夜饭,一边吃,一边看着电视机里的内容。

    至于两个刚一岁多的小家伙,都偎依在自个爸妈身边,瞪着乌溜溜的小眼睛,各抱着手里的奶瓶喝奶。

    今年的年夜饭,相当丰盛,鸡鸭鱼都有,猪rou馅的饺子,自然不可能缺席。

    小炒rou,尖椒炒蛋,红烧鱼,红烧rou,炖鸡,炖鸭,酸辣土豆丝,

    猪rou炖粉条、土豆,白萝卜、豆腐,白菜。

    素什锦,炒豆芽,凉拌小香肠,油炸花生米……

    家里人多,年夜饭的菜多且量也大。

    徐庆和媳妇以及二弟,三弟,三家人,连同meimei,全都挣钱。

    每个月的粮票,rou票,加一块,相当可观。

    做这一桌子饭菜,绰绰有余。

    这还不算徐庆把弟弟meimei给他的各种票都分过之后,分出来的一张都还没用。

    现今,挺过六几年的艰难岁月,大院众人的生活,逐年逐年地都得到了改善。

    一方面是国家大力发展经济跟农业。

    粮食在城里的供应,均摊下来,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挨饿。

    住在城里的人,是不用发愁吃不饱饭了。

    另外一方面,大院众人,随着一年一年的工龄增加,工级也跟着慢慢晋升。

    挣的钱也越来越多。

    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一整年,谁家还不吃顿好的。

    贾家屋里今年都买了三斤猪rou,一只鸡,其他家更不用多言。

    午夜零点时分,徐庆带着儿子在院里放了迎接新春的鞭炮。

    而大院其余几家,这时候也放了。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寒冷的夜晚,不断响彻。

    整个四九城,也都沉积在喜迎新年的这一刻当中。

    鞭炮声一停,徐庆转身回屋,掏出给二弟儿子鸿福,准备的压岁钱,塞到了小家伙粉嘟嘟的小手中。

    徐丰铭朝自个媳妇唐秀娟递了个眼神,也让给侄子鸿福压岁钱。

    另外还有大哥儿子鸿志和闺女巧馨。

    徐晓雅没着急,等已经懂事的侄子鸿志向三哥,三嫂磕头道谢后,不紧不慢地从身上掏出压岁钱,分别给了大哥跟二哥的孩子。

    徐爱国则又等了一小会儿,见侄子鸿志向meimei道谢后,才伸手掏出压岁钱。

    徐鸿志一年之中,就盼着今晚上能收压岁钱,嘴里的吉祥话儿,一句接着一句,不断往外蹦。

    “谢谢二叔叔,谢谢二婶婶。”

    徐鸿志结过钱,忙赶紧揣到身上,等着明后两天之后,去外公外婆那里,再拜年挣压岁钱,攒到一块,逛庙会的时候,好给自个和meimei买好吃的。

    正月初一,初二,徐庆跟弟弟meimei,以及媳妇静红,弟媳妇爱倩、秀娟,一大家子人在院里跟大院众人,一起坐一块乐呵。

    正月初三,徐庆带着媳妇、儿子,抱着闺女,去老丈人马国华家拜年。

    爱国和丰铭跟各自媳妇,陪着meimei晓雅上街逛了一天。

    初四,丰铭和唐秀娟去了老丈人那边。

    留下大哥大嫂,二哥,二嫂陪meimei。

    爱国则是初五和刘爱倩离开大院,给他老丈人去拜年。

    都是结婚的人,自然地在这春节期间,过去走动一下。

    之所以这么安排,其实徐庆兄弟三人,都是不想让meimei晓雅一个人留在家里。

    兄妹四人的关系,从小一直好,哪能让meimei在这大过年的时候,独自守家。

    但徐庆原打算初四,初五去静红闺女那边和他高中同学李国华,二牛那边,都没去成。

    但并不碍事,因为李国华和二牛,初五一早来大院这边了。

    惠丽华她们是初七才来的。

    这倒省的徐庆和静红去他们那边。

    而大院其他家,这些天,也都有人来探亲访友。

    大院里热闹不已。

    初八立春,一早天气就变得有了些暖意。

    徐庆和弟弟meimei,以及两个弟媳妇,一大家子人,连同中院的傻柱跟许大茂两口子,一起上街去逛庙会,顺便再沿街走的时候,瞧瞧有没有好的铺面。

    毕竟徐庆已离开五分厂,以后要开始自谋生计。

    大街上,这段时日以来,人多的数不胜数,嘈杂一片。

    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互不相声。

    卤煮,炒肝,火烧,豆汁,马蹄烧饼,爆肚,冰糖葫芦各色小吃,随处可见。

    天津的大麻花,捏泥人的,也能瞧见不少。

    但更多的还是扎堆在庙会。

    徐庆没跟媳妇和秦京茹她们女人在一块,而是和许大茂,傻柱,二弟,三弟,五人走在前边,寻摸着合适铺面。

    许大茂见徐庆对那些没开门营业的门脸,时不时就驻足张望,好奇问道:

    “庆子,怎么着?你这从五分厂辞职,就是为了找个铺面,做买卖?”

    徐庆点点头,没有否认。

    许大茂抽着烟,心中念头急转,望着徐庆,再望向那铺面。

    暗自琢磨片刻后,彻底回过味来了,敢情徐庆是见国家改开,准备自立门户。

    许大茂想明白后,不禁暗道:“庆子能舍弃厂长不当,选择做买卖,看来以后做生意能赚钱!”

    心头暗暗一喜,顿觉,那自己不能落后,得跟着庆子才行。

    庆子文化水平高,肚子里有墨水,他能这么干,肯定没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