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8)
《铜人腧xue针灸图经》,全称《新铸铜人腧xue针灸图经》,针灸专著,3卷,附《腧xue都数》一卷。北宋王惟一撰。编成于公元1026年。载腧xue657个,除去双xue则有腧xue354个,与《针灸甲乙经》相比,增加青灵、厥阴俞、膏肓俞三个双xue和督脉的灵台、阳关两个单xue。 腧xue的排列,兼采《甲乙经》和《外台秘要》之长,卷一、二按十二经和督、任脉的经络循行排列,卷三讨论腧xue主治,则分为偃、伏、侧、正四面和头部、面部、肩部、侧颈部、膺俞、侧腋、腹部、侧胁等各部位排列,但对四肢xue仍依十二经次序排列。这种排列腧xue的好处,就是使人既能了解古代的经络系统,又便于临证需要。本书不仅当时刻印刊行,而且刻石立于相国寺仁济殿内,是中国针灸史上的里程碑。 成书背景 宋仁宗认为针艾之法,极宜慎重,腧xue稍差便危及生命。于是诏准王惟一主持铸造针灸铜人,王氏又撰《铜人腧xue针灸图经》于之配合,由宋朝政府刻于石碑而颁行全国,是为首次国家级的经xue大整理,为针灸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流传版本 《铜人腧xue针灸图经》成书后,曾经刻于石碑并木版刊行。现存明正统八年(1443年)复刻本数种,以及北宋原书石刻残石数块,另有明代石刻之拓本等。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闲邪瞆叟曾将此书略加增补,改编为5卷,题为《新刊补注铜人腧xue图经》,虽有较大增删,但其后复刻本较多,流传较广。1949年后有影印本。 校注、整理 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闲邪瞆叟曾将此书略加增补,改编为5卷,题为《新刊补注铜人腧xue图经》,其内容是在原书基础上,删去骨度法、脏腑图、xue腧都数,补入经脉循行之注文,针灸避忌人神图等,并将经xue图及十四经脉之排列,作了较大修改。后世多以此本为底本复刻流传。 作者简介 王惟一,北宋著名针灸学家,为翰林医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药奉御骑都尉。设计并监制了闻名中外的针灸铜人,并撰有《铜人腧xue针灸图经》,考订了《明堂针灸图》,校正了《黄帝八十一难经》。 王氏在医官院任职时,主持修铸了针灸铜人2具,本书之编写,意在阐释针灸铜人之经脉腧xue,文图兼备,故以“图经”命名。 卷上载仰伏人尺寸图、十二经脉及任脉、督脉图,并按手、足阴阳十二脉及督、任二脉顺序,逐经记述经脉循行、主病及其所属经xue位置;卷中载述针灸避忌太乙图,次按头、面、肩、背、颈、膺、腋、股、胁之顺序排列经xue,详论每一经xue之部位、主治、针灸法、宜忌等;卷下载论十二经气血多少及井、荥、俞、经、合等xue名,次按手足阴阳十二经脉顺序详论四肢部经xue之部位、主治、针灸法等。全书共载xue名354个,可称为集北宋以前针灸腧xue主要成就之作。
书中列举之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和任督二脉之循行和腧xue,并参考各家学说加以订正,又对《灵枢·经脉》之原文予以注释。此书之撰成,推动了针灸学之发展,当时医官院将图经刻于四面壁上,每卷一壁,剩余一壁则另撰《xue腑都数》一卷补入。其书内容分别记以头、面、颈、项、背、肩、胸、腋、腹、胁及手足十二经xue,四肢部经xue及《修明堂诀式》(即周身骨度尺寸)、《五脏六腑大小形状》等,文字简要,具有全书经xue索引性质。 影响评价 《铜人腧xue针灸图经》和针灸铜人是为首次国家级的经xue大整理,以十四经为纲,三百五十四xue为目,并附有插图十五副。全书编写体例统一,结构严谨。一方面集成了古代针灸著作的理论系统,另一方面便于临证取xue治疗和研究,为针灸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堪称针灸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