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仙侠小说 - 妖魅记在线阅读 - 181.沉鱼出听

181.沉鱼出听

    “喂——”

    “嗯?”林遥转身,见到那小河螺精可可又爬到水缸口子上。

    “你叫什么名字?”可可愣头愣脑地问。

    “我叫林遥!”

    “林遥。”

    可可便即叫唤了一声,转眼却又溜下水缸里去了。

    面对这个没有礼貌的小河螺精,林遥真是感到有那么点无可奈何,只能摇摇头,独自呵呵了。

    林遥不多说什么,由得它们各自欢喜,到这个时辰,当然就要去吃早饭了。等林遥回到东厢房,也不见他说什么,一如往日那般坐在窗前看书,隔音结界内,依然宁静。

    太阳逐渐升高,东厢房里的光影逐渐缩小,渐渐地消散在窗外。

    “少爷。”水仙花儿雪雅忽而轻声的叫唤道。

    “怎么了?”林遥抬首问。

    “没有阳光,感觉好冷。”雪雅回应。

    “你要照平常那样吸收天地精华,不要想那么多,就不会觉得冷了。”

    “哦。”

    雪雅旋即依言而行,天地灵气汇聚自然而然激发妖丹的热量,片刻间果真就感觉暖和起来。埋首继续看书的林遥面带微笑,对于已然结丹的妖修,若是连这点程度的寒冷都没法轻松抵御的话,几百年的岁月那还不白活了。

    两天后,从窗户洒进来的阳光依然明媚,雪在融化。

    “少爷……”

    听到这个声音,悠闲看书的林遥抬眼望向雪雅,却发现这声轻微的呼喊,并非来自她。

    恍然之间,林遥自然清楚了这呼声出自谁,转首望向水缸,心头却不免有点好奇。因为鲤鱼精惟有在前天的清晨取名那会,林遥询问到她,才听她回应了林遥那么一句话,平常就只是私底下跟小河螺精嘀嘀咕咕,除此之外都没见她开口过。

    “云秀,你有什么事吗?”林遥顿时问。

    “我…”鲤鱼精云秀欲言又止。

    “你说吧!”

    “我想听你……读诗…”

    “读诗?”林遥愣怔了一下,不禁莞尔而笑。

    “可以吗?”云秀轻柔的声音,沉鱼出听。

    “我读《礼记》给你听吧!”林遥轻巧的回应道。近些天来,林遥手上这本《礼记》正看得过瘾,而《诗经》已然放回了书房,却是没那么大热情了。

    “好。”云秀分不清《礼记》是什么,只以为是诗的篇名。

    “那好,我现在就读读这篇《中庸》给你听。”林遥跳下椅子,手上拿着翻开的《礼记》却并不放在眼前而是负在背后,神气的昂首挺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清朗的读书声,在东厢房里走起。聆听着林遥读书的四个生灵,云秀、雪雅、可可、哨哨那是一个比一个更加的摸不着头脑。读书声还在持续着,《中庸》篇有三千五百余言,相对于短则几十字、长则几百字的诗篇,可算是很长了。

    云秀原本想听《诗经》,林遥给她读手头上这部《礼记》的《中庸》篇,倒也并非随便的敷衍了事。因为在这篇《中庸》里,出现的“诗云”“诗曰”仅比“子曰”少了那么几条,那是包含着大堆《诗经》的内容,更不乏关于这些诗句的高见妙解。

    林遥整篇《中庸》读下来,整整一刻钟过去,而三个小妖精沉浸于绕梁之声,全都是云里雾里了。三个小妖精显然难以明白,毕竟灵魂不完整,更何况是初次听闻如此至理,即便是十分聪慧之人,只这么听一遍,能够理解的内容,恐怕也有限。

    林遥的读书声歇止了,东厢房寂静了。在寂静之中,林遥却听到水缸里,有个微妙的声音嘀嘀咕咕,那是鲤鱼精发出。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

    细听之下,原来鲤鱼精云秀在默默记诵着,林遥不禁微微笑了。孔夫子曰过:“有教无类。”云秀虽然是妖精,但瞧她这用心记诵的态度,不正是孔夫子在《中庸》里所曰“好学近乎知”的真实写照么?

    水缸里的云秀嘀咕完这末尾几句,毫不懈怠地从头嘀咕起。林遥背负着双手,悠然地望着窗外,却是静静聆听着水缸里的嘀咕声。一遍下来,林遥听她独自默念正确的内容,不过三成而已。

    忽而,云秀又从头嘀咕起,林遥也静听下来,她这一遍默念正确的内容,更为减少了。

    云秀再次从头嘀咕起,林遥听得她默念正确的内容,只有两成左右了。

    云秀冒了冒泡,再再次从头嘀咕起……

    林遥并不为之捉急,却是心有戚戚焉,想到自己曾经如鲤鱼精这般年岁时,混迹人间迷茫的孜孜以求,还真有点怀念。

    俗语有云:“工夫不负有心人。”云秀孜孜不倦,如此努力的下工夫,上天照样也不负有心之妖,硬是让她记住近二成内容。

    半天一夜,悄然过去,又是阳光灿烂的上午。

    “少爷……”

    云秀轻柔地叫唤道。

    林遥在窗前的椅子上回首,向水缸望去。

    “什么事?说吧!”

    “你能再读读那篇《中庸》么?”

    “能。”林遥利落答应,跳下椅子、豪爽的踱起步子,“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转眼又是六天过去,林遥手上的《中庸》篇,已是每天一遍的一连七天,那就是读了七遍。云秀通过七天来的不懈努力,倒也将整篇《中庸》给牢牢地记在心里了。

    这天傍晚,林遥却还听到水缸里,云秀在那嘀咕。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水缸里冒着泡泡,云秀细细咀嚼着此段内容,像似捉摸不透,又像似有所悟。林遥心底不禁感慨:真是难得,也真是难为她了。

    接下来的日子,云秀每天上午这个时候,就自然而然的要听书。林遥不再给她读《礼记》了,而是给她读起相对浅显又隽永的《论语》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读书是件愉悦的事情,听书也是件愉悦的事情。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林遥除了体会到此句的正解外,也有另类的感受,那就是又温故、又知新、又为师,如此一举三得之美事,何乐而不为呢?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在其中,快然自足,时光总是不知不觉间流逝,年关越来越近了。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天已是腊月十九,林遥在恍惚间感觉有股熟悉的能量,已然接近荫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