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上课
过了一会儿,老师姗姗来迟。 她走进教室,看着满目狼藉的教室,皱着眉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教室静悄悄的,没人敢接话。 她怒视众人,恶狠狠的说:“都不说是吧!” 她随手一指,指向了陈逍。 “陈逍你来说!” 陈逍白了眼这位老师,不想搭理她。 这位老师在中学名声很响,属于欺软怕硬的那种教师。 平时有人欺负同学她不管,反而经常在课堂里毫无由头的找被霸凌者的麻烦。 属实是名声很差。 她这会儿明显是把陈逍当成了软柿子来捏,想用陈逍来撬开话题。 陈逍能理她才怪了。 老师见陈逍不搭理她,还冲她翻白眼,她明显更生气了。 “某些人胆子大了啊,敢对老师翻白眼,你这种态度,干脆别来学校念书了,给我滚回去呆着。” 她走下讲台,手上还拿着一串家里的钥匙。 她拿着钥匙就冲着陈逍头上敲。 普通人这要是被这串钥匙砸中,指不定得起一个包。 但是她浑然不在意这样是不是会对学生造成什么伤害。 陈逍坐在凳子上,抬手握住了老师砸来的手。 他握住老师的手,往后一掰。 疼的老师情不自禁的倒吸一口凉气。 陈逍无语了,他问:“你有病吧?他们打架你不管,你来找我事,我得罪你了吗。” 说着,陈逍又用了一点力,疼的她背对着陈逍,弯下身子别扭站着。 老师脸上有些挂不住,厉声呵斥陈逍:“陈逍你不想毕业了是吧,还敢和老师动手!明天把你家长给我叫来。” 陈逍听完,手上更用力了一些。 他说:“老师,你也不想哪天下班回家被人从后面敲闷棍吧?” 陈逍语重心长,劝说道。 老师听完陈逍的话。 嘴嚅嗫几下,最后没敢说狠话。 陈逍见老师不说话了,便松开了手。 老师直起身,转过身就要威胁陈逍。 可不知道怎么,当她看到陈逍平静的眼神时,到了嘴边的话突然又不敢说出口了。 然后,她张了张嘴,语气变得温和, 她说:“那……你说说,他们这是怎么回事,是打架了吗?老……老师就问问,没别的意思。” 陈逍叹了口气,偏远地区的教学质量简直堪忧,从上到下全是歪风邪气。 他并不想鸟她。 “老师!是他们三人自己闹矛盾打起来了。” 邓飞盘的声音响起,他坐在最后排,故意做的很远,背靠着墙,翘着二郎腿,一副痞子模样。 老师见有人给她台阶下,满是鱼尾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重新走到了讲台上,然后说:“你们三个把桌椅扶起来,准备上课。” 她并不打算追究三人打架斗殴的责任,打算就这么揭过这件事。 谁知道,三人并不理她,自顾自的走到后排,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 老师干笑两声,有些尴尬的她重新找了两个看起来老老实实的男孩子,并说:“你们两个去吧桌子凳子扶好,把书本都捡起来,等会儿准备上课了。” 两个男孩有些难堪,但是老实的他们还是走过去扶起来桌椅,并将书本拾起。 然后老师满意的离开了。 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来的她脸色就变得很难看。 她阴沉着脸,整理教案。 有人看到她脸色不好,问道:“王老师你怎么了?” 她回答道:“有些学生,胆子真是太大了,连老师的话都不当回事。” 有人问:“是谁啊?” “陈……”她正要说出陈逍的名字,话到嘴边,想起了陈逍的威胁。 然后。 她说:“陈大光!这学生真是气死人了,作业不好好做,还老是不把我说的话当一回事,真是得好好教育教育。” 有男老师站起身,带着些骄傲与对学生的不屑一顾。 “是这个学生啊,等到了我的课我去教育教育他,保证他以后好好听你的话。” 叮铃铃铃…… 铃声响起,女老师拿起教案,手里拿着零食面包,听完男老师的话以后,脸上也是露出一些笑容。 她走进教室。 “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7页,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这章内容,大家先自己看看书。”
说完,她撕开零食包装,将包装袋扔到垃圾箱。 然后拿着零食吃了起来。 学生们拿着书,闻着零食面包的香味,装作看书的模样,实则各自干着自己的事。 发呆的发呆,折纸鹤的折纸鹤,也有帮忙传递情书或是纸条的。 等老师吃完,走上讲台,台下顿时安静了,都迅速调整好状态,装作读书的样子。 老师也不管底下孩子们是不是真的在读书,她翻开书本,解读文章内容。 等一口气解读完,末了,加了一句:“考试可能会考其中的某一段内容,大家把它记下来,回去多预习几遍。” 然后趁着还有时间,她翻开课本,点了一名学生,并让学生将《天净沙·秋思》完整背诵出来。 那位学生站起身。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磕磕跘跘,背完了整首诗。 老师笑着点头,让他坐下。 然后又点了一位女学生,说:“这位同学,你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以及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写下了这首诗?” 女学生起身:“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和……在……在孤独的环境中写下了这首诗。” 老师笑着点头,让学生坐下,她翻开教案,一手拿着教案,一手指着黑板,说道:“短短28个字,写尽了晚秋凄凉孤独行旅中的心酸惆怅。” “而且28个字里有12种深秋意向,看似平淡却又精妙的组合起来,看到一副让人悲怆孤独的远人的画面。而这画面的意向所散发的人生孤寂而悲凉而沉重的感觉,扣动无数人的心弦。” “所以啊,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有才学有理想的人的孤独沮丧凄凉之感。” “同时,他是在一个悲凉而且得不到重用的环境里,有感而发,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所以写下了这首诗,大家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 学生们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