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朕欲与诸士大夫和解
看到皇甫嵩同意刘协围困西凉兵的要求,荀彧继续说道:“陛下欲请皇甫嵩将军以犒军的名义送西凉军五千只羊,用以安抚西凉军,为顺利收编西凉军打好基础。” 皇甫嵩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荀彧道:“陛下这也太优待西凉军了吧?他们在洛阳的恶行,我在扶风都有所耳闻。这不是养虎为患么?” 荀彧满脸赞同地说道:“将军所言极是。彧亦曾有此问,还为将军抱不平!” 皇甫嵩面色不虞道:“为我抱什么不平?” 荀彧解释道:“皇甫将军助陛下剪除董卓的羽翼,控制西凉兵将,护佑洛阳平安,可谓居功至伟!陛下不赏有功之臣,反而犒劳逆乱之臣,岂不是本末倒置!” 皇甫嵩闻言,和荀彧大有惺惺相惜之感。蓦然间,他醒悟过来,感情这荀彧,是在替皇帝解释给他听呢! 他轻微撇了下嘴角,依然不动声色,假装一无所知。 荀彧苦笑道:“国家生死存亡之际,皇甫将军挺身而出,欲挽王朝之将倾。陛下感慨颇多,曾言:功莫大于挽王朝之将倾。若此役功成,二十等爵不足以体现皇甫将军的功劳,陛下欲恢复古制,增加公等爵位,以县公封赐皇甫将军,夸功朝野!” 皇甫嵩闻言,不喜反忧。特设国公,听着荣耀,但着实将其推向风口浪尖。 他略皱眉头,心中不解,刘协此举究竟是要捧杀他,还是真如此想! 荀彧自然看出皇甫嵩的担忧,他笑道:“陛下仁义,自不会做出狡兔死,走狗烹之举。况董卓擅政,陛下仍愿待之优渥,而非屠戮,无他,废立之功须臾不敢忘也!” 皇甫嵩闻言,情绪稍微缓和。他这才发现,刘协不杀董卓,居然有此奇效! 不过,他倏然想到,陛下如此优柔寡断,非国之幸事啊!当杀不杀,岂不是纵容大臣为恶?长此以往,政乱国衰啊! 对于刘协的一应处置,荀彧和皇甫嵩一样,心中满是疑问。幸好,刘协并非独夫皇帝,他很愿意与人沟通,把自己的意图与臣子言明,让他查漏补缺。 故对于刘协的安排,荀彧了然于胸,这才能够安之若素。 他察言观色,自然看出皇甫嵩心中的隐忧,不由爽朗笑道:“皇甫将军有话直说,陛下曾告诫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若是无人直抒胸臆,他岂不是成了瞎子、聋子!又如何能治理好国家呢!” 皇甫嵩直言道:“陛下优待罪臣,岂不是纵容他人为非作恶呢!” 荀彧肃然道:“陛下言:臣为恶,乃君之过。君为恶,谁之过欤?过往一切是非,自有陛下背负;未来所有功罪,惟依律法处置。” 刘协言外之意很明显,所有臣子,在他亲政前所犯罪行,既往不究;但在他亲政后再犯罪行,依律处置,不得宽宥。 这是刘协在如此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做出的最大妥协。他已经摆明要和所有士大夫阶层和解,若再有不识相的人,站出来跳脚,恐怕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了。 看着侃侃而谈的荀彧,皇甫嵩面色复杂。他知荀彧是大才,曾向其抛过橄榄枝,让其效命于他。只可惜,荀彧以和陛下荣辱与共为由拒绝。 今日,他才知道,陛下年虽稚龄,却有如此胸襟和气度,敢于打破爵位制度,赐他国公之爵,以彰其功;敢于放弃追究一切过往罪责,与臣子和解,以示胸怀。 如此皇帝,必志向高远,深谋远虑。凡仁人志士,能遇此君王,必有一番作为;然骄横跋扈贪鄙之臣,也必不得善终。 因此,他必须恪守本分,决不做出头的椽子。否则,再大的功劳也挡不住猜忌和易变的君心。 皇甫嵩拱手道:“此次出兵,全仰仗陛下筹谋,臣不敢冒领贪天巨功,还望陛下收回赐封。” 荀彧再三劝解,皇甫嵩始终以德不配位、功不及赏的理由,坚辞不受。 无奈之下,荀彧只得说道:“皇甫将军的心意,彧定会向陛下禀明,绝不让将军为难!” 皇甫嵩开心笑道:“得文若之诺,吾心终安矣!” 荀彧略显犹豫道:“文若此来,尚有求于将军。”
皇甫嵩刚得荀彧允诺,欣喜之下,并不以为意道:“文若请说!” 荀彧道:“洛阳十二座城门,七座宫门,皆需兵力控制。陛下希望皇甫将军分兵三千,以助陛下。” 皇甫嵩毫不犹豫道:“陛下但有所用,臣必誓死效命。本将令长史梁衍领兵三千,听候陛下吩咐。” 他的态度很是恭顺。 荀彧大喜道:“有将军兵力相助,此事想来必成。” 两人再度商量行动的细节,这才分开。至于皇甫郦的去留,没有人提及。大家心照不宣,知道他目前就是人质的身份。 校场新来的三千兵,即是皇甫嵩所属的军队。 看到刘协将从身边走过,董白意识到洛阳可能生变,急切之下,她高声呼道:“陛下……” 不待她说完,刘协挥手道:“此行非为屠戮,董妃放宽心吧!” 匆忙间,刘协似乎看到董白眼角滴落的泪水,晶莹剔透!这一刻的她,不复原来的坚强和明媚,反而显得非常虚弱、楚楚可怜! 一旁的吕珺,伸手挽住董白,让她倚靠在自己的身前。 刘协手握腰间青锋,手指关节凸起,青筋毕露。他的心情并不似表现的那么平静。 事情没有落定,他不敢轻易许诺。哪怕是虚假的谎言,他都不愿意轻易言说。 马蹄翻腾,烟尘滚滚,值守夏门的城门侯急忙下令关闭城门。 此行,刘协居中坐镇,但实际指挥者乃是段煨。 因此段煨上前叫门道:“速速打开城门,迎陛下回宫!” 看着城外上万兵马,城门侯欲哭无泪。他这是做了什么孽啊,居然碰到这种倒霉事。 看着皇帝的御撵,以及熟识的段煨,城门侯有心不开门,因为这种阵仗显然不正常。哪怕是陛下亲帅上万兵马入城,那也不是小事情。可是不开门呢,他又怕回头被皇帝下令满门抄斩,那可真就冤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