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回京
杨永明在休息了一晚后,一到天亮就立刻动身。 杨永明先是将这些蒙古人的家人安顿在关内的草场上,等到安定好后,才带领着队伍和各部落首领以及大量的蒙古骑兵前往京师。 等到第三天早晨后,总算是到达了京师城下,而在此之前杨永明也一直派人向京师内通报他们的行程。 崇祯他们自然也是知道杨永明会今天早晨到达的,于是早早的率领文武百官等来到城门口等待。 京师内的百姓看到这个阵仗也是不知不觉的围观了起来。 杨永明在看到崇祯的这个阵仗后也不禁有些惊讶,在离崇祯还有一些距离的时候便连忙下马。 杨永明带着人快步来到崇祯面前,抱拳躬身行礼道:“京营总督杨永明,拜见陛下。 山西总兵,勇卫营新军将领,周遇吉拜见陛下……” 崇祯笑着上前将二人扶起:“永明,周将军辛苦了,不必多礼,快快请起,诸位将士也请平身。” “谢陛下*N。” 随后,杨永明将几个蒙古人首领引上前向崇祯介绍道:“陛下,这位是拉克尔部落的首领,巴尔思。 也是草原上第一个归顺于我大明的部落,在后续的行动中他立下了非常多的功劳。” 崇祯笑着上前,通过翻译对其进行了一番夸赞勉励以表认可。 巴尔思连忙双手握拳交叉与胸口行礼拜谢。 待到他们说完之后,杨永明又指着另一位首领说道:“这位是克里部落的首领,名叫做脱里。 是在中期归顺于我大明的,他是归顺于我大明部落中的最大的一个,也立下了非常多的功劳。” 崇祯依然对其进行了一番夸赞勉励以表认可。 随后杨永明也对其他部落首领也一一做了介绍。 崇祯也是一一上前对其进行安抚以表认可,并且对他们一一做出了承诺。 至于承诺的事情,自然是杨永明在他们归顺时像他们所承诺的。 而至此时,众位部落首领的心才算是真正的放了下来,当即又以长生天的名义立下誓言。 而后崇祯以及倪元璐,兵部尚书张国维等朝臣百官看着杨永明身后的骑兵队伍大感欣慰。 将部队在京城外安扎好后,杨永明等人便与崇祯重新回到了朝堂上。 等到坐定之后,崇祯迫不及待的说道:“永明,我们现如今是不是可以开始剿贼了? 孙传亭那边也传来信件,说他那边也全都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关剿贼,不知我们有几许胜算?” 众臣们也是紧紧的盯着杨永明。 杨永明点了点头说道:“现如今我们能做的基本都准备好了,相比于流贼来说我们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先说钱粮,我们从八大晋商以及京师所获得的大量的粮食和金银珠宝,完全足以支撑我们进行一场大战。 而流贼在中原坐吃山空,恐怕早就没有多少粮食钱银了,也是因此急不可耐的想要攻略陕西,从而扩大战果,并且以此来获得补给。 再者就是兵甲武器了,在兵仗局源源不断的生产补给下,勇卫营早就已经是装备整齐,武器也是鸟枪换炮了。 其火力要远远大于那些流贼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李自成的部队虽多,但他真正所依赖的是他手下的那二十万的老营人马,其余的不过都是流民所组成的炮灰罢了。 综上所述,其实我们这边还是占了很大的优势的,因此胜的机率还是非常高的。” 杨永明停顿了下继续说道:“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人心,李自成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的做大做强并且占据中原。 就是因为他蛊惑了民众,而现如今想来那中原的百姓也都已经看清了李自成的本质,因此在人心这一方面应该和大明之前差不多了。 而且别忘了,臣可是从草原上带来了大量的马匹,到时由蒙古人相助,臣相信定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组建出一支上万人的骑兵。 而且我们还有蒙古人这支精锐的骑兵呢,我们的军事实力早就不是同日相与了。 现在我们有以下几件事情要做。 第一,我们现在就要开始抓紧时间训练骑兵,还有大同那边也要加紧训练毕竟多一份力量多一份保证嘛。
第二,像刘泽清,左良玉,等将领下旨,让他们也做好准备,随时准备一同前往剿贼,务必要做到一战而定。” 这时,兵部尚书张国维说道:“这,他们会听令吗?” 众人也是摇头叹气。 杨永明则是笑道:“他们听不听那是他们的事,但这个旨意我们一定要下。 如若他们听,之后也不妨留他们一条命,如若不然,待到战胜李自成后我们便携胜势之威将他们这等蛀虫一同扫灭。” 众人听后点了点头。 杨永明继续说道:“除以上两点之外还有第三点。 要知道这一场战斗的规模绝对是不输于诛仙,松锦等战斗的,而且对于大明来说是生死存亡的一战。 赢了,我大明还可以延续往日的光辉,输了,那自不用多说。 对于我内心来说,这一场战斗的指挥者自然是应该交由三边总督孙传庭来的。 毕竟如今的大明朝廷恐怕再也难以找出一个不论是军事素养还是战场指挥等能力,与孙传庭并肩或者是超越他的了。” 众人点了点头并未说话,崇祯也是坐在座位上摇头苦笑不已。 杨永明接着说道:“虽然如此说,但这一次人马的涉及实在太多,除了他本部人马之外,还有榆林,大同,京营等其他部人马。 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重量级人物作为统帅为其压阵,让那些人不敢阳奉阴违听其指挥。 否则就有可能会重蹈诛仙镇之战的覆辙。” 众人听后面面相觑,陈演之类的则是缩着头生怕点到自己,而张国维和倪元璐则是猜想到了什么,紧皱着眉头。 崇祯看向杨永明,二人的视线对视了一番微微笑了一下,随后崇祯点了点头:“永明所说的不错,那不知哪位爱卿愿意担些重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