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宦海云飞在线阅读 - 正文_第八章、受命

正文_第八章、受命

    李国藩当初能够被穆书记纳入视野,还真和他参加乡镇长考试取得的优异成绩及那篇完成很好的文章有关。当然还有一个决定因素,就是李国藩是乡镇干部,还是一名孤儿,没有进入到县里任何派系的势力范围,属于可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那个类型的。百年树人,培养出这样一个人,没有意外,一生都会是对自己最忠诚的人。因为,自己是简拔他的恩人。而起于毫无后台的基层、又具备发展潜力的人,也是自己着意寻找、栽培的对象。官场需要强劲的后台,也照样需要忠实的追随者。

    穆书记之所以没有把面试直接当做答辩,是有着深层考虑的。本来面试也要淘汰两到三名候选人,让七到八名候选人进入到自己亲自命题撰写文章、然后进行答辩的范围,考验候选者的应变能力并观察其基层工作的经验。后来,穆书记发现十名候选人都不错,就改变了主意,全让他们在面试时过了关,进入答辩。

    李国藩这几样都过了关,并且成绩是十人当中的佼佼者。但穆书记在常委会上否决了让李国藩出任乡长的提议,常委们还感到很诧异:按成绩录用是穆书记亲自提议的,怎么自己还否决自己呢?县里年轻如李国藩一般年纪的正科级也不是没有,李国藩出任乡长也算是名正言顺。穆书记到底安的什么心思?

    不久,谜底揭开了。原来,穆书记相中了李国藩,要放到身边培养。并且按部就班升迁,不拔苗助长。

    穆书记确是看好李国藩。他的心中也有一个愿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己在临泉做一任县委书记,除了要为临泉留下不灭的政绩之外,还要培养几个能把自己事业发扬光大的人才。什么是不朽?用文正公曾国藩的话说:既要建功立业,还要火尽薪传。三十多岁已是一县主官、并且后台强大、前程无量的穆书记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还很遥远。此时,识英雄于末路、拔豪杰于草莽是建立将来属于自己力量的最佳时机。自己蒙白省长简拔成为百里诸侯,如无极特殊的意外,一生头上都要顶着白氏烙印。那么,自己简拔的呢?没有意外,不也顶着穆氏烙印吗?

    穆书记还深信一点,事业必须后继有人。他对*十分赞服的晚清重臣曾国藩曾下了一番功夫进行研究。除了其他丰功伟业外,对曾国藩在培育人才上结的硕果大为赞叹。他的门下真是人才济济。连最不服气他的左宗棠最后也得承认在知人之明上,自愧不如。李鸿章出于他的门下,而袁世凯又是李鸿章简拔起来的。事实上,他们也直接或间接成了晚清的掘墓人。

    所以,穆书记发现李国藩后,心里没来由地联想到曾国藩。发现李国藩悟性很高,稳健踏实,就下了一个决定:不能破格提拔他,这样会拔苗助长,不利于今后的发展。而且,不知这个年轻人身上还有那些需要打磨的毛病,放到身边好好观察一番再说。

    这样,李国藩才进了县委办,成了穆书记的秘书。

    对李国藩越用,穆书记越觉得顺手。作为省长的前任秘书,穆书记深知秘书工作的重要和艰难。这个岗位级别不高,但比级别高的一些领导活动的余地和空间都大。他的工作是假借的,幕后的、潜在的、机密的,还带有辅助性、中介性、被动性、服务性。既要定位准确,又要超前思维,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很好的文字功底。干的要到位,但绝不能越位。做好了着实不易。

    如果李国藩仅仅是低眉顺眼、很好地完成交办的工作,那穆书记也只是用着顺手而已,等积累到一定程度,适当外放,独当一面,也就算领导尽了心力,没让手下白伺候一场。

    可现在李国藩在穆书记眼里的地位,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秘书了,甚至都产生了向白省长推荐给他去做秘书的想法。只是因为省里风云变幻,才熄了这个念头。

    在穆书记的眼里,李国藩视角明晰,落点准确,嘴巴严、知轻重、腿脚勤、处事稳,已经很成熟。特别是那两件容易对自己政治生命产生影响问题的处理上,李国藩对扭转局面居功至伟。还有一点,穆书记十分赞佩,就是李国藩极为出众的记忆力。

    虽然现在把他放在了县委办副主任的位置,看来还是不行。等机会还要让他到基层独自挑一摊,锻炼一下,以后还要大用。

    省里这一年多来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先是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因为受贿下了台,牵连了一批人。接着省委书记到站,到全国人大担任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因为组织部长出了问题,中央空降了一位省委书记,白省长没有能够上位。同时空降过来的还有一位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

    新来的省委书记贺方原是农业部长。而组织部长则是中组部干部调配局(一局)局长,部务委员,原来就是副部级,名字叫做国云飞。据说他的老爹就是还健在的那位国姓开国大佬;而他本人也做过顶尖七位里主管意识形态那位常委的秘书。

    这天,李国藩受命,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学负责接待省报的一个采访组。

    郭学调任县委常委已经半年多了。他的提升,里面就夹杂着李国藩的影子。李国藩没少替郭学在穆书记面前说好话。穆书记出于对李国藩的信任和郭学多年在基层干出的实实在在的成绩,提升到县委常委也属正常。

    刚开始,郭学并不知道他的提升李国藩起了很大的作用,还是和穆书记一次闲暇时喝茶聊天,穆书记有意无意地提起李国藩在自己面前多次推荐郭学人品正直,经验丰富,奖掖青年人,工作一丝不苟,这才引起自己重视云云。郭学如梦方醒,很是感激李国藩。同时也为李国藩能够得到强势的穆书记如此重视而惊讶不已。随即,他私下里有意增加了和李国藩的联系,两人关系渐入佳境。但谁都没说破关于职务晋升时李国藩起的作用。意会比言传重要多了。面上,大家还只是知道李国藩出于郭学原来当政的新春乡而已,没发现两人有什么个人交情。

    这次接待的省报采访组级别挺高,采访的主题是全县开展的两河治理及配套的沿河村屯移民搬迁工作以及亚麻厂的建设工作。

    采访组一共四人,两男两女。带队的是一位副总编辑。两位女记者里,有一位二十一二岁的青年记者,名叫国月秀,近一米七的个头,眉清目秀,非常靓丽。温柔的性格里带着一股天然的高贵,背着的挎包是lv的,价值不菲,腕上戴的手表李国藩也认识,为欧米茄女士腕表,也不便宜。李国藩暗想:这个丫头看来家庭非富即贵。没来由地,国月秀对李国藩很亲切,李国藩也感到和国月秀犹如家人一般,没有生分的感觉。他自己也感到很奇怪。

    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材料翔实,到两河的治理现场实地采访也如材料里提供那样进度正常,移民工作完成了大半,比计划还提前了不少。亚麻厂的建设也按部就班,明年亚麻收获季节到来之前,可以准时开机生产。采访组很是高兴,因为任务可以圆满完成。

    就在郭学和李国藩以为顺利完成了接待任务,马上可以送走省报的采访组时,美女记者国月秀却把李国藩叫到了门外,给了他一个厚厚的信封,并告诉他这是在新春乡现场采访时,一个沿河村里的农民交给他的举报信。让李国藩转交给穆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