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隋唐天字七书在线阅读 - 第304章 未战先谋决胜负,辽水偷渡似飞仙

第304章 未战先谋决胜负,辽水偷渡似飞仙

    李世民是战略大家,从不打无把握的仗。

    在政治上,他依然算无遗漏,在出兵前,对于国内的政局,早已因时因势,布置妥当。

    一是以三城为中心,控扼全国。

    长安、洛阳两大核心城市,局势固若金汤,然后,让皇太子李治,在河北定州监国,以巩固辽东前线的后方。

    二是消除可能的隐患。

    这涉及到两个非常敏感的人物。

    其中一个是废太子李承乾,他于李世民紧锣密鼓地准备出征高丽时,死于徒所黔州。

    他死的时间不早不晚,刚刚好。

    毕竟李承乾做了十几年的太子,如果他不死,李世民远征辽东,羽翼未丰的李治并不一定压得住李承乾背后的势力。

    这股势力,如果被别有用心的阴谋家利用,大唐江山一夕之间变换主人,并非只是臆想。

    如果李承乾不死,整个大唐,睡不着觉的人,绝对不止一个,而是一群。

    或者李承乾并不是死于宫廷政治,但一个失势失爱的曾经太子,并且可能成为帝国隐患的废太子,并不会很遭人待见,却是一定的。

    第二个人就是李靖。

    他是有唐一代战神,甚至让李世民都忌惮三分,他的处境非常有意思。

    在京城长安,李世民曾经专门和李靖作过一次深谈。

    李世民对李靖表示了足够的敬意,他心诚意正地说:“公(李靖)南平吴会,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吐谷浑),唯东有高丽未服,公意如何?”

    李靖心中通透,知道征伐高丽一事,李世民心意已决。

    李靖也不废话,他立即表示效忠,“臣往者凭籍天威,薄展微效,今残年朽骨,唯拟此行。陛下若不弃,老臣病期瘳矣。”

    李世民看到李靖已经垂垂老矣,心生怜悯,并没有让他随军出征。

    但《隋唐嘉话》的记载却有些不同。

    在征辽之前,李靖因病不能朝见,但李世民却亲自驾临其宅,和他执手相别。

    李靖在病床之上,向李世民道别说,“老臣宜从,但犬马之疾,日月增甚,恐死于道路,仰累陛下。”

    李世民不慌不忙地讲出了一番话,“勉之,昔司马仲达百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

    李靖见李世民将自己比做司马昭,言下之意是指借装病之机,有所图谋。

    这是一句非常重的话。

    李靖一听,吓得冷汗都出来了,赶快从床上爬起来,不断叩头说:“老臣请举病行矣。”

    但李靖的身体,可能确实支撑不住长期的颠沛流离,他在相州时,终于不再随大部队前行。

    李靖卧病相州,得到了李世民的肯首,直到辽东战役结束。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于李世民而言,只要李靖离开了关中长安城、洛阳和定州这三个是非之地,离开了朝堂,还有朝中他那些熟朋故旧。

    李靖就失去了纵横捭阖的基础,在遥远的人生地不熟的相州,李靖再有能耐,也不过是一个匹夫而已,再也掀不起多少风浪。

    于李靖而言,他本来自从缷掉军职后,就一直韬光养晦,辞禄避位,以消除李世民的戒意和防备。

    自古以来,鸟尽弓藏,重臣尤其是功高盖世的将军,能得善终者,太少了。

    卧病相州,两个人都可相安无事。

    辽东之战,你放心开干;后方之事,再与我无关。

    大局和人事都已再无后顾之忧,还剩下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也是杨隋一朝,征辽的大弊病。

    李世民同样也遭遇到,那就是粮草问题。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李世民可谓知兵知时知势之战术大师。

    最后一点,就是保障后勤供应。

    劳师千里,后继乏力,这本来是一项弱点,怎样才能成为自己的强项?

    杨广在后勤运粮一道,就非常不科学。

    他劳师动众,好大喜功,全国征兵,运粮集中于涿郡,但却不根据实际,甚至于运粮者,路途之中的口粮,消耗都已经超过其运粮总数。

    李世民就要科学,务实也踏实得多。

    此次征伐高丽,因为粮道险远,李世民不再全国运粮,而是主要集中于河北道筹粮,但同时也建造了四百艘船只,从海上运粮。

    有了这两手的准备,李世民心中长舒一口气。

    他料敌于微,经过多次的推算,此战至少可以保持不败。

    万事俱备,只等开干。

    李世民正式征伐高丽。

    他首先向天下诏告高丽之罪,并且说明高丽五可伐,大唐有五个必胜之道。

    一是以大击小,二是以顺讨逆,三是以治乘乱,四是以以逸待劳,五是以悦当怨。

    此次征战,大唐水陆诸军,总计十七万左右。

    水军七万,由张亮率领;陆军六万,由李绩率领;李世民自己所率本部人马,大概也有四万人。

    李世民确实是知兵知敌知己的人,此次行军非常迅速而高效。

    贞观十八年,十月十四,从长安出发。

    贞观十八年,十一月初二,到达洛阳。

    贞观十九年,三月初九,到达河北定州,太子李治留此监国。

    四月初六,李世民达到幽州(今北京)。

    五月初三,抵达辽泽,才用了两天时间,全军神速通过二百里的辽泽。

    五月初十,李世民率兵渡过辽河,进至马首山,兵临辽东城下。

    第一次战斗,即将打响。

    事实上,这次讨伐高丽的初期战略目的,就是攻占辽东地区。

    水军张亮的名头,虽然是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好象是要直捣高丽的都城,准备一举灭之。

    但实际上,张亮此次的任务,是主攻辽东半岛南端的建安城,以期在辽东地区建立南北夹击的战略优势。

    名称虽然叫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一是有大义之名,二可行牵制之实。

    陆军李绩的称号就更明确而有指向性。

    他担任辽东道行军行军大总管。

    可见,此次战争的最终区域,并没有准备直捣黄龙,没有选择在朝鲜半岛进行最后的战战,这和杨隋一朝,四次征伐高丽的战略目标,大为不同。

    也许,李世民也预估到了高丽的顽强抵抗,做了打持久战的计划,而并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

    辽河大体就是唐朝和高句丽的分界线,辽河以东是高句丽的领土。

    实际上,李世民此次出兵,大概是想将辽河以东(东北三省)的领土和人口,全部并入唐朝,并且将高句丽的势力,从辽东区域彻底扫除。

    但高句丽并不好相与。

    他们在几百年的征战和吞并中,已经成为一个全民皆兵,誓死抵抗的,拥有彪悍战力的军政一体型国家

    自杨隋以来,高句丽和中原王朝,双方历次大战,早已成冤家对头,不死不休。

    高句丽在传统上有三道防线,一是辽河防线,二是辽东的众多山城,这是攻防一体的山城体系,三是鸭绿水以东以平壤城为核心的最后一道防线。

    辽河防线是一道立体的多层次以地利为主的防线。

    第一道防线的核心是辽河长城。

    为了阻止可能,也是必然的战争,高句丽沿着辽河修建了一千多里的长城,虽然远远比不中原大地长城的高大威猛,气势雄俊,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一道军事防线。

    辽河长城再加上辽河天险,以及几百里的有行军时间限制的辽泽,这三者一起,搭配形成一道似乎不可逾越的防御工程。

    修建辽河长城,高句丽人已整整进行了十四年。

    贞观五年,李世民派出长孙师前往高句丽清理,收纳隋朝时阵亡在高句丽的战士骸骨,并且毁掉高丽人用隋朝将士修筑的京观(用尸体摞积,以示军功)。

    或者是唐朝气象万千,所向无前的势头,吓住了当时的高丽王高建武,他知道当唐朝这个巨人,缓过神舒过气来,一定会将目光投向东北方向,唐高之间,必然会发生大规模的,你死我活的战争。

    高建武是个行动派。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他不断地吞食周围各族,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并且,他沿辽河一线,修建了自北起夫余城,西南至海的千里长城。

    但这种固定的防线,大而无当,根本就无法对盛世唐朝的军队形成威胁。

    高句丽的第一道防线,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土崩瓦解。

    李世民为了这次征伐,做足了功课。

    辽西沼泽,自古有二大辽泽,它们的最大的作用,就是让行人,更不用说是大规模行军,变成让人望而生畏的一段旅程。

    二百多里,如果在雨季,全部变成寸步难行的沼泽,再加上当地蚊虫肆虐,自然环境极为恶劣。

    根本就是一段即使来过一次,也绝不想再来第二次的旅程。

    但李世民选择了较为干燥五月行军,完美地避开了辽泽的雨季,让这一天险成为坦途。

    这可以从一组数据对比中,得到明证。

    李世民的部队五月初五进入辽泽,只用了区区两天,急速行军,就飞越了二百里的辽泽,而当年杨坚一朝,第一次东征时,就被阻于辽泽,不得寸进。

    如果说隋朝的行军记录,时日已久,或者不可考。

    那李世民撤退之时,经过辽泽的时间,就更可以证明,辽泽并非只是徒有其名,而是张开了巨口,足可以吞噬一切。

    李世民从辽东回来之时,用了二十天,才走完了不到五百里的路程,并且,他自己亲自上阵,负薪填路,道路燃烛,当时正好碰上大雪,中原战士,饿死冻死,不计其数。

    其中艰苦,不言而喻。

    但李世民知己知彼,利用时间的优势,一步就跨越了辽泽天险。

    第一体系中第二层的防御,是辽河。

    当年杨广第一次亲征高句丽,就在辽河之战中,损失了大批精锐。

    如果硬碰硬,辽河以东的高句丽人以逸待劳,又占据优势地形,自然胜算大占。

    但李世绩来了一招声东击西,暗渡陈仓,就让高句丽辽河这道防线,一瞬间土崩瓦解,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