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魏之狼臣在线阅读 - 第七十二章 诋毁

第七十二章 诋毁

    当黄婉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在场的人都一片哗然。

    董卓听到这话后,随即偷偷的瞟了一眼刘协,只见刘协表现的十分的淡然,仿佛在预料之中一样。董卓看后,深深的皱起眉头。

    “子言,别出列!”

    白煊刚想出列回话黄婉,却被贾诩一声喊住。

    “文和先生,这是为何?!”

    白煊听后,没有出列,而是悄悄的问道。

    只见这时贾诩却没有说话,白煊刚想再问,却发现刘协、董卓和满朝文武全都在看着自己,这才立刻闭上了刚要开口的嘴巴。

    “子言,说说你的意见吧!”

    董卓似乎有些不悦的说道。

    “诺!”

    白煊这是顾不上其他,只好出列道:“黑山军,不过是盘踞在太行山一带的贼寇。牛辅将军迟迟没有剿灭他们,想来是因为太行山道路复杂,且黑山军熟悉山路,这才给了黑山军可乘之机。”

    白煊一番话,瞬间让牛辅松了一口气。要知道,朝廷里要看他笑话的人不少。白煊这一番话,算是卖了牛辅一个人情。

    “那你有何良策?”

    董卓听了白煊的话后,微微点头,但仍是眉头紧皱,随后继续问道。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尔!”

    白煊随即说道:“黑山军每次都是出动快马下山抢掠一番后,随即上山。我们的辎重队人数不够,而援兵速度也不快,所以才会损失惨重。故,我们可以安排一支几十人的精锐骑兵部队,藏在辎重队伍中,黑山军见人少,自然会不放在眼里。而我们也可趁势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

    满朝文武听了白煊的想法后,纷纷觉得可行。

    李傕率先出列道:“太师、陛下,末将愿率麾下飞熊军出战,只要一百人埋伏,便可大破黑山军!”

    “太师!”

    李傕刚刚说完,郭汜就出列说道:“末将只需七十人便可!”

    董卓看着李傕郭汜二人,不禁微笑了起来:“好!好!”

    听到这里,白煊不禁松了一口气。

    这下总不至于再扯到我头上吧。

    白煊心里这样想着。虽然不知道黄婉有何目的,但他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陛下!太师!司锋校尉既然能想到如此妙计,那不正是平定黑山军的最佳人选吗?”

    黄婉随后又缓缓的说道。

    白煊听到这,原本要回列的脚突然听了下来,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黄婉。

    董卓听完这话后,也是一惊,随即又看向刘协,只见刘协仍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这些,却不由得让董卓再次皱起了眉头。

    “陛下!太师!黄大人所言,在下不敢苟同。且不说我司锋校尉部现在还在北地边疆,就算是在长安,也不可轻易调动至潼关附近。”

    “哦?这是为何?”

    刘协听后,不禁皱眉发问道。

    “陛下试想,我司锋校尉部一但撤出边关,那叛而复降的鲜卑部族会不会再次出动。再者,西凉的马腾韩遂等流寇仍在,我去河东,又派谁来牵制他们呢?”

    白煊缓缓的说道。

    而王允此时却站了出来,恭敬的说道:“陛下,太师。我认为司锋校尉所言,有些不确!”

    “哦?不妨说说。”

    董卓看向王允,脸色轻松了不少。

    王允随后说道:“凉州的马腾韩遂之辈,被打败后,近几年来都没有恢复势力,可见他们已是穷途末路。就算借他们个胆子,他们也未必赶来送死!至于鲜卑嘛……”

    说到这,王允不禁停顿了一下。

    “鲜卑怎么了?”

    董卓听后,立刻问道。

    王允这才笑着说道:“鲜卑两次被司锋校尉打败,已经有了畏惧之心。只要司锋校尉一声令下,我相信,鲜卑反而会为我朝廷所用!”

    王允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白煊闻言,不禁有些皱眉的看着王允,而贾诩也是偷偷的叹了一口气。

    “司锋校尉神勇,相信太师和一些并肩作战的将军是看得到的。”

    王允又接着说道。

    董卓和在场的一些将领听到这话后,都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司锋校尉也必定能使鲜卑胆寒,不如……”

    “太师!”

    白煊瞬间出列打断了王允的话,厉声说道:“鲜卑人狼子野心,降而复叛,绝不可能为我朝廷所用的!”

    王允一听这话,阴险的笑了一下。白煊此举,正中下怀。

    董卓听了白煊的话后,也不禁皱起了眉头。鲜卑屡次出兵,确实影响了董卓的战略。现在白煊也这么说,那……

    “太师,司锋校尉这话,我倒想问问,那前些天司锋校尉断言两年之内鲜卑无力南下,又有个依据?”

    董卓听了王允的话后,瞬间想起来白煊前些天的话语,顿时皱着眉头看向白煊。

    “那是因为鲜卑经此大败,以无兵力,所以……”

    “呵呵,那就更可疑了。司锋校尉以为,我朝廷之中只有你一位将领可以打败鲜卑吗?!”

    “司徒大人你……”

    “够了!”

    董卓听着白煊和王允的话,越听越烦,不禁拍了一下椅子怒斥!

    “在下(老臣)失礼,请陛下、太师恕罪!”

    白煊和王允见状,不禁跪地说道。

    董卓见状,这才心情好了一点。

    “报!”

    突然一名并州侍卫跑了进来说道:“启禀陛下、太师,西门截获了一封鲜卑jian细送来的密信!”

    “哦?”

    董卓一听,立刻挥手说道:“呈上来!”

    “诺!”

    侍卫说着,就将密信交给了董卓。

    董卓接到密信后,起初也没太在意。胡乱的看了一下,但随后又睁大了眼睛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仿佛不敢相信一般把密信丢在地上。

    在场的文武百官瞬间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因为他们知道,董卓怒了!

    “司徒,捡起来看看,再念一遍吧。”

    董卓强压怒气,沉声说道。

    白煊有些狐疑的看着董卓,而王允则是捡起了密信读了起来。

    “鲜卑右大统领可奇拜见司锋校尉大人,落也忿的残党已被我全力捕杀。现在鲜卑以稳,只等大人一声令下,攻入长安,诛杀董贼!以谢大人提拔之恩!”

    王允读完后,嘴角流露出一抹猥琐的笑容,但很快便收了起来,露出惊慌失措的样子。

    白煊和朝臣们听完后,瞬间惊愕了起来。

    “子言!”

    还没等白煊反应过来,董卓就厉声问道:“你还有何话要说!”

    “启禀太师,在下不知这封信是什么意思啊!”

    “不知?难道这就是你要说的远征鲜卑吗?可真是国之忠臣啊!来人,将逆贼白煊压入大牢,严加审讯!”

    “诺!”

    董卓说罢,外面就冲进来十几个并州侍卫。

    “大哥!不,太师!这件事或许有隐情,现在把子言关进大牢为时过早啊!”

    董旻见情况不对,立刻跪下说道。

    “太师,左将军所言甚是,若不明查,恐怕会寒了将士的心啊!”

    徐荣也跪下说道。

    “我等请太师明查啊!”

    不一会,武将中除了郭汜、胡轸、李肃、贾诩等没出列外,其余将领,皆为白煊求情。

    王允见状,不禁冷笑。

    “只要西凉众将为白煊求情,他就必死无疑!”

    这是昨天,那人说的话。

    “好啊!你们是想造反不成?!有求情者,同罪论处!”

    董卓看着跪在地上的将领们,气的站了起来,怒斥道。

    诸将见状,你看我,我看你,瞬间没了声音。

    “太师!”

    只见徐荣站起来,皱眉说道:“如今情况未明,您就把司锋校尉关押起来,岂不寒了众将士的心啊。依在下……”

    “徐荣!”

    只见董卓按着剑,对徐荣怒吼道:“你平时与白煊私交甚好,莫不是他的帮凶尔?!”

    徐荣一听,顿时不敢再说下去。

    董卓见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随后扭头看向白煊:“你们还在等什么?还不把他带下去!”

    并州侍卫听罢,便要把白煊拖下去。

    “启禀陛下、太师,议郎李儒在外叩首求见!”

    突然,一名侍卫入殿说道。

    王允听后,随即一惊,而贾诩也是暗中笑了出来。

    “臣议郎李儒李文优,叩见太师!”

    李儒刚上大殿,就跪下来参拜董卓,却没有提到刘协,丝毫没有将天子的威严放在眼里。

    刘协见到杀害哥哥刘辩的凶手,气的牙痒痒,却也无可奈何的握紧了手。

    “协儿,成大事者,须忍常人之所不能忍!”

    突然,阳乐公主在刘协背后轻声的说道。

    刘协这时才面如常色。

    而这一幕,却被李儒记了下来。

    “文优啊,你来做什么?”

    一看到李儒前来,董卓的心情便好了一些,又坐回了原位。

    “特来破鲜卑首领可奇的阴谋尔!”

    李儒起身,微笑着说道,然而他的危险,在王允看来显得异常危险。

    “哦?说说看?”

    董卓听后,皱着眉头说道。

    “鲜卑可奇欲借太师之手杀子言,为鲜卑除一强敌。”

    “有什么证据?”

    董卓听后,想了一下说道。

    李儒听后,笑着拿出一封帛书,交给了一旁的侍卫,侍卫又把他递给了董卓。

    董卓一看,眉头瞬间皱了起来。两封信的笔迹虽然都是十分潦草,不像是多年写汉字的样子,但却一模一样,而这一封信上面却是暗害白煊的内容。

    “这一封信是什么时候截获的?”

    “禀太师,在下是四天前截获的!”

    “四天前?”

    董卓听后,不禁有些疑惑:“那你为什么现在才拿出来?”

    “太师。”李儒不慌不忙的说道:“您也知道,当时子言并没有回来,所以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才没有禀告太师,请太师恕罪!”

    董卓听完,点了点头:“那文优认为,可奇的目的是什么?”

    “可奇的目的嘛……”

    李儒听后,缓缓的把头转向王允,说道:“王司徒恐怕比我清楚吧!”

    王允闻言,猛的看向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