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同人小说 - 叛逆的骑士王传说在线阅读 - 中华联邦历史

中华联邦历史

    1、从群雄割据到君主立宪

    公元208年,曹cao在赤壁之战中取得了皮洛士式的胜利,但由于北方士兵水土不服、疫病流行,外加马腾、韩遂在后方sao扰。刘备遁走西蜀,不久后占据益州。曹cao与刘备、孙权已无力再战。不得已接受了孙氏为首的江东士族的投降,并宣布其“本领安堵”,班师回朝,实际默认了刘备对益州、孙权对扬州的统治,自东汉末年以来的群雄割据局面开始步入终局。

    公元211年,曹cao的最后一次西征击败了以马腾为首的关中诸将,继而攻占阳平关,降服了汉中太守张鲁,交趾太守士燮也上表恭顺,曹氏名义上已经重整山河,统一了中原。但实际上各地诸侯只是表面上降服,实际上仍然掌握着很大的力量,以其谋士荀彧、荀攸、崔琰、司马朗为代表的士族势力也反对曹cao代汉,因此,曹cao不得不考虑别的出路。

    公元216年,汉献帝册封曹cao为魏国王,以冀州、并州的十郡为魏国封地,于邺城建立魏王宫铜雀台,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然而,因为旧汉帝国忠臣的阻挠,曹cao自始至终都没有做出取代皇室的举动。为了保证曹氏的后代能够长久甚至永久地掌控这个国家的权利高层,同时,也为了要真正统一过去的汉帝国版图,曹cao开始了新一轮的政治改革。首先,他声称董仲舒之儒乃“伪儒”,自己要恢复“孔孟之道”、“周礼正道”,自汉武帝时期开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被曹cao强行打破,在政治上,他宣布了“天子”只是国家礼仪宗法的最高象征,行政权力必须由丞相代为执行。其实际意义上,已经由国家法律形式剥夺了皇室天子的集权可能。其外,曹cao开始大肆分封诸侯,希望以“共治天下”的形式结束分裂局面。以荀彧为首的汉室忠臣们见事不可为,同时也认知到了皇帝集权给汉室江山带来的灾难,曹cao所提出的“政由百官,祭则天子”新政治主张开始被荀彧等人所接受。

    公元220年,曹cao因病宣布辞去相位,其子曹丕与陈群又推行“九品官人正法”,缓和了朝堂和世家大族的矛盾冲突,而开始转而共同合作,朝向“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形式转变,议会形式的朝堂已经开始初步形成。

    公元234年,主张恢复天子集权的原皇室集团领袖诸葛亮病逝,时曹氏集团因为后继无人,失去了对丞相一位的争夺,丞相一位被世家大族的司马氏所占据,然而曹氏依旧在朝堂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分量,曹cao所谋划的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度的雏形无疑保住了曹氏家族的长久,时任丞相司马懿无法对曹氏下手,其他的士族也因为议会的缘故使得司马氏做不到大权独揽。到司马昭当政时期,妄图篡汉自立,重新开始皇帝的集权统治,这一举动遭到了几乎所有的士族反对和抵抗,司马氏就此失去了大权。

    公元256年,议会制和君主立宪制在那之后被正式以书面形式确立下来,天子就此沦为象征。而北方汉室朝堂中,司马昭篡汉自立不成反被杀的事情无疑给当时还处在旧刘氏皇族统治和孙氏独大局面的吴、蜀两国的士族看到了希望。议会和君主立宪制经过几十年的发酵,已经开始发力。随着东吴最高统治者孙权为了避免被这些士族出卖的大开杀戒,江东士族们终于开始另寻出路,以东吴四大家族陆家的家主陆逊被逼死为契机,江东士族于曾经孙氏的发迹之地丹徒为北方的统治者们打开了通道。在东吴士族的帮助下,北军顺利渡过长江,又三月,吴主于建业**身亡,东吴被灭仅三个月以后,西蜀投降。

    其后,司马炎向议会提案在洛阳修筑宫殿,名为“朱禁城”,寓意失去了大权的天子于此,那之后,刘氏皇室大部分成员被迁入朱禁城居住,汉室再度一统。

    曹cao虽然被汉室皇室的死忠骂为千古罪人,但是曹氏却因为他的举措得以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保证了在士族中长久不衰的地位和实权,甚至避免了国家因为皇帝失德造成的混乱,从这一点来看,曹cao的确是这个国家的英雄。而曹氏,也成为后来中华势力最大的四个家族之一。

    2、李氏时期的辉煌

    东汉恢复一统以后大约又过了三百年的时间,虽然这期间也有过和平的时代,但内外战乱始终占了大多数,然而,不管是刘渊、苻坚等外敌还是桓温、刘裕等权臣,始终未能瓦解朝廷和议会的势力。而经过这三百年的沉淀和积累,汉帝国虽然长期处于外敌内乱的局面,然而其本身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也开始焕发胜机,内部的利益分赃也已经趋于完善。最终,公元581年,在汉帝国北部崛起一度攻陷幽州并州的游牧民族鲜卑终于被开始爆发能量的汉帝国击败。士族联合的力量也开始从这一时期,由内开始转而向外。而在这一过程中,崛起于荆襄之地的李氏家族开始崭露头角。

    公元618年,中国大地经历了鲜卑战争之后,已经沉寂了几十年的时光随着帝国的版图的不断扩大,急需更多的鲜血注入这个充满了活力的大国,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在外敌入侵之时失去的西域领地。而随着在汉帝国的军队从长安出发,再一次经过丝绸之路的古路之时,汉帝国的远征遭遇了第一次挑战。而这个对手,正是在欧洲闹得天翻地覆的突厥人。秉承着一直以来,汉帝国都不得不倾国之力抗击的游牧民族的本性,他们盘踞在汉帝国北方的广阔草原之中,占据了曾经鲜卑人的领地,从北方不断地予以汉帝国以滋扰,在李氏新贵,李世民的提案下,西征转变为了北征。而这一次北征的规模,将是空前绝后。在彻底打败了突厥以后,汉帝国吸取前朝的教训,开始正式在北部草原和幽州的关外地区设立郡县,同时从国内将失去了工作、土地的居民开始大量地迁往这些新置郡县的地区。时任征北将军李靖率领的3千部队效霍去病故事,直击突厥王庭。到突厥人投降,正式并入汉帝国为止,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在内的过去长期被游牧民族占据的广大土地已经被汉帝国实际掌控。而北至贝加尔湖的蒙古大草原和西伯利亚部分地区也已经归顺了汉帝国,并在今后的几十年里,逐步被实际掌控,蒙古的收入为在后来征战中亚之时,提供了大量的优秀骑兵战士。汉帝国经历了这些战争,版图也开始变得规模空前。

    而随着这一时期的对外征战,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极其繁盛时期,一方面,因为解除了突厥人的袭扰,路上丝绸之路得以再一次开通,而同样因为岭南地区的开发建设,以交州为中心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开始兴起,逐步发展起来的海军征服了当时还是未知的南海,从此南海成了汉帝国海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这一时期被后人誉为“中华的罗马时代”。

    而在政治上,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李氏新贵们和过去的门阀士族达成了妥协。即废除了已经实行了几百年的“九品官人法”,开始以全新的“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但是,汲取于过去曹cao所留下的经验,李氏们选择了保留一部分士族的“推荐权利”,即新旧势力们在国家发展的大势下,第一次达成了妥协。汉帝国的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士族阶级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的工具,而是转变成了真正的国家组织,下层的庶民和新士族们开始参与朝政,一时间汉帝国的实力继续扶摇直上。

    公元640年,3万整装待发的汉帝国的军队开始朝西域进军,3万羽林军征服西域十几个国家,兵锋越过葱岭,逼得当时称霸中亚的阿拉伯大食帝国拱手让出西域。随后,为了保证在贸易上的优势,汉帝国同拜占庭帝国达成了协议,东西夹击占据了贸易通路的阿拉伯帝国。汉帝国的远征军以2万人的兵力、没有后勤、劳师远征、客地作战、语言不通、没有情报的绝境中与阿拉伯军队25万后勤充足的精锐部队抗衡,而且仍然一度压制阿拉伯军团,连续半个月不分胜负,终于等来了约定的拜占庭军队。阿拉伯军队损失过半,强大的军力威慑着当时的周边各国,阿拉伯帝国被迫签署贸易协定,小亚细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平原上,自此开始充斥着来自东方大国赛里斯的商队。(赛里斯是过去希腊人对我们的称呼,这里因为是拜占庭最先和汉帝国取得联系,所以这里引用为赛里斯。)

    到公元668年,因为受制于地形气候的缘故,汉帝国的主要精力放置在对当时的吐蕃国的对立上,对外征战基本停止。南起中南半岛,北抵西伯利亚,东至库页岛,西到德黑兰的庞大帝国就此成型。

    李氏家族成为了汉帝国历史上开疆拓土的急先锋,就此奠定了四大家族之一的地位。

    3、王家带来的黄金时代

    公元903年,因为长久以来的征战导致了民不聊生以及厌战情绪的蔓延,汉帝国经历了一段相当漫长低潮期,直到公元979年,因为新的贸易线路的开拓,汉帝国开始低迷的国力开始进行稳步的回复。

    王氏家族通过完善科举、鼓励发明、兴修水利、兴办教育、开拓贸易等等措施,解决了李氏以来造成的疆域庞大而无法有效管理的鸡肋状态。完善了国内体制,并在海上利用强大的海军,征服了当时还只是简单的渔民一样的东南亚诸国,在吕宋等岛上,确立了新的商品来源和贸易路线。经过和平稳定的时代,商品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繁荣,可谓是自李氏以来的第二个黄金时期。随着海军部队在印度洋上的节节胜利,印度实际已经无力阻止汉帝国强行占据印度的沿岸作为通商口岸,同时,也因为汉帝国军队在南越之地的行动,印度实际上早已经处于汉帝国的战略包围圈中。汉帝国的商队,从交州和吕宋等地出发,在绕过汉帝国的最南端的“狮城”,在印度洋沿岸获得补给,之后在阿拉伯或是波斯湾登陆。汉帝国凭借着印度洋海上霸主的地位,累积了丰厚的财产,据不完全的统计,汉帝国在这一时期仅仅只是海上贸易总量就占据了当时世界的近一半左右,这是十分惊人、而且令人绝望的数据。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为的大汉帝国的再一次发展赢得了生机。

    并在公元1126年,凭借着充足到足以堆在仓库里发霉的强大后勤力量。时任丞相,王家的奠基人王雱正式颁布了对吐蕃的战争国书。征西将军岳飞率领准备充足的军队在经过2年的艰苦作战以后,终于成功抵达了吐蕃人心中的圣地布达拉宫。而王雱因为不想要将士们继续在这个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长期作战,定下了与民无犯的政策。同意了藏传佛教在吐蕃的宗教地位,仅仅只是强制遣散了吐蕃的军队,安排少量的部队驻守,这种相安无事的状态,直到后来都没有改变,而事实上,因为藏传佛教的流传,这一片土地上,成为了后来佛教的又一圣地。

    4、世界第一个超级大国

    陆地上已经再无敌手,海洋上,因为商路的需要,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

    公元16世纪初-16世纪中:汉帝国航海家郑和七次南下西洋,征服了彻底完成了对于东南亚、印度的占领,同时对于南亚的诸多小岛国采用了武力征服和扶持合作等方式迫使各国承认了汉帝国宗主的地位。

    到了公元1582年:以汉帝国为核心的亚洲国家与地区在洛阳朱禁城签署《中华联邦宪章》,标志着中华联邦正式成立。中华联邦天子以联邦最高统帅身份颁布《中华联邦宪法》,规定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为联邦制帝国,首都为洛阳。汉帝国,不,中华联邦,已经是成为了当时亚洲的唯一国家,也许,叫它亚洲帝国更加合适。

    构筑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帝国,中华联邦并没有命令军队停下脚步,他们又开始继续派兵继续向南进攻日本、安南、占城、爪哇等国,希望将南洋所有诸国也置于其统治之下,实现真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宏愿。

    于是,中华联邦经历建国后数十年励精图治后,决心实现祖先父辈们留下的梦想。陆军将从属国高丽和蓬莱出发,出兵两路进攻日本,由唆都率北方军从高丽东渡对马海峡,范文虎率南方军从庆元浮海北进,在反北条幕府势力的协助下,中华联邦经历了无数次的争夺,终于占领了日本列岛。

    与此同时,平定西南的大军越过澜沧江陆续讨灭中南半岛各不肯臣服的小国,征南将军唆都从广州渡海,血刃数年后将南洋诸国吞并,势力触及到后来的新几内亚岛。此外,汉帝国还两次从阿富汗地区出发,一直攻打到巴格达,迫使阿拉伯世界臣服后撤回。

    十几年的征战,将中华联邦领土前所未有地扩展至了东接西太平洋,南领香料群岛的广阔空间。但是,也因为当初建立联邦制度的包藏祸心,由于这一时期后期的朝堂斗争,丞相更换频繁,于是权利再一次转到了汉族士绅、官僚手中。经过这场动乱,中华联邦军力衰退,停止了扩张,在议会的控制下重新重用信仰儒家治国理念的官员,国家政策开始转回保守方向,但是民生与国力也利用这一时期得到了休养生息,社会逐步趋向稳定。在温和势力掌权的同时,新的文化不断地从西方传入,大大地开拓了民众的视野,工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社会的最大团体,手工业技术和初步的机械技术在江南一带得到大发展,航海技术和海上贸易开始走向鼎盛。

    公元1630年:中华联邦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超级大国。

    公元1693年:中华联邦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进入电气时代。

    公元1726年:中华联邦发现石油用处,撇开与阿拉伯的协议,武力占领中东。

    公元1888年:中华联邦发现澳大利亚大陆,开始向大陆移民。

    公元1899年:中华联邦发起对布里塔尼亚帝国的战争,国家开始衰落。

    公元1908年:中华联邦实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半年后首次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议会被迫颁布立宪法案。议会的统治开始动摇,天子一派的旧贵族势力抬头。

    公元1978年:中华联邦境内由于长期的经济衰落,各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恶劣,部分属国开始脱离中华联邦(中东,日本,还有被EU蚕食的西伯利亚的部分地区)。丞相于咬龙阁内宣布辞职,天子逐步开始重新掌控国家权力。

    公元1982年:中华联邦天子在宦官集体的帮助下,实现了独裁统治。信誓旦旦开始改革,然而好景不长,天子突然逝世,宦官集团死灰复燃,控制朝政。

    公元1984年:中华联邦共产主义制度导致绝对腐败、贪污,国家陷入巨大危机。

    公元2010年,布里塔尼亚帝国对EU共和国宣战,中华联邦与布里塔尼亚协同进军西伯利亚,于占领俄罗斯以后,瓜分获得西伯利亚的部分地区,和布里塔尼亚签署友好协议。

    公元2013年,布里塔尼亚同日本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