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袁世凯的盘算
书迷正在阅读:超级神相、首席御医、上位、冥日幽风、旷世情缘:腹黑冥王追妻记、夺鼎1617、都市圣骑士、超神级穿越、星河之最强主宰、火爆萌妃:一起来宫斗
二月里举行了订婚仪式,让陈淑将之前的担心丢下了,但新的烦恼随之而来,那就是她不好再与龙谦相见了。按照古礼,男女订婚后直到正式婚嫁都不再相见,与百年后的风俗迥然不同。陈淑是正式加入了蒙山军的,她去设在郑家庄的医护所本是本分,但尤氏怕人笑话,特意以办陈家崖学校的名义给陈淑请了假,为的是不让相邻有闲话。就在那么一所宅子里,身份确定但又未行婚礼的一对男女抬头不见低头见,搞出点故事就成为笑柄了。其次,尤氏针对侄女的性格也对她提出了批评,都是你叔纵容于你,深怕对不起他九泉之下的兄嫂,导致你现在这副性子。如今你已订婚,不久即为人妇,虽然好在嫁过去并无公婆,但丈夫为天,你必须改一改性子了。何况他还是管着上千人的将军?官职做到了两州镇守使?说实话,别说是俺,便是你叔,除了那年他到济南科考见了学政大人,便是见一见知府也是千难万难。谁知道会有一个比知府还大的女婿? 你是有福气的,一下子抓住一个当大官的男人。你叔可是不止一次跟俺说过了,他见的人不少了,唯独看不透龙谦这个人。其实,依着你叔的本意,他更希望你嫁在左近,早晚也好见面。但你相中了那人,你叔还是依了你。如今你将为人妇,一定要记着柔顺二字才是我们女人的本分。万不可再舞刀弄枪,吆三喝四了!便是做那些医护,教书之事,最好也征求下他的意见,如果他不希望你抛头露面。也辞了吧。 婶娘前面的说的,陈淑是可以接受的。但要她放弃工作,憋在家里,却是万万不愿,“俺是蒙山军的兵。怎么能不出门呢?” “什么?就是招安为官军,还不是他说了算?哪个男人愿意让自己的婆娘每日间抛头露面?” “他跟别人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郑家庄那边你不能去了。你叔已经给你向宋科长请了假。这边给孩子们上课,先上着,以后再说。” 陈淑不能违背婶娘的严令。尽管她性格开放,但习俗是知道的。而且这段时间因为医护所的事情少,她主要就是教庄子里的二十几个孩子识字。她不能再去郑家庄。很是怀念以前的日子,至少能常常看到那个人。现在关系确定了,心事放下了,却感到了孤独。他是不可能来上门的,而且他的事情是那么的多,总是忙不完。连吃饭的时候也在说事,这让陈淑很是失落。 孙娟嫁到陈家崖后,经批准,她是可以每天回家的。孙娟的过去陈淑已经知道了,她嫁过来近一年没有喜信被解释为坏了身子,不能再怀孕了。孙老根那个老光棍还与孙娟闹过架,据说就是因为孙娟的不生育。孙老根穷的要死。靠裁缝挣的点钱还不够他喝酒赌博呢。没有蒙山军到来,他哪里讨得到老婆!孙娟的模样性子,若不是之前的坎坷经历,哪里会轮的到孙老根!那次他们闹架,陈淑还气冲冲地上门为孙娟做主,孙老根当然不敢得罪陈淑,无论是陈超还是龙谦,都不是他惹得起的。 陈淑很为孙娟的命运嗟叹。她简直想不到孙娟她们以前过的是什么日子!就算是蒙山军军纪森严,不准调戏妇女,孙娟她们在医护所的工作颇受官兵尊敬。但之前的经历已经烙在了她们心里。筹办龙谦的订婚仪式忙前忙后,但订婚仪式那天,孙娟张红草黄玉等人均未出面,事后解释说她们身子脏,不愿意冲了陈淑的喜。而模样不次于孙娟的张红草坚决不嫁人。说明她们还是没有从过去的身份中彻底解脱出来。 孙娟们说,如果没有龙谦,她们早就死了。龙司令是她们见过的最好的男人,说句不该说的话,如果有一天因为龙司令去死,她们不会皱一皱眉头。陈淑认为,她可以理解孙娟们对他的感激。 憋在庄子里好几天没有见姐妹们的面。晚上陈淑去看孙娟。得知龙谦跟那个吴知府去了峄县。陈淑忍不住说,他走也不跟俺说一声。孙娟便笑了,这还没过门呢,将想着将俺们司令管住? 不是管住,听说鲁山大哥不是常去赵家楼吗?陈淑对孙娟没有什么隐瞒。 “妹子,俺跟你说,俺真想让你早些嫁过去。司令太累了,真需要有个贴心暖肺的人。这么大的摊子,都是司令一手撑着。鲁副司令就说,他知道司令的心大的很,谋划着的都是大事。但他们都有些跟不上了,帮不上他的忙,急的很。鲁山去赵家楼,未必是去看他没过门的媳妇,他是狠抓新兵的cao练呢。俺现在算是知道了,这军队就像一个大家庭,几千号人吃饭穿衣,样样都要花钱。还要顾及到队伍上各色人的安排,比如这几天忙着的荣军农场的事,就是考虑到队伍上伤了残了的兵们将来的生活。你说司令哪有时间来看你?不是司令不惦念你,而是他就是两只手一双腿,顾不上呀。据说这次司令去南边,也是筹划生意上的事。朝廷不拨银子,司令总不能再去打郑家庄的主意吧?而宁参谋长就是被司令派到了济南,跟什么袁巡抚交涉,两个州给了司令,但袁抚台的兵仍占着沂州和兖州不退,司令发愁呀。妹子,你识文断字,比俺们强多了,以后千万不要跟司令使小性子,要尽量帮他呀。 陈淑越来越觉着,自己跟他的距离不是缩短了,而是加大了。这些事情,她一概不知,就算知道,又什么都不懂,怎么帮他呢? 袁世凯借口公务繁忙,并未接见代表龙谦前来拜谒的宁时俊。和接见吴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巡抚衙门出面接见宁时俊的是与其有一面之缘的徐世昌。信代为收下了,徐世昌根本就没有看。对于宁时俊关于部队的驻地、军费等一揽子请示,徐世昌没有回答,也无法答复。只是问了威胜军右翼目前的情况后便冷淡地将宁时俊送出了巡抚衙门。 自打接到朝廷关于威胜军右翼的谕旨,袁世凯的心情便糟透了。他感到事情办砸了。完全脱出了他的控制。最初的打算不过是借刀杀人,谁知道龙谦这厮竟然打出了西沽大捷?还俘虏了英国中将?因此动了招揽之意。此人是一员虎将无疑了,其部也算骁勇善战,若是将其纳入自己袖中,不是多了一员虎将?于是上奏朝廷。为勤王支队请求封赏,并请求将其部派回山东。谁知龙谦这厮竟然如此善于把握机会,一下子搭上了荣禄和慈禧两个大靠山!朝廷竟然新设了威胜军,龙谦所部扩编为威胜军右翼,还将鲁南两州给了龙谦! 这就是打袁世凯的脸了!袁世凯完全可以读出朝廷这道命令背后的不满来。 抱犊崮匪徒突袭峄县确实始料未及,如果说是袁世凯指示李纯再次行使借刀杀人之计是有些冤枉袁世凯了。袁世凯真没将蒙山军留在费县的那点人马看在眼里。李秀山动了动武的念头。还被袁世凯狠狠地训斥了一顿。那时蒙山军还在朝廷身边充当着护驾的主力,你这边却剿人家老窝,这不是给朝廷上眼药吗? 袁世凯站的当然比李纯高,这种蠢事是不会干的。袁世凯也知道,在这场亘古难遇的大变中,朝廷对自己脚踩两只船是有看法的。战事结束。权衡利弊,袁世凯还是认为自己赚了。当初如果奉旨勤王,其结果就是将自己五年心血练就的武卫右军打光,也未必能改变战局。想想聂士成的武卫前军吧,论人数比自己多,论装备更比自己好。他们的训练用枪和实战用枪是分设的,还进口了好几百支德国最新式的口径7.92mm的步枪。大炮更比自己多,不一样折戟于天津近郊?连聂士成自己也殒命了。 何况当时的武卫右军,实力还不如刚进山东呢。造成实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与龙谦所部的连番战斗,二是大力扩招新兵。对于朝廷的勤王旨意,自袁世凯之下,多数将领深感畏惧,不是站在政治的立场,而是站在军事的立场,得出了此去必败无疑的结论。造成这个结论的,是袁部官兵对于进剿蒙山军的连续失败。在大批将领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在袁世凯眼中,冯国璋是手下战术素养最高的将领了,几次探讨庚子年之春三路攻击郑家庄失败的过程,冯氏对敌手强悍的战斗力印象深刻,结论是除非尽起全军。出死力。不能制服敌手。这个结果,直接导致了对小站练兵成果的怀疑。尽管没有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理论,但自小站成军,鲁南战事是检验其成果的最好试金石。马建勋,田中玉,蔡成勋,曹锟,李纯,卢永祥乃至王士珍,冯国璋,那个不是小站新军中响当当的人物?结果呢?损兵折将!连蔡成勋,田中玉和卢永祥都死在蒙山军手里了! 连一支响马都打不过,又怎么跟十一国联军对仗?这不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吗? 所以,响应东南三督的互保条约,保存了这支新式陆军是正确的选择。你看看,且不说已经消亡了的武卫前军和叛逃了的武卫后军,中军和左军不是全部在这场战事中名存实亡了吗? 朝廷在争取和平解决庚子事变,联军肯定会在满足要求后撤出京师。袁世凯综合他掌握的情报得出了如上结论。接下来,朝廷整顿军备是无疑的了,建立威胜军就是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京畿空虚到了极处,靠一支从响马改编过来的威胜军拱卫京畿?袁世凯觉得不可能。算来算去,朝廷还是离不开自己手里这支武装。 军队是真正的本钱。袁世凯对此有着非常清醒到位的认识。在龙谦率蒙山军主力远征之际,袁世凯花大力气整顿了他的部队,他将山东驻军分为两类,一类是他的武卫右军,这是他的根本,是他的野战主力。虽然被蒙山军前前后后消灭了近三千人,但真正从小站走出来的精锐并没有损失那么多。袁世凯乘着山东战事平息,遴选由冯国璋统率的武卫右军先锋队中的精锐中的精锐。将武卫右军本部扩编为四个步标,一个炮标的架子。而由巡防营改编的武卫右军先锋队也有了二十个营的规模,总兵力达到2.2万人,和龙谦一样,袁世凯也苦于武器不足。天津本是北洋的大本营。本来可以制造很多军火,可惜都毁于战火了。现在与洋人的和平尚未真正恢复,从洋人那里大量进口军火不现实,而且仅靠山东财政也无法满足这个目标。剩下的就是湖广和两江了调拨了。上海、南京、汉阳都有相当规模的兵工厂,但军械的质量不如进口的。而且,一样需要银子去买。当前。朝廷根本无权调拨刘坤一和张之洞手里掌握的军火。那两位辈分比他高,职衔更比他高的军头,对于军队重要性的认识不比他差,都在大力整顿旧军,建立名目不一的新式陆军,有限的军火。他们自己都不够用呢。 朝廷建立威胜军,八成是由荣禄亲自掌握的一支绝对效忠太后的武装,这点不需要怀疑了。右翼已经建立,但左翼跟本部直属部队大概还是一张画饼。荣禄会做怎样的打算呢?是等着“收复”京师就地募兵还是将龙谦调入京师以其部扩编?袁世凯猜不透。但他意识到,绝不应该出现那种结局。如果京畿武力重新建立,他很可能被边缘化。所以,在春节前后。袁世凯连续派人去太原和北京,在孝敬慈禧的同时,大力活动荣禄,奕劻以及李鸿章等人,希望掌握主动。荣禄和奕劻还好,特别是庆王,自去岁府邸遭到溃兵打劫吃了巨亏后,对钱财的贪婪到了无耻的地步,几乎连脸面都不要了。收到自己的重金贿赂后,直接问需要帮什么忙。国家大事。沦落到像是古玩店里讨价还价一般。
希望得到什么?袁世凯的目标很清楚,那就是进入中枢。具体的目标,就是接替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山东巡抚也算封疆了,但理论上还受直隶总督的辖制。地位上比疆臣之首的直隶总督低了不是一点半点。更为关键的是,资源的占有根本不是区区一个山东省可以比拟的。 必须承认。就现在而言,见识超越袁世凯的与他同等地位的大臣还不多。比如对兵权的重视,比如对洋人的认识,比如对实业的理解。天津是李鸿章投入了巨大心血的地方,就算遭了庚子之难,基础犹在,人才犹在。而且,天津的租界,恰恰是施展抱负的地方。比如购买军火,便有若干国的洋行可以选择。那里像山东,基本被德国人把持呢? 可是袁世凯不能对奕劻说,自己盯着李鸿章的位子呢。自己在等李鸿章死呢。 本来,李鸿章算是他的恩主。但从甲午之后李鸿章被贬谪的那段时间里,自己没有太在老头子身上下功夫,而是转而投靠了荣禄和奕劻,使得与李鸿章之间有了裂隙。不过这不要紧,据说李鸿章身体是越来越不行了,经常大口地吐血,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了吧?李鸿章一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的宝座会交给谁呢?荣禄吗?他认为不会。荣禄的身体也不好,那个位置虽然显赫,但对于已位极人臣的荣禄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以荣禄的性格,他更喜欢躲在慈禧太后身后的阴影里为其出谋划策吧?何况经此大变,朝中重臣凋零,军机处去了一大半。刚毅死了,王文韶年老昏聩,赵舒翘被洋人揪住不放,终于被逼自杀。据说死的很惨,换了好几种自杀的法子,受了无数的罪,最终也没有等来赦免他的旨意。便是如英年、启秀这些当初主战的满大臣,都被洋人逼的自尽的自尽,砍头的砍头。慈禧怎么会放荣禄这个绝对心腹外出就任直隶总督? 袁世凯反复分析,逐一数着可能接替李鸿章的朝廷大臣,主战的不必想,洋人即使退出北京,也不会允许主战派出任直隶总督。只有当初主和的一帮人了。这么数来数去,对自己的信心提升了。 袁世凯的打算是,如果自己接任直隶总督,一定要将武卫右军带入京畿,而不能让朝廷重组他军。因为出现了威胜军,使得袁世凯的警惕心骤然增强了。他隐约猜到了荣禄的算盘,那就是组建一支绝对效忠皇室的禁卫军。直到现在,威胜军左翼仍然不见踪影,是不是准备以原武卫中军为班底组建呢?如果荣禄采取架空自己的办法,将武卫右军留在山东或者拆散四处,而将龙谦的部队调入京畿呢?那种情况的出现,将彻底架空自己这个直隶总督,所谓的疆臣之首也就成了鸡肋。 问题回到了起点,就是如何对待这支盘踞鲁南的威胜军右翼呢?自己如果带武卫右军离开山东,因为山东有了这支心怀仇怨的军队,是不是不复为自己所有?这个问题深深地困扰着袁世凯。 袁世凯本来以为龙谦在回军鲁南后会第一时间来济南见自己,如果那样,袁世凯准备与他谈谈,沂州兖州的驻军是不能撤退的,可以让出几个无关紧要的县份给他养兵。鲁南贫瘠,是养不了多少兵的,他就是要龙谦养不起。但龙谦竟然没来,而是派了个什么参谋长来见自己,这不是藐视自己吗?所以,袁世凯断然拒绝了召见这个姓宁的军官,让他吃了个大大的闭门羹。 可是,龙谦已是两州镇守使,他的军队进驻沂州兖州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李纯和曹锟都担心威胜军右翼强行进兵,请示如果发生那样的事该不该动武。袁世凯回复说,如果龙谦的部队强行进兵,坚决抵抗,未经准许,不得放他们入城。 袁世凯评估着开战的后果,他最希望的是借机消灭这支令他如芒在背的武装。只要能一举歼灭之,然后安上一个叛军的理由,未必不能过朝廷那一关,可是,有把握一举将其歼灭吗?他跟几个最心腹的商议过此事,他坦承后悔当初没有举全力对付蒙山军了,如果设计挑起两军冲突,有没有把握一举解决?段祺瑞倒是赞同,但冯国璋,徐世昌及王士珍均反对,尤其是王士珍,认为蒙山军比起当初不是弱小而是强大了,恐无一战胜之的把握。徐世昌则认为龙谦如今已蒙太后赏识,建立威胜军的意图昭然若揭,我们采取武力解决实为下策,小不忍之乱大谋,还是要着眼长远。 那就需要做一个通盘的计划了。山东不想放弃,直隶还想得到。鲁南的那支与自己有宿仇的部队需要解决。袁世凯需要寻找一个能满足以上三个法子的方案。袁世凯觉得,自朝鲜之役后,一直顺风顺水的自己开始遇到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