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万历四百年在线阅读 - 第八十七章 收徒

第八十七章 收徒

    所以面前之人到底是为何而来。

    不仅仅王安之也在猜测。

    马林,林巡等人都在心中思考。

    他们比王安之见识多多了,也在心里把太原王氏几个惊天的仇敌,一个个翻个遍。

    可是无论是怎么搅破脑汁,也实在找不到一个符合面前之人的特征。

    至于会不会是变换了相貌。

    一想,又不太可能。要知道,那等存在,也不是屑于藏头遮脸。

    马林更是皱眉道。

    “前辈,闹出这番动静,太原王氏可不会善罢甘休啊!”

    话语顿了一下,感觉这句话实在是有点太过硬气,稍稍缓了一下语气。

    劝慰说:“前辈这番行为,恐怕各州府的镇军卫所已经在赶赴路上了!”

    这话一出。

    元元子立马捧腹大笑。

    笑声远传数里。

    甚至搅动风云。

    笑到后面,更是坐在地上,拿手敲地。

    好像听到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林巡等人也是脸色一脸尴尬。

    看着不解的马林。

    林巡不得不带着尴尬解释起来。

    这里可不是北地。

    这边的镇军卫所虽然谈不上衰败。

    但是让他们赶来,恐怕还是比较麻烦的。

    虽然林巡说得比较委婉。

    但是马林还是一脸不可置信。

    “这是置军规明律于何地?”

    林巡等人一脸苦涩。

    但是却还是好好的解释了一下。

    边军精锐,和地方镇守的无能。

    在大明帝国居然是同时发生的情况。

    这也是大明帝国军事制度上的尴尬之处。

    大明帝国的边军强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东土神州第一。

    无论是纸面数据上的术甲配置,部队平均修为,或者是实战当中的表现。

    大明帝国的九边都可以算得上是当今天下最最顶尖的。

    但是与之对应的还有地方守备的无能。

    也是无能的比较夸张的。

    无能在,前朝就两个普普通通的明法境修士的起义。

    竟然最后会变成浩浩荡荡席卷七省八十二州的浩荡规模。

    甚至连天子直隶之地。

    都有贼人欺辱上去。

    好生知晓一下。

    明法境。

    在北地边军,连外出巡逻的资格都没有。

    这等存在闹出这番动静。

    实在是让人笑掉大牙。

    也无能在,被称为本朝修行菁华所在的江南诸省。

    竟然在前朝闹了几百年的海寇入侵。

    据可靠数据统计,单不完全数据就显示,这百年间直接影响大明帝国的经济损失达到了数百兆金元。

    更别提各省花费无数,用来培养各种守备御敌之法。

    单江南省一年开支,据说就可以养十年九边的军费。

    但是即使如此。

    海匪依然不绝如缕。

    甚至最甚之时,江南省百姓竟然不愿意靠海而居。

    这样夸张的事情,也发生在这样辉煌盛世的大明帝国,发生在海外贸易作为经济支柱之一的大明帝国。

    然而矛盾的是,等到出自松江府的当今首辅执掌内阁。

    那原本嚣张跋扈,猖獗狠毒的海寇竟在三次海战之后被打得仓皇而逃。

    如今镇守北方的那位少保大人。

    这里提一嘴,这位刚刚过去三年,就把边军镇住的少保大人,竟然就是当地地方镇守出身。

    他经过三大海战,七次歼灭战,直接把海寇赶至大明海域外三万万海里。

    至此,海波平江南安。

    所以大明帝国矛盾就矛盾在。

    你说他地方守备不行。

    但是北地第一人恰恰就是来自地方守备。

    只不过若是你要说地方守备可以。

    那些纸面数据都比一些小国最精锐之师要强的部队。

    竟然能够表现无能到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但是归根到底,是地方守备自己的原因吗?

    如果这么说,也实在是有一点偏颇。

    因为说实在话,这里之所以这样归根到底还是权责与收益不一致而出现的。

    这样的矛盾其实也是当今大明帝国各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之一。

    大明在制定军制之时。

    就用了强制性户籍摊派与世袭制度。

    但是与王安之那个世界不一样。

    这个世界是一个修行世界。

    这也导致加入大明帝国的军队比王安之前世相比门槛要更高,难度也要更大。

    就说最普通的地方备守来说。

    要成为这样的部队一员。

    修为必须要达到天门境。

    别看王安之,卢大力这样年纪轻轻就达到了天门境就觉得很简单。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努力一辈子都可能达不到天门境。

    就比如说文家村。

    哪怕是当地算得上是不小的豪族了。

    但是家中嫡系最年轻的天门境还是快两百多岁的老太爷了。

    如果文家的户籍是军籍的话,那么他们怎么办呢?

    要么每年交上一笔就算是家中有黑石矿的他们都感觉到rou痛的罚金。

    要么就是花钱雇人去顶替他们加入到地方部队之上。

    与罚金相比。

    花钱雇人性价比更高。

    但是就会带来一个问题。

    花钱雇的人到底愿意给你出力到哪一步。

    正所谓拿多少钱干多少事。

    接受人委托,前去参加地方守备的修士,本身也就是看在钱的份上。

    但是一旦真的要他们去打生打死了。

    他们会愿意吗?

    反正顶替的名字也不是自己家人。

    就算是临阵脱逃。

    最后倒霉的也只不过是花钱雇人的那家罢了。

    但是与高额的罚金相比。

    更多的军户愿意通过雇人来顶替自己,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甚至更有深度的来说。

    这已经是大明帝国基层互相之间妥协的产物罢了。

    对于军户来说,每次轮到出人出饷都是要破家绝户的事情。

    能够雇人总比罚钱要好。

    至少还能活的下去。

    对于被雇佣者来说。

    这些人大多都是当地守备部队附近的修士。

    本身在附近地方都有相关的营生。

    甚至有时候和地方守备的军官都是点头之交。

    平常就是拿个钱,点个卯,有时候上级检查了,出来凑个人头。平日里原来干什么,就还是干什么。

    毕竟这点钱,也很难让人干更多事情了。

    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都是混口饭吃,所以也没有其他人会说什么。

    对于地方牧民官来说。

    自己辖区内的军户们每年能够按时完成入伍指标,自己的施政绩效不被扣分,其他事情,他也懒得管。

    对于守备军官来说。

    他只需要自己手下的士卒人数齐了就好。

    至于这个人到底姓什么,是不是军籍册上登记的那个人,他也不想知道,也不需要知道。

    因为真的发现这人不是本人,被打道回府了。

    官府收的罚金一分钱也到不了他手里。

    缺少的兵源也不会有上级给他。

    那他何苦去做这个坏人呢?

    甚至有时候不是本人更好。

    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和顶替者狼狈为jian。

    暗地里允许顶替者出去兼兼职,赚点外快。

    那么兵饷下来了,是不是你也得给我分点呢?

    这就是大明帝国新时代的吃空饷了。

    而这个空饷,吃的是各方都愿意,都满意。

    甚至如果有人不愿意吃这个空饷。

    反而会被地方官,上下级,军户们都排挤。

    就你清高。

    就你把别人往绝路上逼。

    这样的地方守备部队。

    你说能有什么战斗力。

    面对这样的现实。

    为了让地方守备能堪一用。

    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也是想尽了办法。

    比如马林所说的军规明律。

    对于地方守备的各种行为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并且严格监控。

    但是,上面有办法,下面有方法。

    就如同现在这样的情况。

    有不明原因的大修士泄露相关气息,危害当地安全。

    按照明律军规。

    发生地所属州府,临近州府的地方守备部队需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不得延误。

    但是具体到实践当中,又有许多让人赞叹的糊弄法。

    比如说,第一时间。

    地方的守备镇守卫所都有精密的仪器,监控着天地灵气的走向。

    像元元子这样的情况。

    第一时间。

    就会被监控下来。

    平阳府的守备镇军卫所就会立刻上报。

    然后派出精锐部队第一时间全力赶来。

    听上去流程没有问题。

    程序没有问题。

    态度更没有问题。

    但实际上,他们只需要在一个地方搞点动作就可以完完全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就比如,什么是精锐部队?

    按照官方理解。

    镇守司里面装备最精炼,锻炼最艰苦,修行水平最高的一批人,应该就是精锐了吧。

    平阳府镇守司的精锐部队,很可能前两者达到了,但是后一者没达到。

    而精锐部队的人数是多少?

    这也不会有相关条例的明文规定。

    这也导致,很可能这所谓的精锐部队只有一二十人。

    假如一二十名天门境修士。

    突然让他们马上赶赴万里之外的一处刚刚爆发了疑似上品修士气息的地方。

    探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说他们会什么时候赶到。

    军令是第一时间下发的。

    部队是第一时间开拨的。

    但是到场必须得是事后。

    要不然,怎么收拾啊。

    元元子看着一脸尴尬的马林。

    也不再笑了。

    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自己的目的。

    “之前有个算命的,和贫道说,到这里能发现佳徒,所以我就过来了。”

    他看了一眼王安之。

    笑道,“本来还想给你几道考验,看看能不能受我传承,得我妙法,但是贫道一想,何必如此,既然此番表现能入我眼,也能对我脾气,就收入门下吧。”

    那元元子的护道人,不对,应该是疑似护道人,连忙作揖。

    “恭喜真君喜得佳徒!”

    又朝着王安之行礼道,“恭喜小真人得真君妙法传承。”

    王安之连连摇手,心中一计量,忙道:“感谢真君看得起在下,但是我又年少,这番大事要与家族与父母说一下,能否稍缓一时间定下这番大事!”

    元元子听了又是哈哈大笑。

    “我刚刚讲的道理,你说你明白了,怎么还是明白呢?”

    “我现在拳头大,我要收你做徒弟,和你答不答应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