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3章尴尬
,北雄 能来中原朝见的倭人,都是倭人中的精英。 前隋从文皇帝到炀帝,中原与倭国互通音信,比以前历代都要多,也正是从中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 倭国的推古女王才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 其实可以这样认为,倭国身处岛屿,消息闭塞,自己缺乏创新能力,大部分东西都是学来的。 中原,百济,高句丽,乃至于后来的西方文化,在那里杂糅到一起,弄的不伦不类,却又有着别样的氛围,不深究的话,还是很有些吸引力的。 来中原朝见的倭人,如小野妹子,汉名苏因高,高向玄理,汉名高玄理,还有一些诸如南渊请安,僧晏等等,都是最初的一批遣隋使。 从他们开始,倭国便有了全面学习中原的迹象。 只不过李破的到来打断了这一切,干净利落的灭掉了倭国。 ………… “倭人生活困苦,人不聊生,衣不蔽体,即为邻里,朕不忍旁观,遂取倭人入唐,过上几天好日子,再也不用受那海风吹袭之苦了。” 听着这厮胡说八道,萧氏掩口直笑。 “陛下莫要哄人,妾身可是听说陛下厌恶倭人卑鄙,于是尽斩其贵,女子也充入教坊,其民连奴仆都不是,正在为大唐劳役,死伤应该不少了吧?” 李破晃了晃脑袋,抚着自己的短须笑道:“怎么?夫人是起了怜悯之心不成?” 萧氏叹息一声道:“还是陛下知我,听了这个妾身确实心有不忍,陛下莫要怪我心软,想那前朝之时劳役四起,以致民不聊生,天下大乱。 妾身只是想……” 李破哈哈一笑,心说你当年劝不住杨广,今日在我面前又如何能说得到我?于是干脆的打断了她的话头。 “倭人地处海外,岛上贫瘠,岛民向来与天相争,所以生性狞恶,大唐归其为顺民,此乃善举也。 而且引倭人入唐,和前朝可不一样,正是省我民力,与民休息之上策。 夫人心慈,朕素知之,可那也要分人的,与倭国野人为善,置我大唐百姓于何地? 说句不好听的,你这是妇人之见,若你还是……朕又听了你的,便是误国误民,那可就糟了。” 话说的很不客气,但萧氏眉目流转,依旧白皙的面庞上渐渐染上了几许红霞,瞟着皇帝,半晌才轻声道:“陛下雄才大略,做的都是大事。 妾身这等妇人也就是说说而已,陛下莫要往心里去,妾身侍佛已久,佛说众生平等,妾身也便依此而行。 至于旁人怎么说,那就是旁人的事情了。” 李破点头,明白萧氏话里面的隐藏之意,不由念叨了一句,“多少年了这都,夫人怎的还放心不下?” 萧氏笑笑,“前朝已远,能与妾身谈论当年如何者,稀矣,唯在陛下面前不需忌讳……只是陛下也不常来,一旦来了,妾身可不就得表明一下心迹,以免陛下忘了不是?” 随着她轻声漫语的说话,室中的空气好像都染上了些温柔颜色…… ………… 出了成国夫人府的李破心情果然爽快了许多。 成国夫人这样的女人,天下绝无仅有,即便如今年纪老大,但不论颜色如何,内在的一些东西却依旧使人心动不已。 他只是还不太明白,为何萧氏会跟他说倭人之事,又是有什么人在其中作祟不成? 李破回味半晌,此时天色已晚,在众人簇拥之下急匆匆的赶去丈母娘府上吃鸡。 李靖府上没有往年那么清静了。 征朝大都督李靖率军连灭两国,可谓是大器晚成,威名布于内外。 尤其是攻灭高句丽之后,李靖之名遍传天下,连突厥那边也都知道了,唐国皇帝的老丈人不怎么好惹。 不在唐国京师享福,带着兵四处乱窜,如果将来在战阵上遇到了,可要小心一些。 而高句丽一战之后,李靖的战功彻底算是把凌烟阁上那些功臣们给比了下去,即便是以前那些私下里说李靖仗着外戚的身份,这才得势的人也没了话说。 而李靖一旦成为众将之首,俨然便也顺势成为了皇帝宝座下的一根坚实的支柱。 所以冬天里来李靖府上拜会的人也就多了起来,即便李靖在外未归,但先来烧香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 加上正是年根上,正好借着送年礼的由头,来府上拜会一番。 李破来到李府的时候,正有人被送出来,听到皇帝到了,立马匆匆避在一旁行下朝礼。 扈从问了问,回禀说是湖南道督查使黄君汉的儿子,任职左骁卫府录事参军,是代父亲来给李靖府上送年礼的。 黄君汉是李渊降人,后在襄阳任职,李靖在江陵任职时,黄君汉便在其辖下为官,既是李靖部将,也是李靖的下官,如今也可称之为门下。 这些官场的迎来送往,李破不很在意,能让他比较关注的是,黄君汉很有才能,是那种能够出将入相的人物。 其人出身江夏黄氏,据说作战很有谋略,也颇英勇,以县尉起家,前隋时从征过高句丽,李破从军北征的时候,当时黄君汉也在军中,勉强算是同袍。 后来不知怎么投了瓦岗,后随李密投靠李渊,是从隋末战乱走出来的人物之一。 只是归唐后领兵平定岭南,改湖南道时选择走了文官一途,晋为湖南道督查使,跟他有所竞争的李袭志则主政江陵。 两个人放在湖南,主要任务其实还是看住岭南蛮寨,不使其为乱,这是个长远功夫,只用兵是不成的。 这两人都是朝中重臣的备用人选,在李破这里挂了号的,一旦入朝,最少也要一個侍郎位以待之,好一好就是尚书,或者宰相之辅。 当然了,那都是理想状况,要知道天下那么多督查使,还有几位总管排在前面,朝中的官职可谓是僧多rou少,想要走到那一步,还得看时机。 而做官就是如此,到了一定的地步,想要往前迈上一步,那是千难万难,自古华山一条路,越走越窄。 黄君汉两人还算好的,起码皇帝一直在记着他们的功劳,他们在才能反而是次要因素了,因为在唐初这样一个时节,凡为四品以上高官者,各个都是不凡。 你们才能不错,旁人也不差什么,你们资历不凡,功劳也多,旁人亦是如此,庸碌之辈,这会可无法身居高位。 黄君汉的优势就在于他是李靖的门下,李袭志那就更不用说,陇西李氏被李破一直按住,没怎么启用,等到火候差不多了,就会松一松。 像李袭志这样尽心效力的李氏族人,也就能上来了,但像李渊一脉的嫡系,却是另外一说。 ………… 陈氏炖的鸡还是那么美味,陈氏还给炖了一条大鲤鱼,李破一边吃着一边连连赞叹,顺便假模假式的埋怨宫中的厨子手艺不精,远不如岳母做的美味。 借着吃饭的功夫,陈氏把陪在身边的女婿赶了出去,又犹豫了一会,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李破一看,明知故问的问了一句,“您可是有事要说?” 陈氏这才言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陛下,战事打的差不多了吧?” 李破笑着点头,也不吊人胃口,只是道:“您是想问老师何时回京吧?” 陈氏扭捏了一下,最后叹息一声道:“陛下,他这一走又是两三年……若是还年轻,我也不说什么。 那些年他常年在外,我从无一句怨言,只是在家中照顾好孩儿就好。 可如今我们皆已老迈,他却还这么醉心于功名……我很是担心,前些时封侍中亡故,听着就让人揪心。 他今年已五十有七,又非是在外为官……我……” 陈氏说的断断续续的,却是说的李破心里发堵,真想告诉她,虽然他不晓得李靖到底活了多大岁数,可他知道李靖乃长寿之人,且能用一阵呢。 之前他屡屡想及那些有所建树的老臣,就从来没把李靖算在其中过。 但话不能这么说,他只能颇为无奈的劝慰道:“您就放心吧,老师身体硬朗着呢,明春时估计就能踏上回程。 等叙功一过,我就把老师留在京师…… 唉,老师的心思您应该懂的,他并非醉心功名利禄之人,只是自负才干,想要一展所学而已。 想让他安安稳稳的在京为官,您瞅着吧,没两年他就烦了,到时您怎么说?又让朕怎么说?” 这是大实话,陈氏和李靖做了几十年的夫妻,哪里会不明白丈夫的为人秉性? 此时不由揉了揉额头,苦笑一声道:“陛下这话说的……若是让他听闻,定然要饮上几杯,道上一声陛下知我的。 也罢,就随他去吧,少年时他就常说,好男儿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蹉跎了那许多年,如今到底是扬眉吐气了,回来不定怎么趾高气扬呢,我若阻他,倒成了我的不是。 陛下给评评理,不服老的人我见过不少,却没见这么疯的,你说他这是跑了多远?连封家书都快送不回来了,有什么好得意的?” 李破嘴角抽动,尴尬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