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献策
封德彝见韦节从里面出来,心中不由暗笑,也不知这位韦夕郎的事是怎么了结的,看上去应该是没怎么吃亏。 他消息很是灵通,韦节这次闹出的笑话从中书传出来,先就传入的是他们这些人的耳朵。 说什么的都有,可封德彝觉着韦节那样的聪明人,不应该办这样的蠢事,估计是人家故意的。 在他看来,任谁在一个职位上待久了都会如此,即便那个职位是宰相也是一般,因为不管是从自身考量,还是从皇帝或者上官那里看来,在任上太久只能意味着一件事,党羽众多,尾大不掉。 英明的上位者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聪明的下属也会极力避讳,韦节显然是个聪明人…… 就是不知道最后结果如何,韦氏那边是不是也能容忍失去一个黄门侍郎的职位。 而让封德彝感到有趣的其实还是韦节与中书来往的书函,宫门落锁成了重点,也不知道去到皇帝手中,看到这些会是怎么一副表情,一定会非常精彩吧? 皇莆无逸和他就不一样,没那么多的戏,来到这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就还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位严于律己的人物,内外如一,是忠实的孔孟门徒。 先叫进的是封德彝。 一天下来,见了这些位,一个个的都不让人省心,而且商谈的都是大事,嗯,除了韦节那厮以外。 李破也有点疲惫了,让人送上了茶汤润润喉,醒醒神,心里还在念叨着,当皇帝真不容易。 还是当汉王那会轻省的多,哪像现在,官职多的数都数不过来,想当官的人同样数不胜数,最可气的是,还有温彦博,韦节这种不想权责太重的家伙来添乱。 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而他接下来要见的这位却是一个标准的官迷,而且从传闻上来看,这还是一个滑不留手的角色。 就算李破自忖已是见过了形形色色的官员,可封德彝还是属于比较珍稀的那种,传闻那些也就罢了,毕竟只是传闻而已,可温彦博才来长安几天? 竟然就在他面前开始力荐此人,莫不是这人会法术吧? 李破不由揉了揉额头,长安真的是很大,什么样的妖孽都能碰见…… 白发苍苍的封德彝行了进来,给天子见礼,随即在皇帝示意之下安然落座。 这人见过的大人物太多了,皇帝死的活的当面就见了好几位了,风浪也已见识无数,世间还能让他惶恐的事情应该是不多了。 李破觉着不应该跟这样的人绕圈子,估计也绕不过这人,所以决定开门见山的说事,“温大临荐你为吏部尚书,也算是官复原职…… 只是你既无寸功于我,风评又差,那么多贤才就在朕的手边,也无虞于忠心,那为何要用你居于要害?” 直来直去,短兵相接,封德彝眨巴着眼睛,目光闪烁,开场白确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这也太粗鲁了,一点不合官场规矩,尤其是作为一个帝王,怎么能如此失态呢?瞧瞧人家李渊,就从来不会这么直接的质问臣下……这些话说的太难听了。 如同锱铢必较的商人在讨价还价,成何体统? 封德彝余光瞄了瞄远处奋笔疾书的颜师古,你说你一个通直散骑常侍,什么时候变成了起居郎了?规谏天子的职责都忘了吗? 殿中侍御史呢,怎么不见踪影?真是该杀…… 这位对朝廷官制太熟悉了,心中一旦有了不满,能把所有相关人等都拎出来示众,而且理由随想随有,还保证绝无差错。 心里没闲着,嘴上也不慢,以他如此年纪能做到这一点,是真心不容易,人和人也是真不能比。 “至尊容禀,外间传闻臣尽知之,可臣为官以来全凭学识才能,党附他人者,必尽力辅佐,从无懈怠,亦不惧毁誉。 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臣便是那宫人……所谓主明则臣贤,主弱则臣黯,无论杨公,虞公,还是宇文化及,需臣出力,臣便尽力而为,德行或许有亏,可忠心之上,众人皆不如我。” 这才真叫做巧舌如簧,连李破听到这里都要暗自赞上一声佩服,瞧瞧他跟的这些人,杨素,虞世基,宇文化及,各个都是权臣,而且一个不如一个,也真是难为这人还能坐在此处侃侃而谈。 而最让人惊奇的是,这番话听上去还真有那么点道理,往往都是李破自己用歪理来说服别人,这是头一次被别人的歪理所左右。 你还真行,外面传闻不虚啊,这人品性实在有问题,只要仔细琢磨一下就能发现,这厮把自己的罪过都推给了他的恩主们,就这样还谈得上什么忠心? 狡辩之词,只是能逻辑自洽而已。 李破微微冷笑,“虞世基为人乱刃分尸,宇文化及为窦建德擒杀,头颅被送去了突厥王帐,至今仍悬于金狼旗上,即便是杨素,也心怀畏惧,最终绝食而死。 你不会忘了李渊的下场吧?难道他们都不英明吗?” 这种辩论封德彝是不怕的,他只稍稍抬头看了看皇帝的脸色,便笃定非常的道:“杨公用我,欲结交朋党,之后便人多势众,权倾天下。 虞公用我敛天下之财入其私库,之后便富可敌国,奢侈有若王侯。 李渊用我参与朝政,整饬朝纲,遂内外井然,即有秦王,太子之争,亦不能动摇国本。 宇文化及……贪吝横暴,臣不愿与之为伍,遂远离其人。 如今至尊在此,又欲要何为,臣必能急至尊之所需,且无虑于宇文,虞氏之祸矣。” 你可真能吹牛,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幕后boss呢,其他人也就罢了,杨素,李渊那样的人也是你能左右的了的? 你这经历让那些瓦岗匪听了,估计都得翘起大拇指道上一声佩服吧? 可话说回来了,吹牛归吹牛,李破问的问题都极其尖锐,这边接的竟也密不透风,李破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杨素,虞世基,李渊,温彦博这些人都会赏识此人了。 说话是真好听,往往还有洞彻人心的力量在里面。 李破惯会揣摩人心,今日算是遇到了对手,他现在想的是,此人是一直这样聪明外露呢?还是见到自己才特意显露本事? 其实只这寥寥几句问答,从温彦博那里带来的几许火气也就都消了,还是那句话,李破喜欢聪明而有趣的人物。 像是李靖,表现就有点差,所以李破待他便不如何稠,陈孝意。 火气消了,李破也还想再试试,便道:“你这些话呀,颇多狡辩……对自己的才能倒是自信的很,听温大临说,你曾与他言曰,不出两三载,天下便归一统,我想问一句,何以见得?” 这话一出,封德彝心中便是一喜,这才是他的杀手锏,必须要感谢温大临,换了旁人可不会如此诚实,最多给他荐举一下也就完了,毕竟无亲无故的不是? “臣之大言,竟入陛下尊耳,甚为惶恐,可臣之所言可并非吹嘘之词。” 李破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放下时哦了一声,“那就说来听听,天下战乱已久,若真能在两三年间结束这纷纷乱世,真是求之不得。” 封德彝算是已经适应了这种说话节奏,也端起茶碗来饮了一口,清了清嗓子,才道:“杨广无道,失天下民心,遂就死于江都,而天下也是烟尘四起,诸侯并起,行汉末故事至今已有十余载矣。 直到至尊灭李渊,尽有关西诸郡,天下诸侯实已所剩无几。” 李破耐心的听了下去,这是个开场白,倒还算简洁,要是详细的说一下,估计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实际上李破也觉得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应该已经来到了尾声,李渊都死了,其他人应该也快了吧? 至于有多快,两三年……是不是有点少呢? 其实这也就意味着,李破是同意封德彝的观点的,只是没有封德彝那么乐观,当然了,也不排除是这厮语出惊人,惹人注目的一种手段。 若是那样的话,他这位皇帝会非常生气,那你以后也就不用再吹牛了。 封德彝还在继续,“南有萧铣,杜伏威,北有窦建德,王世恽守洛阳,已如冢中枯骨,李孝恭在蜀中,多年来无甚建树,料也平庸,不久即为阶下之囚,可以不论。” 李破听到这里,已经咬了咬牙,但愿如你所言,不然你跟俺的玩笑可开大了知道吗? “东都洛阳乃天下腹心,王世充,李密在此纠缠多年,如今只余王世恽困守孤城,粮草断绝,估计人竟相食之惨像已是不远。 窦建德,萧铣之辈逡巡而不敢进者,惧于至尊而已,若我取河南,当也碍于两家虎视在侧,不能轻与而已。 今臣有两策,可破窦建德,萧铣于须臾……” 李破嘴角抽了抽,不用两策,只需一个就够了,还须臾……你以为是演义小说吗?吹牛不打草稿,若是那般轻易,将士们的血岂非白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