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三国小兵之霸途在线阅读 - 第八百九十九章 朝会

第八百九十九章 朝会

    留在朝中的一众大臣,这个时候也都用一种奇怪的目光打量着一众追随皇帝刘易出征回来的大臣及将军。不过,他们一时倒没想得明白,只是暗自嘀咕着这众人怎么个个带着黑眼圈的?莫非远征太劳累了?回来这数天了,都还没有恢复过来?

    但是,被朝中众臣打量的众人,却觉自有点心虚,还以为被人看出了自己的尬尴事儿,一个个都有点眼神飘忽,恨不能找个洞给钻下去。

    “上朝!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闵贡在这时大声宣号,引领殿中众臣叩拜。

    如此,才化解去一众随刘易出征回来的大臣及军将的尬尴。

    “众卿免礼,平身!都坐吧!”刘易微微抬手,让众臣起来,归各自的座位坐下。

    闵贡转回来,站到了龙案的下首,却不再说话。

    这个********,如果是放在以往的朝中,注等于是担当着一个朝会的主持人角色,充当着皇帝的传声筒。比如,上朝时,叩拜了皇帝之后,一般都会叫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什么的。但现在,许多的繁杂及没意义的行为,能省则省,能废则废了。

    好比皇帝要摆架子似的,让********喊话,说什么的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什么的。放在现在的大汉朝会上,根本就没有必要了。

    因为,朝会不再像以往那般,每天要点夘上朝了,一般无事,皇帝都不会到朝堂来了。朝廷各朝官,都已经细化了他们各自的官职职能,许多事,根本就不需要皇帝去亲自过目决定。

    皇帝现在只需要给朝中众臣制定了一个主要的政策方针,如何落实,以及其中的一些细节的地方,自然会有各朝官以及层层下去的官员去细化落实。

    所以,只要是皇帝上朝,那肯定是有事才会上朝的,如果再说那样的话,那就显得太过多余了。

    朝会,已经被刘易弄成得有点像后世一些公司的会议那般,一般都不会讲一些太过假大空的套话,基本都是直接切入正题,就事论事,并且,决断快速。除非是一些难以决定的大事,才会让人作讨论。又或者,在面对一些变故,需要众臣出谋划策的时候,才会让众臣讨论。

    现在这般,根本就没有什么事儿需要众臣讨论的。

    所以,朝会很简洁,一件一件的事就等于是作报告一般的形式,让众臣了解一下,然后没有什么的补充及建议的话,就基本确定下来。

    大汉本土没甚大事,各州郡的发展势头都非常好,暂时来说,整个大汉朝,官商、官民、商民等等,各个阶层的民众,矛盾也不大,亦不明显。这是一个大汉发展的黄金阶段,万众一心,齐心合力,所以,盛世可期。

    刘易还特意的过问了一下大汉民间的纠纷及刑事案件的情况,发现,整个大汉,一年之间,极少会发生抢劫杀人,或是因仇杀人等等的案件。偶尔有一些因情凶杀等等的案件,亦很快告破。

    反正,在大汉官府强而有力的控制之下,整个大汉生机勃勃,大汉百姓对朝廷的向心力非常强。特别是有了一个振兴大汉的核心思想,有了一个征服世界的主观意识,大汉的百姓,基本都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干其他的。一般,都是努力劳作,尽最大的能力,为振兴大汉为支持大汉朝廷而奋斗。

    至于刘易一直所关注的,如逼良为娼、欺行霸市,拐卖人口、偷盗诈骗等等的事件,这些在大汉就几乎绝迹。说真的,就这样的民风来看,刘易觉得,现在的大汉民间的民风,已经比后世华夏经济腾飞时期好得多了。

    当然,这也要得益于在这个古时代的民众,他们本身因为所接触所见识的主要原因,使得他们从本性上,就要比后世时代的人民更加的纯朴有关。

    一个民族的一些优良的传统品德,在古时代更加容易塑造。

    刘易甚至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之内,可能还真的可以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民间优良风气。

    当然,有一点,刘易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随着大汉的发展,以及刘易开展的科技发展,将来,民间的各种生活娱乐的物质丰富,慢慢的,肯定也会出现如后世一样的民间风气。特别是贫富分化之后,各种问题各种不服,肯定会民慢的涌现。

    这些,其实都是无可奈何的事,人类需要发展,需要开放,需要先进。那么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许多的问题。

    有时候,刘易拿现在的大汉跟后世的近代相比。让刘易觉得,现在的大汉,其实就等于是后世近代时期,刚刚建国时期。

    后世建国时期,在太祖的领导之下,整个华夏,所有的华夏百姓,他们都有着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好不容易翻身做主人了,所有人,所做的事,都是为了自己,他们所劳作所得,不用再被层层盘剥了,所以,那个时期,他们哪怕再艰苦,都会迸发出一股热情,能人所不能。另外,恰逢那时候,抗美援朝,这同样能激发起全国人民的同仇敌忾之心。因此,那一个时期的华夏民众,对当时的政权,是极端拥护的。

    只要当时的官府,一声令下,万民附从。

    如今的大汉,正是处于这样的一个时期。

    但是,这样的一个时期,其实只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度的发展过渡时期,随着民众的自我意识的觉醒,随着民众的民智开化的增强,这样的社会状况会慢慢的改变。

    其实,对于大汉发展之后,将有可能会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刘易平时早便跟朝中一众大臣有过讨论商议。刘易根据后世的那些情况,在与众臣商讨的过程当中,提出了一些如何正确的引导好大汉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的意见。

    特别是就将来,朝中的官二代、将二代,以及民间的商二代、富二代等等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

    举个例子,朝官及军中军将,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富商,等等,这些将来,其家肯定会发展成为有权有势富可敌国的家族。那么,这些家族,他们将来要如何自处?如何在朝廷、在民间取得一个平衡?

    后世的一些阶级斗争论,刘易认为不适宜在这个时代提出来让人讨论。但是,这个矛盾是天然存在的。暂时看不出来,暂时也对大汉没有什么的影响,因为现在整个大汉,都紧紧的围绕着朝廷来转,暂时没有人讲享受,讲家产,讲权力,讲财富。但大汉征服世界之后,发展上了轨道之后,那绝对会进入一个人人谋私的社会阶段。

    如何引导大汉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呢?

    刘易认为,首先,要法治完善,制定好更完善完整的法律条文,严格执行。

    其次,在教育方面下手,让汉人从小便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

    其三,严格控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产生及漫延,及时扑灭一些不良风气的萌芽。

    ……

    反正,刘易给朝中众臣提出来许多有可能出现的社会情况,让朝中众臣,及早开始考虑,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将要如何去应对。

    嗯,有时候,刘易觉得后世有些话说得很对。一个人在什么的位置就考虑什么事,头有多大就带多大的帽等等,现在看来,的确如此。

    一个若大的国家,在刘易的手上,他就不得不去考虑如何将大汉发展起来,并且引导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刘易向众臣了解了一下大汉现状之后,暂时倒没什么大事。便马上让随刘易一起回京来的贾诩,先向众臣报告一下这一次大汉远征的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这些事,向众臣通报是有必要的,起码,现在整个大汉都在支持着朝廷这样的远征,并且都围绕着这事儿去努力。所以,得要让他们知道这次远征所取得的收获,然后振奋一下人心,让他们都知道,他们的所有努力及付出,都是值得的。

    起码,大汉一次远征,便为大仅扩展了如此大的疆域,这样的事,可以说是全国百姓的荣耀,是所有汉人的光荣。

    贾诩主要是报告一些远征的过程及对南洋、缅甸、印度等地区的大汉官府设立及发展的现状。

    跟着,刘易又让赵云等一众大将,向朝中众臣报告一下远征过程当中的一些战役情况。以及,再给众臣谈一下现在大汉远征军在印度的形势。其实,也特别的谈了一下中东的安息帝国以及欧州大陆的罗马帝国的情况。

    这些,其实都是在刘易马上要开展的组建另一支远征军的工作做准备。

    现在,就得要先让朝中众臣知道大汉远征对大汉的好处,以及,现在远征军所面临的形势。让众臣知道了这些,才会让他们觉得,现在的确有另组一支远征军的必要性。

    尤其是,当中着重谈到北匈奴人的情况。要让朝中众臣明白,原来匈奴人的威胁依然存在,大汉不能不灭了他们,以免让他们坐大,将来又会成为大汉的祸害。

    跟众臣所谈的这些情况,随后会在大汉新民报上摘取一些公布出去,让大汉的百姓都知道大汉远征的最新情况。这些情报,同样也是一个可以振奋大汉民心的事,同样,也让大汉百姓知道,他们所为大汉朝廷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刘易很清楚,在现在大汉正在高速发展时期,一定要十分注意与民众百姓的关系。

    毕竟,没有人能够真正的做到大公无私的,现在,大汉百姓依然能够如此拥护大汉朝廷,那是因为大汉朝廷所为他们所做过的一切,让他们感恩,所以,现在大汉百姓,凭着他们的一腔热情,积极主动,无怨无悔的在支持大汉。

    假如说,大汉远征,没有取得一定的成绩,反而打了败仗的话,那么大汉百姓就肯定会对大汉朝廷的远征决定及行动产生怀疑,会怀疑朝廷的决策是否是正确的。这个时候,再想利用大汉百姓的支持,在远征失败的情况之下,再发起一次远征,那么大汉百姓的支持度恐怕就不够了。

    所以,现在将大汉远征军所取得的成绩,向大汉百姓公布,如此,在情感上就能让广大百姓深有荣焉,再有同样的行动,他们肯定会更加积极的参与。

    当然,其实最为主要的,就是现在大汉朝廷,已经有能力,不用再让大汉百姓无偿支持了。

    从贵霜帝国获得的大量财富,足可以支撑起大汉的另一次远征费用。

    刘易跟众臣也不这个问题进行了一次商议。最后决定,这一次组建新的远征大军,朝廷不再接受大汉百姓的捐赠,但是,会向大汉百姓采购远征所需的一切物资。

    并且,在大汉新民报当中,会公布这一次征服贵霜帝国之后所获得的一些财富,声明,这一笔财富,将以通过向百姓采购物资的形式,将这一批财富反馈到民间,让百姓直接获益。

    刘易相信,这样的举措,肯定可以刺激得到大汉百姓的热情。同时,这么大的一笔财富,流入民间,那肯定也会大大的刺激大汉的经济发展。

    将这些财富公布,也能让大汉百姓可以看得见,他们的努力所换来的成果。如此,对于大汉再组大军远征的行动,也肯定会大力支持。同时,也会让大汉百姓觉得,现在的大汉朝廷更加的亲民。

    在这次朝会当中,很快就定下了接着下来组建远征大军的各项事务。

    主要的,一个是兵源的问题;二个就是远下的各项物资的问题,这些,都要从现在开始就要筹备了。

    兵源的问题,刘易并不打算在汉人当中征召太多的士兵了。毕竟,远征印度,一共出动了两百多万的汉人军马,这些都是汉人的青壮,如果再从汉人当中征召太多的青壮成军,那么就会影响到大汉本土的发展了。

    所以,刘易计划,整支远征大军,汉人士兵的比例,约为三分一。也就是说,三个远征军当中,最多就只有一个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