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平原君入上党
平原君和上党郡守冯亭,两只手紧握在了一起。这双手,不仅象征赵国接纳上党的开始,同时也是象征赵氏子孙和上党男儿,携手共进,抵抗秦国。 翌日,赵王丹召集群臣,再次商讨上党之事。赵国诸臣猜不透赵王丹的心意,也不见平原君、平阳君等人表达态度。赵国诸臣,再次陷入僵持。 然,平阳君看着朝局,但他相信,赵王丹会采纳他的意见,拒绝接纳上党。平原君却相信年少的赵王丹骨子里流淌的是赵氏子孙尚武的血脉。秦国攻伐上党,上党主动献地,赵王丹是不会选择视而不见。 果不其然,赵王丹不想上党这件事僵持下去,面向诸臣道:“韩王割地求和,有失男儿傲骨。冯亭,将上党主动献地与寡人。此乃,人心所向。寡人不接纳,诸侯皆会笑我赵氏子孙无胆量。寡人决定...” 赵国朝臣见赵王丹,对上党之事,要做出最后的选择。众人,屏住呼吸,静听着赵王丹对于上党,是接纳,还是拒而不受。 赵王丹掷地有声道:“上党,寡人接纳了。” 平阳君没有听到自己想要听到的那几个字,用惊愕的眼神看着赵王丹。平阳君怎么也没想到赵王丹会做出如此错误的决定。秦国伐韩,韩王割地,上党献地,静下心来想想就知道,这其中隐藏不可告人的阴谋。 冯亭违背韩王命令,背叛韩国,向赵国献地,真的是不愿意成为秦国之民?还是说冯亭之举,就是为了将赵国拉下水,秦祸移赵? 平阳君怎么也想不明白赵王丹,会因为上党百里之疆,与秦国开战。他更想不明白,赵王丹为何会做出这样的政令。 平原君见赵王丹做出这样的命令,一点都不感到意外。赵氏子孙,还没沦落到听到秦国这两个字,就瑟瑟发抖。 平阳君出列,劝谏道:“王上,臣,不主张接纳上党。这是韩国祸害我国之计。我们接纳上党,就会与秦国不宣而战。因为上党,与秦国开战,这不是明智的决定。” 又有几位大臣出列,赞同平阳君的观点。 平原君也没急着为赵王丹说话,而是选择静默不语。平原君不说话是他相信,赵王丹继位至今,已经有数年。这点事,岂能应付不过来。再者,平原君也知道,自从赵威后去世之后,赵王丹一直都在努力证明自己。 如果说赵惠文王甍逝,赵国联齐退秦破燕,捍卫先王的英明及守住赵国的江山之功,归功于赵威后。那么,接纳上党,也是赵王丹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开端。赵王丹年少,但也向往祖父亡中山、击三胡,开疆拓土及赵惠文王逐鹿中原的万丈豪情。冯亭献地,岂不是证明自己最好的时机。 赵王丹见众臣反对接纳上党,没用王者之威,怒骂群臣。赵王丹也没有选择向平原君等大臣求救。赵王丹和平原君、国尉谈话之后,心中早就有做了决定。赵王丹也相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现在,他只需坚定不移地去执行便可。 这个决定,是对,还是错,只能用时间来证明。 赵王丹吸了一口气,宁静心神,语调平和地问道:“寡人有问,诸位请答。” 平阳君见赵王丹能够心平气和地说话,令他着实意外。然,赵王丹没采纳他之言,也令他有些失望,语调有些不快地道:“王上请言。” 赵王丹问道:“寡人不接纳上党,秦国会不会伐我国。” 赵国朝臣聒噪少许,却不见一人说话。 赵王丹将目光看着平阳君,问道:“平阳君,秦国会不会伐我。” “我们不接纳上党,我国和秦国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战事。”平阳君有意抬高音调,又道:“我们接纳上党,就会与秦国不宣而战。” “平阳君的意思是说,我国和秦国,总有一战。” “是。” “既如此,无论寡人接不接受上党,秦国都会与我国一战。我们和秦国早晚都要打,战场的主动权,就不能交给秦国,而应该掌控在我们手中。”赵王丹顿了少许,抬高声调,又道:“上党,地势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我们得上党,就能利用上党的地形,阻截秦军。秦国得了上党,伐我邯郸,攻我晋阳,还能切断邯郸与云中、雁门、代,三郡的联系。秦国得上党,犹如卡住我们的咽喉,我国也会如韩国失去野王一样,陷于被动。上党,决不能交给秦国。” 平阳君见赵王丹说得有理,考虑的问题,比他还要深远。平阳君不想和秦国直接开战。然,赵王丹想的却是如何才能打赢秦国。 平阳君沉默少许,问道:“接纳上党,我国和秦国就非打不可。王上,真的想好了?” 赵王丹眸色坚定,语调铿锵有力道:“打就打,我三晋男儿,何曾怕过秦国。寡人不想因为丢了上党,错失战机,导致我国对秦战事陷入被动挨打,受制于秦。” 一人道:“王上,战事,岂非儿戏。我们一旦和秦国交战,后果,无法估计。秦国攻破韩国太行以西的疆土,又破太行要塞,占领野王,切断上党和新郑之间的联系。秦国取得大胜,这说明秦军是虎狼之师。” 一老臣道:“秦国能征善战的武将颇多。且不说其他诸将,就说武安君白起,那可是征战一生,都没有打过败仗的人。” 又一老臣道:“白起伊阙击败韩、魏,一战成名。南下伐楚,攻破楚郢都,逼得楚王割地求和。华阳一战,又斩杀魏国和我国十几万将士。我国对战白起,凶多吉少啊!” 又一人道:“韩国打不赢秦国,才想出以上党献我之计。他们就是为了将秦祸移赵。王上,我们不能上韩国的当啊!” 赵王丹听着诸臣之言,不但没有感到害怕,反而激发了他心中强烈的斗志。赵王丹胆气横生,语调高昂道:“秦国欺诸侯久矣,我国也被秦国欺压。韩国打不赢秦国,魏国不敢得罪秦国。我国选择无动于衷,岂不是让秦国觉得三晋无男儿乎?” 赵王丹语调激烈,越说,越有力,“韩国打不赢秦国,魏国不敢得罪秦国,就让我国去会一会秦国。秦国有将,我国岂无之。寡人也想知道,秦国和赵国,谁更强。寡人也要天下诸侯知道,有我赵国在,休要染指三晋大地。” 一老臣见赵王丹不听劝,非要和秦国一争高下,喊道:“平原君,请劝劝王上。” 诸臣也道:“平原君,请劝劝王上。” “臣,赞成接纳上党。”这些大臣,本想让平原君,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来约束一下赵王丹的任性而为。殊不知,平原君也是支持接纳上党之人。 诸臣见平原君也赞成接纳上党,一片哗然。 一人道:“平原君,这是韩国的阴谋,我们不能上当啊!” “可笑啊!可笑!”平原君看着这些听闻秦国就害怕的大臣,又道:“韩王割地降秦,不得人心。上党之众,才愿献地给我国。我没看到什么阴谋。我看到的是三晋男儿的傲骨。诸位,三晋男儿还有傲骨乎?” 平原君见这些反对接纳上党的大臣,激愤道:“上党军民,献地我国。此乃,民心所向,也是诸侯尽知。我国不接纳,传了出去。天下诸侯,又会如何看我赵氏子孙?秦人,岂不会讥讽我赵氏子孙无能?你们难道眼睁睁看着秦国欺压,选择无动于衷乎。” “我做不到。”平原君喝道:“守卫三晋的疆土,乃我辈的使命。上党男儿不愿降秦,宁可与秦国血战到底,保卫疆土而战死。我赵氏子孙,岂能落后。” “寡人也是这个意思。”赵王丹闻平原君之言,胸中涌出一团烈火,“韩、魏,不敢与秦争锋。我国选择沉默,诸侯皆会笑我三晋无男儿。” 平阳君见赵王丹主张接纳上党,没有半点缓和的余地。今,平原君也赞成接纳上党,此事,已成定局。平阳君见都长君没有说话,心中残留了最后的希望,问道:“都长君,对于是否接纳上党,你如何看。”
都长君本想在这次朝会上,选择置身事外。平阳君之语,让诸多大臣的目光,纷纷看着他。就连,赵王丹和平原君的目光,也朝他看来。都长君觉得自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格外显眼。 都长君静观朝局,也得出了一个结论。赵国宗室和大臣,以平原君、国尉为首,赞成接纳上党。以平阳君等少数之人,极力反对接纳上党。赵王丹也表明态度。接纳上党,已成定局。无论他反对,还是支持,都改变不了。 都长君顺势道:“臣,赞成王上和平原君的主张,接纳上党。” 赵王丹见有了都长君、平原君等支持,问道:“平阳君,还是反对接纳上党。” 平阳君见大局已定,也不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叹道:“臣,只是考虑到秦、赵两国的战事。忽略了三晋男儿,最重要的东西。臣,老了,糊涂了。都长君、平原君都赞成接纳上党,臣,还有什么理由反对。” 赵王丹对着武将问道:“秦国犯我三晋疆土,尔等如何?” 众武将齐声道:“与秦国血战到底。” “好。”赵王丹有了平原君、平阳君、都长君,三位的支持,又有武将的拥护,信心大增,高声道:“我们接纳上党,与秦国相争。我们要给秦国一点颜色看看。我们要让天下诸侯明白,莫欺三晋男儿。” 平原君率先道:“王上圣明。” 诸臣也齐声高呼,“王上圣明。” 赵王丹大喊道:“宣冯亭进殿。” 不多时,冯亭步入大殿,行礼道:“上党郡守,冯亭,拜见赵王。” “冯郡守免礼。”赵王丹见冯亭不以外臣称呼,而是以上党郡守自称。足以证明,冯亭对韩王割地之举,无比寒心。冯亭也做好为上党而死的准备, “谢,赵王。”冯亭又问道:“我以上党十七邑献给赵王,赵王,要,还是不要。能否给我一句痛快话。” “冯郡守宁可成为鬼杰,也不愿成为秦国之民;冯郡守宁可违背韩王命令,不惜背负骂名,也要保全三晋男儿残存的傲骨;冯郡守以上党献给赵国,寡人不接纳,岂不是让天下诸侯说我三晋无男儿。冯郡守有意,寡人岂能寒君之心” 冯亭道:“赵王的意思是说接纳上党。” “上党,寡人接纳了。”赵王丹又道:“从现在起,上党就是我赵国的疆土。赵国和上党成为一体。无论谁伐上党,就是与赵国宣战。寡人之国与上党,共存同亡。” 冯亭听到这个答案,激动道:“臣,替上党十七邑的军民,感谢赵王。” 赵王丹见对方以臣自称,忙道:“冯郡守,守卫三晋男儿的傲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谁说,三晋无男儿乎?”冯亭跪地起誓道:“我以上党十七献给赵国。从今日起,我便是赵国之民。” “好。”赵王丹被对方话语所感,高声道:“冯郡守献地有功,寡人封你为华阳君。上党之众,皆连升三级。上党,仍是上党军民守卫。我们携手,共同对秦。” “喏。”冯亭躬身领命道。 赵王丹知道接纳上党,就意味着和秦国开战,那就要做好与秦开战的准备,又道:“平原君。” 平原君道:“臣,在。” “你率五万将士,前去接纳上党,并宣读寡人诏令,提防秦国。”赵王丹嘱托道:“寡人将上党,托付给你、华阳君和上党诸君?” 平原君、华阳君领命道:“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