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皇帝神了
书迷正在阅读:我只想熬死你们,别逼我打死你们、在没有周杰伦与许嵩的日子里、明日方舟里的古生物小队、武者的星空、三国:这个阿斗有些sao、我,专治各种摸金校尉、瞧把我能耐的、小人物修仙记、无限从登上方舟开始、龙组之神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正文卷第504章皇帝神了洪熙四年九月,一支庞大的船队来到济州岛。 船队一共有八十艘船,其中有约三十艘两千料以上大船。 朱高煦来到济州,随行有次辅杨溥,原皇子老师,现礼部侍郎高贤宁,吏部侍郎江仲隆,镇衣卫镇抚林宋长林,宦官钟显,府军前卫指挥使周虎,浙江水师副将陈佐、江南水师副将高庸。 陈瑄在原永乐历史上也是漕运总兵官,一直到宣德年间年,病死在任上。 他这官位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帮大明运粮,二是督理漕运,修治运河。 像大明现在从交趾西贡等人多余的粮食往大明运也好,往旧港运也好,包括往大澳支援徐石头也好,都是漕运总兵官的事。 这部份水师基本不用于打战,装备也比较差,等于是后勤运输部队。 大明帝国现在用来打仗的水师有几支:浙江水师、福建水师、江南水师、广东水师、交趾水师、西贡水师、马六甲水师,共七支水师兵马。 这次随行朱高煦的,有分部江南水师,加部份浙江水师,约两千多人,然后带了府军前卫一部份,约两千人多,共五千兵马。 大明从高丽手上要回济州后,设济州府,划七县,接着宣传移民,十年不交税,大明过来的百姓,由朝廷提供牛和种子农具,能耕多少田,就耕多少田。 这边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经过宣传后,陆陆续续已经移民了上千户过来。 当地原本有高丽人有蒙古人也有汉人,所以现在成分比较复杂,汉人,高丽人,蒙古人。 明军得到济州后,在济州以西扩建港口,朱高煦过来时,还在建设中,因为大明海上贸易发达,济州西港船只如云,当时跟着朱高煦站在船上的很多官员都是第一次出海,看到这场面非常震惊。 其中绝大部份都是各国各地商人,他们从东本或高丽进购特产,再卖到大明或南洋,回头从大明和南洋购买特产,再卖到高丽和东本,济州因为被明军占领和扩建,也成为重要的中转站。 整个东南亚现在海上商业非常发达,各港口都非常繁忙。 朱高煦上岸后,当地知府胡濙带一班官员军将来迎接。 济州岛设济州左卫和右卫,驻军一万人,归属江南都司。 “臣,叩见陛下。”胡濙带头与众官员军将上前参拜。 “不用浪费时间。”朱高煦笑道:“都免礼。” 然后又道:“先朕去看看马场。” 朱高煦来的突然,其实把胡濙也吓了一跳,因为皇帝上岸前才通知他。 来了之后直接去看马场,在高丽手上时,这里只养了几千匹马,明军拿回来后,又养了两万多匹。 朱高煦到了马场,找来一百多户养马的,当场问他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想法,大明亏待你们了吗? 这些都是当地人,蒙古后裔居多,明人来养马后,要求他们多养,设定最低价格收购。 这种制度比高丽时强多了。 有些政策都是朱高煦制定,他就是来看下面官员执行的如何。 问下来结果还是比较满意,又现场看了万马奔腾的场面,接着去了学校,看当地有没有按他的要求,设定学校,教的是什么。 结果到了学校后脸色微变。 周虎已经在皇帝去马场时,先去了学校,然后查收了学生们的书籍。 按朝廷要求,大明学生现在主学数学、地理,副科是历史、论语,体育等,像当地人和蒙古人都要学汉语。 但在济州学校,周虎在学生桌上,找到一些其他儒家书籍。 胡濙这人在历史也算明初重臣,名臣,朱高煦没想到他还干这种事。 胡濙也不怕,跪在地上说,当地人口复杂,有蒙古人有高丽人,所以先要教他们学汉字汉语,才会用到各种儒家经典。 朱高煦寒着脸想了想:“下不为例。” 然后下令诛斩了当地一个高丽籍老师,以为警示。 十月,朱高煦到大员。 大员的纪纲等人吓的半死,同样没想到皇帝会来。 大员还有宗室移居,更没想到朱高煦会跑出皇城来到大员。 朱高煦又找了个由头,在当地免了个官员。 十月中旬,朱高煦的船队从南海进入苏禄国。 朱高煦的船队当时在距离苏禄国海岸线两里外,隐约还能看到他们的陆地。 朱高煦叫来年轻的高贤宁、陈佐,指着那方向:“休养生息两年,当可攻伐此国。” 又对宋长林道:“锦衣卫从今年开始,可以往苏禄国派潜细作,查探其人口、经济,军事等各项情况,以为备用。” “苏禄国有何珍宝?”高贤宁下意识的问皇帝。 在他看来,皇帝要去打某个国家,就肯定要去抢掠一番。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朱高煦淡淡的道:“当趁其弱小而征服之。” 众文武无语,就是没理由也要打。 船队继续往前。 最近运气不错,临近冬季,全是顺风。 很快进入苏禄海,十月底看到爆渤泥国海岸线。 “再两年,当攻伐此国。”朱高煦又道。 大伙这次不问了,都在大明边上,没理由,打就是。 水师副将陈佐道:“都是弹丸小国,一万大军即可攻破。” 朱高煦点头:“现在一万人不打,若干后,二十万大军也未必能打下来。” “为啥?”杨溥也奇怪的问。 周虎嗡声嗡声道:“人口会越来越多啊,国力会越来越强啊,这不明摆着吗?” 他一个武将都懂,杨溥和高贤宁默默不哼声了。 朱高煦船多人少,带了大量补给,所以这次没有去旧港,直接去古里地闷 这边原是土人居地,元末时有宋人前来,所以也是个散居地,并没建国,以前史义上归满者伯夷国管,但朱高煦往大澳运人后,这边就被明军占了,建了个港口,用来补给,满者伯夷自然不敢哼声,本身也不是什么好地方。 朱高煦到达当地时,旧港张辅已经带着大量水师和补给在此等他。 两军汇合后,通过帝汶海,接近大澳。 看到大澳西部港口时,已经是洪熙五年初。 港口是明军建的,为了停靠大量的船只,但是进度有点慢。 因为岸边只修建了一个军堡,驻守明军一百多人,由百户吕大山统领,他抓了两百多土人,每天出去修港口,慢慢吞吞的完善。
土人还会时不时跑掉,或伤亡,只要少了,徐石头会给他补允。 但这去年周围能抓的土人快被抓光了,所以手上只有一百多土人在修港口码头。 明军在这干了两三年,还是不够大。 但这次不一样,张辅从旧港过来,带了马六甲两千多当地人,以后帮着修建码头港口。 当朱高煦踏上大澳土地的时候,他深深吸了气,心想:“只要把这地方永久占了,我以后就是再昏君,史官们还得替我吹一吹。” 吕大山原本也是和徐石头一起退役的,因为和徐石头发现金矿,被提拔多留了两年。 这次皇帝派人过来替他,他可以跟随皇帝回大明,正式退役,做为回报他在大澳的贡献,皇帝当场表态,回去安排工作,任县尉。 吕大山激动的不得了,跪在地上久久不愿起来。 “最近有没有找到朱棣的消息?”朱高煦问。 “回陛下,没有。”吕大山老实交代。 朱高煦沉默。 四周文武们也沉默了,陛下万里迢迢来到大澳,看不到朱棣就搞笑了。 杨溥则想,这样也好,皇帝以后,就不会想出来了。 他真是受不了海上,前面老是晕船,差点以为自己要死在船上,好在皇帝在济州,大员都休息过,不然他还真不习惯。 朱高煦想了想后,道:“先休息两天再说。” 锦衣卫镇抚使宋长林则不是这么想的。 皇帝不可能无缘无故就跑到大澳来,皇帝肯定知道朱棣在哪。 但皇帝远在万里之外,又怎么知道朱棣在哪? 不料第二天上午,一匹快马从东而来。 吕大山立马叫道:“徐千户派人来了。” 徐石头派哨骑来到港口。 哨骑道:“快,找到朱棣位置了,立刻发往京师。” “哈哈哈。”吕大山简直神了:“这么巧?”陛下刚来,就找到朱棣位置? 前段时间朱棣带着人过来,终究没决定攻打徐石头,但又不想被徐石头找到位置,最后悄悄撤退,先回到燕城。 但在撤退回到燕城时,朱棣却没不知道,队中已经少了个人。 这人找到徐石头,告诉徐石头,自己是京师锦衣卫卧底,跟着朱棣四年了,之前也是找不到明军,现在终于找到徐石头。 “啥?”当时徐石头简直不敢相信。 徐石头怕锦衣卫骗自己,派人跟着这锦衣卫,果然找到燕城所在。 徐石头大喜,立刻派哨骑来到港口。 但港口不是时时刻刻有明军前来,明军补给从旧港方向过来。 现在是每年元月,六月补给两次。 如今元月份,哨骑正好过来,把消息先传到,等明军补给。 而负责补给的张辅和朱高煦正好到了大澳。 杨溥他们当时非常震惊,不敢相信皇帝怎么会这么巧,刚到大澳,就得到朱棣消息?这也太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