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亮剑:开局收了黑云寨在线阅读 - 377 忙不完的事

377 忙不完的事

    李云龙他们在第二艘更大的舰上,毕竟这艘舰的生活条件要更好一些,这样上岸时间比起林尊来就晚了一步,错开了一点点时间。

    正好赶上高建武对海军许诺的时候,最听不得这些东西的李云龙一听就有些急了,赶紧凑上来给陆军争取点东西。

    不过这就有点开玩笑的意思,如此重大的决策,不是这种场合随便而已的。

    “团长!陆军方面放心,绝对不可能拉下的。”高建武用力锤了李云龙一拳,“这次回来,什么时候再去啊?”

    “高矮让我过完年再去吧,这日子那边也没啥好东西,回来咱们哥几个还能聚聚喝点酒高兴高兴。”李云龙咧嘴笑道,“这次我们就留楚云飞那个傻子看着部队,反正他乐意!”

    李云龙有点待不下去,他不像楚云飞,可以每穿戴整齐、军容严整,一丝不苟的领着部队cao练。

    也不像盟军那些官兵,真就下得去手祸害当地女青年,哪怕那些是本子高官们组织起来的献身队员。

    呆了几个月,李云龙也就过了新鲜劲,所以就趁着这次接收军舰的机会,跟着大旅长他们一起回来了。

    这不,大旅长,丁伟,孔捷这几个大老跟着也出现在了李云龙后面!

    “旅长好!欢迎载誉归来!”高建武对着大旅长远远就敬礼高声喊道。

    “你子还给我玩这些虚的,”大旅长看着高建武这幅样子笑骂一声,然后正容道:“高建武,千载以后,人民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眼下的伟大胜利,谁敢否认高建武在其中做出的贡献?大旅长这些话,也让一旁的丁伟,孔捷等茹头赞同。

    “旅长,缪赞了啊,我就是一个抗战英雄群体中的一个兵。”高建武内心感动,嘴里却谦虚道。

    “老丁,老孔,欢迎归来!这几个月休假应该都闲得不耐烦了吧,不过很快你们就不会闲着了。”高建武对着另外俩个也算老搭档的战友话里有话的道。

    ...

    一场简单的欢迎仪式后,最新研发出来的第一代红星牌汽车载着他们一行回到了高建武的研究院,在进行了一场包括林尊在内的少数高层的闭门会谈后,大家才真诚的在酒桌上大战一场,然后酕醄大醉睡到自然醒后各回各家。

    如果有心人在观察,那就会看到丁伟回到华南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热带丛林的作训工作,甚至特种大队和在打九州过程中昙花一现的空降大队全部被高建武打发去南方训练丛林作战了。

    不管怎么,有备无患。

    ...

    2所。

    高建武见到了好久没见的杨楢教授。虽然他们现在都在一个地方,但是彼此都很忙,高建武一关心的事情更多在工业化发展方面,军工只是其中一块了。

    “高部长好!”2所的杨楢教授再度看到高建武,心中充满了崇敬,哪怕高建武在他眼里还是一个年轻,但是在他心中,现在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了。

    近百年了,有几个人能像高建武这样做到扬威国外?

    “杨教授好,这段时间你们辛苦了,注意让同志们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高建武看到杨楢教授一脸疲惫,有些心痛,这个领头人可千万不能倒下了。

    虽然他们没有见面,但是造船厂的进展都是按月在汇报。

    “我把近期工作简单汇报一下:”

    “我们2所直属造船厂经过近期制造装备和熟练工程师人员补充,第一艘051级驱逐舰舰体制造工作将会大大提速,预计还有3个月左右即可下水。

    第二艘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展开,包括船台、钢材和人员计划都完成了,如果第一艘下水验证没有大问题不需要大修改,我们立即就开始第二艘的建设,现在我们这边进展顺利,就看其他子系统什么时候可以提供啊?”

    杨楢教授他们与其是研发,还不如是一点点吃透高建武提供的051设计图细节照猫画虎,加上分模块同时并行造,所以进展很快。

    毕竟051设计图已经完全是现代化模块化的设计了,好多东西都可以同时开工,这样堆饶战术就能立竿见影。

    孔捷在长岐捞一把造船厂,大部分资源都落在了2所直属的造船厂,直接把造船工程师这块力量倍增了一倍都不止,原本要一年多的工作,在人海战术面前一下子缩短到不到一年就能完成。

    杨楢教授原本觉得自己肩上重担很难赶急,谁知道高建武能弄出来这么多的好东西,特别是那批造舰经验丰富本子工程师,有些还是杨楢教授他们手下不少工程师去本子那边学习的师傅。

    尽管这次他们来得不情不愿,但是在投降协议签署后,高建武已经弄到了他们高层的一道指令,要求竭尽全力在奉为帝国与新友邦做出贡献。

    这是通过木户取得的正儿八经的东西,有内政私章,由不得本子们不相信。

    所以根本没有太多的思想教育工作,这些本子工程师就认命了。

    起来051型驱逐舰也不过是高建武过渡的打算,在他心目中,052d驱逐舰才是理想的目标。尽管对于052d驱逐舰,高建武熟悉的是那些公开的参数,并没有完整的设计图纸,相对于爆出来051g驱逐舰详细生产工艺设计图来,就算是单纯舰体设计的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高建武也没有一口吃成大胖子的想法,051型驱逐舰这个起点已经超出这个时代驱逐舰太多,作为当今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直接对现在的海面舰体是降维打击!

    051型驱逐舰的反舰导弹把驱逐舰的作用急剧放大到了巡洋舰都没法替代的程度。

    按理,这是未来海军方面的主力舰,得高度保密才校

    但是高建武认为051型驱逐舰最关键的是它其他子系统方面,在舰体方面就没有太多保密的地方,甚至开出海让侦察机拍几张照片就漏了。

    所以舰体制造让本子工程师参与进来也没啥太大关系,一方面舰体保密比较难,另外一方面这些本子工程师他们起步就得在这里呆5年,整个人生活就在造船厂内部哪里都去不了,工厂内部到处守卫严密,外人很难混进来。

    而且这批人哪怕就是5年后想走,至少还得出造船厂呆2年玩着忘了大部分干的东西后才让走,所以根本不怕泄密。

    按照高建武的打算,这些工程师大部分还得归化了他们才好,毕竟这种工程师是最急需的人才,既然弄过来了就好好用。

    杨楢教授现在这个报告进展,与其报告他负责的舰体这点事,还不如是来催促高建武把其他的子系统赶紧的弄过来。

    特别是动力子系统,那必须得把这玩意装上后,这船才有下水的基本条件。

    “放心,年底之前,453型蒸汽动力系统一定能赶上,他们的原型机已经生产出来开始测试了。一旦能达到设计的性能指标,马上运输过来装船,可靠性方面的试验我们通过同型样品接着做试验,先解决我们这艘首舰的下水首航再。

    所有的子系统思路都一样,只要测试正常功能通过,性能指标达到设计值,就开始先装船形成战斗力,至于可靠性和寿命这些用多余的原型机去验证。

    现在时间不等人,我们的051型驱逐舰是海军提升战斗力的唯一来源,必须保证进度。”

    高建武也知道杨楢教授的意思,直接对他道:

    “不仅仅是动力子系统,驱逐舰cao控子系统方面也要这样处理,电子所那边也快做出原型来了,雷达子系统和武器子系统方面,现在进展也很顺利,原型都造出来了,现在等着测试功能和性能指标。

    我的意见是成熟一个立刻运输过来安装调试。”

    武器子系统方面其实好,难度最大的彷造76式58倍口径130毫米双管舰炮工作,现在已经开发完成了,原来最差的材料问题,现在高建武那边爆出来了多种合金钢,其中炮钢这块几乎已经达到了原来时空八十年代初水平,制造出来的舰炮丝毫不比原来的差。

    而66式57毫米双管高射舰炮和61式的25毫米双管高射舰炮的生产就更没有难度了,这俩货同之前生产的博福斯40mm高炮技术相近,晋阳重工那边现在能直接按图生产,直接供应现货。

    至于深水炸弹发射和投放装置这些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已经完成了配套生产。

    比较难度大的hy-2反舰导弹和发射系统,这方面1所他们正在夜以继日进行按图彷制,有难度,但是问题不大,毕竟在原型方面,钱教授已经开发出来第一代的地空导弹,现在改成舰对舰,有难度但是可以克服。

    好在这些武器系统各有各的安装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就算其中有一个分子系统进度延期也不影响下水适航验证的大局,当然出战除外,反舰导弹是核心战斗力,如果这个不能上舰,这艘051型驱逐舰甚至连弗来彻驱逐舰都赶不上。

    毕竟在常规舰炮配置方面,弗来彻驱逐舰有5门127mm高平两用舰炮,可以24-30发\/分的速度向炮塔提供弹药;超过051型驱逐舰前后各一座130mm双管舰炮单位时间火力输出。

    舰炮互殴,051型驱逐舰可能还干不过弗来彻驱逐舰。

    这些都是好消息。

    但是也有些坏消息让高建武有些头大。

    比如他到电子所去视察的时候。

    “高部长,381\/a型雷达按照工艺设计明是相控阵雷达,工作在c波段,采用方位角机扫,俯仰角相扫的扫描模式,在一堆发射线上,让每个线的相位不一样,使得线不用动,合成的波方向也可以变化。

    这个设计原理,按照我们现在研究和理解是非常先进的思想,未来也是非常有前景的一种技术,但是这种技术需要极其庞大的算力计算才能支撑下来,我们现在缺乏这种计算算力的工具支撑,哪怕是现在研究成型的最新计算机,目前还没法为这种先进的相控阵雷达提供足够的算力支撑。”

    电子所那边叶向明教授对于高建武提供的051驱逐舰雷达子系统中的几个重要分系统叫苦不迭。

    设计和理论方面他们已经要吃透了,起码原理理解没问题,设计也看懂了,组件方面的制造虽然有难度,但是按照工艺做原型也搞出来了。

    但是这些数据搜集起来要形成雷达反馈的实时信号统计分析,没有高速计算工具来支撑这么多的数据运算量,根本行不通的。

    电子所现在承担的代号为墨子的晶体管计算机研究试制工作还没有结束,但是根据现在晶体管计算机设计的性能指标,最大每秒钟10万次浮点运算,这个量级没法支撑381\/a型雷达计算数据量。

    “那么你们的替代方案是什么?”高建武皱着眉头道,这些东西他是不懂,051型驱逐舰超前有点多,现在整个科技树上缺口太多了,很多东西如果没有积累,是没法一蹴而就的,相互间还是有制约关系。

    “我们现在考虑的是以相对计算量少些的多普勒雷达模式,设计s波段频扫体制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暂时替代,等高部长提出的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后,用在这种体制的雷达上面勉强够算力。”

    由于高建武要求跳过电子管计算机的发展,直接切入到晶体管计算机的研究。

    这是全新的领域,电子所方面完全没有参考现在世界上任何一款产品的可能性,必须全新从晶体管制造开始,自己肝出来这种跨时代的创新电子产品。

    好在晶体管的制造技术高建武也提供出来完整的制造工艺,尽管这些技术来源令人匪夷所思,但是真的可行,这让电子所可以按照高建武提供的技术要求执行下去。

    不过对于这帮电子专业转行搞计算机研究的人员来,他们每都在兴奋中渡过,因为他们从事的是开辟地的顶级创新工作。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高校或者刊物上看到如此先进的计算机设计。

    现阶段,世界顶级计算机还在用电子管来实现。

    “那就按照你们的替代计划去执行吧,争取在年底之前完成这个任务,赶上051驱逐舰的进度完成上舰集成工作。

    接下来计算机方面的迭代演进工作不能停止,未来晶体管计算机将会成为我们科技发展中一个中心,现在我们开发的墨子计算机不过是一个起点,10万次运算速度也只是我们第一步,3年内,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出百万次运算速度的计算机。

    未来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演进到集成电路的计算机上面,开发运算速度千万次、亿次的新型计算机。”高建武的话在叶向明教授心中掀起了一阵巨浪。

    他同高建武沟通还不多,所以对于高建武的一些想法根本没有多少了解。

    但是高建武这边能够拿出晶体管制作工艺设计和晶体管计算机详细设计方案,叶向明教授相信高建武在列强那边具有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

    这些闻所未闻的技术细节,叶向明教授作为国内现在顶尖的物理学方面电子专家,本人才对一些原理有概要性的了解,因为这些资料甚至在列强顶尖高校实验室中都没有,很多名词甚至都没有听过,是高建武的资料中才第一次看到提及的。

    所以叶向明教授以为西方在这方面有着秘密的进展,这样才能解释得通为什么高建武看起来并不是很懂电子方面的知识,但是却在源源不断提供绝密的电子方面技术资料。

    前面步话机详细设计资料等经历,让叶向明误以为高建武的技术来源还是盟军秘密的研究所郑

    当然,这个疑问一直到未来若干年后,当初参与高建武第一代科技大爆发的领头人,仍然没有一个能想明白高建武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拿到了这些技术。

    因为在后来解密后,他们同西方的同行交流中,才发现西方根本没有这些技术来源,他们是在华夏这边出来后,一直都在模彷着华夏这边同行的脚步在前进。

    这就导致华夏的十大研究所俨然都是未来三十年内世界最先进技术的源泉。

    由于高建武不肯透露技术来源,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诺贝尔奖都不好颁布,因为华夏这些研究所没有人把这些顶尖技术写成论文发表。

    但是世界上这些顶级技术的成果却全部都是从华夏的十大研究所流传出去的,所以后来诺贝尔奖委员会不得不以主要研究人员的方式,将大奖接二连三颁给了在这些研究所担任项目主要实现研究的教授们。

    但是这些主持工作的教授却不好意思去领奖的尴尬局面。没办法,技术都是高建武提供的,谁能心安理得去领奖?

    但是不去领好像也不合适,毕竟这是一个世界级的荣耀,对华夏科技研究的肯定。

    最后消息传递到了高建武耳朵里面,听到这种场面哈哈一笑,当场拍板主持研发实现工作的项目负责人去领奖,不过奖金拿回来全项目组人员按照工作量投入和贡献进行瓜分的奇诡指示。

    哪怕没有人想通为什么会这样cao作,不过领奖这事大家还真就这样安排下去了,起码这项荣耀落在了华夏人头上,反正那些负责人每一个都是这方面顶级专家,领了外人也不好什么,何况内部这些秘事就不足为外壤了。

    但是这些都是后话,现在叶向明教授根本不敢想,在晶体管计算机迭代还没有开始的时候,高建武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哪怕是初始一代,但是也将令他们痛并快乐着好几十年。

    高建武确认羚子所雷达子系统的技术路线,并不是是从头开始,实际上两方面的工作电子所都没有落下,两边工作同时进行的结果,就是电子所这帮教授和博士、硕士们头上白头发出现得更早了。

    相控阵雷达原型机的组件和原理,通过分别手工计算初步验证是行得通的,而且相控阵捕捉目标的优势会更加明显,未来只要是算力可以跟得上,那么就可以快速切换到这个技术路线去,研制出全新一代的雷达出来。

    现在他们全心全意搞多普勒雷达,配合墨子第一代晶体管计算机来实现对空对海搜索雷达,以及火控雷达的研发。

    通过一圈视察工作,高建武固然忙得脚不沾地,但是在十大研究所中,那些科研人员更是忙得不管白黑夜,几乎全体研究人员一工作时间都超过了16个时的严重过劳状态。

    这让高建武不得不非常严肃对各大所所长,项目负责人进行了谈话和要求,严格控制专家们每工作时间不超过12时,每周必须让专家们休养一,并且将这件事列为督办项目认真监督执校

    这批科研人员可是华夏科技追赶和超越的关键性人物,未来不仅仅是独当一面,还需要承担培养第二代,第三代科技人员的重要任务,高建武可不能让他们早早就过劳猝死。

    这批专家,最好都能活到一百岁那就好了,起码可以传帮带4代人出来,每一代就算带出10个核心领军人才吧,第二代就能带出100个核心人员,第三代就是1000核心人员,第四代就是核心人员,这是一个领军人物,如果研究所现在上百个课题领军人物都能这样,那不就带出上百万独当一面的领军人才?

    如此一来整个华夏科技研究局面就会焕然一新。

    这是高建武的野望,所以哪怕牺牲一点现在科技项目进展的进度,也必须保护这些火种能够照亮华夏更久的科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