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血之孙吴在线阅读 - 第1058章 庙堂之高(上)

第1058章 庙堂之高(上)

    成都,刺史府,哦不,现在改叫“蜀王府”了。

    “诸位爱卿,南郡求援,半数江东军皆在,尔等以为如何?”刘裕抛砖引玉道。

    自从受封蜀王之后,刘裕整个人的逼格都上去了,说的话也越来越高大上。

    “大王!臣以为南郡要救,且必须要救,原因有三。

    第一,孙策与大王,江东军与我军乃是世仇。昔日大王曾经败于孙策之手,世人皆以为大王不如孙策也!皆认为我军不如江东军也!此战正可为大王和我军正名!

    第二,荆州本就是大王的地盘,只是为孙策所窃取,如今正是收回的时机!

    第三,南郡庞、蒯二家代表了荆州士族,如今他们举众归顺大王,说明大王在荆州的威望甚高,因此我军绝不能辜负了荆州士民的一片苦心!

    如此三点,无论是天时、地利、人和,无不应了我军必要出兵!”蜀中士族代表——秦宓率先发言道。

    秦宓(mì)(?-226年),字子敕,广汉郡绵竹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

    秦宓年轻时就很有才学,为广汉名士,在刘焉、刘璋时,他总是称有病而拒不接受州郡辟命。

    诸葛亮领益州牧后,派人将秦宓请来,任他为别驾,随后又任为左中郎将、长水校尉。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将东征孙权,他以“天时必无其利”为由,竭力谏阻,触怒刘备,被囚下狱。

    后来被用钱赎出来。

    蜀建兴元年(223年),恢复蜀吴盟好。

    建兴二年(224年),丞相诸葛亮兼任益州牧,迎请秦宓为州别驾,不久又提升他为左中郎将、长水校尉。

    吴派张温使蜀,返吴时诸葛亮率百官为之饯行,他独后至。

    秦宓后来升任大司农。

    建兴四年(226年),秦宓去世。

    ………

    和历史上一样,这一世的秦宓也没有为刘焉、刘璋父子效力过,打了半辈子酱油。

    直到刘裕打下益州,又受封蜀王,建立蜀汉政权之后,秦宓才受到了刘穆之的邀请从而出仕。

    这一世,秦宓甫一出仕便官拜益州别驾,成为了刺史刘穆之的副手。

    由此可见,秦宓此人确有大才,否则绝不可能骤登如此高位!

    事实上,秦宓有大才是一方面,其人出身士族可以帮助刘穆之更好地稳定蜀中也是另一方面。

    在历史上,秦宓曾经反对刘备出兵攻吴,原因有二。

    一是当时的蜀、吴乃是盟友关系,虽然吴先背盟导致关羽身死、南郡丢失,但对当时的蜀汉来说唯有曹魏才是大敌!

    二是当时的蜀汉刚刚丢了荆州,损失惨重,益州也才刚刚得到,因此根本没有东征的实力。

    于情于理,当时的局势都不利于刘备发兵讨伐东吴,也正和了秦宓所说的“不占天时”!

    而现在的情况和历史上完全不一样,一方面是蜀汉集团实力正盛,另一方面是南郡也还没有丢失。

    刘备是为了夺回荆州,再为关羽报仇;

    刘裕却是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保家卫国!

    这里面双方的格局就差了十万八千里了,因此,这一次的秦宓自然是举双手支持。

    “大王,臣以为如今我军士气正盛,也确实应该发兵东进,与江东军决一死战!”官拜蜀郡都督的大将傅弘之说道。

    傅弘之(377年~418年),字仲度,北地泥阳人。

    曹魏太常傅嘏之后,西晋司徒傅祗玄孙,东晋末期将领。

    傅弘之年轻时风流倜傥,胸怀大志,初任雍州主簿。

    桓玄将要篡晋时,傅弘之欲杀死荆州刺史桓石康,但事败,傅弘之被捕入狱,后被赦免。

    刘裕起义时,辅国将军刘道规任用傅弘之为参军、宁远将军、魏兴太守。

    义熙六年,因讨伐斩杀桓石绥等人有功,授任太尉行参军。

    义熙十二年,刘裕北伐后秦,傅弘之等七路军攻入后秦,进据蓝田,安抚招纳胡、汉各部,升任雍州治中从事史、西戎司马、宁朔将军等。

    义熙十四年,胡夏太子赫连璝率兵三万袭击长安,傅弘之率步兵、骑兵五千人在池阳迎战,大败赫连璝。

    不久,赫连勃勃尽全国之兵追击东归的晋军,在青泥大败晋军,傅弘之力战被俘,遭赫连勃勃杀害,时年四十二岁。

    ……

    见到傅弘之出列发言,刘裕扫视群臣,只见众将皆不在,心里难免觉得遗憾。

    现如今的刘裕虽然得到了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可事实上蜀汉政权真的只是草创阶段。

    尤其是刘裕麾下的一众心腹大将,刘磐、曹景宗、朱序在汉中、武都;王镇恶、王仲德、朱龄石、朱超石、胡藩在巴郡。

    如今只有一个傅弘之在身边,除此以外,刘裕手里竟然是无大将可用!

    “镇恶他们出兵巴郡半年有余,如今那边的战事如何了?”刘裕想到这里,不禁问道。

    “回大王!巴郡已经被王将军他们所得,原江州守将—严颜也献城归顺了大王。至于江东军甘宁部,其部不敌王将军与严将军的联军,如今正退守涪陵负隅顽抗!”法正介绍道。

    “就剩一个涪陵了!好,好,好!命令镇恶他们再加把劲,尽快拿下涪陵,届时他们将会是东征的主力!”刘裕下令道。

    “是!”法正回答。

    “大王!臣听闻镇恶将军率三十万之众,一直以来都对涪陵围而不打,臣以为镇恶将军是否?”从事彭漾说道。

    彭羕(生卒年不详),字永年,广汉人,东汉末年官吏。

    彭羕起初在益州任书佐,但后来其他人向益州牧刘璋诽谤他,刘璋于是以“髡钳”(剃去头发和胡须,并戴上刑具)处罚他,并且贬奴隶。

    此时刘备入蜀,彭羕想投靠刘备,于是去见庞统。

    庞统和他会面后很欣赏他,而法正亦很清楚彭羕,于是二人共同向刘备推荐彭羕。

    刘备多次命令彭羕传递军情和指示给诸将,表现都十分满意,日渐被赏识。

    刘备入主益州,领益州牧后就任命他为治州从事。

    彭羕见此,又变得嚣张自矜,诸葛亮对他礼待但心中并不喜欢他,多次密告刘备,说彭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

    刘备见诸葛亮这样说,决定疏远彭羕,又观察他行事,于是贬他为江阳太守。

    彭羕见将被派往外地,心感不悦,与马超见面时又曾对他说“老革荒悖,可复道邪!”

    “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

    马超听后大惊,彭羕走后以他的说话告发彭羕,彭羕于是被收监下狱。

    最后彭羕被处死,死时三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