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青年必读书手册在线阅读 - 第58节
翻页 夜间

第58节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

    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韩非子

    作者:韩非

    成书时间:战国后期

    类别:中国哲学

    版本推荐: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书海领航

    在中国整个封建君主时代,一直就存在着两个圣人。一位是孔子,孔子

    及其儒家思想被历代君主所宗奉,他是显性的圣人;另一位则是韩非,韩非

    的整套君主**主义的政治策略始终是历代君主独裁统治的理论基础。不过

    韩非的思想理论往往被君主帝王们走私式地在暗地里运用,不及孔子之显赫

    张扬,惟其如此,更见出韩非这位隐性圣人的吸引力所在。

    这一切要从秦始皇赢政和丞相李斯说起。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

    国的宗族公子,曾和李斯一起就读于荀况门下,天生口吃的韩非虽然不善言

    谈,但却文才斐然,善于写作,在荀子门生中是佼佼者,这一点李斯也是心

    服口服。学成后的韩非回到祖国报效朝廷,但不得重用。李斯则审时度势投

    靠了秦王赢政,并很快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一心想统一天下完成霸业的赢

    政无意中读到了韩非的孤愤、五蠹等文章,正中下怀,大为钦佩,

    感叹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我如果能见到作者,并与

    他相处,死而无憾啊李斯说这人就是他的同学韩非,现在就在韩国。求

    才若渴的赢政因此猛攻韩国,刚刚认识到韩非价值的韩王无可奈何地派韩非

    去秦国。秦王见到韩非,兴高采烈,使李斯意识到一种潜在的威胁,于是趁

    秦王没有全面起用韩非,就和姚贾二人诋毁韩非。听信了谣言的赢政很快将

    韩非下狱,李斯的毒酒随后也就端来了。醒悟过来的秦王派人去赦免韩非时,

    为时已晚。杀其人而用其说,赢政、李斯将韩非理论作为治国方略,付诸实

    践,秦国统一了天下,秦王变成了秦始皇,韩非的理论、学说得到了验证。

    韩非的思想不仅主宰了有秦一代,而且也实际主宰了从秦至清的整个封建时

    代。

    内容梗概

    韩非的震撼力、吸引力来自于他的思想。他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他

    是中国哲学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杰作韩非子55

    篇中。韩非思想的主体是政治思想,他倡导一种纯粹的君主独裁论,也就是

    古人称道的“帝王之学”,具体地说,就是法、术、势兼治的**论。韩非

    所说的法,是一种法律条令。作为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落到实处,就是二

    柄:刑与德也即罚与赏。他强调要厚赏重罚、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他举例道,

    卫嗣君时,一个罪犯逃到了外国,卫君想方设法务求归案法办,即使割地赔

    城都在所不惜。这种维护法治的严肃精神至今令人叹服。韩非所讲的术,是

    君主对臣下的统治手段,是藏于君主胸中的心计。他煞费苦心地考察与研究

    了jian臣的各种行径,并给君主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防治手段。他认为要想办法

    做到“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即君主行事要叫人捉摸不透,

    让群臣感到高深莫测,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将一切错误推给臣下。要做到

    这样,就必须察jian、识jian、治jian、防jian,于是他归纳出“八经”、“八jian”、

    “备内”、“三守”、“用人”、“南面”等一系列政治权谋,目光从层层

    官吏一直扫射到帝王后妃、夫人、嫡子,其大胆、犀利、露骨,令人惊叹。

    他所记下的权术,其中有很多都是非常卑污的,对这些政治权谋作如此深入

    的研讨,并进行如此**裸的描述,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是十分罕见的。今

    天的人们,若细读它,恐怕没有一位不被这种种记录惊呆。韩非所说的势,

    即指权势,统治权,法和术的实施前提是大权在握,法和术的实施结果是大

    权握得更紧。以上种种对充满野心和统治欲的政治家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

    因而也有人指责这“完全是一种法西斯式的理论”。综观历史,在事实上,

    中国古代各种学术思想的实际政治效应和cao作手段实在没有超过韩非的。

    韩非对中国人另一个重大的贡献是他在中国逻辑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

    “矛盾之说”,给矛盾律提供了正式的称号。他的这一创见,早已为人们所

    熟知与称道。

    韩非子不但以其锋利深刻的思想光芒照耀千古,它的文学价值也相

    当高,郭沫若曾将它视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之一,他说“孟文的犀利,

    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是各有千秋”。

    韩非子又为我们保留、记录了先秦的许多史事、传说、寓言、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伦理、民俗、技艺、医术,甚至儿童嬉戏都在搜罗之列,

    而与之相关的词语也渐渐积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流传至今,成为人人皆知

    的成语。

    精彩篇章推荐

    1.说难说难,意即进说的困难。此文专述向君王进说的困难,

    并详析进说成败的原因,从而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进说方法。从文中可以看

    出,韩非对进说的诀窍很有研究,但遗憾的是,最终他自己也没有能逃脱进

    说的祸害,被秦始皇杀害了。由此可见,的确是“说难”。

    2.孤愤即孤独与愤慨。韩非子怀着孤独之感抒发了对现实的愤

    慨之情,反映了勾心斗角步步设防的政治现状和法术之士的艰难处境。文中

    语重心长地告诫君王不可不防臣下,以避免“主上卑而大臣重”、“主失势

    而臣得国”的结局,因此秦始皇读了孤愤之后,赞叹不绝。

    3.五蠹即指五种蛀虫: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

    剑者游侠刺客、患御者逃避兵役的人、商工之民商人和手工业者。

    韩非子认为,以上五种人是腐蚀国家的蛀虫,应予以清除,来更好地推行法

    治,这是韩非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文章。古今,凡是选读韩非子

    的,五蠹往往是必读的篇章。

    精彩语言辑录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

    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

    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jian。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

    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以rou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欲称尔身,先称尔君,欲富尔身,先富尔国。

    中国哲学史

    作者:冯友兰

    成书时间:20世纪30年代

    类别:中国哲学

    版本推荐:商务印书馆版

    书海领航

    冯友兰18951990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哲学

    史两卷本是他的重要著作。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思想界十分活跃,新思潮不断涌现,在中国

    历史上惟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可以相比拟。思想家们对于启蒙与救亡问

    题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中国传统思想与新思潮的猛烈撞击下,“现代新

    儒家”应运而生了。“新儒家”之“新”,在于其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

    深刻反思,主张继承、发扬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以之为中国哲学或中国思

    想的根本精神,吸收、接受和改造西方近代思想和西方哲学,以寻求当代中

    国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现实出路。冯友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其学

    术生涯的。

    冯友兰1918年于北京大学哲学门毕业,1923年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

    得哲学博士学位。随即回国执教,自此,在大学讲台上讲授中国哲学成了他

    终生的职业。冯友兰对于中国、西方的哲学精神都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这

    就为他能够站在比前人更高的上来审视、研究中国哲学提供了坚实的基

    础。在现代新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经多年积累,于1931年出版了中国哲学

    史上卷,过了两年又出版了下卷。这部中国哲学史的出版有着非同寻

    常的意义。在此之前,曾有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问世,但只讲到

    先秦,且没有再出下册。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则从先秦的孔子一直讲

    到清末的廖平。这是第一部超出旧史学,利用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写成的中

    国哲学通史,无论从内容上到方法上都把当时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推进了一大

    步,受到当时学术界的好评,国学大师陈寅恪称其“取材谨严,持论精确”,

    成为学习、了解中国哲学史的教材。中国哲学史曾译成多种外文,在国

    外也有一定影响,对把中国哲学介绍于世界功不可没。

    冯友兰并未满足于对中国哲学“照着讲”,而力图“接着讲”。在抗战

    期间的颠沛流离中,他写成贞元六书,创立了“新理学”的哲学体系,

    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中国哲学家。解放后,冯友兰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在

    其晚年以多病目盲之躯,写成七册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为中国哲学史

    的研究与发展又作出了巨大贡献。

    内容梗概

    在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将整个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

    经学时代上下两篇。子学时代共16章,主要讲先秦诸子。冯友兰认为,自春

    秋迄汉初,在中国历史中,为一大解放时代,于其时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及

    经济制度,皆有根本的改变。这是一个大解放、大变动、大过渡的时期,所

    以出现了诸子并起的哲学发达时代。到汉武帝时期,推行董仲舒提出的“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言论思想极端自由的空气从此消失了。到此,

    子学时代终结,而经学时代开始。冯友兰把从董仲舒到康有为、谭嗣同、廖

    平为止的时代称为经学时代。清末年,中外交通,中国社会各方面又起根本

    的变化,经学时代也就结束了。这种划分方法在当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那

    时的冯友兰还没有接受社会发展史观点,而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工具来观察社

    会,但他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科学实践,感觉到这两大时代的哲学有着本质的

    差异。子学时代的特点是建造,经学时代的特点是阐述。子学时代奴隶制解

    体,封建制尚在形成中,新兴的阶级及集团各有自己的社会力量,必须要有

    自己的代言人。秦汉以后,政权统一,政教合一的格局越来越完备,很多哲

    学家“以述为作”,借古代经典为招牌,装进新的内容,冯友兰称之为“旧

    瓶装新酒”,从而形成经学时代的特点。这两大段落的划分,今天看来,还

    是经得起考验的。

    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着重于哲学家本人思想的重新整理。他认

    为,中国哲学在论证及说明上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相比,大有逊色。在中国

    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串的著作较少,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

    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所以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在形式上无系统。

    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无实质上的系统,否则将不成其为哲学。

    而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形式上无系统的中国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

    每个哲学史家都是按照自己的哲学观点来写哲学史,重新整理历史上哲

    学家的哲学思想的,冯友兰也不例外。当时西方哲学流行的看法,哲学包含

    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可分两小部分。冯友兰认为,

    西方哲学,每一部分都发达,相比之下,中国哲学注重人事,注重内圣之道,

    注重修养,不注重知识。对宇宙论的研究也较简单。中国哲学家除了一起即

    灭的名家外,都不重视逻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

    中首先注重的是人生论,其次是宇宙论,很少注意知识论。他对从易经

    以来中国哲学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没有多少叙述。他对自己喜欢的哲学家

    思想叙述充分,如用整整一章介绍朱熹,而介绍朱熹,实际上是发挥他自己

    的思想。而他对明清之际的唯物论集大成者王夫之却只是十分简略地提到。

    两相比较,显出了当时冯友兰思想的局限性与党派性。

    冯友兰自己认为,就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来讲有两点可以引以自豪的。

    一点是把先秦名家的辩者区分成两派,另一点是分辨出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思

    想的差异和各自特点。此二点均发前人所未发,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

    此外,中国哲学史还有许多令人称道之处。如,它第一次把佛教哲学列

    入中国哲学史。再如,在魏晋时期重点介绍了王弼和郭象在哲学上的独特贡

    献。这种见识在今天看来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在当时,却算是一个创举。

    总之,阅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可获得对中国两千余年的诸多哲

    学思想较为广泛与细致的了解,亦能对这位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

    家的早期思想,有一大致认识。

    精彩篇章推荐

    1.上卷第一章:绪论为全书总纲。

    2.上卷第九章: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阐发名家辩者之异。

    3.下卷第十三章:朱子为作者所着力研究,见解精到充实。精彩语

    言辑录

    历史能影响哲学,哲学亦能影响历史。研究一哲学家之哲学,固

    须“知其人论其世”;然研究一时代或一民族之历史,亦须知其哲学。

    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是什么,而不注重于人有什么。

    哲学家之有所蔽,正因其有所见。惟其如此,所以大哲学家之思

    想,不但皆为整个的,而且各有其特别精神,特别面目。

    所谓孔子,已非历史的孔子,乃是理想的孔子,儒家之理想的代

    表。

    社会组织由简趋繁,学术由不明晰至于明晰,后人根据前人已有

    之经验,故一切较之前人,皆能取精用宏。故历史是进步的。即观察中

    国哲学史,亦可见此例之不诬。

    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苏格拉底之在西洋历史;孟子在中

    国历史中之地位,如柏拉图之在西洋历史,其气象之高明元爽亦似之;

    荀子在中国历史之地位如亚力士多德之在西洋历史,其气象之笃实沉博

    亦似之。

    形而上学

    作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成书时间:公元前4世纪

    类型:外国哲学

    版本推荐: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版

    书海领航

    古希腊的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曾经被恩格斯称为“古

    代世界的黑格尔”。他的形而上学被公认为是古希腊哲学思想的重要标

    志,在西方长期享有极高的权威性。亚里士多德死后,一直过了两千多年的

    时间,才又出现大致能和他相匹敌的哲学家,比如康德、黑格尔、尼采等等。

    亚里士多德做过柏拉图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