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周始皇在线阅读 - 第二十八章 秋雨绵绵

第二十八章 秋雨绵绵

    只见那齐军在濮阳城南摆好了阵势,耍足了威风之后,便有三架战车一前三后,驶向了濮阳南门。

    濮阳城并不大,城中也只有不足十万人,所以这城池四个方向都只有一个城门便足够使用了。

    齐军三架战车很快就奔到了南边唯一的那个城门下,一直奔到护城河边,离着那城门只有几十步的样子才停了下来,战车刚刚停稳,战马还在摆动着尾巴,那首架战车之上,便有人高声喊了起来。

    “城上的卫人听着,吾乃齐国先锋大将公孙仇,奉吾君之令,前来告知尔等。魏茔冒犯周室,挟持天子,吾君听闻之后,誓师于临淄,誓要讨回公道,致天子还都洛阳,征魏途中,又得知尔等卫人助纣为虐,竟出兵协同魏军强掳天子,罪大莫过于此。”

    “故而,吾君决定,先攻打濮阳,为天下申张大义,若尔等知罪,下城请饶,撤回随同魏国的大军,并宣誓日后不再尾随魏国,吾君今日便放过尔等,征魏途中,所经卫境不犯秋毫。若尔等冥顽不灵,吾君一声令下,二十万大军齐上,定要将尔之濮阳城,杀个片甲不留!”

    这公孙仇倒是年轻气盛,喊出话来也是气势十足,直唬得城上卫侯又是双腿发软,胆战心惊,忍不住颤声道,“吾儿,诸位,这齐军有二十万,就要攻城,寡人该当如何?”

    一旁披挂整齐的子东强慌忙又将君父扶住,“大父,休要担忧,城中信使,已经自西城吊篮而下,直奔大梁而去,不日魏军便会来到。至于城下这齐军,以儿臣观之,恐怕只有十万之众,并且还有鲁国的旗帜,想来鲁人也不会卖命攻城,再说这齐军连云梯檬车都不见一个,料来今日是无法攻城的,待儿臣回复一番,好歹也要喊出我卫国气势来,大父以为如何?”

    “准,去吧。”卫侯有些无力的摆摆手。

    “诺。”血气方刚的子东强一拱手,便立即向城楼最边上的女墙走去,透过女墙上城垛向下喊道。

    “公孙仇将军,吾乃卫国公子东强,左转云,欲加之罪,岂无辞乎?分明是韩国冒犯天子,魏侯奉王命伐之,我卫国扈从天子左右,征讨韩逆,实为大义,又何来挟持天子之说?尔等齐人,心思肮脏,口称替王室讨回公道,实为罔顾一己之私利,颜厚莫过于此也。吾不才,也闻若替王室征伐,当有王命之旗,敢问贵军有否?”

    子东强这回答乃是针锋相对,直接驳斥了齐人的说辞,那齐人听了倒是没什么,却是将子东强身后的君父吓了一跳,慌忙走上前道,“吾儿如此作答,言辞尖锐,莫要惹恼齐军,不如好言相说罢。”

    子东强忙回身扶住君父,“大父,这齐军持重而来,所图必然不小,不会轻言罢休,我等还不如喊出卫国气势来,也好叫天下人知晓齐侯罪恶。”

    卫侯摇摇头,“吾儿还是年轻了些,城池与气势,二者谁其重要?吾儿还是速速备战吧。”

    “诺。”子东强躬身答道,却不知其心中还是作何想。

    这时只听城下那齐军公孙仇又高声叫道,“既然尔等不知好歹,坚持维护魏侯之逆,吾君也无言再劝,那便干戈相见。吾君也不欺尔等城小寡兵,尔出五千人,吾亦出五千人,城下见真章如何?”

    这是齐军邀请卫军下城一战了,在整个古代冷兵器时期,双方邀战都是常事,也是符合时代默认规则的。

    骂阵没有结果,立即就转而叫战,公孙仇倒也干脆,不过这战还是不战,问题一下摆在了卫人面前。

    再说这子东强虽然回骂的响亮,但是人却不傻,听了公孙仇的话后,立即便转身向君父躬身道,“大父,依儿臣之间,应坚守待援,不应出战。”

    卫侯更是胆小,便是手下众臣都说要出战,他也不会的,自然是连连答应。于是这子东强立即安排下去,找人多备些檑木火盆,再在城中召集人手,积极防守。

    而齐军将领在城下叫喊了半天,卫人开始时还回骂两声,时间久了,却并未一人搭理,一直熬到近午,齐侯也受不了了,便下令撤兵,回到扎营地后,齐军将领齐聚一团,齐侯吩咐下去,午饭过后便开始了伐木。

    齐侯这是下定决心要攻城了,自然是要多造些云梯檬车之类,不然这濮阳城虽并无临淄高大,但也没法徒手爬上去啊。而齐军本来的目标是魏军,以魏军之强大,又如何会守城不出,这不是开玩笑嘛。

    所以齐军这次出征,压根就没有做过攻城的打算,就是连制造攻城器械的匠作和工具都没有带,但是,毕竟这么多人去了,就是拿剑砍,也能放倒一大片树木了,何况军中还是带了斧头的。

    次日便将砍下的木头来制作简单的木盾和木梯,幸好濮阳的城墙并不高,只有两人高,所以这木梯也不需要太长,制作起来并不十分费工夫。

    终于花了一天的功夫,齐军制作好了上百架木梯,以及数百个木盾,算一算也差不多够了,望着那摆好的一大片,齐侯的心情也越来越好,魏国没打着,搂着了卫国也是不错的。

    这便是周扁随同魏军到达大梁的当天,此时数百里之外的大梁城中,周扁已随同魏侯中军入了城,可是别说王室中人,便是魏侯,也是只知道齐军出动,却不知齐军走到了哪儿了的,卫国的信使还在没日没夜的跑在路上呢。

    可惜可叹的是,齐侯终究还是差了那么一点运气,就在这天晚上,就在所有的木梯和木盾都完工之后,就在齐侯为次日将要到来的攻城而激动不已时,夜半时分,刮起了一阵北风,紧接着,下起雨来了。

    这场秋雨下的稀里哗啦的,若是太平时期,听听庭院里的雨打芭蕉倒也极为养心,可惜听在这因为激动而尚还未睡着的齐侯耳中,却只如敲打在心头一般,将那齐侯的激动一点一点敲没,将那齐侯的好心情一点一点敲坏,直敲得齐侯再也睡不着觉,在营帐之中坐立不安,时不时出帐望望,最终竟一夜未睡。

    齐侯是忧心手下士兵晚上睡觉被淋着了吗?齐侯是担心麾下将领帐篷会漏雨吗?显然都不是,齐侯心急的是,这雨一下,大军如何再攻城。

    是的,在这个时代,或者说在整个冷兵器时代,下雨时都是军事行动的禁忌,行军打仗都不便展开,不光是因为穿着布鞋和草鞋在淤泥中跑不快,也不光是因为这个时代哪怕是蓑衣也无法人人都配,更不光是因为雨幕里视线会受阻,便是那淋湿的弓弦,都会变的生硬,难以再拉开,还有大戟长矛的木杆,都会变得滑溜溜的,难以握紧。

    所以这场雨不停,齐侯的这心,也就提了上去再也放不下来。

    可悲的是,已是秋雨绵绵的季节,这秋雨哪能那么容易停下来,齐侯就这么听着雨声,看着天明,这雨还一点未减,直到天色大亮,众将冒雨前来求见,这雨,还没有一点要停的意思。

    终究是人算不如天算啊,齐侯忍不住要仰头大吼一声。

    而这场北风将秋雨送到的地方,还不止濮阳。远在三百里远外的大梁城中,周扁竟难得的睡了一场懒觉,迷迷糊糊尚还未睁开眼时,便听得窗外一片雨打屋瓦声,寂静中显得格外悦耳。

    原来大梁也下雨了,下雨了便难以再行军,难怪今日早晨无人来催起床。

    若是齐侯得知这大梁也下雨了,心中或许会好想一些,不然这雨偏偏淋着我齐军,却淋不着你魏军,岂不让人觉得不公平,由此也可见,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国家,就算运气再坏,也不会坏到哪儿去,因为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极其公平的在受着一样的“照顾”,只是你看不到而已。

    一场秋雨,下的大梁城中的院子里全是薄薄的积水,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先进的雨具,周扁也不想现在就将雨伞发明出来,于是便只能呆在屋中了。一早晨,魏国那边只有巴宁披着蓑衣过来告知魏军今日无行动,除此之外便没有人再来了。

    这也倒落得王室中人清净,于是,早饭过后,周扁便与樊馀练起剑来,这段时间要么在营帐中不方便,要么在场地里怕魏人看见,要么就是在行军当中,有些时候没有练剑了。虽然周扁也有在做些体能锻炼,像俯卧撑啊,深蹲啊,什么的,但是终究没有与人练剑来的痛快。

    这场秋雨下来,齐侯愁得双眼放光,魏侯也有些焦急,却只偏偏双方争论的焦点,周室大王周扁这里,安静祥和,还带着不少的轻松,加愉快,或许,这便是世人所说的,旋风的中央,往往最平静吧。

    当染了,同样高兴的,甚至拍手言欢的,那是濮阳城中的卫人。

    秋雨绵绵的时节,没有那么容易停的,不然又怎么叫绵绵呢?濮阳的雨一直下个不停,到了下午时却只是下小了一点点,勾得齐侯望眼欲穿,眼巴巴的望着阴沉沉的天,渴望它停下来,可它就是不停。

    大梁的宫城中央,魏侯也眼巴巴的望着这天,虽不如齐侯那般迫切,魏侯也盼望着这雨停下来。不然若是北边没有下雨,而齐军到达了大河,一直顺利渡过了大河,那么魏侯的一番布置,多半便要浪费了。

    不行,不能这么干等着,秋雨连绵,大军行走不了,但单个的探子还是能派出去的,魏侯一招手,立即便有侍者上来,一番布置之后,没多久,十来名披着蓑衣光着脚的汉子,快步奔出了大梁城。魏侯必须要知道齐军现在到底走到了哪里。

    不管是哪个年代,身为军中的斥候或者说探子,又或者说后世的侦探兵,总是最苦逼的,虽然极不情愿,但这十名汉子还是坚决的出了城,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还有比他们更苦逼的,那就是从濮阳奔来的卫国信使,好不容易绕开了齐军,担心受怕的走了一天,却没想半夜竟开始下雨了,唉,没办法,只得卖命的赶。

    这雨一下便是一天,到傍晚时停了一个时辰,却没想天黑后,又开始下了起来。

    第二日,雨仍旧下得哗啦,齐侯双眼熬的通红,终于摆摆头,躲入帐中歇息了,这两个晚上,齐侯都没有睡好。

    秋雨一直没有完全停下来的迹象,直把那齐侯急得似乎白发都多了几根,不过好在三日后齐军斥候回报,卫境之内没见一个魏兵,并且魏国境内也在下雨,齐侯这心中才好想了一些,不然若是魏国境内没有下雨,只怕齐侯都快要下定决心冒雨退兵了。

    不过又过了两天后,大梁城仍旧沉浸在秋雨之中时,一名面色发白,双眼通红,脚步虚浮的汉子,摇摇晃晃走进了大梁城,随后不久,这汉子便被搀扶到了大梁宫内还未完全完工的大殿之上。

    随后不久,大梁城中许多魏将将领,还有晚到一天的卫国将军公孙崖,都应召冒雨赶到了大殿之上,之后大殿上似乎争吵的很厉害,听在守在大殿门口士兵的耳中,这殿里的争吵声似乎比雨声还要大。

    但争吵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将军便匆匆赶出了大殿。

    一个时辰后,大梁东门守卫的士兵便惊奇的发现,那剩余的六千卫国士兵竟冒雨出了城。

    是的,冒雨出了城,要知道这个时代,泥淤地中行军,可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尤其是这雨晚上还不会停,夜间歇息也是个难题,不过这六千卫兵还是上了路。

    然而令守门士兵感到惊奇的是,卫军出城后没多久,一万魏军精英也随之出了城。的确是魏军精英,守门士兵没有看错,因为每一个士兵都那么高大和坚毅,并且几乎都装备了蓑衣,脚上都穿着木屐。这是怎么了?为何君上会冒雨派出这些军队?守门士兵并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看见兵符就放出门去便是,同时还向这些同袍们投去同情的目光,也不知这一路上他们要吃多少苦了。

    而这场雨,也断断续续停少下多的持续了六天。若在濮阳看,从齐军到达濮阳的第二天半夜开始,直到第七天下午才正式停止,傍晚时分濮阳西边便放了晴,若在大梁看,则直到濮阳雨停的同一天半夜,才再无一滴雨落下。

    齐军终于在雨中熬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