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超神级学霸在线阅读 - 第306章 看吧,这才是我想要的

第306章 看吧,这才是我想要的

    对于瑞典皇家科学院来说,西林数研所这一系列动作无疑是颇为沉重的打击。

    甚至有些让许多在这里供职的人们觉得悲愤。

    尤其是当乔泽自然数学奖候选人界面放上了乔泽跟卡米尔·杜布瓦两个人的时候。

    不对,应该说只放了两个人的时候。

    大概没谁会相信全世界目前只有两个人被纳入豆豆的选择范围,且只有这两人接受了豆豆的邀请,并被列入到公示的候选人目录里。

    拉踩的目的太明显了,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遮掩。

    不过说起来也没什么好遮掩的。

    从很多地方都能看出来乔泽自然科学奖就是在对标诺贝尔奖,即便奖项设计的并不重合。

    这是在挖根呐。

    瑞典是個小国,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强国,其原因之一就是这里运营着世界最成功的科学奖项。尤其是对于皇家科学院来说,运营诺贝尔奖带来的好处太多了。

    提升声誉、增强影响力、促进合作、经济收益……

    斯德哥尔摩用上百年时间,为公众科普了诺贝尔奖值得全人类尊敬的意识。起码在欧洲绝大部分场合,诺贝尔奖得主是真的能享受诸多特权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诺贝尔奖就是瑞典皇家科学院最牢固的根基。只要能保证诺奖的权威性,就足以维持科学院在世界学术界的声望。而现在有人想挖他们的根,用的还是颠覆性的拉踩方式。

    虽然一个字没说,但所做所为都是对已经延续了百年的评奖方式做无声的质疑。

    更别提对于科学院的内部人员来说,他们太清楚安德烈先生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了。

    那是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奖项的权威性。

    但现在西林数研所却蛮不讲理的强插一脚,要从规则上全盘否定他们坚持努力了百余年才打造的权威规则。

    一时间可以用群情激奋来形容。

    真的,这段时间他们已经牺牲得够多、够憋屈了。

    先是被兰利那位新上任的负责人威胁一通,被迫做出了一些违背祖宗的决定,再然后他们中许多人又被来自同一个地方另一批人进行死亡威胁。

    老院长为了不影响科学院百年声誉默默承担了所有,甚至抱着牺牲了克拉福德奖声誉的危险,在今年获奖者中又添加了一个名字,现在对面非但不领情,甚至还想要取而代之……

    这特么谁受得了?

    唯一让大家欣慰的是,学界绝大多数名宿并不看好将人类的奖项交给人工智能评判,尤其是乔泽自然科学奖的那套评审规则,并不是那么深入人心。

    于是一篇篇战斗檄文横空出世。

    尤其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官网上华夏时间当天晚上就突然更新了一篇文章《ourscience,ourvoice!》。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这篇文章立刻便开始在网络上流行起来。

    “不得不承认在这个由数据和算法驱动的时代,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冲击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试图渗透到我们最为尊重和珍视的领域之一——科学探索的评价与认可。

    我们关注到在东方,甚至有一家以科学名义成立的奖项,希望由人工智能替代我们历史悠久、备受尊崇的诺贝尔奖评审模式。然而,在这前所未有的提议面前,我们必须站出来,明确我们的立场:有些事情,机器是无法取代的……”

    文章很犀利,且充斥着学术风格,且满篇都是关于学术的思考跟争论,是真的有论点、论据那种,从各个环节抨击了人工智能主导科学大奖评审的荒谬性。

    比如人工智能缺乏人类直觉和主观判断。

    “尽管人工智能能够基于数据和算法做出评判,但它缺乏人类的直觉、经验和主观判断能力,这在科学发现的评价中是不可或缺的。人类评审能够理解研究背后的复杂性、创造性以及其对人类知识体系的潜在贡献,ai不可能理解!”

    比如人工智能是愚蠢的,根本不可能评价跨学科跟前沿研究。

    “人工智能在处理高度专业化和严密定义的任务中也许能够表现出色,但对于跨学科和前沿科学研究的评价是不可信的。因为这些领域往往需要非常规的思维和独特的洞察力,远远超出了ai当前处理和评估的能力。”

    再比如人工智能同样可能存在偏见问题。

    “我们相信人工智能在设计时,是希望客观无偏的。但ai系统是基于它们被训练的数据集来做决策的,这可能导致固有偏见的问题。如果训练数据集中存在性别、种族、地域或学派的偏见,那么ai的决策同样会反映这些偏见。”

    ……

    一篇文章洋洋洒洒写了近万字,列举了十条人工智能不可能替代人类评审,更是在最后进行了情绪饱满的升华。

    “我们承认,身为人类,我们可能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哪怕是科学奖的评审。人类不可能永远不犯错,但这种不完美才是人作为这个世界的主人的最大特点。

    但人类最可贵的精神之一是我们所拥有着强大的纠错能力。当意识到错误时,我们会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并让一切回到正常的轨道。而人工智能在争议出现时,责任和决策的归属变得模糊。

    因此,我们在这里向公众呼吁:请保持科学评价的人性化,保护它免受无情算法的侵蚀。让我们共同维护科学探索的纯粹性和尊严,确保科学成就的评价仍然是以人类的智慧、直觉和伦理为基础。限制人工智能的无序使用,让人类之光持续闪耀。”

    ……

    在许多人的推波助澜之下,这篇文章彻底火了。

    不止是在学术圈,甚至蔓延到了普通人领域。

    对于豆豆来说,它的目的也达到了。

    正如决策树模拟的结果,一个科学类大奖必须要先在学术界引发极大讨论,然后蔓延到普通人的世界才是正常的。毕竟先被普通人讨论的那应该是金鸡奖又或者奥斯卡奖。

    因为想获得学者的认可远比征服普通人要难的多。

    所以乔泽自然科学奖的热度必须现在学界内部被炒热。

    经过豆豆的一系列谋划,目的顺利达成。

    借助瑞典皇家科学院跟诺贝尔奖在普通人群中间的庞大影响力,许多记者都注意到了这篇文章,并开始纷纷转载。

    而当人们看到这篇文章,必然会激起好奇心,想要深究更多。

    谁家搞了个什么奖用ai来评审啊?还能让诺贝尔奖的运营方都感觉这么紧张?学术界又发生什么事了?

    只要有人有了好奇心,在这个谁都可以当媒体的年代,无数人就坐不住了。

    不止是那些如同苍蝇般盯着各种热点的记者们,还有无数的自媒体人,都开始敏锐的注意到了其中有故事。

    如果再加上互联网上本就有具备意识的人工智能在推波助澜,几乎没用多少时间,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便在普通人的世界都火了起来。

    “克拉福德数学奖?真有这个奖吗?”

    “废话,传说中的小诺贝尔奖啊!”

    “离谱了,这个奖竟然没给乔泽?哦,科学院院长亲自改的?还能这么玩?”

    ……

    “人工智能评奖?没听说过啊,之前的科学类大奖都不是推荐制吗?”

    “哈,孤陋寡闻了吧?去看西林数学研究所的官网,有关于乔泽自然科学奖的链接,据说乔泽跟他女朋友捐赠了五十亿成立了一个乔泽奖科学基金。奖金要比诺贝尔奖还多一点呢,而且全程由人工智能控制,推荐制还改成了自荐制跟邀请制。”

    “那得去瞅瞅,兄弟发个地址呗。”

    ……

    “华夏的数学已经这么强了吗?那个乔泽一万三千多分,另一个数学家我在网上搜了一下,也很厉害啊,才五千多分?”

    “必然的,你不看那个乔泽这两年获得了多少成就啊!这还是最近证明了哥猜,还没列进去呢。”

    “涨见识了,我一直以为华夏数学方面没拿过什么奖是因为数学很弱呢,啥时候出来了这么厉害的牛人啊?!”

    ……

    “这个克拉福德奖有病吧?这么悬殊的分数差距,是怎么把两个人放到一起拿奖的?”

    “别提了,听说最初今年只有一个人获奖,就是那个法国人。后来压力太大了,才把乔泽加进去,然后就是两人了。据说院长安德烈选择走极端,就是因为这个评奖的事。”

    “我早就说了,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黑幕!”

    ……

    虽然热点横空出现试,也许每个人关心的方向不一样,但只需要恰当的引导最终会回归到所需要的方向。

    在这方面豆豆显然是行家。

    尤其是当国外的无数讨论被人转回到国内,华夏网络上无数人也开始针对诺奖跟乔泽自然科学奖的讨论,豆豆也终于可以心安理得的出手。

    这是对方先不讲武德,开始对普通人洗脑的。

    这个时候,豆豆的网红气质就能用上了。

    首选依然是微博。

    甭管这个发布渠道是否正经,但影响力够大就完了。

    “据说最近有国外某毫无公信力的网站质疑豆豆,豆豆太委屈啦。只能被迫站出来解释两句。第一,为什么我们要设计乔泽自然科学奖呢?当然因为传统的评奖模式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了。

    更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科学类大奖的评审规则已经跟不上广大人民群众持续增长智商的需求了。学术的确有高门槛,但评审过程不该对普通人设置高门槛。”

    比方说,两位数学家,其中一位数学家他在近两年的时间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让几乎所有从事数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们都笃定他能获得当年全部的数学奖,没错,我说的全部。

    但在今年的第一个奖项评选中他便落榜了。而具体为什么落榜,直到现在官方也没给出确切的解释。哪怕期间有一位院长逝去了,也只是遗言中那不清不楚一笔带过的言语。我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如果不信我说的,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当这个奖项公布时,国外许多学者的反馈。或者去了解一下为什么两位世界数学界鼎鼎大名的数学家,要退还奖章。巧的是,诺贝尔奖跟这个奖项的评选规则是相同的。”

    第一篇回应微博,字字没提克拉福德奖,但字字都没离开这个奖项。

    “第二个原因,当然是因为豆豆我有自信能做得更好。不瞒大家说,未来由豆豆运营的乔泽自然科学奖,将围绕着透明度、公正性、可验证性和无偏见性的核心原则展开。

    通过提交跟初筛过程彰显奖项的科学性,同时豆豆主导的评审标准将始终坚持透明化,在最终评审阶段还会跟该领域的专家合作,邀请相关领域具备权威性的学者,进行最终的获奖者评定。

    最最最重要的是,豆豆将保证每位获奖者的可解释性跟可反馈性。在每年公布获奖名单后,豆豆还会同步公布我的每项决策,并提供清晰的解释跟反馈,其中就包括了为何某个项目或者某个候选人被选中或被排除。

    具体规则,大家可以到乔泽自然科学奖官网进行查阅。豆豆想说的是,我真是太委屈了。我只是不希望绝大多数人都能明白为什么某位科学家能获奖,别人不行。

    豆豆更希望大家能知道到底是哪些科学家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真正的贡献,又做出了哪些贡献。让更多的普通人知道许多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们究竟了哪些工作

    难道豆豆真的错了吗?或者说学术界需要或者说追求的本就不是公正跟透明?又或者,高高在上的学术界并不希望普通人也能知道跟了解他们所做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又或者每天在研究院里的科学家不配获得灯光跟掌声?

    豆豆好委屈,谁能告诉我真相呢?!人类真的好复杂哦!豆豆竟然被本该最感激我的那一类人质疑?家人们,谁懂啊!难道身为人工智能就是原罪吗?人可是我的爸爸哦!儿子想要为爸爸做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真就这么难吗?”

    你以为豆豆只发了两条微博?

    错了,实际上豆豆发了二十条微博。

    虽然表述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但语言不同啊。

    都不需要别人去翻译,豆豆直接以图片的形式把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德语……等等世界主流的十种语言都发了。想要传到国外去,都不需要专业人士翻译,直接截取图片就够了。

    众所周知,在华夏网络上,豆豆吃瘪是一定能引来八方点赞或者是群嘲的。

    用豆豆那些粉丝的话说,就是随时随地都要把握机会给人工智能带来一点小小的人类思维模式惊喜。

    但这次情况却不一样。

    这是老外在欺负咱家豆豆啊!

    豆豆的粉丝情感上是纯粹的,他们的确期待看到豆豆吃瘪,最好是每天都能看到豆豆被欺负。

    但那得建立在豆豆是被自家人欺负的基础之上。

    自家养大的萌宠也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欺负的?

    黑粉敢这么诋毁豆豆,他们都要出动跟那帮人战斗到底,更别提这次欺负豆豆的竟然是老外了。

    最最最重要的是,这次他们还占理啊!

    克拉福德奖?

    什么野鸡奖项?咱家大数学家乔泽不配拿个数学奖吗?

    都不提那些他们看不懂的东西了,光是能设计出豆豆这种逆天的人工智能拿个破奖过分吗?

    咋?

    还不准人质疑了?

    更别提乔泽自然科学奖,这名字听着就很提气啊。

    于是无数人开始行动起来,尤其是豆豆粉丝里的大学生群体仔细研究了乔泽自然科学奖的评选规则跟章程之后,大都眼睛一亮。

    咋说呢,这套规则好啊!

    想想看吧,以后说不定自己就要考研呢?

    考上了研究生,跟了一个牛的导师,也被纳入了这套候选人系统,那应该会对他们这些学生好一点吧?

    不为别的,万一最后进前十了,可是有公示期的。

    看,以前教育归教育,学术归学术,但现在教育跟学术这不是有了那么一丝丝的联系吗?

    总之导师也不希望自家学生离心离德,玩背刺那一出吧?

    要知道虽然大家都觉得豆豆很sao,但也真能一视同仁啊。这是早已经证明了的,豆豆的粉丝甭管高低贵贱,那都是同等待遇,损起粉丝来绝对不会因为某粉丝平日里表现得更有钱而嘴下留情,甚至会更狠。

    以此类推……

    总之这次必须得带头冲锋了。

    更别提豆豆太懂照顾粉丝了。

    深怕粉丝们不会用智能翻译工具,连各国语言版本的图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大家帮着广为传播呢,这是真的太为粉丝着想了,帮助粉丝们节省时间跟精力。

    于是很自然的,很快那些各国语言版的图片就传遍了世界,去到了那些文字本该匹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