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星探索:玉兔伴月游星汉在线阅读 - 四十三章 反物质炸弹

四十三章 反物质炸弹

    想起初恋的音容笑貌时,克拉迪心里不由自主的一阵颤动。

    事实上每个人心中,都会不同程度的藏有一个秘密。而初恋就是克拉迪心中挥之不去的伤痛。

    再说,南派A首领的绝密武器已经到了最紧要关头。他采用的反物质制取设备,非常高效。

    南派A首领的绝密科研项目,其实是一种反常规的设计思路。

    换句话说,是突破了常规武器的进攻和拦截形式。

    通常武器的攻击方式,都是以击中目标毁伤为主,比如导弹、鱼雷、电磁炮、激光武器等盖莫如是。

    并且,为了达到毁伤效果,采用精确制导方式进行攻击者居多,比如天上的飞机,水面上的舰艇等。

    攻击,追求饱和式和精确制导,拦截更是如此,为了拦截一枚导弹,通常需要发射多枚拦截弹才能奏效。

    这种点对点的攻击手段,追求是绝对的精确和迅捷。

    南派A首领一反常态,把点对点精确制导武器的打击方式,改变为模糊的打击方式。

    其实这种方式早就存在,并且经常使用,比如大当量的炸弹或云爆弹,都属于此类打击方式,并不要求十分精确,照样能形成绝大的杀伤力。

    普通面对面的打击武器,对于坦克和战舰这类钢铁堡垒毁伤效果有限。

    在坦克和战舰附近扔几颗重磅炸弹,可能不会从根本上毁灭它。

    这样,就需要使用类似于核弹头这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超级武器,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毁灭效果。

    但是核武器的强辐射有目共睹,那是一种反人类反社会的魔鬼武器。

    使用此类武器,虽然能给敌人以重创,但强大的核污染会持续多年,因此也会伤及自己。

    A首领当防卫部长期间,主导的反物质实验技术获得了巨大的突破。正因为如此,才让他的信心急剧膨胀。

    放眼整个宇宙空间内,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技术发明,都能给人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拿地球来说,19世纪的蒸汽机工业革命,成就了日不落帝国;20世纪的电子技术革命,使得米国一跃成为霸主。

    而如今,南派A首领就是要利用这项划时代的前沿技术,让整个阿发星球摆脱愈演愈烈的冰河纪世界。

    反物质,顾名思义,就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当正反物质相遇时,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产生巨大的能量。

    正电子、负电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A首领在大学期间,他的导师就设想在广袤的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也就是反物质。

    电子和反电子的质量相同,但电荷相反。质子与反质子也是这样。

    粒子与反粒子不仅电荷相反,其它一切可以相反的性质,都相反。

    此后A首领逐渐认识到,不仅质子和电子,自然界中所有的微粒子,都有各自的反粒子。

    这一系列科学研究成果,使他日渐接近了反物质领域的奇妙世界。

    A首领是个电子工程的卓越科学家,对于此项技术研究有着极大地兴趣,他深切的明白,反物质技术的巨大突破,会意味着什么

    他在担任防卫部长期间,手握大权和顶尖的人才储备。

    他运用这些优势,带领他的科研小组日以继夜、废寝忘食,跨过千难万险,终于在他胜选南派A首领期间,渐渐突破了此项高难科技。

    当他把这项技术的突破和自己的胜选结合起来,深入思考后认为,这标志着他将成为阿发星球新一代领袖人物,带领星球走向辉煌,并攀上史无前例的高峰。

    现在,他就按着这个宏伟目标和设想,大刀阔斧的往前推进着。

    北派粮食危机得以缓解后,A首领开始把一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各地的人造太阳项目上。

    这项尖端技术来源于地球文明。

    北派多年来饱受冰河纪冻馁影响,绵延的天灾加上十年来南北两派的明争暗斗,搞得北派帮计民生颇为艰难。

    若非东方少聪说服南派A首领,雪中送炭,给予了北派人造太阳项目的重大支援,北派就有差不多一半的帮民,都将处在严酷的冰寒中。

    眼看又到了入秋,各地的人造太阳项目还处在如火如荼的建造过程中。

    但进展并不顺利,常常会发生对人造太阳项目进行的恶意破坏,却始终抓不住是什么人所为。

    早前,五人委员会一度猜想会否为南派有人故意捣乱。后来私下与东方少聪联系,证实并不是南派所为。

    就在这天上午,位于某地的人造太阳项目工程发生了爆炸。这个地区的军港里驻扎着北派的坎纳温舰队。

    人造太阳项目攸关邦国大计,却屡屡遭人为破坏,令北派A首领大发雷霆,差点撤了防卫部长的职务。

    若非B首领说情,A首领绝不会饶了他。现在,B首领已经亲往督办破案。但是A首领的心理却并不轻松。

    寒冬一到,粮食问题和冻馁饥饿依然紧紧困扰着A首领的心。

    就在前不久,北派生物学家励精图治,苦干多年,终于攻克了拯救者一号高寒作物种子,无奈该作物生长周期需要半年之久。

    颇有远水解不了近渴之忧。

    以目前北派的储购粮食数量,最多三个月,北派就将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无粮可食。届时,大规模的饥饿冻馁将难以处理。

    A首领无力的抖着翅膀,不停地在办公室走来走去,面部细细的银色鳞片,略显灰暗,腰背已经没有十年前那样挺拔。

    他正在调动所有脑细胞,考虑下一步的方略,是坐吃山空,还是继续以武力逼迫南派增加粮食贸易数量。

    当想到本派特工迟迟未能查出南派A首领何以如此隐忍的原因时,他越发不安的攥紧拳头,重重捶打着自己的额头。

    “既然你能忍,那就打得让你忍不住的时候,你的目的总该暴露了吧?”

    A首领自言自语,“反正早晚都得打,早晚都得挨饿受冻,何不现在就动手呢!”

    他暗暗发狠,拿定主意后,他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防卫部。

    恰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南坎纳温大洋上有一座岛屿,这座岛屿面积适中,植被稀少,沙漠丘陵居多,本来人迹罕至。

    有一天兆祥和善文怀教授,就曾带着雪兔兄妹,乘坐飞行器来这座岛屿考察。

    那天一下飞行器,兔小妹黄瓜见岛屿荒凉,一眼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一度撅着兔嘴使性子。

    后来,兆祥从土中挖到了一种罕见的块状植物根茎,非常类似于红薯,黄瓜品尝后,大呼好吃。

    这才欢天喜地起来。雪兔兄妹一旦吃饱喝足,立刻飞上天空,四处侦查,看看有什么稀奇玩意。

    奇怪的是,大概因为这座海岛少植被多沙漠,从空中很难看到鸟啊,鼠的。

    此刻的黄瓜,最希望能发现一只雄鹰,也好去拔下几根鹰毛玩玩。

    好动的黄瓜在空中飞翔的时候,终于在沙漠腹地发现了一条色彩斑斓的毒蛇。立刻落下去就要戏弄。

    若非兆祥管束甚严,仿真智能机器人战士极时出手,击毙了那条凶恶的毒蛇,只怕黄瓜兄妹要遭受毒害。

    兆祥赶过来看时,见那条毒蛇足有三米长,粗如儿臂。心中不由的暗暗吃惊。

    于是沉下脸,专门给黄瓜兄妹细细讲述了一遍,越是这种色彩斑斓的蛇,毒性越强,决不能招惹。否则有性命之忧。

    兔小妹黄瓜差点闯下了大祸,悄悄的听着,一声也不敢啃。

    就是这样的一座海岛,这一天,忽然通过水路运来了几十辆民用卡车和越野车,还带着野营装备驻扎了下来。

    看使用的装备,极像是一只规模较大的地质勘探工作队,其中有男有女,年龄介于三四十岁之间,共有二十多人。

    有两辆越野车先是在沙漠和丘陵地带来来回回的踏勘了几日,似乎在确定具体的目标,然后就见大卡车出发了。

    奇怪的是大卡车每隔几十公里停下一辆,然后驾驶司机上了越野车,就往下一个地点去了。

    最后,在方圆300公里的面积上,分布了二十多辆大卡车。那些卡车若是从高空看下去,应该能发现有一定的规律性。

    当这项工作告一段落后,这伙人就在远离沙漠百公里外的一处山丘上,设立了一个观察点。

    并且搭起了一所简易帐篷,里面架起了仪器仪表。此刻看来,哪些仪器分明有别于地质勘探设备。

    当一切都布置完成后,这天中午,太阳明晃晃的,荒凉的岛屿上清风徐徐,能见度非常好。

    骤然,只听一声轰鸣,陡见沙漠腹地爆出一团庞大的亮闪,犹如一颗巨型氢弹爆炸那般耀眼,却无巨大的蘑菇云升起。

    强烈的闪光之后,骤见凭空刮起了一股庞大的飓风,携带着巨大的沙尘,急速弥漫开来,瞬间遮蔽了小岛整个天空。

    其情其景极端恐怖,像是末日来临,又像极了一个急剧膨胀的庞大沙尘暴。

    那股飓风吹起的沙尘,几乎掩埋了这所远在100千米之外的临时观察站。

    坐在观察镜前的南派A首领和一众科研工作者们,如同见了魔鬼般的一阵颤栗。

    然而几十秒钟后,他们则像是换了张面孔,忽然变得笑逐颜开。

    A首领情不自禁的伸出手掌,与同僚们击掌后,再来个深情拥抱,并使劲的拍打着拥抱者的后背。

    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遴选这个实验场地,他是打着地质研究工作者的旗号。而那几十辆卡车,就是他的实验标的物。

    在沙漠正中央的一辆卡车高高的桅杆上,安置了一个鸽蛋大小的遥控式反物质炸弹。

    这是他们按照岛屿的面积,经过反复测算后,给出的当量。

    一克反物质与一克正物质湮灭,可以产生180万亿焦耳的能量,相当于4.3万吨TNT炸药。

    这也是迄今为止,南派研发的质量最小却最致命的能量武器。

    而这个相当于鸽蛋大小的容器里,就装有一克反物质。

    就是这么一丁点物质的提取,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地球文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某大洲的核子研究组织,使用全球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制取一克反物质,需要花费40亿年时间。

    其难度可见一斑。可是南派A首领,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便取得了如此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