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家少年
“元熙九年,应州大旱,秋收仅二三成,冬奇寒,人畜多有冻死。”——《清河县志》。 砰! 砰…… 白头山南坡的树林里,一个十五六岁,穿着破旧棉袄的少年正奋力挥动锄头,使劲铲向地面。 天寒地冻,土硬得跟石头一样,他费了半天力气,才刨出一个不到半米深的小坑。 坑里散落着几枚松果。 “找到了!” 少年弯腰拾起松果,抹去上面的浮土,珍而重之地揣进怀里。 当他再次举起锄头,忽然感到一阵眩晕。 他连忙用锄头撑住身体,下巴搁在锄头柄上,缓了好一会儿。 “上辈子吃的苦加起来,这辈子一个月就吃完了!” 赵林慨叹一声,呼出的热气化成一团白雾,让眼前的一切变得有些模糊。 他其实来自另一个世界。 前世他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过着平凡简单的生活,不爱运动,不打游戏,唯一的爱好就是没事看看小说。 没想到一觉想来,莫名其妙地穿越到这個世界。 这具身体的原主叫赵林,是白头山三家村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子,月前因染了风寒一命呜呼。 跟诸多穿越前辈不同,赵林不是孤儿,父母俱全,上面还有个哥哥。 只是家中贫苦,老娘双目失明,父亲去年进山采药被野猪顶了,胸肺刺穿,虽然侥幸活下来,但落下病根,失去劳动能力。 兄长赵山大他十岁,是家里的顶梁柱,因为今年粮食歉收,交不上秋粮,三天前被官府抓去服苦役抵税。 如此一来,家庭的全部重担就都落在他的身上。 赵林大病初愈,眼看家里快没粮了,便拿起锄头,进山寻找食物。 “按说应州不属于北疆,怎么冬天这么冷?” 赵林搓着冻得发红的双手想道。 穿越之初,他一度以为自己来到明末,赶上小冰河时期。 但国号和年号都对不上,本朝名为大越,是他从来没听闻过的朝代,风土人情也有迥异之处。 虽然不是明末,不过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 食不果腹,家徒四壁,就是他现在生活的真实写照。 “先活下去再说吧!” 赵林斩断思绪,继续挥锄刨地。 他进山时看见雪地里有只松鼠,追了几步,松鼠不见踪影,却意外发现一个洞xue。 赵林猜想此处应该是松鼠藏匿过冬食物的地方,便决定挖开看看,事情果然如他所料。 又挖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洞xue底部出现一小堆松果,数百颗谷子、豆子,还有几只未腐烂的野果。 “这家伙真能捯饬!” 赵林很欣慰,这些食物够全家吃上两天了。 眼见四下无人,取出随身布袋,把东西装进去。 翻动几下土壤,确定一粒粮食都没漏掉之后,他才将布袋系在腰上,用外面的老棉袄遮住。 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小心地沿着来路往回走。 此时大雪漫盖,把原来的深沟险壑填平,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一个不小心掉进去,不是摔死就是冻死。 听说邻村的张牛儿就是掉进雪窝子丢了命。 …… 三家村在白头山南麓,稀稀疏疏住着百十户人家。 赵林回到村子,看见村头站着十几个男女老少,聚在一起交头接耳。 “赵家兄弟,听说胡老五家的事没?” 经过人群,隔壁的刘大柱叫住赵林。 “胡老五怎么了?” 赵林向村子东头看了一眼,隐约听到一阵哭声。 胡老五是村里猎户,去年娶了东村的寡妇,两个月前还给他生了一对大胖小子。 双胞胎在这个年代是稀罕事,前身还特意跟父亲去看了。 刘大柱压低声音道:“他爹妈钻了山窑。” 赵林吃了一惊,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胡老五爹妈昨天钻了山窑,今早找见的时候,老两口抱在一起冻死了。” 刘大柱说着眼圈泛红。 赵林愣了半天,一句话说不出来。 白头山外岭一处崖壁下有十几个窑洞,修得像一个个瓦罐,本地人叫“寄死窑”。 听人说遇上战乱荒年的时候,日子过不下去,年迈失去劳动力的老人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会自行住进去。 此后家人每天送一顿饭,送饭的时候带上几块砖头,十天半个月以后洞口封死…… 赵林一直以为寄死窑只是传说,没想到活生生地发生在眼前。 他感到喉咙有什么东西哽住了,眼前出现两位老人抱着孙子,笑得合不拢嘴的模样。 “为什么,不是刚抱了孙子么?” 刘大柱摇头,“胡老五婆娘腿脚不好,干不了重活,家里又添了两个小子,他一个人能养活六口?” 赵林还是感到不可置信,“再怎么困难,吃草根树皮也能顶过冬天,为什么要寻死?” “明年开春收人头税,他爹妈算两个人头,难不成把胡老五也拉去服苦役?” 刘大柱垂下眼皮不去看他,“再说……他爹妈都快六十了。” 赵林握紧锄头,手指捏得发白,“六十就该死?” 刘大柱叹息:“他们不死,就是孩子死!” 赵林默然半晌,朝自家方向看了一眼,眉头越皱越紧,最后骂了一句:“这世道!” …… “是林儿吗?” 赵林回到家,灶房里走出一个五旬老妪,手扶门框,虚着眼睛看过来。
老妪是赵林这一世的母亲,眼睛本来是好的,年轻时给人做缝缝补补的活计,为节省灯油常摸黑做活,积年累月下来把眼睛用坏了。 “娘,是我。”赵林应了一声,走过去抓住母亲的手。 “我上山看见一个松鼠窝,里面藏了不少过冬粮食。”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布袋递到母亲手里。 “林儿真是有本事!” 赵母脸上皱纹展开,轻抚赵林额头,“你病刚好,没累着吧?” 赵林笑道:“不累,就是饿了。” “来吃饭吧。”赵父从里屋走出来,走路时微微佝偻着腰。 三人围坐桌前,一人一碗稀粥,中间一碟咸菜,几块毛竽,赵林这边多了一个黑面馒头。 赵林拿起馒头掰开,“爹娘,你们也吃。” 赵父摆手道:“我和你娘晌午吃过了,喝点粥就行。” 赵母也道:“林儿别让了,我们在家又不动换,不饿。” 赵林心里叹息,知道劝不动,便闷头吃起来。 席间二老情绪不高,都没怎么说话,赵林猜想他们应该是听说了胡老五家的事情,不由心里有些担心。 “他们可别有什么想法。”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他对这一世的家人谈不上有太深的感情。 但在他卧床的半个多月里,家人轮流照顾他,兄长外出打短工养家,母亲在床前照料,父亲忙里忙外…… 亲情无处不在,他的心态慢慢发生变化,现在已经真正把自己当成家中的一员了。 重生在这样的贫苦家庭,赵林仔细考虑过如何利用自己超前的知识,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 不过根据了解到的信息,事情并不容易。 首先,文路不通。 大越朝没开科举,人才选拔制度类似汉晋两代的举荐制,世家大族推荐有德行名望之人当官任职。 说白了就是看出身,这条路没希望。 做生意道理也是一样。 没有官府、大族或者帮派支持,根本做不起来。 再者他也没有本钱。 至于发明肥皂白糖什么的,那不是自己这种升斗小民能触碰的东西。 “你说周老旺昏头了吧?好好的一头耕牛要杀了。” “还不是为了凑彩礼钱……” 听到父母谈论的事情,赵林抬头问道:“杀耕牛?官府不许吧?” “周老旺家的耕牛老了,身上还有不少毛病,官府就同意了。” 赵父解释道,也许是联想到自身境遇,神色有些黯然。 “杀牛……” 赵林叨念着,脑海中忽然划过一道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