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唐搞农庄在线阅读 - 第九十二章 老套路

第九十二章 老套路

    李承乾在得到李二的允许后,便让长孙家庆尽快将蜂窝煤炉和蜂窝煤的事情落实。

    长孙家庆在得到李枫的指点后,先在东市租了一间铺子作为门面。

    然后给河间王李孝恭、赵国公长孙无忌、吴国公尉迟恭等李二的心腹大臣们每人送了一个造型精美的蜂窝煤炉和一个铜壶。

    并隐晦的表示,这是太子殿下有感于贫苦百姓过冬不易,特意找泾阳侯李枫制作出来的,想卖出去赚点钱赈济贫苦百姓。

    一众人精要是连这点话都听不明白,也不用混了。纷纷表示太子为了贫苦百姓都不惜cao持贱业了,我等怎能坐视百姓受苦呢?于是众人纷纷咬着牙慨慷解囊,购入了数量不等的蜂窝煤炉子。

    李枫在让工坊制造炉子的时候,让他们特制了一批造型精美的炉子。工坊的工匠们不少都是在前隋混过的,主观能动性极强。针对不同品级的官员和勋贵,生产了数种造型外观不同的炉子和铜壶。

    李枫对于这些炉子的定价相当的“良心”。

    用他交代长孙家庆的话就是,他长孙无忌堂堂的赵国公、陛下的小舅子,让他用一个十贯钱的炉子,这是看不起他啊。让那此五姓七望的人知道了,还以为赵国公家没钱用不起好东西呢!

    当魏征这个出了名的“穷人”也捏着鼻子买了两个炉子之后,蜂窝煤炉子在长安的名气彻底被打开了。

    自古以来,官员权贵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流行的风向标,哪怕到了后世也是如此。

    上行下效之下,家资颇丰的官吏们,商贾富户们涌进了东市的门面,完全不在乎炉子要多少钱,只要能拿到炉子,钱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等他们使用过后,发现这炉子比火炉方便的多。火炉需要持续添柴很不方便,直接烧石炭稍不注意就容易中毒,烧木炭、竹炭成本高不说也不是很安全。于是乎,蜂窝煤炉大受追捧。

    捞到了第一桶金之后,长孙家庆又开始雇人挨家挨户的推销蜂窝煤炉。

    最便宜的蜂窝煤炉子只要五十文,虽然要签五年的蜂窝煤采购合同,但是架不住蜂窝煤便宜啊,一文钱可以买到五块蜂窝煤。

    买不起蜂窝煤炉子也没事,可以加入蜂窝煤厂,制造蜂窝煤赚钱,也可以加入配送队送煤赚钱。

    很快蜂窝煤炉就开始在长安的大街小巷流行了起来,很多店家都开始用蜂窝煤炉代替火炉进行烹饪,有的茶肆更是在门口摆了一溜的炉子烧水,场面颇为壮观。

    虽然蜂窝煤炉销售火爆,但还是有很多人家没有购买,不过蜂窝煤的销量那是节节攀升。

    甚至开始有外地客商找到长孙家庆,想要购买炉子去外地贩卖。

    倒不是没人想过要仿制蜂窝煤炉,只是生产效率太低,成本远超李枫的炉子。他们也没意识到,价格低的发指的蜂窝煤才是大头!

    等炉子生意走上正轨后,长孙家庆盘算了一下收益,发现扣除李枫的货款,居然赚了不少钱。这些钱大多是在官员权贵们身上捞出来的。

    十二月初一

    “殿下,这是上个月的账本。”

    李承乾接过账本随便翻了翻,惊呼道:“十万贯!这么多?”

    “主要是炉子赚得多,这个月就不会有这么多了。”

    “炉子那么赚钱?”

    长孙家庆组织了一下语言后,解释起了为什么挣了那么多钱的原因。

    李枫在每个炉子上都打上了一个钢印:“大唐东宫炉子指定供应商”。

    这十一个字一印上去,那些富商巨贾跟被打了鸡血一样,疯狂的购买炉子。只要炉子够精美、价格够高,他们根本不在乎炉子多少钱。

    李承钱闻言摸了摸下巴,道:“看来要尽快打开其他地方的销路啊。”

    “臣已经在安排了。”

    “嗯。”

    “养济院的事情怎么样了?”

    “已经找到了地方,工部的工匠正在修整。”

    “安排一下,明天去工地看看。”李承乾吩咐道。

    “是。”

    。。。。。。

    第二天一早,李枫就带着两个护卫从长安城南的明德门入城,那里是距离延祚坊最近的城门。

    李枫本来是不想来的,但是李承乾以这是他出的主意为由,执意邀请他一起视察工地。李枫也不好意思推拒,只能答应了过来。

    长孙家庆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建立第一座养济院,主要还是延祚坊比较穷,坊内百姓收入普遍不高,孤寡比例相对较多,有钱谁住这破地方?

    守门的武侯看到李枫等人就跟没看到一样,丝毫没有搭理他们的欲望。

    李枫皱了皱眉头,为延祚坊的治安环境感到担忧,养济院开在这里肯定会有不少麻烦。

    养济院在延祚坊的西南角,占地约有两千多平方米。这个角落里原来住着十余户人家,长孙家庆出了一比不菲的搬迁费后,这些人争先恐后去长安县订立了契约,把房卖给了长孙家庆。

    工部的工匠们正在修整房屋、砌围墙,雇来的民夫则是在清理杂草、搬运建筑垃圾和材料。

    看着忙碌却井然有序的工地,李枫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工部没有派个混子糊弄李承乾,而是派了个干实事的官员过来。

    李枫在外面看了一会儿后,便带着护卫们找了个路边小摊子边喝茶边等李承乾。

    李枫一边喝茶一边和茶摊老板打听延祚坊的情况。

    “店家,这延祚坊治安如何?可有泼皮游侠儿sao扰尔等?”

    唐代的游侠儿,大多都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年轻人,也可以叫恶少年。放在后世大概率就是一群追求道义的流氓小混混。

    “回贵人的话,这里没有什么泼皮游侠儿,不过常有官吏来收钱。”

    “官吏收钱?”

    唐代虽然禁止在坊内进行商业活动,但是小摊小贩饭馆茶肆在各坊都是普遍存在的,根本没人管,官府更不会向小摊小贩收钱。

    正当李枫继续问下去的时候,工地那边传来了一阵喧哗。

    “谁让你们在这里砌墙的?不知道这里是某家的地吗?”

    “你是哪个粪坑里爬出来的驱虫!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嘛?敢来这里撒野!立马给某滚蛋!不然仔细尔等的皮!”工部派来的官吏越众而出,指着聒噪的人群就是一通骂。

    闹事的一见有官吏立刻就缩了,马上道歉说是误会,然后掉头就准备走。

    还没走几步,就被王潮拦了下来:“几位,我家郎君想见见你们。”

    带头的泼皮看到坐在茶摊上的李枫,以及一票膀大腰圆、腰跨横刀的护卫,比见到工部官员还怂。

    小心翼翼的上前,点头哈腰的问道:“不知贵人有何吩咐?”

    “是谁让你来的?”

    “小人是听人说这里有人盖房子自己来的,无人指使。”

    “哦?你这样就不怕被人抓去报官?”

    “贵人有所不知,这延祚坊里住的都是穷人,富贵人家哪里会住在这里?小人以为是哪个小商贾想在此处修宅子,便想来捞些好处。哪知踢到了铁板?”

    “以后离这里远些,不然小心脑袋,都滚吧!”

    一群泼皮立马连滚带爬的跑了。

    没过多久,李承乾就带着长孙家庆过来了。

    “叔父久等了。”

    “没事我也是刚到,先进去看看吧。”

    “叔父请随我来。”长孙家庆赶紧头前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