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明太孙朱雄英在线阅读 -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明朝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明朝第一个五年计划

    朱雄英清楚的记得,在那个“时间线”里,他们家院子外,写着一行大字: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修路。

    修路,对于发展经济,尤其是农耕经济,非常重要。所以,水泥板路,他惦记很多年了。

    没动原因,不仅仅是没水泥,更是因为没条件,国库的那点家底左右支应还成,大规模的修路,那就是败家。

    查验材料和质地,尤其用大炮轰过的水泥墩。铁铉倒是赞成工部尚书-郑赐的意见,这东西用来筑城,绝对是一等一好材料。在它中间插上铁骨加固,就是用大炮轰,也费劲啊!

    可朱雄英却沉吟了一句:“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长城这东西,说有用就有,说没用也没用。朱雄英没汉武帝那精神头,指着长城来防御,保中原安稳。在他的眼里,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捋了捋胡子,刘璟沉声道:“陛下说的好,比臣等考虑的周全。”

    皇帝意思,他明白!要守住这天下,要的是身经百战的军队和一颗颗人心。否则,再坚固的城池,也守不住。

    而要收住人心,最主要的是惠民。自永诚初年起,朝廷颁行了新的匠户制度,尤其是待遇方面,比之从前大为改观。

    现在的匠户,可是就盼着朝廷征发劳役呢!挣的多啊,一年的工钱,够五口之家活三年的。

    且修路既能便民出行之利,更便于统治。但有变乱,各地的军卫便可朝发夕至,这可比建立多少城池都重要。

    “当然,鼎石和郑尚书之言也不道理。”

    刘璟以为,中原城池可以暂时不休,但若产量足够,应当拨付一些到边境卫所、箭楼、岗哨,甚至小型的城廓,有这水泥助力,平添三分士气。

    见皇帝、太子及两位阁老都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郑赐也是豁出去了,为了钻研这水泥,工部投入了上千人,他可以把这些人都让出来。

    百人为一组,工部可在任何地方,建立十座作坊。且按照以旧带新的路子,每三个月可教百人,一个作坊一年可出四百成熟工匠。

    鸡生蛋,蛋生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用不了几年,便可遍地开花。到时候,朝廷不管是修路,还是筑城,都可以满足。

    恩,“郑赐可是个铁公鸡,让他兜底,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们三个说说,若朝廷在直隶,推行一个五年修路计划,能够贯通辖地内,所有的干线道路。”

    朱文圣、刘璟、铁铉,都盘算了起来。民夫,匠人,粮食,工具,工程的进度,甚至作坊的数量产量,都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

    自胡惟庸监工皇城后,朝廷的工程,都是要具体到个人,这修路也要分段,直隶大小干路,这得有多长啊!粗略的估计,五年的时间,还真不太富裕。

    “父皇,这是需要核算的,涉及的方面太多。能不能容儿臣与工、户部碰个头,再行至御前回话。”

    朱文圣办差的稳妥劲头儿,可是像足了仁宗,没把握的话,他是从不轻易吐口。是啊,储君也是君,出口即是令旨,不能因为个人的面子,拖累下面的官员和百姓。

    太子都这么说了,刘、铁两位阁老,自然也是附和太子之意,即便他们心中有数,也不能表现出来比殿下还高明,这就是人臣之道。

    而且,皇帝提出的这种修路计划,不压于始皇帝当年修驰道。仔细斟酌,商讨一番,的确是稳妥之举。

    “好啊!太子老成持重,社稷之福。”

    “就由太子会同西阁、户、工部议一议,回头拟个条陈上来,朕看看。”

    半个月后,文渊阁,

    皇帝亲自盯的事,自然是着重办的,朱文圣召集诸臣廷议。可谁都没想到头一件议的,就陷入了僵局。

    户部尚书-王纯卅以为:修建如此大,且耗时长的工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开支的问题。最大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才是最佳的方案。

    修路是个重体力活,要的都是身强力壮的民夫,雇佣壮劳力的工钱,五年算下来是多少?而同样的数量,换成军队呢?成本可是成倍的减少。

    军队中都是一等一的壮劳力,干活不惜力,效率更高,也更好的管理,不会出现逃役的现象,对工程只有好处。

    况且,也不是没有先例。前几年,皇帝下诏在西安修建大明宫,便有关中的野战军卫,就地改为工程军卫。

    “拿直隶的工程来说,至少要五年,除了军队,什么要的劳役能坚持这么久?”

    “可问题是,打直隶的军队主意,那是在剜中军都督府的rou。左右都督由开国公,安国公兼领,不好办。”

    这话就是说给太子听的,那两位是天子的亲娘舅,他的舅公,太子就是在他们怀里长大的。在那二位身上割rou,太不厚道。

    除非,从别的地方调军卫来,可那太麻烦了,成本跟着增加。光是安排驻地,及随军卷属,就是个大问题。

    朱文圣是知道,为什么大家叫王纯卅王扒皮,这家伙还真是钻进钱眼的官,东宫太子都不放过。估计他们户部衙门口路过个耗子,都得被他榨出二两油来。

    见太子有些为难,作为他的老师,刘璟出来打个圆场。太子亦是君,两位元舅皆是公忠体国之臣,岂会罔顾君臣大义!

    朱文圣也点了点头,沉声道:“军队的事,孤会与兵部、中军都督府谈的。”

    “王尚书,现在该你吐口了,工部的造价,户部能否按时划拨,同时建立一个上浮三成的预算。”

    听了太子这话,王纯卅就跟吃了苍蝇一样,脸都绿了。太子爷真是个不肯吃亏的主,明摆着是反他的一手,这一手估计也是他老师刘璟教的。

    连续五年,上浮三成!这不是要他老命么?守财奴王纯卅,翻了翻手里的本子,看看工部报价书,又衡量了下户部的存银。

    连着咬了三次牙,喘气都粗了,最后在刘、铁两位阁老的注目下,拍着大腿应了。

    看他这rou疼的样子,朱文圣微微一笑,心里也畅快了一下,随即言道:“好,那我们继续商讨这五年的计划,具体的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