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第一桶金
卢布尔雅纳斯并没有多少华人存在,所以为了出手鱼胶,他乘坐飞机前往了意大利历史最悠久的华人社区所在地米兰,然后直奔本地的唐人街Viapaolosarpi。
与大部分的唐人街不同,这里的唐人街看上去非常的时髦。因为十年前的改造让本地的批发贸易行业逐渐搬离,零售店、餐厅、小吃店和酒吧成为了主流的商业形式。
梁恩现在寻找的目标也在这条街道上,他当年是在莱斯特大学读的考古,而在英国留学学习考古的三年中,正好认识了一名家里在这里经营古董店的意大利华侨。
随着一声清脆的铃铛响动梁恩走进了这条街上的万泉斋,而刚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年轻人从柜台后抬起头向他打招呼。
“哈,大梁,没想到毕业以后咱们这么快还能再见面,我听说你好像在隔壁斯洛文尼亚当哪个大跨国公司的负责人——”
“鹏仔你别取笑我了,什么负责人啊?刚到这边就被裁员了。”梁恩没好气的把手里的木盒子放在了台子上。“好在现在当代购也能吃饱饭。”
面前的这个有些干瘦的年轻人叫做刘鹏,是梁恩留学时的同学以及舍友,同时也是一名从小在意大利长大的华侨。
毕业之后,刘鹏回到了意大利并帮助自己的父亲经营起了自己家族的古董店。这也就是梁恩拿到鱼胶第一时间想到他的缘故。
“你心态简直太好了,要我是你肯定没你这么乐观——对了,你之前说你搞到了一些好东西想要卖给我?”
“没错,我最近收了两个40年陈白花鱼胶。你知道斯洛文尼亚那边这个东西根本就没办法出手,所以我就找你来了。”
梁恩一边说一边打开了面前的盒子,并露出了盒子底部因为长期风干已经变的轻盈的白色鱼胶。
“嘶——兄弟,说真的,你这东西我得找店里的老人来看,我的水平还不够。”
拿起一块鱼胶放在眼前看了看后,原本一脸不以为意的他脸色逐渐变得严肃了起来,最后抓过一個对讲机喊叫了几句后有些歉意的对梁恩说道。
“我之前还以为你被人骗了呢,毕竟这年头老鱼胶实在是太少了,更多的都是猪皮,兔耳朵,甚至是那些老鱼胶碎片拼出来的玩意儿?”
就在刘鹏说着的时候,一个留着胡须的老者从楼上走了下来。
“小刘啊,我听说有人拿着陈年白花胶上门了。”
“是,这是我大学关系最好的同窗。”刘鹏让开身位请这位老者坐到柜台前,然后说到。“他最近得到了这些好东西,我想请吴老师您帮忙掌掌眼。”
“哦,让我看看,这个地方能让你吃不准的东西可不多。”这名被称作吴老师的老者拿起了放大镜仔细的在灯光下检查起了鱼胶。
“不过话要说回来,欧洲这种东西可不怎么常见,毕竟这玩意儿只有咱们华人吃——,伱们对鱼胶有了解吗?”
“我只知道这个东西是鱼鳔的干制品,因为有胶质被称作鱼胶,也称鱼肚、花胶。鱼胶与燕窝、鱼翅齐名,是“八珍”之一,也被称作海洋人参,听说是大补之物。”
梁恩想了一下后背出了自己来之前在车上用手机查到的内容。
“很全面,但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这顶多算是一种珍贵的食材。”由于现在观察的情况非常不错,吴老师也有心情一边用放大镜一点点的观察手上的鱼胶一边科普了起来。
“真正提升这个东西价值的是药用价值,从滋补的角度上来说这个东西能够补气血,比如潮汕那边鱼胶是女人坐月子必吃的补品之一,能够避免月子里面落下什么疾病。”
“但更有价值的是这一类东西在中医上被认为能止大出血,无论是老人的内脏出血还是产妇血崩都有奇效,因此有不少有钱人会在结婚前选择买上几件作为女儿压箱底的嫁妆。”
“当然了,鱼胶也是分档次的。像是鳕鱼胶这种不太被专业人士认可的鱼胶老百姓都能吃的起,而黄花胶,北海胶这一类就比较昂贵了。”
“至于你今天拿来的这款白花胶虽然比不上黄唇鱼胶,但也算是珍品了,尤其是这种专业人士古法制作,外形完整,还经过了40多年自然陈放的顶级鱼胶。”
“而且除了表面简单熏过一次以外这个东西是纯天然的,不像有些人把那些新的花胶用化工原料泡的和老花胶一样,谋财害命。”
“吴老师,你是说这是专业人士古法制作的?”刘鹏看着盒子里的鱼胶挠了挠头发,因为他完全看不出所谓的古法制作体现在了哪里。
“是的,没错。”吴老师放下了手中的放大镜说道。“所以我说这是少有的好东西,因为40年前能掌握这种古老技巧的人并不算多,而新一代的手工艺者还没有培养出来。”
“今天留下的40年前的鱼胶大部分都是渔民们自己制造的,这么一来最终的成品自然有些不尽如人意。”
“所以梁先生,你这个货我们收了,如果你愿意两个一起出售的话我愿意出70000欧元。”
这个价格的确有些超出梁恩的预料,因为他没想到两块并不怎么大的东西能卖这么高的价格。
他来之前也的确在网上查过价格,但根本就没有超过3万欧元的。
看着梁恩有些犹豫,吴老师立刻补充说明到。
“因为你是小刘的朋友,所以我就直说了。你这个东西的确很好,尤其是之前的处理和保存都是前所未有的。”
“不过如果你拿出去卖最多能够卖5万欧元,因为这种东西实在是太小众了,所以想要找到客户并不容易。”
“我愿意出高价是因为我手上正好有这么一个客户急用,如果换成别人的话未必愿意出这个价钱。”
“嗯——你的价格能高点吗?”梁恩想了想说到。
“吴老师您之前的分析没有问题,但我这个东西属于白花胶里的上品,相信哪怕国内也找不见几件比这更好的白花胶了,而愿意花钱买这个的人也会了解这一点。”
“让我想想——你觉得多少钱比较合适一些?”
“凑个整吧,我要10万欧元,因为我之前网上查过,香江那边拍卖会上比这个差一点的两个鱼胶拍卖价是12万欧元。”
买家出价7万,卖家要价10万。巨大的差距让双方很快的争辩了起来。
好在双方都打算促成这单生意,所以半个小时之后,双方以折中的85000欧元成交。
“以后在有类似的东西可以找我们,我们这里绝对能给你一个公道的价格。”
双方签订合同并完成了钱款的转账之后,这位被称作吴老师的年长者给梁恩递出了一张名片。
“如果你的东西更好一些的话,只要打这个电话我们也会派人过去和你交接,也就免得你以后像这样到处跑来跑去。”
与大部分的唐人街不同,这里的唐人街看上去非常的时髦。因为十年前的改造让本地的批发贸易行业逐渐搬离,零售店、餐厅、小吃店和酒吧成为了主流的商业形式。
梁恩现在寻找的目标也在这条街道上,他当年是在莱斯特大学读的考古,而在英国留学学习考古的三年中,正好认识了一名家里在这里经营古董店的意大利华侨。
随着一声清脆的铃铛响动梁恩走进了这条街上的万泉斋,而刚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年轻人从柜台后抬起头向他打招呼。
“哈,大梁,没想到毕业以后咱们这么快还能再见面,我听说你好像在隔壁斯洛文尼亚当哪个大跨国公司的负责人——”
“鹏仔你别取笑我了,什么负责人啊?刚到这边就被裁员了。”梁恩没好气的把手里的木盒子放在了台子上。“好在现在当代购也能吃饱饭。”
面前的这个有些干瘦的年轻人叫做刘鹏,是梁恩留学时的同学以及舍友,同时也是一名从小在意大利长大的华侨。
毕业之后,刘鹏回到了意大利并帮助自己的父亲经营起了自己家族的古董店。这也就是梁恩拿到鱼胶第一时间想到他的缘故。
“你心态简直太好了,要我是你肯定没你这么乐观——对了,你之前说你搞到了一些好东西想要卖给我?”
“没错,我最近收了两个40年陈白花鱼胶。你知道斯洛文尼亚那边这个东西根本就没办法出手,所以我就找你来了。”
梁恩一边说一边打开了面前的盒子,并露出了盒子底部因为长期风干已经变的轻盈的白色鱼胶。
“嘶——兄弟,说真的,你这东西我得找店里的老人来看,我的水平还不够。”
拿起一块鱼胶放在眼前看了看后,原本一脸不以为意的他脸色逐渐变得严肃了起来,最后抓过一個对讲机喊叫了几句后有些歉意的对梁恩说道。
“我之前还以为你被人骗了呢,毕竟这年头老鱼胶实在是太少了,更多的都是猪皮,兔耳朵,甚至是那些老鱼胶碎片拼出来的玩意儿?”
就在刘鹏说着的时候,一个留着胡须的老者从楼上走了下来。
“小刘啊,我听说有人拿着陈年白花胶上门了。”
“是,这是我大学关系最好的同窗。”刘鹏让开身位请这位老者坐到柜台前,然后说到。“他最近得到了这些好东西,我想请吴老师您帮忙掌掌眼。”
“哦,让我看看,这个地方能让你吃不准的东西可不多。”这名被称作吴老师的老者拿起了放大镜仔细的在灯光下检查起了鱼胶。
“不过话要说回来,欧洲这种东西可不怎么常见,毕竟这玩意儿只有咱们华人吃——,伱们对鱼胶有了解吗?”
“我只知道这个东西是鱼鳔的干制品,因为有胶质被称作鱼胶,也称鱼肚、花胶。鱼胶与燕窝、鱼翅齐名,是“八珍”之一,也被称作海洋人参,听说是大补之物。”
梁恩想了一下后背出了自己来之前在车上用手机查到的内容。
“很全面,但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这顶多算是一种珍贵的食材。”由于现在观察的情况非常不错,吴老师也有心情一边用放大镜一点点的观察手上的鱼胶一边科普了起来。
“真正提升这个东西价值的是药用价值,从滋补的角度上来说这个东西能够补气血,比如潮汕那边鱼胶是女人坐月子必吃的补品之一,能够避免月子里面落下什么疾病。”
“但更有价值的是这一类东西在中医上被认为能止大出血,无论是老人的内脏出血还是产妇血崩都有奇效,因此有不少有钱人会在结婚前选择买上几件作为女儿压箱底的嫁妆。”
“当然了,鱼胶也是分档次的。像是鳕鱼胶这种不太被专业人士认可的鱼胶老百姓都能吃的起,而黄花胶,北海胶这一类就比较昂贵了。”
“至于你今天拿来的这款白花胶虽然比不上黄唇鱼胶,但也算是珍品了,尤其是这种专业人士古法制作,外形完整,还经过了40多年自然陈放的顶级鱼胶。”
“而且除了表面简单熏过一次以外这个东西是纯天然的,不像有些人把那些新的花胶用化工原料泡的和老花胶一样,谋财害命。”
“吴老师,你是说这是专业人士古法制作的?”刘鹏看着盒子里的鱼胶挠了挠头发,因为他完全看不出所谓的古法制作体现在了哪里。
“是的,没错。”吴老师放下了手中的放大镜说道。“所以我说这是少有的好东西,因为40年前能掌握这种古老技巧的人并不算多,而新一代的手工艺者还没有培养出来。”
“今天留下的40年前的鱼胶大部分都是渔民们自己制造的,这么一来最终的成品自然有些不尽如人意。”
“所以梁先生,你这个货我们收了,如果你愿意两个一起出售的话我愿意出70000欧元。”
这个价格的确有些超出梁恩的预料,因为他没想到两块并不怎么大的东西能卖这么高的价格。
他来之前也的确在网上查过价格,但根本就没有超过3万欧元的。
看着梁恩有些犹豫,吴老师立刻补充说明到。
“因为你是小刘的朋友,所以我就直说了。你这个东西的确很好,尤其是之前的处理和保存都是前所未有的。”
“不过如果你拿出去卖最多能够卖5万欧元,因为这种东西实在是太小众了,所以想要找到客户并不容易。”
“我愿意出高价是因为我手上正好有这么一个客户急用,如果换成别人的话未必愿意出这个价钱。”
“嗯——你的价格能高点吗?”梁恩想了想说到。
“吴老师您之前的分析没有问题,但我这个东西属于白花胶里的上品,相信哪怕国内也找不见几件比这更好的白花胶了,而愿意花钱买这个的人也会了解这一点。”
“让我想想——你觉得多少钱比较合适一些?”
“凑个整吧,我要10万欧元,因为我之前网上查过,香江那边拍卖会上比这个差一点的两个鱼胶拍卖价是12万欧元。”
买家出价7万,卖家要价10万。巨大的差距让双方很快的争辩了起来。
好在双方都打算促成这单生意,所以半个小时之后,双方以折中的85000欧元成交。
“以后在有类似的东西可以找我们,我们这里绝对能给你一个公道的价格。”
双方签订合同并完成了钱款的转账之后,这位被称作吴老师的年长者给梁恩递出了一张名片。
“如果你的东西更好一些的话,只要打这个电话我们也会派人过去和你交接,也就免得你以后像这样到处跑来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