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公司不美好的那部分
【思维宫殿】消耗:积分2500、藏羚羊币35 将你的思维转化为一座建筑,并将你的一切记忆都储存其中,永不遗失。 你可以随时随地漫步于你的思维宫殿中,翻阅你的记忆——它包括你从未意识到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错觉与念头。 出自大侦探福尔摩斯的世界。 结束上一个项目后,他就在寻找类似的能力。 因为他《忌日快乐》让他明确认识到,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前世文艺作品的熟知度。 而这个优势,会随着时间的而削弱,甚至最终彻底失效。 但有了思维宫殿,他就不再有这方面的担忧了。 脱离了高中数学课的记忆后,他又随即打开了数个房间,发现每个房间都是差不多的情况:乱七八糟的书架、完全没有规律可言的书籍。 飘在廊厅中,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房门,头痛不已的他很快就捋出了初步的计划:他不需要把所有记忆都整理出来,只要找出那些和文艺作品有关的记忆,在将它们分类整理好,就可以了。 虽然这依旧是个庞大的工程,但总比要将自己几十年的人生完完全全捋一遍,要强成千上万倍了。 整理工作自然不是当下就要开展的。他心思一动,感觉身子一沉,自己瞬间又回到了病床上。 “你在……研究自己的强化?”范鸿的声音传来,让他心中一惊。 下意识看去,对方正若有所思地打量着自己。 “我愣神了多久?”他急忙问道。 “一秒多点吧。”这个答案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他可是在思维宫殿中足足待了小半个小时啊! 几乎是瞬间,他就意识到:这个强化,不仅能够用于永久记忆,还可以大幅延长自己在关键时刻的思考时间! 即便如此,35藏羚羊币和2500积分,买一个永久记忆和思维加速,这个价格还是太贵了。 毕竟拥有文艺作品记忆的,只有他自己,其他调查员要完全记忆能力,真心没什么用。 “商品的价格取决于成本和供需,和‘好不好用、实不实用’有什么关系?”听了他的吐槽,范鸿摇头解释,“我记得这是高中政治的知识点吧?” 吐槽完乔木不用功读书后,他进一步解释:“越冷门的能力和道具,价格反而会很高,主要就是成本问题。 “销量太低,研发和生产成本收不回来,均摊在每一件商品上的成本,自然就会很恐怖。 “还有那些大热门能力和道具,供不应求的话,自然也会涨价。” 生产成本?他以为这玩意儿就和主神兑换似的,要多少有多少呢。 “哈?”听了他的问题,范鸿迷茫地瞅着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总感觉你把公司想象成了某种很奇怪的存在……” 他随后耸肩道:“我也不知道强化能力这种东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形式。也许是芯片,也许是药剂? “反正它确实是有生产成本,具体情况你可以去问研发部和生产部,看他们愿不愿意告诉你。” …… 两家人在北京狠玩了四天,才各回各家。 六号到公司后,乔木才发现,他上个月的工资,31号的时候就已经发放了。 他12月17号面试入职,但20号才正式上班,上个月的试用期工资1419元。 绩效积分,是本月所有项目评分对应分值的平均值*100。 项目失败记1分、E-记2分,以此往上,A 16分,A 20分。 不包括面试项目,他的两个项目分别记19和20分,使得他上个月的绩效积分高达1950分! 这个收入让范鸿羡慕得表情都僵硬了,撇着脸不敢看乔木。 终结项目这种事情可望而不可求,那个奖励以他的心态,过去了也就不想了。 但这个绩效积分,他入职六年至今,别说自己获得了,就是听都没听说过。 看着范鸿的表情,乔木有些庆幸,还好公司对试用工的保护力度很大,否则他真的要担心自己莫名其妙就被卷进什么明争暗斗之中了。 可惜或者幸运的是,乔木是下旬入职的,没有职层积分和公司绩效积分;培训部是空壳子,自然不会有部门绩效积分。 巧合的是,下午他就又有两笔收入进账。 一笔是他之前授权给公司的4986金加隆,公司为他折算了476锦鲤币,可以用于兑换稀有道具。 另一笔则是他带回来的西西弗斯量子冷却反应堆,研发部为他折算了可怜的19大熊猫币,顺便还发了一封固定格式的感谢邮件。 四种代币并不等值,商城中也没有定制道具的报价,所以他完全不知道大熊猫币是个什么价值。问了范鸿,对方也不清楚,他就将此事抛诸脑后了。 随后他又给范鸿看了自己新选定的项目:三大势力的机甲战争。 后者则是一脸惊讶和不解:“你刚强化了那个能力,就要执行这种战斗类的项目吗?” “这可是机甲啊!”乔木则一脸的向往和兴奋。 范鸿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就和他一起翻看起项目基础情报和调查员留言。 乔木自然不用看,只看简介他就确定了这个项目的真实“身份”,可以说此刻的全公司上下,没有人比他更懂这个项目了。 “这个项目虽然是机甲战争题材,但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范鸿看着资料点评道,“就算你想上战场,只要能成为机师,甚至可能比不少前线军官都要安全。” “机师的培养成本很高,而且很吃天赋,对各国来说都是宝贵的‘资产’。所以战场上各方更倾向于俘虏和人质交换。” 他点进【进阶情报】栏,自掏腰包随手替乔木买下了几条剧情人物情报:“这个项目已经找到不少剧情人物了,不过大多身居高位,新人很难接触到,需要长时间的前期铺垫才行。 “我个人建议,你完成主线任务后,还是以个人体验为主,没必要过度追求情报开发工作。” “情报开发度最高的是多少了?”乔木凑在跟前瞥了几眼就失去兴趣了:都是对他没什么价值的情报。 “零,”范鸿直接将一条进阶情报拉到底,将相关数据亮给乔木看,“我们还没找到主角。” 看着乔木一脸的无语,他笑着替其他同事辩解:“这是很常见的。这个项目的周期很长,肯定是包含了回忆或前传之类的。 “这种项目,很可能跨度几十年,但主线剧情就一两年甚至几个月。这种情况下,想要确认主角的身份,难度是很大的,除非是那种主角超级亮眼的项目。”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而且你还得考虑三个因素:第一,这是科技类项目,调查员的关注点会更侧重于科技情报,开发剧情的优先级其实是很靠后的; “第二,这是战争类项目,调查员很难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这个项目还是典型的贵族社会,平民身份的调查员很难跻身高位。就算有人有这个能力,他也不会在一个项目中投入那么大精力; “第三,在发现并接触其他剧情人物的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项目重置。甚至大部分时候,正是因为项目重置了,或差点重置,我们才能借此锁定一些很隐蔽的剧情人物。某种层面上,集体无意识应激也是很不错的参照物。 “而且,什么都不做,只在暗中观察记录,直至项目重启,这其实是很没有效率的行为,完全就是在赌,赌主角会很耀眼很出名。大家都是有绩效要求的人,傻子才会这么做。” 他退出【进阶情报】栏,找到了一条项目留言给乔木看,大致就是说这个项目更多被用作研发部的技术孵化池,调查员也都在嗨机甲。奔着终结项目而来的调查员,请出门左转,这里没人会配合你。 乔木想了想,觉得找不到主角也正常。 毕竟谁能想到这个破项目的主角,是死掉十多年的无能皇子呢? 更何况,他爹据传言可是有上百个孩子的。一个连的兄弟姐妹里,死掉几个简直太正常了,不死才不正常。 “这应该是你第一次和其他人共同执行一个项目吧,”范鸿将平板随手放到一边,很认真地盯着他说道,“进去以后牢记一点,宁可放弃项目,也不要轻易相信你的同事,最好都不要主动接触他们。”
乔木闻言,眉头微蹙:“不是有智脑吗?” 早在《忌日快乐》中,他的集体无意识应激涨幅过快后,就收到过智脑的警告,严禁任何恶意危害同事的收益或生命。 既然有这类警告,那必然是有相关的行为。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那些吃饱了撑的损人不利己的家伙。或者说,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就是以此为乐。还乐此不疲。 但他之前认为,有智脑盯着,问题应该不大,最多也就是任务失败的程度。 “智脑在项目中的作用和权限,没有你想的那么大,”范鸿自然摇头否定,“再说了,凡事都事无巨细地盯着的话,得消耗多少能源?你当智脑是永动机啊?” 乔木疑惑地眨了眨眼:“一台超级计算机,还能用掉一座三峡的电?” “我国现运营的42座核电站中,有12座是专供智脑的;在建的9座里,一半以上也是给智脑预留的。” “!!!” “这些公司简介里都有,你没事儿的时候多看看,没坏处,别老玩儿卡丁车。” 教训了他一句后,范鸿又认真叮嘱:“你上一个项目遇到的反派是变态杀人狂,对吧?” 停顿片刻后,他继续说道:“给你个忠告,这家公司里,比你遇到的那个更严重的,数不胜数。 “所以我们才告诉每一个新人,距离感很重要。这话不是简单说说的。等你转正后,迟早会遇到那群家伙的。” 见乔木完全不理解,他只好详细解释起来。 资深调查员普遍都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这种问题的来源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在各种项目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频繁切换,造成的认知障碍; 二是长期执行战斗类、惊悚类和恐怖类项目,造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三是在很多社会秩序崩坏的项目中遭受重大的心理冲击,甚至导致世界观、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崩塌。 大部分调查员,都会接受长期的心理辅导,能对这类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但总有一小部分人,或者自身非常抗拒心理辅导,或者心理辅导压根就对他们无效。这种人会随着心理问题的恶化,而逐渐扭曲,最终在疯狂与崩溃中,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而后两种情况,与那些在战争中受到军纪约束、战友监督之下,依然罹患战后心里综合征的士兵还有极大的不同。 为了降低智脑的能耗,调查员在项目中的行为,只要不威胁到同事,智脑完全不会过问,甚至都不会记录在案。 也即是说,只要不威胁到同事的安危,他们在里面的一切遭遇和行为,都处于监管空白、放任自流的状态。 人类从来都不是自律的生物。没有有效的外界监管,他们的心理问题,只会在自我放纵下,愈演愈烈。 “公司就这么放任不管吗?”乔木眉头紧锁,这和他半个月以来的认知,截然不同。 要知道,过去半个月,几乎所有人都在为他塑造一种认知:这家公司,真的是极具社会责任感,且遵纪守法的,简直是当代企业之楷模。 “管啊,怎么不管?”范鸿有些无奈,“我不是说了吗?公司提供长期的心理咨询服务,价格实惠。” “但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它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效率、创造效益……就算是慈善机构,也需要考虑效率问题,毕竟资源不是无限的,对吧?” 范鸿向后靠在靠背上,翘起二郎腿:“对于公司来说,如果它照顾到90%的人算合格的话,公司已经照顾到95%,甚至99%了,这已经相当尽责了,谁还能求全责备?剩下那1%,想要照顾到他们,成本实在太过高昂了。 “就好像你玩的飞驰卡丁车,从青铜到白银、黄金,直至钻石,加起来可能只需要三四个月;但从钻石到大师,往往需要半年甚至一年;从大师到王者,没有天赋的人,一辈子都做不到。 “所以说,在保护我们的身心健康一事上,公司已经尽其所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