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在线阅读 - 第四百八十四章 形势异常

第四百八十四章 形势异常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正文卷第四百八十四章形势异常糜芳盘算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开口,“使君.”

    此时袁熙正好也有话说,也对糜芳道:“府君.”

    两人惧都一愣,糜芳忙道:“请使君先说。”

    袁熙听了,也不推辞,开口道:“我这次来,主要是想问问太守,东海最近可有什么异动?”

    “异动?”糜芳一时没反应过来,“这边一切尚好,刘豫州治下宽厚,百姓安居”

    沮授咳嗽了一声,“太守,使君指的是刘豫州周围。”

    糜芳这才反应过来,犹豫了一下,袁熙会意,“府君尽管说,我知道前段时间,府君和袁青州有些不愉快,所以我过来看看,是否有办法调解。”

    糜芳心道原来这才是袁熙来的目的,他微微有些失望,但知道目前对于自己来说,袁熙确实是最合适的调解人,当下老老实实道:“确实有些麻烦。”

    糜芳身为东海太守,自然对相邻北面的琅琊郡情况极为熟悉,开口道:“自汉庭废除琅琊国后,琅琊经历曹cao屠城,早已元气大伤,时常闹饥荒,民生颇为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兖州的泰山贼还常常出来袭扰琅琊郡,对此刘豫州也是时常头痛不已。”

    “后来袁青州得了琅琊郡,调动重兵围剿攻击泰山贼,让其不敢轻易出山,平心而论,这对徐州诸郡的局势,还是很有好处的。”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东海和琅琊相安无事,两边井水不犯河水。”

    “但随着袁青州攻入泰山,收编了大批泰山贼后,两郡的形势开始出现变故。”

    “袁青州收编的兵士,在琅琊征调搜集军粮,其行动范围慢慢侵入到了东海郡境内,时常有劫掠百姓之举。”

    “当然,我听说其不仅劫掠东海百姓,对琅琊百姓也是如此。”

    袁熙听了,脸色有些阴沉,这件事情他早就听过,袁氏以仁义治理属地,方能赢得民心,而袁谭急功好利,属实做的有些过了。

    袁尚也拿此事攻击过袁谭,但袁谭以兵士缺粮,容易引起动乱为由推卸,并说如果冀州供给足够的军粮,他便着力约束兵士。

    袁尚当然没有同意,一方面他当时在整军攻打黑山军,当然要让冀州的粮库的优先保障自己的兵士。

    另一方面,他也不傻,自己要是给袁谭粮食,袁谭也不会老实约束自己兵士,而是会再度借机扩兵,缺粮本来就是个借口而已!

    在袁尚来看来,袁谭的兵力膨胀地太快,已经威胁到自己了,所以他干脆装聋作哑,对袁谭的行为视而不见。

    两边各怀鬼胎,在袁尚的默认放纵下,袁谭继续抢掠扩军,青州百姓越发不满。

    在袁熙看来,袁谭袁尚两边,都很有问题,但似乎袁谭的问题更大一些。

    一方面其违背宽待百姓的做法,纵兵劫掠,已经是触及了袁氏的行事底线。

    另一方面,袁谭缺粮,是其咎由自取,因为他现在扩张后的兵力,明面上是三万人,但根据袁熙手下谋士的估算,实际人数至少是这个数字的两倍以上!

    一个经历战乱和黄巾肆虐的青州,加上一个被屠过城的琅琊郡,根本不可能支持起这么多人口,明眼人都知道会造成饥荒。

    袁熙之所以把麾下兵士控制在万人以下,就是处于这种考虑,兵士缺粮,不是哗变就是抢劫,本应保护百姓的存在,却成了荼毒百姓的乱军,那扩兵的目的何在?

    所以袁熙对袁谭保有这么多兵力的意图非常怀疑,对方想干什么?

    他难道还想打刘备不成?

    袁熙和谋士们商量过后,还是初步否定了这个想法,毕竟袁谭的孝廉是刘备举荐的,两边联手不久,袁谭真的会为徐州几个郡,冒着名声败坏的风险和刘备翻脸?

    除了袁绍同意!

    但根据袁熙的判断,袁绍对于刘备,还是以拉拢为主,毕竟天下比刘备能打的人,还真不多。

    糜芳继续道:“泰山贼肆虐最盛之时,不仅是地上,海上更是猖獗,我糜家商队北上的船只,屡屡遭受袭击,死伤惨重,被迫停航了很久。”

    “小妹代为掌管糜家商队外事,颇受打击,好长时间都郁郁寡欢。”

    “幸好使君剿灭了青州海贼,还海域清平,请芳代小妹感谢使君!”

    说完糜芳举起酒爵里的酒,一饮而尽。

    袁熙见糜芳把话题扯到糜贞身上,微笑道:“海贼无良,杀生行凶,人人得而诛之。”

    “如今徐州三家联手,各方都有责任维护其中安定,我对事不对人,不管海贼背后是谁,我都会尽力主持公道。”

    糜芳见袁熙轻轻两句话,把话题不着痕迹引开,只得笑道:“使君所言甚是,不过经此一事,北去幽州辽东的航线,也没人敢去了。”

    “扬州又被那江东猛虎孙策占据,那也是个不好说话的,如今行商也是艰难啊。”

    袁熙心中一动,“听闻东海以东有群岛,岛上部落数百,太守何不往东看看?”

    糜芳略一思忖,“使君说的是武帝在世时,接见的那些倭人?”

    “其身材矮小,偶有渡海流落到东海这边的,但据其所属,其岛上贫瘠无比,并无什么上好货物。”

    “光武年间,虽其成为大汉藩国,但是听说进贡的东西,远不如大汉多矣。”

    “其朝贡的贡品,竟然是他们的女奴,实在是难以尽言。”

    《后汉书》有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

    所谓生口,便是奴隶奴仆的称呼,汉朝允许生口买卖,一个地方豪强,常常有生口上千,这也是部曲私兵的重要来源,糜家的家奴也是如此。

    彼时倭国是数百个部落组成的松散联盟,并没有国主,袁熙判断,来的人也不过是其中某个大部落派出来的,尚处于奴隶社会,所以才会进献女奴,这和后世唐朝的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类似,都是类似奴隶的存在。

    虽说此时华夏进入了封建社会,但周围的很多外族,却还保留着部落特征,其中的贵族私产,便是本族的奴隶,可以随意买卖。

    两汉之中,这种情况属于正常,而且随着汉末天下大乱,从汉桓帝开始奴隶买卖愈演愈烈,后世的魏国更是厉害,连掌管法纪的陈群,其子就大肆买卖南匈奴奴隶。

    当然,两汉中也出现过一个异类。

    王莽。

    其因为儿子打死了一个奴隶,就逼其自杀,虽然有沽名钓誉的嫌疑,但其篡汉建立新朝之后,却是禁止了奴隶买卖的。

    这最终触犯了大地主大士族的利益,当然,王莽最作死的还是为了防止大地主土地兼并,而将天下土地有全部收归朝廷,谓之王田。

    种种形同自杀的行为之下,新朝终于被士族联合起来绞杀。

    袁熙不知道王莽是不是穿越的,但其做法明显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这对袁熙也是个警醒,就是想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切忌太过心急,不然将会变成天下所有人的敌人。

    在这个时代,对于士族只能进行适当的收买妥协,不然下场就如同王莽一样,空有理想,却身死族灭,最终也没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袁熙知道糜芳看不起倭国的原因,是因为其进献的奴隶数目太少,汉朝人口达到五千万时,便有近千万奴婢,相比之下,倭国确实属于没见过世面的。

    他微笑道:“倭国此时确实不行,但只是落后,但要说没有好东西,也不尽然。”

    “据我说知,其地有不少银矿,且都接近地面,容易取得,只不过当地现在连冶铁都做不到,自然无法开采。”

    糜芳眼睛一亮,“若真如此,倒是可以试试!”

    “我回去便和小妹商议,先派出艘海船,到倭国一探。”

    彼时华夏银矿极少,银器极其贵重,也难怪糜芳心动。

    袁熙开口道:“到倭国的洋流多变,还请府君小心。”

    “而且冶铁技术极为关键,切记不能外流。”

    见糜芳点头,袁熙才放下心来,但他总感觉有些不安,像是遗漏了什么,出声道:“近来除了青州,兖州那边有没有消息?”

    “曹cao那边?”糜芳思忖半晌,“好像也没有什么动静。”

    “虽说曹cao一直觊觎徐州,但三家联手后,曹军就再没有接近过徐州边界。”

    “毕竟如今的徐州,一半都在袁氏手中,他也无可奈何了吧?”

    说到这里,糜芳不禁面露得色。

    袁熙回过头,和沮授陆逊对视一眼,却见陆逊仿佛有话说,便道:“伯言有何疑问?”

    陆逊犹豫了下,说道:“我听闻关将军训练了一支水军,这是用来对付谁的?”

    糜芳不了解陆逊,有些不悦,说道:“关将军是刘豫州大将,对其行动,我无权置喙。”

    “当初是为了对付青州海贼的,虽然海贼被灭,但总不能将水军解散吧?”

    “但我可以保证,不是用来对付使君的。”

    陆逊摇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他斟酌了一会,“太守是不是觉得,关将军有些知道些太守不知道的事情?”

    糜芳更是不悦,“关将军乃刘使君兄弟,我自然要差上一层。”

    袁熙和沮授却是若有所思,陆逊没把话说明白,但也没办法说明白,他在此时发问,是有目的的,但糜芳没有听懂。

    关羽今日没有过来,还继续训练水军,这本身就够异常了。

    要知道关羽虽然轻慢士族,但袁熙也是救过他的性命,按理说关羽断然不会如此失礼。

    是不是关羽知道些什么?

    糜贞坐在小楼窗前,远处厅堂里,隐隐传来觥筹交错之声,她拿起竹筒,不自觉放到眼前,随即又缓缓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