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到此为止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正文卷第二百九十章到此为止最新网址:郭嘉和陈珪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谁也没有往下说。 言尽于此,袁熙应该也听明白了,再说就过了。 因为若幕后主谋不是袁尚,那剩下的几种可能里,几乎都是不能公然说出口的。 他们听着袁熙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着,低下头默不作声。 堂上赵云,刘和,田豫,阎柔,华佗等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猜出来了,一样是默然不语。 袁熙想到当日在邺城时,有人先于自己出手杀了甄访,其行事果决,倒和今日死士有些相似。 袁尚这种没打过仗的,做事不够果决,换言之他行事可能恶心下流,但要说凶狠绝情,还谈不上。 他停下手指,沉声道:“这件事情暂时到此为止。” 众人都长舒了一口气,就听袁熙说道:“我准备着手兴建义学总塾。” “总塾所在之地,必然是连通南北,交通便利,让各郡官员工匠都能来此学习,所以最好建在一州治所。” “从位置上来看,北新城就有些不合适了。” “北新城虽然是我苦心经营数年的地方,但那地方南接冀州,西临并州,中间并没有缓冲之地,适合做军事要塞,但不适合做一州治所。” “我一直在想,幽州的治所到底要放在哪里,最为合适。” “直到我这几日在来蓟城的路上,看了沿途的山脉河流,对此地有了些想法。” “我想问问诸位,我欲在此地设立治所,扩大城池,可否?” 他见众人都不敢先开口说话,便道:“随便说,说错了没关系,即使大家认为是对的,说不定以后情势变化,也会和预想相差很多。” “诸位只管说,最后是否在此地建城,我来拍板。” 众人却是不敢轻视,因为这几乎是第一次,袁熙将手下所有得力官员将领集合起来,一起商讨事情。 之前谋略之事,袁熙都是去问郭嘉,军阵之事,都是问赵云太史慈,现在太史慈不在,却加入了新的部属。 赵云是常山系,虽只有一人,但是最早,也是地位最高的。 郭嘉是颍川派,算是孤家寡人。 田豫则是属于公孙瓒的遗党,但做事得力,颇受袁熙赏识,将来幽州的公孙瓒残余势力,都应会受其辖制。 其他就是刘虞的残余势力,以刘和为主,阎柔以及没来的鲜于甫,都是这个派系的,这些人私底下的底蕴深厚,导致现在刘和也不愿多说话,免得被袁熙忌惮。 陈珪则是徐州一系,但这次跟着袁熙来幽州的,还有不少陈氏子弟,可以说力量也不容小觑。 至于华佗是打酱油的,但人脉反而是最广的。 这不到十个人,立场就极其复杂,人越多,管理的难度就级数增长,其之间关系也有远近之分,也会互相抱团。 赵云先开口道:“此地北接关外匈奴鲜卑,东部则是乌桓游牧,以现在的城池规模,是远远不够用的。” “而且此地周围一马平川,很容易被骑兵奔袭,即使沿途建立烽火台,也不一定来得及调兵。”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袁熙点头道:“子龙说的确实有理。” “只是把蓟城建成一座坚固的孤城,是没用的。” “若是被敌人围住,迟早会被拖死。” “所有我也有一个想法。” “以此城为中心,在敌人可能来的必经之路上建立军镇,以作防备。” “敌人要是攻打军镇,蓟城和其他军镇可以支援,若想要绕过去,便可以断其后路。” 众人听了,心想这想法倒是不错,但大费周章重新建城,有必要吗? 郭嘉说道:“公子这个想法,倒是很有意思。” “此地虽然周围都是平原,但将眼光稍微放得长远一点,将其看做一个庞大的城池,便能控制相当大的一片广阔之地,而不是被困于城中。” “不过这城范围有些大,囊括了涿郡广阳渔阳两郡的部分地区。” 郭嘉开始命人拿出地图挂起,起身讲了起来,袁熙看着上面的古代地名,和自己后世的地名一一对照起来,不禁感叹郭嘉的眼光确实很毒。 蓟县北部,是东起山海关,西到张家口,全长八百余里的燕山。 西边是作为黄土高原东部分界线的,八百余里长的太行山脉。 南边是流经山东的黄河,东边是渤海湾。 范镇之的《幽州赋》中写道: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沃壤千里,甲于天下,帝王之都,天府之国。 在郭嘉的构想中,北新城也只是这个横跨三州大城的西部军镇,如同西城门一样。 众人不禁瞠目结舌,郭嘉将这范围划得也太大了! 郭嘉解释道:“在每个重要隘口,都建立军镇营寨,这样的话,便能把敌人挡在幽州之外。” “只有着眼于此,才能打造出一道坚固的防线。” 阎柔出声道:“末将觉得,这样的话,每个城池军镇都要派驻不少军士吧?” “人少了没有意义,但人多了,如果不打仗,这军粮也是极为麻烦的事情。” 众人听了,深表赞同。 郭嘉把目光投向袁熙,果然袁熙脸上露出了微笑,出声道:“关于这点,我有些不成熟的想法。” “我一直在想,如果各地建城,等敌人袭扰,只能各自为战,各城都要驻派不少兵士,实在是徒废钱粮。” “但如果我们在各城之间,发展水运,平整道路,在保留一只骑兵机动队伍,在各城轮中驻守,一旦那里有危险,就换防到哪里。” “这样以来,是不是可大大减少驻扎兵士数目?” 刘和等人听了,赞道:“公子这个想法很妙。” 一方面,因为人口众多,耗费粮食水源,大城是没法单靠防守解决问题的,围城军队只要将城外水源切断,就是相当致命的杀招。 另外一方面,虽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但以目前幽州的局势,一直扩张到关外也不现实,所以必须要考虑防御的问题。 防御也分被动的死守,和主动支援两种。 拥有大量马匹的幽州,可以将支援部队的机动性发挥出来,成为一步活棋,而不是被动驻扎死守的死棋。 袁熙之所以有这个自信,是因为有后世历史作为先进经验,证明这个想法是可行的。 四个方向,蓟城南部相邻冀州,且河网密布,防守容易。 北部则是有长城,依托关口防守,暂时也问题不大。 东边现在情势不明,单于塌顿和公孙度在辽西辽东互相牵制,也不是眼下的重点扩张方向。 剩下的,便是最近最重要,也是漏洞最大的西部太行山防御线,其中只要卡住几个易守难攻的隘口,敌人便很难进来。
太行山共有八陉,军都陉位列其中之一,居庸关就是军都陉中一个关口,为天下九塞,又称京西四大名关。 飞狐陉和蒲阴陉相连,同时扼守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东部的山西高原和蒙古草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节点。 后世蒙古大军南征金国,在居庸关受阻,于是改路进取飞狐陉,最终攻下了金国都城中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明代的土木堡之变,瓦剌挟持了朱祁镇,朱祁镇一路叫门,沿途守军被迫开关投降,瓦剌军队势如破竹,威胁京城,兵部尚书于谦凭借蒲阴陉的紫荆关,止住了叫门天子的脚步,成功守卫了京师。 这便是御敌城外,不然死守京城,满配要几十万军士,敌人还没来,自己反而要被吃垮了。 这些被后世无数条人命填进去,才验证出来的血的教训,如今正摆在袁熙面前,会让他少走很多弯路。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急着马上攻打黑山军的原因,其首领张燕虽然厉害,却不知道后世的事情,所以太行山也只是零零散散在关口建着些不怎么牢固的山寨,正是最好的机会。 袁熙的构想,就是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打穿太行山重要关口,在其上建立自己的营寨驻守。 这样的话即使不能完全剿灭张燕,也能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 不然的话,双方持续拉锯,要是让张扬醒悟到关口的重要性,反而先行立寨,头痛的就是袁熙这边了! 那时幽州就要面对黑山军时时刻刻的sao扰,还不好反击,袁熙绝对不想看到这种场面。 袁熙正是知道了历史的前车之鉴,才这么重视在蓟城,这是一颗钉子,一旦被外族拔去,黄河以北便任由外族肆虐,如同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一样。 袁熙对众人说了自己对黑山军的想法,最后道:“黑山军和袁氏已成死敌,迟早必有一战。” “如果正常的话,三郡春耕夏收后军粮充足,便可准备对黑山军动手。” 众人齐齐思索起来,心道是不是太自信了些? 那几十万黑山军,可不是几十万头猪! 袁熙看出了众人的疑惑,说道:“对方确实人不少,但我听说这两年并州粮食歉收,根本吃不饱饭。” “如今春耕还有个把月就要开始了,加上蓟城开荒筑城,需要大量人手,所以我想用些计策,将黑山军的劳力拉过来。” 陈珪听了,赞道:“此消彼长,这边来耕地的劳力多了,黑山那边春耕的人自然就少了,到时候会更加缺粮,打仗时更加捉襟见肘。” “公子这想法,颇得兵法之妙。” “能让百姓动心的,多不过土地粮食,公子只要舍得,必然能引人来投。” 袁熙笑道:“没有什么不舍得的,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当下活人比土地重要多了。” “还请汉瑜先生帮忙想想,如何让人来投靠,到时我便让国让派人去太行山中散布消息。” 刘和道:“若是蓟城如此重要,那许县令” 袁熙断然道:“麻烦刘兄搜集他的不法证据,即使他和有些事情无关,也不能留了,更何况他做的事情已经够死了。” “蓟城的百姓,需要一个交代,也需要有人把所有事情背起来。” “事情到他为止。” 众人听了,皆是心中一凛。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