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云霄探洞得奇宝
五台山最初是道教名山,原名紫府山,东汉时逐渐被佛教取代。仅有几座观寺,还有道士在此修行,玄真寺便是此一。 云霄先去了石盆玄真寺寺院。 “福生无量天尊。”云霄进寺后拿出三清殿文牒递给门前一似僧似道的人。 他接着文牒对云霄望了眼,进去通报;一会一年长穿着道袍的道士走了出来“福生无量天尊,小道友辛苦了。” “福生无量天尊,小道游历经贵宝寺,望留宿赐教。”云霄道。 “道友请便。”年长道长嘱咐安排。 云霄进禅房与道长交流相关道经后,并在寺内参观,听说寺中有一藏经室,到很是意外,进去看看。 云霄巡视了一番,无甚孤本秘籍,但从书架下格找到一本五台山奇闻录。拂去落尘,翻了几页,并和其陪着的道人说晚上借此书一阅。 玄真寺座北向南,三岭钳抱,上悬壁石,下临陡渊,翠柏如伞,疏疏密密布于四周,大殿一座,门楼一座,石洞三个,僧舍三间。 这玄真洞水池,池水清澈,不涸不溢。 云霄抄起水抹了抹脸,还捧水喝了二口,甘甜入喉。又仔细看了几遍清代石碑,步出转到大仙洞,看完后,来到庙前右下方风洞(又称石盆洞)。 洞不大,洞深处石台上有三尊石像,不知是年代久远还是雕刻粗糙,模糊不清。 在石台下又有小洞,深不见底。奇闻录上记载,文殊菩萨初来震旦之时,即居此洞之中。 诗云“洞内又见洞,幽深不见底,滴滴甘露水,润生万年石。”云霄又丢一石子进小洞,不见回音。 闭眼感受,隐约有丝丝真气溢出,常人感觉不到。云霄暗打主意,晚上来一探究竟。 晚饭后,云霄和道长打过招呼,说要上晚课,回房打坐念经。 大约晚十点多钟,熄灯,僧人睡熟。 云霄带上金龙剑,穿上大师伯给的金丝软甲,又带上符,还带上强光手电筒。虽然开了天眼,视夜如昼,开天眼是要消耗真气的。 一切准备妥当,云霄悄悄出了门,直奔寺右下方的石盆洞。 来到三尊石像前,拜了拜,就当作三清老祖吧,接着拿手电对台下小洞往里照了照,一猫腰钻进小洞里。 小洞一米多见方,前面还有大大小小的石头卧在其中,云霄很小心地往下爬行。 约爬了几百米时,云霄从洞中霉腐阴潮寒冷的湿气中,感应到那灵气更加明显。 洞越来越大,大约有二米见方了,云霄起来猫身走了二三里,听见了潺潺流水,似乎还有微风。 云霄点燃火柴,只见火苗摇晃,可能前面有暗河,从出囗进来的风吧, 这是能完全直立行走了,手电照的前方似有弯角,走进豁然开朗,只见有一间房子大小。 从石壁渗出的水形成尺方泉,流出形成小溪,溪边一石突出部分,上有一垫子,看来以前有人进来过。 往前又一拐弯,空间陡然升高,有一杯粗水滴落下来,冲在下方一石上,夜里莹莹有光,并在石周形成光圈。 云霄想起诗句“滴滴甘露水,润生万年石。”果然从无空xue来风之说。 感觉此处灵气浓郁,如在此修炼,一日抵一月,难道这灵气来自这块石头。
传说文殊菩萨来此庙修道,此石是因文殊菩萨在此修练而听经开窍生悟性成灵石;还是因这灵石有灵气,文殊菩萨来此。这或许是永无答案的伪题,不解之谜。 不管这些,先看看周围,洞到此为底了,前有一狭缝,不过十来公分,人是没法过去了,溪水从这流出,水声也是从这缝中传来,应是地下暗河。 云霄在溪边石头的垫子上坐了下来,感到从拐角处飘来丝丝微风,似灵气贯体。 云霄确定这灵气确实来自小瀑布下的大莹石。 他走到瀑布下抱起大莹石,搬到垫子上,用强光手电周身打量了番。 莹莹之光来自石内部,只见云霄运起心法,气沉丹田,力贯双臂,运真气于掌,一掌劈下,大石应声而开,如刀切般平整,在有一半中心处,有一鸡蛋大的石核,如夜光石般闪着柔和的莹光。云霄伸把这中间的石核扣了下来,温润如玉,能量澎湃。 这可能和司马道长给我的是一样的灵石。这我要吸收完,肯定能突破筑基大圆满,境界能上去,肯定能达天人合一。 云霄一阵狂喜。这整块玉石也是好东西,在世俗怕也价值连城,我也可以作为布阵的材料。 云霄对垫子打了个稽首,不论是文殊菩萨所用,还是其他高僧所用,我能得此奇遇,也因你们当时未取之故。 接着把灵石装入口袋,带上玉石往回走,快到洞囗须爬行时,真是一寸一寸往前推,快天亮才到洞囗,然后放离洞口约五米处埋好,这才出了洞。 天亮早课,用餐后与道长告辞,向殊像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