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害羞?谁害羞了!玉嬛才不承认,闷哼了声,垂着头不再说话。 车厢里愈来愈暗,外面天寒地冻,冷风仍从车帘缝隙里往里窜,她靠在梁靖身上,却像是贴着火炉,暖融融的。她心里觉得古怪,瞧着梁靖胸膛上的绣纹,拿指头抠了抠,又悄悄缩回去,而后抿着唇笑了笑。 梁靖突然现身,确实在她意料之外。 先前在魏州相处月余,被秦骁和永王裹挟在是非里,她其实看得出来,梁靖绝非池中之物。出自侯门的贵公子,文韬武略,若跟梁元辅一般投靠永王,自会有大好前程。他却偏偏舍了捷径,暗里襄助东宫,在魏州时操劳奔波,到京城进了大理寺,也是日日忙碌,甚少闲暇。 从那日太子微服驾临的情形看,他虽不显山露水,却已是东宫的左膀右臂。 这样的人,多半是胸有丘壑,心思都扑在抱负志向上。 相较之下,她的分量应是微乎其微。若不是两人因长辈当年定下的婚约凑在一处,梁靖恐怕也未必会对她过于照拂。京城里有兵马司各处巡逻,她身边也有人暗中护卫,这般小事,原本不必他花费心力。 谁知道梁靖竟会亲自过来,而后听了她的建议,在这寒风冷雪里默然等待? 虽是婚约促成,但梁靖对她的好,或许比她想的还要深那么一点点。 玉嬛唇角翘了翘,目光落在他的喉结和瘦削轮廓,虽沉默,却坚毅。她忽而笑了下,低声道:“晏平哥哥,刚才多谢你了。” 咫尺距离,她的气息落在脖颈,温热微痒。 那声“晏平哥哥”,更是柔软悦耳。 梁靖身姿坐得笔直,有点紧绷似的,喉结动了动,闷声道:“谢我?” “嗯。对了——先前在怀王府上,我见到了太子,当时永王也在。”她抬头,对上梁靖的眼睛,有点歉疚,“我当时实在诧异,没能掩饰住,恐怕永王也瞧出了端倪,起了疑心。你……怕是得留意些了。” “总会有露馅的时候,无妨。”梁靖脸上倒没见不悦,只盯着她,眸色幽深。 玉嬛松了口气,“那就好。” 因有旁人在车厢外,两人也没再多说,等兵马司派人过来,问明经过后将那几个男人带走,梁靖便送玉嬛回睢园。 夜深雪浓,行路不便,谢鸿索性留他在客院住下,就着红泥火炉慢慢喝茶。 …… 比起谢家的雪夜融融,永王身边就冷清得多了。 他身边一位正妃两房侧妃,却都是萧贵妃帮他挑的,取其家世门第做助力,单论容貌心性,却未必合永王的意。先前新婚燕尔,还有些颠鸾倒凤的兴致,到如今新鲜劲儿过去,便有些索然无味。 他独坐在书房里,推窗瞧着外面纷纷扬扬的雪,神情跟夜色一样薄凉。 殿外灯笼在风雪中微晃,昏黄的光将雪片映照得格外清晰,亲信侍卫刘庸冒雪而来,入内求见时,神情带些不安,“殿下,派出去的人失手了。”他抱拳躬身,自责道:“是属下办事疏忽,请殿下责罚。” “失手了?”永王皱眉,“怎么回事?” “谢姑娘身边似乎有人保护。属下没等到消息,跟过去看时,派去的人已落到了兵马司手里,京兆衙门也有人在,还有一位似乎……”他迟疑了下,抬眼觑永王的神色。 永王不耐烦,“说!” “似乎是武安侯府的梁靖。” “梁靖?” 刘庸迟疑了下,毕竟忌惮梁侧妃和武安侯府,只补充道:“属下是从远处看的,站得远,天也黑了,看得……不是很清楚。” 他虽如此说,但敢报出这个名字,显然是有七分把握的。 永王眉目微沉,盯着外面纷纷扬扬的雪,片刻后猛然扬手,将窗扇重重阖上。 “废物!”他斥了声,喝命侍卫退下,独自在殿中踱步。 拦路劫人这事儿不算太大,那几人并非永王府的亲兵,京兆衙门里有他的人,回头他派长史走一遭,随便审审尽快处置也就完了。但劫人失败这事儿,却着实在他意料之外——刘庸是萧贵妃请萧家物色的人,跟了他几年,办事向来稳妥,在京城里捉个姑娘,本该是手到擒来的事,谁知这回竟会失手? 出手劫人,定是选僻狭之地,梁靖怎会那么及时地赶到? 这事是他临时起意,无从泄露,东宫的眼线难道已隐秘周全到了这地步? 永王隐隐不安,待次日长史过来后,便命他亲自去京兆衙门摆平此事。 谁知长史借故往京兆衙门走了一遭,却是徒劳无功——在他登门之前,大理寺少卿梁靖亲自去当人证,说歹人趁夜行凶,险些伤及人命,务必查明。随他一道去的,还有东宫那位协掌兵马司的小将,据说是昨晚活捉了歹人的,两相夹击,这事儿便不能含糊过去。 长史回府后禀明,永王固然气恼,却也无法。 好在昨晚劫人未遂,即便真查到刘庸头上,也不是多大的罪名。东宫难道还能拿着这芝麻大的事去皇上跟前告状,找他的麻烦? 届时他只推说刘庸见色起意,认个御下不严的错,便可反咬东宫小题大做。 只是玉嬛和梁靖竟已投到东宫麾下,这事着实令人气恼,当即命长史修书往武安侯府,隐晦说了此事,颇有让梁家管好儿孙,叫梁靖斟酌行事,少给他添乱的意思。 …… 梁靖这边,却半点都没有斟酌的打算。 怀王爷是个要紧的人物,不止永王盯着拉拢,太子也是尽力孝敬的——毕竟是景明帝最信重的人,哪怕不指望他为东宫助力,也该打点好叔侄关系,别叫他给东宫挖坑。先前怀王行事不偏不倚,太子便没打过歪主意,如今永王自己送上门来,岂能放过? 这两日玉嬛往京兆衙门走了好几遭,福安小郡主得知后,随口便说给了怀王。 怀王是皇宫里打滚大半辈子的人,哪能瞧不出端倪? 待京兆府查到刘庸头上,他心里有了数,趁着这日得空,便将玉嬛连同当时在场的梁靖一道召往府中。 客厅里茶香袅袅,怀王端居主座,待梁靖将事情经过说明白,便看向玉嬛。 玉嬛当即点头佐证,“先前家父险些遇刺,梁大哥怕这边再出事,便安排了人暗中护着我。那晚若不是他们及时察觉,递信给梁大哥,恐怕真的……” 她咬了咬唇,神情黯然。 怀王颔首,仍是惯常的儒雅之态,那份端贵威仪却叫人敬重,“你可知道,他们为何劫你?” 这话问得正中下怀。 玉嬛站起身来屈膝为礼,“我有些猜测,只不知想得对不对。” “无妨,只管说。” 他态度和蔼,玉嬛也少了点顾忌,盈盈站在桌边,缓声道:“玉嬛自入京城,便承蒙王爷照拂,其实心里也明白,王爷看的是故人的情面。”她顿了一下,见怀王并无不悦,接着道:“永王殿下想必是知道了我的身份,不知为何,在魏州时曾数次流露招揽之意。” 这倒让怀王意外,手中茶杯微顿,看向梁靖,“你也是知道了?” 梁靖就坐在玉嬛身侧,颔首道:“不久前知道的,祖父得知这事儿,很高兴呢。” 怀王跟武安侯有过旧交,诧然看了梁靖一眼,旋即明白过来。 韩太师的案子错综复杂,他没能施以援手,武安侯爷也是,那场烧尽太师阖府上下的大火,故人们恐怕都深藏在心里。时隔十余年,故人之女还侥幸活着,他都能怜爱照拂,武安侯自然会想起旧时婚约。 只是永王那孩子…… 他沉吟了下,问道:“他既然数次示好,你如何回答的?” “我不敢应承。”玉嬛眉目微垂,低声道:“先前家父险些遭秦骁刺杀,其实我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回家父得以回京,我能有幸见到王爷,确实是托了永王的福。但他要我讨好王爷,帮他做些事,我却不愿意。” 十四岁的少女,平素瞧着乖巧懂事,这话说出来,却存着几分委屈。 永王听得出来,摆手示意她坐回去,沉吟片刻,脸色却渐渐难看起来。 当日永王从魏州回京时,差事办得漂亮,却称病两月,外头虽压住了,怀王却能猜出些端倪。不过两个侄子夺嫡,各凭手段,虽难看了点,也不关他的事。之后永王说太师遗孤尚且在世,并供出谢鸿,怀王感念之余,其实也存了几分疑惑。 如今再看,脉络便清晰了起来。 ——永王这是想拿着玉嬛做诱饵,卷着他倒向永王府,给夺嫡添一道筹码啊! 而至于先前那场刺杀,永王图谋的恐怕不止是太子,更是眼前这个娇滴滴的孩子。一旦谢鸿死了,玉嬛无依无靠,被永王告知身世又善加照拂,她怀着对东宫的仇恨,会如何行事,几乎无需推想。 难怪永王兵行险招,无缘无故地去谢家头上动土,原来是怀着这般盘算! 萦绕在心头的疑云霎时清明,怀王恍然大悟之余,亦有怒气隐隐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