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终于来了
何玉妍和林阮差不多大,是个很聪慧的姑娘,长得漂亮,性格落落大方。父亲是知府,祖父是阁老,又有萧景宸这么个表哥,这也就是没在京都,不然何家的门槛早让媒人给踩断了。 即便是在这淮阳府,何家也没少被媒人登门,而且基本都是京都里的世家,但是何家一直没有松口,说想多留着闺女几年。 但其实何玉妍已经不小了,比林阮大一岁,这个年纪的姑娘,便是没有出嫁,也都定下了亲事。 为了闺女的婚事,何夫人也没少操心,她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希望她能嫁个如意郎君。 何夫人的要求也不高,就希望未来的女婿能努力上进,又能知冷知热,婆婆性子和善,家中的兄弟妯娌也都好相处,最好家里人口能简单些。 可看着简单的条件,在他们这个层次却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哪个清贵世家里的关系不是错综复杂?不说一个大家族,便是单单一房来说,兄弟姐妹之间都勾心斗角的厉害。 他们何家在大周这些世家中来说,已经算是比较简单清静的了,可还是少不了那些糟心事。 眼看女儿一天大过一天,何夫人这心里别提有多急,可再急,她也不想委屈了女儿。 刚刚在门口沈廷烨给她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而且沈家的家风在京都里也是出了名的好,所以何夫人立马就动了心。 沈家的儿郎都在戍守边关,且沈家世代都只忠于皇帝,从不参与任何朋党,所以他们家的孩子在择偶方面也极为谨慎。像何家这样的家庭 ,多半是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的。 所以何夫人之前压根儿就没往这上面想过,可这会儿却是越想越觉得两个孩子极为合适,光是冲着沈家男人不纳妾这一点,她就不肯轻易放弃。 林阮明白了何夫人的想法后,顿时也上了心,她跟何玉妍相交过一段时间,很清楚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真的,何玉妍这样温柔美丽又知书达礼的姑娘,配她那个钢铁直男的三表哥,她都觉得有点委屈了。 不过她三表哥除了直了些,别的方面却是没得说。 于是林阮笑着道:“还没呢,外祖父怕路上有危险,为了这事儿,把三表哥相看的事情都推到半年后了。我二舅母说正好趁着这半年时间,她在京都里先好好打听着。外祖父说等三表哥回京都之后再相看。” 何夫人心里有了底,脸上有了笑模样,不再说这个话题,又说起了旁的事情。 林阮陪着又说了一阵子话,便要起身告辞。何夫人热情地要留饭,林阮都给推辞了,“何姨,我下午就要动身回青州,家里还有些事情要处理,等番薯的事情忙完了,我再回来陪你吃饭。” 何夫人留不住她,只好亲自把她送到大门口,到的时候,沈廷烨在何大人父子的陪同下,已经等在那儿了。 再次见到沈廷烨,何夫人的眼神就有了不小的变化,眼里满是笑意,活脱脱的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的模样。 林阮把这变化看得真真的,转头看了一眼察觉到何夫人态度变化之后而有些不自在的何玉妍,再看了一眼啥也没察觉到的沈廷烨,嘴角抽了抽。她这三表哥,真是不止是直,而且情商怕是也有点欠费。 不过何玉妍的确是个好姑娘,当她表嫂确实是件极好的事情。 但因为有了之前周莲儿的事情之后,她对牵红线这种事情真的敬谢不敏了。 至于何玉妍和何玉烨有没有那个缘分,这就要看天意和沈、何两家的意思了,她是绝不会插手的。 从何家回来之后用过午饭,林阮一行人便出发赶往青州。 头一天,一路上十分平静,没有半点异常。 林阮并不敢大意,以楚王的行事风格,肯定不会放过她这个对萧景宸最有效的钳制。 第二天傍晚时分,林阮一行人正加快速度争取在天黑之前赶到下一个县城的客栈时,天空中传来一阵急促的鸟叫声。 林阮不知怎的,心里反倒觉得松了口气,果然她没有猜错,楚王的人来了。 放出异能数了一下,对方来的人不少,足有二百多,其中一部分还带着弓箭,这是远攻进攻都考虑到了。 这二百多人分成了两批,一批在前面埋伏拦截,另一批则将他们的退路给完全堵死。 林阮用异能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立刻把甲一叫了过来,“吩咐队伍立刻改道进山。” 甲一虽然不知道林阮为何会下这个命令,但是他从来不会去质疑林阮的决定,林阮的命令,哪怕完全没有任何异议,他都会带着人去认真执行。他就是林阮手里的刀,林阮指哪儿,他就砍向哪儿。 指令刚传达下去,沈廷烨便调转马头到了马车跟前:“阿阮,怎么突然改道了?不是要在天黑前赶到前面的县城吗?” 林阮用异能看着正在逐渐缩进距离的那些黑衣人,小声回答道:“有埋伏,先进山避一避。” 沈廷烨挑眉:“埋伏?楚王的人?” 林阮点头。 沈廷烨从怀里掏出一只望远镜来,朝着四周望了望,然后又从马背上跳更动,伏在地听了听,脸色立刻就凝重起来,“所有人立刻改道进山。” 林忠从后面的马车里探出头来,一脸担心地问道:“阿阮,出什么事了?” 林阮不想吓着他,便笑了笑,“爹,没事,有点小麻烦,需要进山避一避。你到我这边马车里来吧。” 她的马车是特制的,车厢十分结实,机关一开,几个窗子和前面的门也会立刻关上,跟个铁桶一般。 林忠心里跳了跳,但什么也没有多问,立刻从他自己的车里下来,上了林阮的车。 几个丫环也都到了林阮的车里来,原本还算宽敞的车厢里立刻就挤得伸不开腿了。 车子从平坦的官道上拐进了小道里,一阵颠簸后,到了山脚下。 “所有人都下车,下马,徒步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