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八万四千
时间比较紧迫,为了尽快完成结义虚竹和高人指点这两个跟少林寺有关的任务,吴明吃完早饭之后,便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王语嫣,然后乘坐金金飞出了逍遥谷。
大雕展翅云飞扬。
这次金金飞得很高,在它的背上,吴明越感觉到了天地的博大,心胸也变得格外开阔,无形中更增加了他对武学之道的体悟。
吴明开始只跟金金说了一句去少林寺,金金便点头一路直飞,仿佛认得路一样,竟然没有询问过吴明一句走得十分正确。
吴明心中暗暗惊讶,难道金金以前去过少林寺?
如果它真的去过少林寺的话,那么应该是逍遥子坐着它去的。
以前吴明看天龙一书时就现扫地僧对逍遥派的功夫十分熟悉,当时金庸武侠论坛里的很多读者都在怀疑扫地僧的身份。
大致的猜测有两种。
第一种,认为扫地僧跟逍遥子乃是朋友。
第二种,认为扫地僧跟逍遥子乃是同门师兄弟。
但不管那种,都无疑说明,逍遥子跟扫地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吴明以前认为是第一种,而现在通过金金的表现,他越认定,逍遥子跟扫地僧以前绝对是有来往的,说不定真的是很好的朋友。
既然金金认得路,那事情就简单了,省去了很多麻烦,毕竟吴明乃是现代人,没有了卫星定位系统和导航图,要他在空中指路,根本就不靠谱。
金金的度极快,一路如同风驰电掣,吴明甚至觉得要比现代社会的高铁还快,那种度带来的风力,如果没有一身绝顶的功夫在身,说不定会被吓个半死,也根本就不可能稳稳地坐在金金的后背上。
这种度,再加上没有任何空间障碍,走的几乎是纯直线,以吴明的估计,到少林寺最多也就一个半时辰。而若是骑马的话,则差不多要两到三天的时间。
吴明的预测果然还是十分准确的,经过一个多时辰的长途飞行,金金就带着他来到了少寺山附近。
为了避免引起少林僧人的注意,吴明让金金停到了某座山头之上,然后自己独自一人施展轻功下山,前往少林寺。
途中经过一条溪涧的时候,吴明遇到了一群挑水的少林寺弟子。
这群少林中人有和尚,也有并未剃度的俗家弟子。
以吴明现在的眼光,随意一扫便现他们乃是初练的武者,应该是在通过挑水来练习基本功。
天龙书中曾经提到过虚竹的练武经历,他虽然在少林寺出家,但练功却很晚,大约是二十二岁的时候才跟着少林僧人慧轮学习少林功夫“罗汉拳”和“韦陀掌”。
吴明想到自己提前了不少时间来见虚竹,此时的虚竹算起来应该跟这群少林弟子差不多一样,都是在奠基的阶段。
吴明心里甚至在想,虚竹会不会就在这些挑水的人中呢?
于是吴明故意躲在溪涧边的大树顶上,居高临下查探这些少林弟子。
这群少林弟子大约二三十人,其中大多为十五六岁的少年,年纪过二十以上并且剃度为僧的也就区区四五人而已。
在这四五人中,吴明现了一名长相特别丑陋的和尚。
天龙书中曾经介绍过虚竹的外貌,说他相貌丑陋,浓眉大眼、鼻孔上翻,双耳招风、嘴唇甚厚。
吴明将两者对照了一下,还真是如此,这也让他心中惊喜无比。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兴奋之下,吴明正想上前攀谈,这时却现溪涧边似乎生了争执。而争执的两人其中之一就有他想要攀谈的目标。
跟疑似虚竹的和尚争吵的乃是一个大约十五六岁的俗家弟子,只听他哈哈笑道:“这溪涧里的水干净的很,哪里有什么虫子,虚竹师兄你真会说笑。”
听到这里,吴明心中已经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就是虚竹,心中大喜过望,也没有着急上前,倒想听听虚竹会怎么回答。
只听虚竹道:“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rou。林师弟你未读佛经可能还不知道其中的玄奥。我辈凡夫看来,水中自然无虫,但我佛以天眼看水,却看到水中小虫成千上万。”说话的时候,他右手指着左手中拿着一个化缘用的钵,钵里面盛了大半的水。
吴明听后暗暗惊诧,这个佛家理论虽然牵强附会,但实际上水中却有诸多的微生物,从微观学的角度来看,说一钵水里面有成千上万的小虫子倒也不为过。
姓林的俗家弟子并不是吴明,当然不会相信如此清澈的溪涧之水怎么可能有虫子,于是他忍不住笑着嘲讽道:“虚竹师兄,你喝水的时候念了饮水咒,这些喝下去的水里那八万四千条小虫子就不死了吗?”
虚竹一愣,似乎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于是讪讪道:“这个……师父没教过,念了之后应该多半就不会死了吧。”
姓林的俗家弟子摇头道:“小虫到了肚子里哪有不死的,只不过师兄念咒之后,八万四千条小虫通通往生西天极乐世界。师兄喝一钵水,就度了八万四千名众生。真是功德无量,功德无量哪!”
吴明自然听出姓林的话语中的嘲讽之意,但虚竹却当即愣住了,似乎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末了竟然喃喃道:“一举度八万四千名众生?小僧万万没有这么大的法力。”
虚竹的话让其它少林寺弟子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由于虚竹的外貌丑陋,加上性格老实木讷,一直是众弟子取笑和戏耍的对象。
幸好虚竹为人忠厚善良,待人坦诚,从未在意众人的取笑,不然恐怕在少林寺也就呆不下去了。
众人大笑的时候,林姓弟子身边一名差不多年纪的少年忽然指着虚竹手里的钵数道:“一、二、三、四、五、六、七……一百……一千、两千、一万、两万……虚竹师兄,错了,错了,这钵中只有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九条小虫,你多数了一条。”
吴明听完顿时哑然失笑,这小子也太坏了,分明就是故意借机来戏弄虚竹的。
“不对。”吴明淡淡一笑,从树顶飘飞而下,轻轻落在众人中间道:“本人吴明,刚刚远远也数了一下,这钵水中明明正好八万四千条小虫的,看,想必你遗漏了这里的一条。”末了,还一本正经地指了指钵子的边缘处。
众人都十分惊讶,怎么也想不到会从天而降来个人帮虚竹解围。
而虚竹此时却惊疑万分,只当佛祖显灵,嘴里不断念着佛经
那张姓俗家弟子见吴明轻功高明,心中有些惴惴,但想到自己这边人多势众,当即大着胆子恼道:“胡说八道,你区区一个凡夫俗子,又没开天眼通哪里能看到水中的虫子。”
吴明笑道:“我是凡夫俗子难道你就是开了天眼通的佛祖了?”
“你……”张姓俗家弟子顿时无言以对,胡搅蛮缠道:“你管我是不是开了天眼通,反正我就是能看到。”
吴明真想说,你的眼睛堪比显微镜那么厉害,你mama知道吗?
不过,这里是古代,还是少用现代的词汇比较好,于是吴明忽然一把抢过虚竹手里的钵,将水倒掉,重新在溪涧里又盛了半钵,数量明显要比之前少。
吴明笑着问道:“既然你这么厉害,那可能数出这次的水里有多少条小虫子?”
由于吴明刚才轻身功夫不凡,众人都被震住了,加上吴明长相器宇轩昂,气势不凡,众人倒也不敢无礼,都在一旁呆呆地观望起来。
张姓俗家弟子装模作样又数了一次,因为见钵里的水比之前大概要少一半左右,当即便道:“一共是四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小虫子,一条不多,一条不少。”
吴明淡淡一笑,不置可否,却转头对愣在一旁的虚竹问道:“这位师兄,依你之见呢?”
虚竹挠了挠头道:“小僧不知道,不过按照佛经的说法,这水里的虫子应该依然还是八万四千条。”
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刚才一钵快要满了是八万四千条虫子,现在少了大半还是八万四千条虫子,怎么可能呢?
吴明听了之后却是笑道:“没错,就是八万四千条,但你可知原因?”
虚竹摇头道:“小僧不知,愿听施主高见。”
吴明笑着说道:“八万四千这个数字并非实数,乃是用以指代数量非常多的虚词,只要数量多到数不清的地步,在佛语里便可以用八万四千来代替。世间有八万四千烦恼丝,不是说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而是说世间的烦恼很多,多到数也数不清。就像这水里看不见的小虫子一样,多到我们凡夫俗子根本就无法数清,所以便可用八万四千来代替,用来指代数量很多。”
吴明虽然不怎么了解佛法,但对于虚词还是实词当然是明白的。
八万四千乃是佛家的一个虚词,借以表明数量很多。
虚竹恍然大悟道:“阿弥陀佛,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小僧明白了,多谢,多谢!”
:"..",。,谢谢!
大雕展翅云飞扬。
这次金金飞得很高,在它的背上,吴明越感觉到了天地的博大,心胸也变得格外开阔,无形中更增加了他对武学之道的体悟。
吴明开始只跟金金说了一句去少林寺,金金便点头一路直飞,仿佛认得路一样,竟然没有询问过吴明一句走得十分正确。
吴明心中暗暗惊讶,难道金金以前去过少林寺?
如果它真的去过少林寺的话,那么应该是逍遥子坐着它去的。
以前吴明看天龙一书时就现扫地僧对逍遥派的功夫十分熟悉,当时金庸武侠论坛里的很多读者都在怀疑扫地僧的身份。
大致的猜测有两种。
第一种,认为扫地僧跟逍遥子乃是朋友。
第二种,认为扫地僧跟逍遥子乃是同门师兄弟。
但不管那种,都无疑说明,逍遥子跟扫地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吴明以前认为是第一种,而现在通过金金的表现,他越认定,逍遥子跟扫地僧以前绝对是有来往的,说不定真的是很好的朋友。
既然金金认得路,那事情就简单了,省去了很多麻烦,毕竟吴明乃是现代人,没有了卫星定位系统和导航图,要他在空中指路,根本就不靠谱。
金金的度极快,一路如同风驰电掣,吴明甚至觉得要比现代社会的高铁还快,那种度带来的风力,如果没有一身绝顶的功夫在身,说不定会被吓个半死,也根本就不可能稳稳地坐在金金的后背上。
这种度,再加上没有任何空间障碍,走的几乎是纯直线,以吴明的估计,到少林寺最多也就一个半时辰。而若是骑马的话,则差不多要两到三天的时间。
吴明的预测果然还是十分准确的,经过一个多时辰的长途飞行,金金就带着他来到了少寺山附近。
为了避免引起少林僧人的注意,吴明让金金停到了某座山头之上,然后自己独自一人施展轻功下山,前往少林寺。
途中经过一条溪涧的时候,吴明遇到了一群挑水的少林寺弟子。
这群少林中人有和尚,也有并未剃度的俗家弟子。
以吴明现在的眼光,随意一扫便现他们乃是初练的武者,应该是在通过挑水来练习基本功。
天龙书中曾经提到过虚竹的练武经历,他虽然在少林寺出家,但练功却很晚,大约是二十二岁的时候才跟着少林僧人慧轮学习少林功夫“罗汉拳”和“韦陀掌”。
吴明想到自己提前了不少时间来见虚竹,此时的虚竹算起来应该跟这群少林弟子差不多一样,都是在奠基的阶段。
吴明心里甚至在想,虚竹会不会就在这些挑水的人中呢?
于是吴明故意躲在溪涧边的大树顶上,居高临下查探这些少林弟子。
这群少林弟子大约二三十人,其中大多为十五六岁的少年,年纪过二十以上并且剃度为僧的也就区区四五人而已。
在这四五人中,吴明现了一名长相特别丑陋的和尚。
天龙书中曾经介绍过虚竹的外貌,说他相貌丑陋,浓眉大眼、鼻孔上翻,双耳招风、嘴唇甚厚。
吴明将两者对照了一下,还真是如此,这也让他心中惊喜无比。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兴奋之下,吴明正想上前攀谈,这时却现溪涧边似乎生了争执。而争执的两人其中之一就有他想要攀谈的目标。
跟疑似虚竹的和尚争吵的乃是一个大约十五六岁的俗家弟子,只听他哈哈笑道:“这溪涧里的水干净的很,哪里有什么虫子,虚竹师兄你真会说笑。”
听到这里,吴明心中已经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就是虚竹,心中大喜过望,也没有着急上前,倒想听听虚竹会怎么回答。
只听虚竹道:“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rou。林师弟你未读佛经可能还不知道其中的玄奥。我辈凡夫看来,水中自然无虫,但我佛以天眼看水,却看到水中小虫成千上万。”说话的时候,他右手指着左手中拿着一个化缘用的钵,钵里面盛了大半的水。
吴明听后暗暗惊诧,这个佛家理论虽然牵强附会,但实际上水中却有诸多的微生物,从微观学的角度来看,说一钵水里面有成千上万的小虫子倒也不为过。
姓林的俗家弟子并不是吴明,当然不会相信如此清澈的溪涧之水怎么可能有虫子,于是他忍不住笑着嘲讽道:“虚竹师兄,你喝水的时候念了饮水咒,这些喝下去的水里那八万四千条小虫子就不死了吗?”
虚竹一愣,似乎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于是讪讪道:“这个……师父没教过,念了之后应该多半就不会死了吧。”
姓林的俗家弟子摇头道:“小虫到了肚子里哪有不死的,只不过师兄念咒之后,八万四千条小虫通通往生西天极乐世界。师兄喝一钵水,就度了八万四千名众生。真是功德无量,功德无量哪!”
吴明自然听出姓林的话语中的嘲讽之意,但虚竹却当即愣住了,似乎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末了竟然喃喃道:“一举度八万四千名众生?小僧万万没有这么大的法力。”
虚竹的话让其它少林寺弟子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由于虚竹的外貌丑陋,加上性格老实木讷,一直是众弟子取笑和戏耍的对象。
幸好虚竹为人忠厚善良,待人坦诚,从未在意众人的取笑,不然恐怕在少林寺也就呆不下去了。
众人大笑的时候,林姓弟子身边一名差不多年纪的少年忽然指着虚竹手里的钵数道:“一、二、三、四、五、六、七……一百……一千、两千、一万、两万……虚竹师兄,错了,错了,这钵中只有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九条小虫,你多数了一条。”
吴明听完顿时哑然失笑,这小子也太坏了,分明就是故意借机来戏弄虚竹的。
“不对。”吴明淡淡一笑,从树顶飘飞而下,轻轻落在众人中间道:“本人吴明,刚刚远远也数了一下,这钵水中明明正好八万四千条小虫的,看,想必你遗漏了这里的一条。”末了,还一本正经地指了指钵子的边缘处。
众人都十分惊讶,怎么也想不到会从天而降来个人帮虚竹解围。
而虚竹此时却惊疑万分,只当佛祖显灵,嘴里不断念着佛经
那张姓俗家弟子见吴明轻功高明,心中有些惴惴,但想到自己这边人多势众,当即大着胆子恼道:“胡说八道,你区区一个凡夫俗子,又没开天眼通哪里能看到水中的虫子。”
吴明笑道:“我是凡夫俗子难道你就是开了天眼通的佛祖了?”
“你……”张姓俗家弟子顿时无言以对,胡搅蛮缠道:“你管我是不是开了天眼通,反正我就是能看到。”
吴明真想说,你的眼睛堪比显微镜那么厉害,你mama知道吗?
不过,这里是古代,还是少用现代的词汇比较好,于是吴明忽然一把抢过虚竹手里的钵,将水倒掉,重新在溪涧里又盛了半钵,数量明显要比之前少。
吴明笑着问道:“既然你这么厉害,那可能数出这次的水里有多少条小虫子?”
由于吴明刚才轻身功夫不凡,众人都被震住了,加上吴明长相器宇轩昂,气势不凡,众人倒也不敢无礼,都在一旁呆呆地观望起来。
张姓俗家弟子装模作样又数了一次,因为见钵里的水比之前大概要少一半左右,当即便道:“一共是四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小虫子,一条不多,一条不少。”
吴明淡淡一笑,不置可否,却转头对愣在一旁的虚竹问道:“这位师兄,依你之见呢?”
虚竹挠了挠头道:“小僧不知道,不过按照佛经的说法,这水里的虫子应该依然还是八万四千条。”
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刚才一钵快要满了是八万四千条虫子,现在少了大半还是八万四千条虫子,怎么可能呢?
吴明听了之后却是笑道:“没错,就是八万四千条,但你可知原因?”
虚竹摇头道:“小僧不知,愿听施主高见。”
吴明笑着说道:“八万四千这个数字并非实数,乃是用以指代数量非常多的虚词,只要数量多到数不清的地步,在佛语里便可以用八万四千来代替。世间有八万四千烦恼丝,不是说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而是说世间的烦恼很多,多到数也数不清。就像这水里看不见的小虫子一样,多到我们凡夫俗子根本就无法数清,所以便可用八万四千来代替,用来指代数量很多。”
吴明虽然不怎么了解佛法,但对于虚词还是实词当然是明白的。
八万四千乃是佛家的一个虚词,借以表明数量很多。
虚竹恍然大悟道:“阿弥陀佛,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小僧明白了,多谢,多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