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取舍
书迷正在阅读:仙骑师传说、天尊劫度、上吊之前,崇祯掀桌、逗比叁尺:成长的烦恼、寰宇机械师、身为程序员,在异世界也要做游戏、逐火之辈、可逆可、炁体道、极品道侣
满唐华彩正文卷第411章取舍“崔乾佑!我吊你娘!” 大帐中,崔乾佑刚入内便听到一句怒骂,转头看去,只见骂他的是武令珣。 彼此都是安禄山的心腹部将,但崔乾佑性情孤僻,不如武令珣与安禄山更亲近。这种亲近有时似乎也能转化成某种权力,使得武令珣以官长自居,向同级的将领们吆五喝六。 崔乾佑被骂了也不应话,冷着一张脸,不怒自威。 “府君故意佯败,引来王忠嗣追击。”武令珣接着骂道:“这你都不能设伏成功,耽误大事,废物!” 帐中将领们一个个都蓬头垢面、衣衫不整,因战败时自顾仓促逃命而显得狼狈不堪,有些人甚至心跳还没缓过来。深怕安禄山追咎战败之责,恐惧无比。 这恐惧是有原由的,要知上次安禄山大败于契丹,就斩杀了哥解来承担罪责。后来史思明收拢兵马回到范阳,私下里还感慨了一句,“为人处世须进退得当,若我早些归来,也许被杀的就是我。” 故而,眼见武令珣找了一个发难的对象,很快就有人开始帮腔。 “不错,崔乾佑贻误战机,枉废了府君的诱敌之计啊!” 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近年来脾气愈发暴躁的安禄山竟是坐在那没吭声。直到崔乾佑面露冷笑、打算开口反讥了,他才摇手道:“够了!能怪得到崔郎吗?别再让我听到你们互相推诿。” 败给王忠嗣,他还算能接受,肥胖的脸上堆起些宽慰的笑意,又道:“崔郎,你也莫理他们,都是些粗人,说话没遮拦。” 崔乾佑方才被骂了没吭声,面对安禄山的宽慰竟也不吭声,依旧沉着脸站在那。 他的强势气场这时才展示了出来,不怕冷场,不怕尴尬。过了一会,安禄山感到有些尴尬,因崔乾佑有将才,有大用,杀之不得,只好干笑了两声,指着武令珣道:“你快给崔郎赔个不是。” 道歉容易,担责却难。武令珣眼看不能归罪于崔乾佑,扫视了帐中一眼还是没看到李归仁,那個该承担最大责任的曳落河主将也许已死在乱军之中了。 “府君,王难得忽然从后方杀出,我觉得十分奇怪。” 他很有号召力,一提出问题,帐中将领们纷纷附和,议论不已。 包括吉温,也十分的积极,帮忙回忆、分析昨夜的战役,努力与大家取得共识。然而,突如其来地,有人说了一句让吉温又惊又怕的话。 “王难得是随着运粮的队伍杀来的吧?” “不错,派人各个关卡去查。” “昨日运粮来的是谁?” “……” 吉温连忙开口辩解,表明自己绝不可能勾结王忠嗣,可他不开口还好,一开口那臭味反而冒犯到了别人。 “吉温!你果然是杨国忠派来的jian细!” “我不是,府君听我解释。” “鸡舌瘟,我早看你与我们不是一路人了!” 吵吵嚷嚷中,众人没有留意到有个人正在努力缩着身体,躲到了安守忠、安庆绪的身后,那是杨齐宣,正低着头,以鬼鬼祟祟的眼神瞥向吉温。 他这紧张的样子若是被谁看到了,难免要心生怀疑。可这帐里谋臣如云、猛将如雨,根本没人正眼瞧他。 “不是我!” 吉温一辈子冤枉别人,此时被冤枉得大急不已,干脆一把在安禄山面前跪下来,嚷道:“府君,要我把心剖出来给你看吗?我真的没有勾结王难得。” 安禄山与他感情很深厚,见他神情挚诚,不像作伪,不由疑惑起来。 然而,很快便有士卒回来禀报,王难得的云中军就是持着运粮的军令,跟着吉温的队伍到的石岭关。 “什么?” 吉温不可置信,呆若木鸡。 他猜测着怎么回事,然后一指武令珣,喊道:“伱找人做了伪证,别以为我不知!府君身边也有jian臣啊!” “插皮,我冤枉你做甚?” 杨齐宣听着这样的对话愣了愣,没想到吉温竟是这样猜测的。再一想,吉温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想到的、看到的自然也是如此了。 他既觉松一口气,又觉愧对吉温。 “不对。”吉温忽然惊呼。 杨齐宣一颗心当即被提了起来,偷眼瞧去,吉温已扭过脖子向他这边看过来了。两人对视一眼,他想躲,已来不及了,吉温张大了嘴就喊。 “是……唔!” 一个士卒已一把捂住吉温的嘴,将他拖了出去。 杨齐宣方才没留意到下的什么命令,一颗心脏忐忑不安,腋下冷汗直流。等了一会,却见那士卒满手是血,奔了回来。 “府君请看。” 众人目光看去,那士卒血掌摊开,一颗心脏便被展示在他们面前,竟还有些微微跳动的样子。 “哈哈哈。”安禄山又显出了那憨态可掬的笑容,问道:“你们说,吉温这颗心,忠是不忠?” 杨齐宣骇然欲死,眼前一黑,险些没摔倒过去。 ~~ 风吹过,吉温转身看向了南方。 他正被挂在辕门处,空荡荡的身体像檐铃一般在风中摆动。 血从肚子流下,淌在他的衣裆处,往下滴着。 “嗒。” 李归仁抬起头来,看到的是一对脚底板,于是撤了两步,方才看到死的是吉温。 他愣了愣,心想倘若自己早些归来,被杀的肯定就是自己了。 “李将军。” 李归仁正有些犹豫还要不要回营,忽听得一声呼唤。转头看去,原来是安庆绪。 安庆绪快步走到辕门处,压低声音道:“将军不必担心,此战乃因吉温勾结王难得,偷袭曳落河,罪不在将军。我已经与阿爷解释清楚了。” 李归仁见他还在讨好、拉拢自己,稍稍安心了些。 “眼下更要紧的,不是追咎。而是事已至此,该果断举兵了。”安庆绪道,“我们准备劝阿爷。” “都已经开战了,阿兄还在犹豫?” 李归仁十分惊讶,在他看来,都已经兵戎相见了,相当于安禄山已经造反了,居然还在讨论这个话题。 安庆绪也是皱了眉,缓缓道:“阿爷还是想等等看,看朝廷是相信他反了还是王忠嗣反了。” “这有何好等的?” 李归仁走进大帐,意外地发现,弥漫在大帐中的已不是战败的阴影,而是一种亢奋与躁动。 ~~ “反了吧!” “干脆就此举兵,杀入长安,夺了皇位!” “王上,下决心吧!” 这狂躁的气氛中,坐在主位上的安禄山反而很耐得住性子。 一直以来,他利用着麾下这些部将对大唐朝廷的不满,许诺他们更好的前景,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但他如今已是东平郡王,成了最不愿承受风险的一个。 “你们不了解圣人,但我了解他。”安禄山不能拒绝造反,摆着手道:“既然击败不了王忠嗣,就该回到范阳去,等着圣人下旨除掉他。” “都已经举兵了,哪有再缩回去的道理?!” “稍安勿躁。”张通儒只好硬着头皮站出来,道:“府君所言,是真正明智之举。正因我们既定策略是对的,王忠嗣急了,才会冒险偷袭,虽说教他侥幸胜了,可这改变得了圣人的心意吗?圣人还是会杀他,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即可。反而是我们若因一场小败乱了分寸,慌忙举兵,才是大错特错啊。” “张通儒,你还有脸说话?!若非是你出的歪主意,我们早就拿下太原了!” 张通儒一脸苦意,心想,事实证明这些将领就是敌不过王忠嗣,更可见他的办法才是正确的,偏是这些人更能鼓噪,做大事最怕这种群情激奋,脑子一热就盲目跟风。 他看向高尚、严庄、平洌等人,知他们是看得清局势的,希望他们开口说几句。然而,这些人一心造反,明知眼下不是好机会,依旧闭口不谈。 安禄山只好猛地一拍案,喝道:“闭嘴!都还没举旗,我的八千曳落河就没了,还有甚好说的,我意已决,回范阳休整!” 一锅马上要沸腾出来的水,暂时竟被他用锅盖压住了。 安庆绪好生失望,恨不得马上就要造反,正打算再劝安禄山,平洌却是拉了他一把,摇了摇头,附耳说了一句什么。 “二郎勿急,回范阳不是坏事……” 听到后来,安庆绪眉头一挑,点了点头。 ~~ 石岭关。 杨光翙望向关城下的兵马,焦急得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 眼前的情形是,倘若他不打开城门放王忠嗣进来,对方便可能攻进来;可若打开城门,他又不认为自己能顺利擒下王忠嗣,完成圣人的吩咐。 正纠结,有一员将领驱马到了城墙下一箭之地。 “府尹小心。”城头上当即有人惊呼道:“那是陇右李晟!” 杨光翙尚不知这句话是何意,“嗖”地一支箭矢已钉在他面前的城垛上,吓得他摔在两个亲兵怀里,定眼一看,那正晃动的箭支上绑着一封信。 展开来,是薛白的笔迹,邀他私下谈谈。 杨光翙心想自己与这反贼有何好谈的,之后想到了薛白的身世,以及在朝中与高力士、李倓的关系,竟又有些犹豫着是否真要与这样的角色结下死仇。 “写封信回复吧。”他心想。 恰此时,南面官道上又有动静,很快有兵士前来禀道:“府尹,圣人旨意到了。” …… 石岭关北面,薛白正驻马望着关城。 他手举千里镜,能够看到杨光翙大概的反应。 事情到了眼下的地步,当然很棘手。好在杨光翙是个软弱的对手,薛白有信心压服他,继续“保卫”太原,朝廷方面,就得看高力士如何转圜了。 视线里,杨光翙拆了信,果然没有撕毁,来回踱步了一会离开城头。但出乎意料的是,过一会儿,城门竟是缓缓打开了。 “嗯?” “杨光翙好大胆子。”李晟也是讶道,“不怕我们杀了他吗?” 薛白想了想,道:“不是杨光翙。” 随着这句话,有人从石岭关中驱马而出。 城洞里光线不佳,只能看到这人披着轻甲,身形高大挺拔,他的马速很慢,显得十分从容平静,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 直到他到了阳光下,薛白才看清他的样子,是个四旬的美男子,目光炯炯有神,气质沉稳刚健,不怒自威。 他竟不惧城外列阵的士卒,一直驱马走到了一箭之地以内,在离薛白仅十余步远的地方勒住缰绳,开口,以清朗的声音喊了一句。 “阿训!上前一见如何?!” 阿训是王忠嗣的小名,这人显然是王忠嗣的故人。 薛白遂踢了踢马腹,驱马上前。 “常山太守薛白,幸随王节帅抵御反贼,敢问阁下何人?” “金吾将军李岘。” “久仰。” 薛白确实是久仰李岘,知道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首先,李岘的身世就不一般,其高祖是唐太宗李世民,其曾祖是吴王李恪,其父是曾经的朔方、河东两镇节度使,开元年间战功第一的信安王李祎。 如今大唐几乎所有的主要外敌,突厥、契丹、奚、吐蕃,都曾经被李祎击败过,石堡城是他收复的,契丹、奚是他收服的,可惜继任者没能延续他的战功,丢了石堡城,反了李怀秀、李延宠,有了后来的一系列事端。 李祎不仅是宗室武功最高者,还教子有方,他的三个儿子李峘、李峄、李岘都是当今有名的贤士。 李岘年少时就曾名动长安,一度跑去修行佛法,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还是入仕为国效力了。这些年他辗转于各地任职,薛白与他今日还是初次相见。 “阿训不愿来见我?”李岘看了薛白一眼,再次扫视了前方的兵马。 “王节帅受了伤,正在静养。”薛白道:“李将军询问我也是一样的。” “也好。” 李岘竟是翻身下马,抬了抬手,让薛白带他到帐中说话。 这举动吓坏了后面的杨光翙,他连连招手,希望这位圣人遣来的钦差能够注意自身安全,偏李岘根本没看到,而杨光翙又不敢上前,急得干跺脚。 ~~ 进入帐篷,李岘看没有旁人,吐了一口气,径直道:“你知道你们的所作所为形同谋逆吗?” 薛白反问道:“李将军知道安禄山要造反吗?” 李岘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道:“在圣人眼里,造反的是你们。” 从这前半句话,薛白已能感受出他的态度,问道:“为何是李将军来?” “你猜猜。” 薛白沉吟着,问道:“可与高将军有关?” “不错。”李岘道:“高将军说服了杨国忠一起举荐,让我来收拾河东这个乱摊子。”
“太好了。”薛白不掩饰他的惊喜,甚至故意夸大惊喜的表情,道:“这比我预想中要好。” “你预想中局面会是如何?”李岘问道,他很想知道若自己没来薛白会如何做,也许会与王忠嗣占据河东,不再听朝廷旨意? “我已做好了冤死的准备。”薛白答道:“但我与王节帅但死无妨,唯恐再无人敢于提醒圣人,到时反贼起兵,生灵涂炭,社稷毁于一旦。” 李岘没有马上回答,只审视着薛白,以沉默来施加心理压力,但薛白久经考验,显露出了坦荡的眼神,仿佛毫无私心。 “目前还劝不动圣人。”过了一会,李岘终于摊牌,道:“想让圣人相信造反的是安禄山,这是后话。眼前更重要的是让圣人息怒,保住王忠嗣、保住你,更保住河东不落入安禄山手中。” 薛白问道:“如何做?” “首先得让圣人知道他的旨意还能在河东被不折不扣地施行。”李岘强调道:“此事至关重要。你们只有遵旨行事,才能解释你们还没反,才有可能指证安禄山反了。” “将军说这么多,依旧是想带走王节帅?” “我不会害阿训。”李岘道:“你的处境也很危险,眼下是因王忠嗣的威胁太大,圣人暂时还未留意到你。我带走他,才能设法保住你。” 薛白摇头道:“我不相信他回京了还能保得住性命,而他一死,河东还是会失控。” “高将军举荐我,就是相信我。”李岘问道:“你呢?信不信他。” 薛白道:“圣人的心意,与社稷的前途就是相反的。将军想要协调两者,怎么可能?” 李岘道:“你这话的意思是……圣人反了?” 他在吓唬薛白,用一句大逆不道的话逼迫薛白,使其不能再出言阻止他带走王忠嗣。 然而,薛白真就回答了。 “是。” 李岘皱了皱眉。 他这个小动作却没能阻止薛白的大逆不道。 “安禄山之心,天下皆知,圣人却一直要包庇他,这是对生黎百姓的背叛,是对祖宗社稷的辜负。” “你好大的胆子!” “将军是李氏宗室!那我敢问将军,你继承太宗血脉,受生民供奉,可有职责为国家出力,为宗庙担当?!” “够了!还轮不到你教我!”李岘怒叱一句。 他只觉这薛白胆子真的太大了,难怪能怂恿王忠嗣做出违抗圣意的逆行来。如此一来,这次的差事不好办。 李岘没有忘记自己是孤身入营来的。 “延鉴。” 忽有人在帐外唤了李岘的表字,李岘听那声音像王忠嗣的,又有些不太一样,转头看去,正见王忠嗣被人担着进来。 “阿训,你……如何成了这幅模样?” “老了,病了。”王忠嗣抬起手,握住了李岘的手,喃喃道:“见了你,又想起当年随你阿爷学习兵法的时光。” “你这是何苦?” “以前我听人问你阿爷,何苦南征北战,不如韬光养晦。他说,所有人都想着自己,不缺他一个,大唐社稷传到这代人手上,总有人得担……” “我记得,记得。”李岘道,“不说了,我带你回京,向圣人求情,可好?” 王忠嗣转过头看向薛白,见薛白有一个摇头的动作。 “薛郎,让我与延鉴单独谈谈。” 薛白再次提醒道:“节帅该知,倘若你不在,河东还是守不住。” 说罢,他还是离开了帐篷,留给王忠嗣与李岘单独说话的空间。 帐篷中,王忠嗣低声道:“我这情形,你也看到了,保不住我无妨,但你得保住薛白。” 李岘方才一直在看着薛白离开的背影,此时才回过头来,道:“他比我想像中更年轻,也更锐利。” “我打算把一切都交给他。”王忠嗣喃喃道:“他也担得住。” ~~ 薛白出了帐篷,很快便找到王难得、李晟。 相比于从小受李隆基抚养长大的王忠嗣,这两个将领在有些方面更大胆。 “李岘想带走王节帅。”薛白道,“我们要保住河东,只能凭借王节帅的威望。” 说罢,他转身看向石岭关的城门。城门还开着,一众官员还在那里焦急地待待着李岘。 薛白敢于扣留李岘,再强行进入石岭关,控制太原府。他宁可背上悖逆之名,也想保住王忠嗣与太原府。这是在赌,赌那个看似英明神武的李隆基最后会妥协。 他心里有个声音怂恿着他大胆冒犯李隆基,那个老朽昏聩的皇帝已经无力应对大的变乱,倘若王忠嗣能摆出强硬的态度,他认为李隆基反而会退让,派人前来安抚。 安抚个一年、两年,他就可以更好地遏制住安禄山。 这是说好的计划。 然而,王难得今日却是改了态度,道:“探马探到了消息,安禄山退往范阳了。” 薛白知道这代表着什么,李隆基必然也下了诏书,勒令安禄山返回范阳、不得妄动。而事到如今,安禄山还在扮演听话的臣子。 “雁门关呢?” “还没探到。” “我敢打赌,安禄山不可能放弃雁门关,占据雁门他才能隔绝朔方与河东。而且回范阳并不代表他没有野心了。”薛白道:“相反,回范阳更方便举兵。” 他这句话提醒了王难得、李晟一点,安禄山此行是来占据河东的,占据不成,本就不应该直接在河东起事,那是头脑发热的表现。 也就是说,安禄山哪怕要起事,也会先回范阳。 李晟心念一动,想到一事,还未开口,薛白已摆了摆手,依旧是不愿让王忠嗣回京的态度。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这种时候更不能软弱。” 王难得当然不是软弱的人,相反,他的心肠比薛白更硬,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王节帅方才与我们谈过,他想用自己来为我们争取更多机会。” 薛白没听懂,皱眉道:“这是何意?” “节帅愿意回长安见圣人最后一面。”王难得道:“他希望能把未竟之事交给你。” “我?” 薛白以为自己听错了,论战功、论官职,他还比不上王难得。 王难得却是道:“我与李晟商量了,我们也希望能先保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