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鼠年说鼠人在线阅读 - 热土勤耕耘,科岛春来早

热土勤耕耘,科岛春来早

    一

    年末岁初,去“岛上”参加一年一度的研究院离退休老干部迎新春座谈会。虽时值隆冬季节,数九寒天,然一路阳光灿烂,暖意融融,无寒冬的感觉,却有春天之气息。天公灵犀,很应景啊!

    中巴车在宽阔的科学岛路上前行。四车道柏油路,花岗石路牙,洁白的车道线延伸向远方;两边自行车道、人行道齐全,绿化带美观靓丽,给人清新舒畅的感觉。看着这些,根本想不到,前期施工,埋设沉管雨水收集系统,始见路中间建起粗大高耸的筒状水泥柱,让人以为建立交桥呢!没听说啊,建桥的桥墩也不必这么粗啊!可后来沉下去了,不见了,原来是巨大的储水池。现在完全地躲藏路面下绿化带下面了——真是了不起,去年以来,HF市的科学岛路改造果然是“亮化提升”工程啊!

    看着眼前这一切,我不禁想到这条路从无到有,从会车都小心翼翼的狭窄水泥路到四车道水泥路,到如今这格局、这景观,个中不断变化、提升,令人赞叹!

    不一会,到园区大门。只见随着路面逐渐变宽,中间一座船形隔离墩将柏油路分开为左右车道。左侧路边,高大的石碑峭拔挺立,上有竖行红色大字:“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群区”;右侧路边,更宽阔的一处地方,连绵如山峰状的赭色巨石横卧,一行隶书大字:“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阴刻填红漆,分外醒目。左右石碑相对,给人一种苍劲厚重感。两面车道,都安装了自动识别起降挡杆,门卫值班室是一间不太显眼的四方岗亭。

    这是一座开放性的门,设计可谓别具一格。没有高大的门楼、标牌,而是这么一个给人感觉很随性的出入通道,与科学岛园区整体开放相吻合,标示进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进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群区。

    那船形隔离墩,两头窄而微翘,中间宽而低矮,即使“船舱”里置沃土种花草,初始我还有点不以为然——怎么会想到用这么个“土老帽”堵在路中间的呢?后来又觉得它不凡,是见证。当初,这里原本无堤、无桥,1958年岛上开发建设时,一开始都是靠用船水运。据岛上元老人物苏成斌讲,当时,水库大坝南端现植物园那边和岛上现一号别墅、医院、水厂沿湖一带都设有码头,几十吨的机动船在这些码头间频繁来往,运送砖石水泥物资和人员。后来北大桥建成,有一条路进岛,先有小火车,后有公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在这南岸推土筑长堤建桥,有了这条快捷通道,大大缩短了到市内的距离。如今南面这条路和北大门那段路,都称科学岛路,岛上南来北往,畅达便捷。这船,是提醒人们“不忘初心”呢,有深意啊!

    进门,过桥,上岛,见到熟悉的园区,更靓更有派了!行道树茂密,主干道虽然还是两车道,但也由水泥路变成柏油路,车行在上面感觉软软的,平稳无声,特舒适;两边自行车道也是柏油浇的,更向外拓出方砖铺就的人行道。这是切合实际的人性化设计。现在生活条件改善,私家车多,但也有绿色出行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为确保交通安全,自行车和机动车、行人分道,尽管岛上路不宽,还如此细分,很用心呢。想当年南大桥两头路窄局促,骑车人常出事,我们学校一位老师就因骑电动车被撞骨折,数月不能上班,人受罪,还影响工作。刚才看到,湖上大堤拓宽后,桥两头回旋余地大,有充分的避让空间了。

    坐在车上,放眼创新大道两边,感觉变化更大。进入新世纪以来,岛上科研机构增加,体量变大,直观的就是新的建筑填空、加密、优化美化。瞧,湖滨楼对面,老湖滨商场那地方,新楼崛起,楼不高,样式现代;原来的幼儿园,随着科学家园建成,随住户迁出,经改造装修,变成核安全所的研究室了。核安全所,岛上新建的所,可谓占尽地利,三处各有风景噢。

    一次,岛上老年摄影协会举行“美拍科学岛”主题采风,会员们深入研究所、园区各景点,寻找美,发现美,用镜头定格美。新建的科研单元强磁场中心的开阔大气,核安全所的清新别致,老所等离子体所ITER项目新楼群的别有洞天,大家在审视拍摄对象,感悟、运用技巧进行摄影创作的同时,也自然想到这些地方昔日破旧的平房、仓库,杂树荒草丛生的景象,由衷感受到岛上变化之大,真可用沧海桑田来形容。原来脏乱差的地方,如今都成亮点了。等离子体所,碟形EAST实验大厅,IETL新所区,400米管线生产长廊,看看就高大上,着实不简单,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来我国访问,第一站就到岛上参观等离子体所,荣耀啊!想想40年前,等所初创,一个小小的T7装置还就是从俄罗斯(前苏联)用服装等日用品换来的呢;现在自主创新设计的EAST装置,全球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连欧洲都来学,梅总理赶来参观,这正是科技发展,国力强起来的体现噢。

    一段科学岛的发展史,就是我们祖国发展变化的生动写照。其实这些还都是外表,是次要的,而重要、实质的是这里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科研基地,举世闻名的“人造小太阳”升起的地方!

    二

    我们来到强磁场科学中心报告厅,会场上更是暖意融融,气氛热烈。研究院邀请了50多位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在这里举行迎新春座谈交流。匡院长、王书记等院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参加了会议。

    作为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不止一次听匡院长介绍研究院的发展情况了,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都有新内容,牵起线,连成片,更能感受到这些年来领导和在职职工们凝心聚力,狠抓机遇,矢志创新,勤奋耕耘,春播夏种!听,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申请报告就是在二号楼那南窗亮着灯光的房间写就的;看,经过运筹擘画,上下沟通,蓝图终于变为现实,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成立了,大科学装置集群新园区奠基了……这样的座谈,每次都令老同志振奋,鼓舞,由衷感到骄傲!

    2018,合肥研究院健康、快速发展,总经费的体量较五年前翻了一番,达前所未有的21亿多。经费增长快,国家经济发展,投入加大是其一,同时,也是争取项目的能力强,整个岛上整合为一个法人单位的体制,利于交叉融合发展,学科发展方向更多元,更有竞争力。科研产出、人才队伍、院地合作和园区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或长足进步。匡院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老树新花,安光所的卫星载荷,到天上工作状态非常好;等离子体所EAST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实现1亿度高温、热功率10兆瓦的“最好水平”,继去年强磁场科学中心获奖,再获“中科院杰出成就奖”第一名;固体所“缓冲材料”“降噪材料”研究助力嫦娥三号、四号平稳着陆月球背面。后起之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成“天下第二粮仓”的牵头单位;创新院、工研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探索上了党校的教科书。医学与物理结合,研发出相当于定向爆破的治癌神器“超导质子刀”,顺利的话,将于2019年装置完成,有望在全国推广,形成自己的医药装备品牌……

    是的,匡院长讲的,有的我也知道一些。2018~2019,岁末年初,正是各种奖项、评选纷纷揭晓之际,研究院成果迭出,网上发了,我也看了,由衷高兴!一年一度的座谈,探讨交流,听领导介绍,更有现场感,更真切。老同志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岛上的发展更时时系心上,因为这里已成真正的第二故乡。这些年,在职在岗的领导和职工继承、创新,奋发有为,扎实苦干,有了这么好的发展态势,看了、听了真的心暖。每年新春座谈的时间往往提前,还不到春天,但胜似春天,怎么不是春来早呢?

    “合肥研究院这个机制的建成,当年的各届领导付出了心血,现在是做得最成功的,也许是能令原来的领导感到欣慰的。”在回顾研究院成立十多年来发展历程时,匡院长深有感触地说,“这些成果的取得,没有一个好的机制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那是不可能的。”

    “未来,要做国家实验室!”富有战略眼光的匡院长接着又提出了新的发展构想,“国家实验室是个单独的单位,科学岛本身就是一个国家实验室——未来有4~5个大科学装置,在职员工加硕士博士研究生有4500多人,高端人才云集,这样有潜力的地方,成为国家实验室,有条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现实的‘双头鹰’!机会要抓住,地方政府对我们真的很支持啊!申报‘聚变堆装置’,承诺经费1:1匹配,土地兜底,科学岛北面的新园区,10平方公里,建筑的用地只8000亩,其余都建成公园,让科学家们将来在大公园这美好环境里工作;近期大家看得到的,蜀山湖南靠近科学家园正在建‘集贤苑’人才房,800套,将以很优惠的价格提供给新来的人才。”

    机制、环境、人才,这都是干货,人才更是讲到了关键。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发展有没有后劲,关键看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科学岛这些年的发展,就得力于人才工作做得好。“科学家园”建成,留住了数百个博士;高端人才引进,“七剑下哈佛”传为佳话:这“集贤苑”又不知会聚集多少贤德之才呢!

    哦,听匡院长讲话如沐春风,这是一个“奔跑”“追梦”的时代,蓝图延展,宏愿可期。有共和国70年强起来的深厚基础,有中科院70年砥砺前行的精神底蕴,科学的春天年年生机勃发,岁岁江花烂漫!

    三

    参会,听院长讲话,我也又一次想到我初来科学岛时的情景,想到6年前写的一篇文章《“克拉科夫”联想》。

    早春,杨柳绽绿,惠风和畅,我骑车前往,过蜀山湖大桥,穿越科学岛,站在三岔口回视、展望。这里,就是我和jiejie第一次登岛,回市里时等候公交车的地方。

    时间倒回37年前,那时,这里冷落、荒凉;望眼欲穿的三十岗方向,还真只是一个高岗,从市里来必经的大杨店、水库大坝,也一致的乡野景象。回看岛上,拉得很开的四座灰色大楼挺醒目,外加黄砖宿舍楼、低矮平房。虽然这时作为中科院的分院已有好几年,但它的身份还是周近百姓口中的“宾馆”。特别是进岛出岛的唯一通道,就是必经这三岔口的窄窄砂石路。路弯弯曲曲,车行摇摇晃晃,偶有车交会,甚至得停下来避让。也难怪,1982年早春,还是百废待兴啊!

    如今,我看到的已完全变了样。西望三十岗乡,路两边林木茂盛,桃园、水果农场、美食文化村,路边指示牌提醒人们,这里的生态农业经营有方,一年一度的桃花节,名声越来越响亮;三国新城遗址公园,更使人自然联想到当年这里是古战场。回看原先上班每天必经的大杨店镇,也被高高的行道树遮挡,其实已与新合肥融为一体,分不出城乡。而向南连接北大门的这段科学岛(北)路,现在也是柏油道,车来人往,挺繁忙。曾记得,刚到岛上时,这一带庄稼种到湖畔水边,如今是一级水源保护地,全长成生态保护林:路,已成林间道;岛上,楼宇新建更气派,但树高林密难相望。

    其实,我这次来探访,更想了解的是由此往北,匡院长会上所说那10平方公里的地方。据悉,年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新园区配套工程已正式开工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将粉墨登场。该项目的立项建设得到了AH省和HF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全力支持,其科学目标是开展磁约束聚变堆边界参数下的等离子体行为研究,探究主机关键系统和部件复杂动态负荷对主机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的影响。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际磁约束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对加快我国聚变能实际应用进程具有重要担当。

    我伫立岔路口,有高树、鲜花,绿草,来往车辆;公交车候车亭,与三国城路、遗址公园,匹配协调,古色古香。可我找不到进入新园区的去处。好在,路边,有一位卖草莓的老乡,我和他搭讪,卖草莓,问情况。他说:“路北这一大片,住家都已搬迁,被保护起来了,属于待开发的地方。年前的开工仪式,铺红地毯,来人多,听说书记都来的。后来动工了,那片地方很忙碌,机器轰鸣,埋管线、修路,说要建大科学装备什么的……”“装置,就是科学研究的设施。”我说。

    “是的,就是你说的大装置吧。想不到,早年岛上建‘宾馆’的,有一阵还停下来几年,后来又叫‘光机所’‘分院’。这些年‘科学岛’的名气越来越有大了!到‘岛上’去,看添了许多新楼,那么多路牌指示牌,‘高大上’的研究机构好多啊!现在,又辟出这一大片土地——”他指着三十岗方向,“向前,再骑一段,到原来的21中,现在是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了,有条路向里,不多远,就能看到。”

    “好,谢谢!”我把草莓轻轻放入篮筐,向他挥挥手,骑上车走了。到目的地,果见新园区施工场景,“突突突”,“隆隆隆”,热火朝天。路边展板,醒目,总体规划,两块:正在进行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处于林地包围中;隔着一片林带,东边,又一片地方,是为规划设想中的大科学装置园区预留空间。再看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建筑效果图,林、路、楼房、装置,合理布局,疏密有间,很美,令人憧憬。五年零八个月后,蓝图变现实,又是一个“强磁场”再现。如“强磁场”有磁吸效应,这“聚变堆”,集聚变化,也必将“堆”出新能源广阔天地。

    听匡院长讲,这里将建“园中园”的花园式科研园区,以跨越式高架路将岛上与新园区相连接。一千来米的距离,也就岛上东区到西区那么远吧,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在两个园区间的花园大道便捷来回,闲暇时徜徉漫步,春有满目桃花红,秋来遍地瓜果香,不远处是三国城遗址公园,融古老与现代于一体,科研园区与生态景观完美协调,真是心旷神怡噢!还会修建直通新桥国际机场的快捷通道,比从岛上过大桥出南大门绕道长江路上机场高速要近差不多一半路呢,对外交流会更加方便。

    几年前,我的《“克拉科夫”联想》中,曾热切希望科学岛能像当年的波兰旧都“克拉科夫”一样,人才聚集、交流,成为科技中心,培养出哥白尼那样的划时代的伟大科学家。现在感到,这样的目标越来越近了,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科学岛的发展,是中国科技发展七十年的缩影,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奋斗历程的最好体现。中科院副院长相里斌对合肥研究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AH省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抓得实,落地稳,推动快”,为合肥研究院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科研环境和平台优势,鼓励合肥研究院在科学岛这片“热土”上,把区位优势、平台优势和研究单位的力量结合起来,借助合肥综合性国科学家中心和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发挥自身特长,为建设好合肥研究院做出更大努力,把各项工作向前推进。作为一个科学岛人,看到这些,了解这些,我感到无比荣幸,将继续关注、支持科学岛的发展,做力所能及的事,发挥正能量!

    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