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三兴大汉在线阅读 - 第140章 皖县之局

第140章 皖县之局

    在居巢县以南的丘陵山地里,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正浩浩荡荡向西疾行,为首大将铁盔铁甲,手执一杆铸有黑色纹路的大刀,胯下一匹雄骏的火焰烈马,而他的身后则是一杆挂着“陆”字大旗的庐江战旗。

    此将名叫王廉,字明义,已年过五十,却勇猛不减壮年,乃是追随陆康最久,也是他最倚重的老将。

    王廉虽然不是什么名扬的天下的名将,却有着丰富的沙场经验,更是在剿灭黄穰的战役里立下赫赫威名,使得庐江群贼闻风丧胆。

    在王廉身旁跟着一员小将,骑乘白马,身挂银甲,手持着一根黝黑的大铁枪,配合着他高大的身材,显得他英气勃勃,神采飞扬,这员小将正是陆康的长子陆儁。

    此前前陆儁正陪同使者到合肥找刘和求援,恰逢袁军大举进攻皖县,陆儁便奉父亲陆康之命,跟随老将王廉一起前来支援皖县。

    之所以会有这么一支大军游弋在舒县之外,还得从袁术败退回淮南开始说起。

    自从大败之后,袁军沿途缴获和搜刮的粮草辎重便丢得一干二净,作威作福惯了的袁大将军,还没意识到,他已经四面皆敌,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仍然毫不客气地直接向陆康索要米三万斛粮草。

    先不说九江能不能拿出这么多粮草,就是能拿出来,陆康也不会给他。他早就看袁术不顺眼了,认为对方是叛逆,闭门不与之来往,而且整修战备准备迎敌多时。

    袁术当然大怒,立刻就有了攻灭陆康,拿下庐江的打算,也就有了向孙策妥协,并派遣他攻打陆康的一幕。

    孙军现在也算是兵强马壮,虽然在兵力上比不得庐江,但军中的将士们却都是能征善战的狠角色,可不是庐江这些久在腹地,偶尔打打贼寇的郡兵们能比的,故而很快就将庐江城池层层包围了起来。

    但陆康也不是简单地人物,他在庐江的威望无人能比,虽然他只能率军队固守,但手下士兵之前有休假外出的,闻讯皆返庐江,郡里的豪杰游侠们更是纷纷前来支援,乘夜爬城墙回来帮助守卫。

    为了防止后面赶回的士兵被孙策发现,被其剿杀,陆康便瞒着所有人,派遣最倚重的大将王廉,带着五千兵马悄悄出城,游弋在舒县城外。

    一来可以收拢返军的庐江将士,并吸收前来投靠的游侠、义士,二来可以当做是游弋在皖县、舒县两城之间的机动兵力,随时支援出现危机的城池。

    这已经是陆康所能拿出的极限兵马,要知道庐江虽然富庶,毕竟比不了汝南、南阳这样的大郡,支撑一万五千的郡兵供给已是极限。

    这一万五千的郡兵中,有五千驻守在皖县,一万驻守在孙军主攻的舒县。虽说舒县还有一万多的辅兵、丁壮,但是在抽走五千郡兵之后,剩下的一万五千多兵力,防御孙军的疯狂猛攻已经有些吃力了。

    所以王廉的这五千兵马在协助皖县守军迅速击溃围成的袁军后,必须快速返回,保障舒县的安全。

    故领队的王廉、陆儁两人一路西进,话语不多。但王廉知道陆儁的身份,故而对他很是尊敬,陆儁也知王廉是父亲麾下第一大将,又教授过他武艺,所以他对王廉也尊重有加,两人你尊我敬,气氛十分融洽。

    “陆公子,这次袁军进攻皖县,非同小可,却是我们小瞧了他们。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没想到皖县城里还有这么多的士族畏惧袁术的威势,竟然与陈纪暗通款曲。郭睿的手下只有五千郡兵,分守四门本来就很吃力,协助守城的丁壮们又大都与城内大族们有关联,若是趁着袁军守城时作起乱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能否快速赶到,对于皖县守军来说非常重要。”

    陆儁想到皖县里囤积的大批粮草辎重,便点了点头,“我们尽力而为!”

    陆儁话语不多,但说的每一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作为陆康的长子,身份尊贵,在郡兵中的影响力非常大,但他却有没有行军打仗的经验。所以他必须谨言慎行,不敢干扰王廉的决策和指挥。

    王廉刚要开口,忽然听见前方传来一阵喧闹,他不由一愣,急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老将军,有人看见树林里有一道黑影闪过,不知是人还是猴子!”

    这时,陆儁也看见了,一个身影在树林里飞窜,灵活异常,在林间窜来窜去,他凝视片刻,脸色大变道,“不是猴子,是一个人,只是灵活矫健罢了。不好,很有可能是袁军的斥候!”

    王廉冷笑一声,“管他是人是猴,看是他的身子快,还是我的箭快!”

    王廉张弓搭箭,瞄准了人影,只听弓弦嗡嗡颤抖,却见一支铁箭已如闪电般飞射出去,转瞬间钉在了黑影的身上。

    “把人给我提过来!”

    这时才从树林里传来一声惨叫。

    不多时,十几名士兵从树林将人带了出来,却是一名身材矮小的士兵,看打扮,正是袁军的斥候。

    “不好,我的行踪应该暴露了!我们必须加快行军的速度,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击溃敌军!”

    这回连王廉都变了脸色,斥候往往十人一伙,既然抓住一人,则证明其他几人很有可能就在附近。

    王廉和陆儁对望一眼,见陆儁也点了点头,王廉便立刻令道,“全军加快速度,前往皖县!”

    ……

    皖县城外袁军军营的主账内,陈纪等十几名将领围在一起,商量军务,不时从帐内兴奋地欢呼声。

    只听陈纪有些得意洋洋笑道,“陆军已经中计,九江弹指可下!这可多亏了秦先生的妙计啊!”

    “都是我家主公的功劳,文表可不敢居功!”

    说话之人正是孙策的谋主秦松,只见他一袭白袍着身,三尺古剑挂腰部,峨冠博带,风采照人,倒也是一副风流名士的做派。只是大冷天的摇着一把羽扇,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只是陈纪却不在乎这些,反而对其心折不已,“先生勿要多谦,接下来还需要多多仰仗先生才是。”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来报,“启禀将军,五千庐江郡兵正从居巢赶来,大约还有两个时辰就会赶到,领军的应该是老将王廉,陆康的长子陆儁好像也在军中。”

    陈纪大喜,王廉率援军前来,正在几人的预料之中,而且陆儁也在军中却是意外之喜,他连忙对众人道,“立刻整军出发,大鱼已经上钩了!”

    这时陈纪转过身来问道,“不知秦先生,还有什么指点的吗?”

    按照规矩,既然来了袁军的军中,就等听从对方的名利,但陈纪接下来毕竟还需要孙军的配合,故而需要表示一下态度。

    陈纪恰到好处的态度,令秦松点了点头,在他看来,时常犯二的袁术能混得风生云起,手下的大将没有一个简单人物。所以他不敢喧宾夺主,表示他将服从对方的指挥。

    “我得到最新情报,我家主公正率大军在舒县与陆康对峙,对方已经被牵制住,不能脱身。现在正好是我们的机会,接下来的一切都靠陈校尉的指挥了。”

    听了秦松的话,陈纪一脸笑意,“不知黄将军的手上一共有多少军队?”

    秦松笑了笑道,“我方的手上有三千精锐,加上校尉手上的袁军,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敌军,只要用兵得当,我们可以战胜庐江军。”

    秦松的话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已经有心急的将领忍不住问道,“那什么时候出兵?”

    “我今晚就出兵,不过,我有一句丑话要说在前面。”

    大帐内顿时安静下来,陈纪目光开始变得凌厉起来,拿出了一个大将应有的威势。只见缓缓地扫了众人一眼,语气中充满了凛冽的杀机。

    “从现在开始,所有的军队都听我的军令调动,若有不服者,斩!”

    众人凛然,一齐起身施礼,连秦松也被其所慑,没有了一副高高在上的谋士姿态,俯首应道,“诺!”

    ……

    皖县城在孙策南下后,便由大将郭睿率领五千郡兵镇守,郭睿今年也才刚过而立之年,却已经是堂堂的一郡都尉,算的上是年轻有为,虽然不是陆康的嫡系,但依旧深受他的器重。

    郭睿非常谨慎小心,不负陆康的信赖。他一边约束军纪,不准士兵赌博饮酒,一边将城门关闭,安排士兵从早到晚在城头巡逻,没有一丝懈怠。

    这天晚上,郭睿和往常一样在城头巡视,袁军的突然围城,令他有一点心绪不宁,原因就在陈纪。

    因为袁术乱拉兵丁的关系,袁军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群规模庞大,但是战斗力低下的三流部队,尤其是这次来的袁军分别来自三地,更是给人一种乌合之众的感觉。

    当时郭睿确认为能被袁术留在南方防御刘表的军队,不可能是简单的货色,尤其是领军的将领是他的倚重的大将陈纪。

    袁术帐下有名有姓的将领不少,陈纪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拿到天下来看,他陈纪还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一流大将,但也不是郭睿这种“无名之辈”可以小看的。

    这并不是郭睿妄自菲薄,而是他有有自知之明,就是这种冷静的客观判断,不知救了他多少次性命,让他打了多少次胜仗。

    现在他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预感,陈纪一定在酝酿着什么他不知道的阴谋诡计,只要他有丝毫的松懈疏漏,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