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从火红年代开始在线阅读 - 第八十一章 留学

第八十一章 留学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

    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

    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啊,亲爱的朋友们,

    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属于我,属于你,

    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第二天一早,阎解旷来到华清园,本来他已经请了长假,但学校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

    自从去年他的文章《第三次浪潮》发表后,许多国际名校都发来了留学甚至讲学邀请,并提供全额奖学金和全程路费。

    学校这边也给了他公费留学的名额。

    阎解旷伴随着歌声,来到导师刘教授办公室,“老师,我回来了。”

    刘教授抬头看到是阎解旷,吩咐道:“把门关上,我有事跟你说。”

    看到刘教授严肃的样子,阎解旷回身关上门,做到办公桌前:“什么事啊?老师,这么郑重。”

    “哎!这次你有点孟浪了啊。”刘教授看着阎解旷,叹气道。

    “怎么啦?出了什么事?”阎解旷感到莫名其妙。

    “你是不是办了香港居住证?”刘教授沉声道。

    “您怎么知道?”

    “不应该啊!你小子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在这个紧要关头,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这,有什么问题吗?”阎解旷疑惑。

    “问题大了,我就跟你说实话吧,其实国家早就关注你了。从白店经验开始,到后来上大学,参加了这么多科研项目。你不会以为这些项目什么人都可以参与的吧?有些项目连我都不知道。”刘教授开始解释。

    “本来国家都替你安排好了,要么留校继续读博士或者当个教授;要么到华科院做研究员,也可以回电子厂当总工。”

    “原本你要出国留学也没什么,但你还写了那篇文章。所引起的巨大反响你根本想象不到,连校长和我都吃了挂落,有人说这本该是内参级别的,我们却儿戏般的发表在校刊上。”

    “这,我就是当个学术探讨啊!”阎解旷有些心虚,原本有一部分就是借鉴别人的,只不过掺杂了不少自己的见解。

    “我当初也是这样想的,刚开始大家也都是这么想,但现在回过头来看,里面有很多战略层面的东西。”

    “就在今年3月,米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文.托富勒出版了同名书籍,序言就是引用你的那篇文章的一段话,核心就是‘未来随你而来’,还说你给他很大的启发,这下你连藏都藏不住。”

    “所以你在香江的一举一动,国家都在关注着。还好的是,最后你那个公司回到鹏城投资了。袁老也替你说了不少好话,说你提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给了他很多启发。”

    “这,我办香江居住证,是为了行事更加方便些,比如说办厂、做生意什么的。况且香江我们迟早都要收回的,大家还都是华国人。”阎解旷辩解。

    “你这个说法也有道理,我也听到些风声,说两边正在接触,估计下一步就要开始谈判了。”刘教授沉吟可片刻道。

    “我这边包括校长都替你说话了。我还替你打了包票,说你就是想去学习世界顶尖的科学技术,学成肯定会回来,这才首肯,要不然,你这次就甭想出去了。”

    其实刘教授还说了这么一句话:“人才之所以是人才,就是要能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进步。如果固步自封,没几年可能就成了落后分子了。”这句话正符合开放的本意,才最终让上面下了决心,同意让阎解旷出国。

    但这话以他们师生的关系,就没必要说给阎解旷听了,要不然就有些过了。

    这,阎解旷整个人都不好了,很多原本他以为顺理成章的事,里面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难怪回来之前袁老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他当时还听不太明白。

    “谢谢老师,我出去就是想学最先进的知识。您放心,我学成了肯定会回来,绝不会辜负您和国家的期望。”阎解旷赶紧表决心,下保证,末了又想起一事:

    “那苏婉呢?”

    “就留在京大继续教书吧!”

    阎解旷有些失落地离开了导师的办公室,还是心态飘了,太高调了啊,做事情有些急躁了。

    回到寝室,郑仁通和杨建强不在,应该是联系工作单位去了,这会儿第一批大学生还没毕业,反倒是第一批研究生即将毕业了,成了各单位的抢手货,纷纷前来学校联系,那俩现在正为去哪个地方而幸福地烦恼者。

    就剩胡高峰待在寝室里,拿着本英汉词典在那啃,这货自从去年去看了场内部举办的时装表演,就想着出去看一看,也向学校申请了留学名额。

    1979年春天,意大利人皮尔·卡丹在京城民族文化宫临时搭建起的“T”型舞台上,举办了改开后的第一场时装秀。

    从没有过类似经验的华国,以十分慎重的态度应对,入场券被严格控制,只限于外贸与服装界的人员进入。

    胡高峰能弄到入场劵,可见这货也不简单。

    当秀场上身穿大胆服饰的模特们走到T台前端时,给大家带来的震撼是非常巨大的。

    那会儿,京城的大街上还是一水儿的军绿色、灰蓝色。这场秀刷新了人们对时尚的认知,华国年轻一辈的男孩和女孩们这才意识到,原来衣服还可以这么穿,华国的时尚大幕也由此拉开。

    此后,霓虹和米国的时装表演队也相继来到华国进行表演,彻底地让华国迈出了打扮自己的步伐。

    而皮尔·卡丹则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京城的这场秀一炮走红,引来媒体的争相关注。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皮尔·卡丹在华国的时装发展进行得非常顺利。不久,“皮尔·卡丹”品牌时装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此后很长时间内,“皮尔·卡丹”成了高端品牌的代名词。

    “三哥,你这是怎么了?”胡高峰见阎解旷的脸色不太好,放下书本关心了一句。

    “没什么,你留学的事情怎么样了?”有些事情是不能说的,阎解旷转移话题道。

    “哎!其他都差不多了,就是这个英语,背的我头都痛了,你说这些老外,没事创造这么多单词干什么,足足几万个,还是我们汉语好,记住常用的三千个就行了,八成还可以学白字先生一样认半边就行,不管发明出什么东西,只要几个字一组合,言简意赅,哪像这些老外这么麻烦。”胡高峰忍不住吐槽。

    这个倒真是那么回事,就像电器,华语用电线、电话、电视、电报、电风扇等几个词组就表达的清清楚楚,而老外就要重新去创造一个新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