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乾元征在线阅读 - 第二十九章 科学的方法

第二十九章 科学的方法

    朴成泰的工作很有成效,看来是个干项目经理的材料。麻子墩的邬堡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就剩下大门口的吊桥没修了,堡内整齐的修了十二栋青砖瓦房,一共七十二套住房,当初随陈元来的那些斥候家眷以及洛阳纤夫的家眷都住了进去,剩余的给了新入军籍的医生和匠作们,最后剩了三套,桂秋菊领着的那伙三十多妇人住了进去。

    麻子墩港初见规模,新修的码头长达三百步,可以同时停靠三艘两千石海船。离码头六百步远的地方,修了几排仓库。

    陈元先看了码头和仓库,然后在朴盛泰的陪同下去看了新盖好的学校和宿舍,宿舍不多,二栋十二套院落,这搁后世就是联排别墅!这些宿舍主要是留给将来学校的教师的,用陈大人的话说叫筑巢引凤。

    陈元看了看教室,“老朴,这教室冬天如何取暖?”“回大人,用木碳。”“你想过沒有,这些教室加上老师宿舍还有厨房,一冬天用多少木碳?”“回大人,属下找人大概算了一下,省着点用需要七百石左右。”“七百石?一石木碳几何?”“回大人,一石木碳目前一百五十钱,到冬至时节会涨到二百钱!”

    陈元粗略一算吓了一跳!“这不行,太多了,不能烧木碳!”陈元断然道。“大人,家家户户烧碳,不烧碳烧什么?”朴成泰很疑惑的问道。“烧碳,不过不是木碳,是石碳,就是煤。”

    朴成泰知道石碳,也见过有人烧,但是烧石碳不但很危险,也很麻烦。首先点火麻烦,必须先点柴草,然后再放小块石碳,待石碳燃烧,方可烧燃。其次这玩意万一不小心弄灭了,烟能熏死人!所以大唐这个时代是没有多少人烧那玩意儿的。

    陈元知道朴成泰的顾虑,一拍脑门,怎么把越冬三宝这玩意儿给忘了!他立刻让人去找铁匠头儿唐作相。唐作相这会儿正和老婆孩子在自己家的青砖瓦房里收拾物件呢。

    唐作相四十岁了,手艺很好,为人诚肯,在老家文登很有名,因此生意不错。但是他孩子太多,六个孩子,四男二女,大儿子今年十八了,到了娶亲的年龄,跟着他学打铁,大女儿十五了,也快到出嫁的年龄了,他不想让其他的三个儿子都跟他学打铁,他想让那三个小的读点子书,说不定给他老唐家换换家道。因此他看到登州守备衙门的招贤榜待遇很好,就决心来试试。为这事他老婆没少埋怨他。

    现如今搬进了这三间青砖瓦房,虽然小了点,但是比他在文登的房子那是强多了,看着自己的老婆笑呵呵的领着孩子们收拾东西,唐作相已经在想怎么攒钱,将来给大儿子再弄上一个同样的房子。突然有人来找他,说是陈大人来了,要见他,唐作相不敢怠慢,慌忙跟着来人来到了学校。

    “见过大人。”唐作相鞠了一躬,他这一躬鞠的非常心诚。陈元看着缩手站着的唐作相,摇摇头,这些工匠虽然入了军籍,但骨子里还没把自己当军人,看来找机会得让徐根宝来这里给这些工匠上上怎么当军人这一课。

    “老唐,今天找你来是想让你打制两样东西,第一样是这个,陈元递给唐作相一张刚才他画的图样。唐作相躬身接过去一看,这是个圆形的带着盖子的炉子?,后面怎么还有个圆形的出气口?“大人,这是个炉子?”唐作相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对,就是个炉子,这里是排气口,这个盖子可以拿下来,注意,这个盖子一定要做成与炉顶是平的,不能凸起,另外这个盖子可以做成两三个圆环相扣的形制,方便往里面放碳。”

    “敢问大人这个炉子要多高,多大?”“哦,忘了标尺寸了。”陈元汗颜,着急了。拿了尺寸,唐作相舒了口气,还行,这玩意不大,起初他以为大人要弄个和砖窑一样的大炉子,那他老唐这辈子就只能干这一件事了。

    “第二个,是这个铁筒子,这个铁筒子要能和这个炉子的排气口相衔接,然后这个铁筒子要做成几节,连出屋外去,就像这样…”陈元把第二个草图给了唐作相。

    唐作相拿着陈元画的草图还在琢磨,朴成泰在旁边看明白了,心里说我家大人这脑子是咋长的啊?一拍脑袋就想出了这么好的主意。“大人,我明白了,您这个是烧石碳的用具!大人真是巧思,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想出这等办法!属下佩服大人犹如黄河之水…”“停,老朴,你既然明白了就和唐作相一起把这煤炉打制出来吧。”陈元吩咐道。

    “老唐,这个东西的关键是铁的质量,炉壁不能太厚,尤其是那个铁筒子,越薄越好。”陈元叮嘱道。“大人,刚才小的就是在想这个铁筒子,怎么能做到很薄?”“你可以把铁水倒在有刻度的范模里,这样就能控制铁皮的厚度,再加上捶打看看。”“是,大人,小的先试试。不知道大人几时要用这个铁炉子?”“三天如何?”“是,大人。”

    唐作相走了,陈元接着把越冬另外两宝告诉朴成泰,那就是火墙和火炕!只要有了煤炉子,这两样就都不是问题了。朴成泰找来两个泥瓦匠,陈元稍加说明这两人就明白了。接下来就是把教师的宿舍改建和增加火炕和火墙的事了,朴监理又有的忙了。

    陈元让李渔派人告诉周少勇,先买一百车煤炭运到麻子墩,有大用。然后就带着李渔去唐作相的作坊看老唐打制煤炉子去了。

    周少勇不知道大人要煤炭有何用,不过既然大人吩咐了那就买吧,不过这么多煤炭他可没钱,只好来找林赛仙。

    林赛仙现在和周少勇也是熟人了,神仙醉试制成功,虽然现在由于密封设备的问题产量还不是很大,但是每天几十坛还是让林老板尝到了甜头。这酒比原来的酒强太多了,效果不是一般的好,现在天气凉了,很多人来醉仙楼不是为了吃菜来的,就是为了喝酒,因为只有醉仙楼有神仙醉!很多食客甚至建议醉仙楼供应早餐了,只要有酒就好。

    周少勇说明了来意,林赛仙没任何犹豫,告诉周少勇她可以替陈大人买煤炭送往麻子墩,只是量有点大,要分三次运到。周少勇代表陈大人感谢了林老板,双方为了合作愉快还共进了晚餐。

    陈元还是第一次来唐作相的作坊,这个作坊按照此前陈元的规划图刚刚建成,建在邬堡北面靠近码头的一个小山脚下,山间的一条小河从工坊间流入海里。之所以建在这里主要是考虑到了通风的因素,陈元知道这玩意有多污染空气!

    目前有一座四米的高炉和一座两米半的小高炉。四米的高炉可以融化铁水九百斤,两米半的小高炉可以融化铁水三百斤。是唐作相根据陈元的要求和十来个铁匠工共同设计建设的。唐作相拿着陈元的草图和几个铁匠研究了半天,然后吩咐自己的大儿子带人把小高炉升温开始分工冶炼。

    陈元看着小高炉的皮囊开始鼓风了,满意的点点头。皮囊鼓风,是他的建议。唐作相在一旁钦佩的看着陈大人的背影,望着眼前的小高炉。他想起来陈大人面试他的时候问过他的话。

    “你是如何融化铁水的?用的是风柜还是皮囊?我建议你以后用皮囊,皮囊鼓风能提高炉温,效果比风柜好的多。你的铁矿石用何冶炼?木炭,木炭不如焦炭,你可以试着用焦炭。什么是焦炭?就是焦煤烧制的碳。哦,焦煤就是烟煤,高温在密闭的窑內而成焦炭,和制木炭一个道理,只是温度更高些。”

    这些见识,唐作相干了近三十年的铁匠了,他都没听说过,他问过陈大人,大人说那是科学的方法,是从书上看来的。他实在不知道年纪轻轻的陈大人是如何知道这些冶炼秘诀的,在他看来,那就是陈大人书读的多,而读书多,就是啥都懂,自己的那三个小的儿子,一定要读书。

    陈元中午和晚上都和这些铁匠们在高炉边吃的饭食,朴成泰特地让人给他们炖了大鹅和捕到的海鱼和海鲜送来。铁匠们借了陈大人的光,狠狠的吃了一顿,可惜没有酒。陈大人人很和气,就是规矩严,工作时间不能饮酒,违者处罚。陈大人以水代酒,和每个工匠都碰了碗,说等煤炉子打制成功他请大家喝神仙醉!据说是城里现在第一等的酒楼醉仙楼的招牌酒水,一坛酒水要卖八百文,乖乖,那岂不是在喝钱!

    晚上铁水出炉了,唐作相指挥铁匠们按照范模的大小依次倒入铁水,然后乘着铁水的热度开始捶打炉壁,那边另外的几个铁匠在捶打铁皮。这个时代没有电焊,煤炉子的出气口那里需要煅烧粘合,在陈元看来很是费工,这个没办法了。陈元看大家基本按照他的思路在工作,就带着李渔离开了。

    第三天唐作相带着打制的铁炉子和四节铁筒来见陈元,陈元看见铁炉子基本符合他的要求,只是这四节铁筒筒壁太厚,导致长度很短,否则就太重了!“铁筒不行,太厚太短了。”“另外这个炉子的炉壁也可以再薄些,以减轻重量。”陈元说道。

    “大人,这个筒壁确实太厚了,可是咱的范模只能做到这么薄了,这几节铁筒是我大儿子和几个年轻铁匠三天轮流打制的,实在是不能再薄了。”唐作相苦着脸跪地说道。

    “不行,这个太厚了,你们再想想办法,你先起来。”陈元扶起了唐作相,“老唐,你看能不能发个悬赏通告,不论是谁,只要能解决铁板的厚度问题,咱就重赏,嗯,赏二十缗钱!”

    “二十缗钱!”唐作相一听这个赏额差点没吓的坐在地上,乖乖,二十缗钱!他一个月的月钱才一缗钱!“大人,这个办法要是小人想出来小人也能拿这个赏赐吗?”唐作相眼冒星星的说道。“我说了,不论是谁,当然也包括你。”

    陈元当下就吩咐李渔写悬赏通告招贴在麻子墩里,唐作相告辞了陈元失魂落魄的回到了家里。他的老婆孩子知道他去见了陈大人,结果回来就是这副模样,都以为他被陈大人处罚了,都不敢问他。他坐在胡凳上托着着个脑袋呐呐自语,“二十缗钱!二十缗钱!有了这些钱我就能再起三间大瓦房,就能给大儿子娶亲了。”

    “爹,什么二十缗钱?”大儿子唐铁锤问道。“陈大人要发悬赏通告了,谁有办法能把铁皮做薄就赏谁二十缗钱!”“啊?这么多钱?”唐铁锤惊叫道。唐作相的老婆和大女儿唐金红在厨房听到唐铁锤的惊叫赶忙跑了出来,“你们爷俩鬼叫什么?”唐作相的老婆不满的问道。

    听完大儿子的描述,唐作相的老婆着急了,就好像有人要抢她家的二十缗钱一样,“你们爷俩整天都在作坊里,这要是被别人想出法子拿了那个赏赐,你们爷俩也没脸干了,不行,今晚你们爷俩就是不睡觉也得想出办法来。”

    唐作相、唐铁锤互相看了看,这…

    “爹,娘,孩儿有个法子,不知道成不成。”唐金红小声说道。“你?你个姑娘家家的知道个啥?”唐作相老婆呵斥道。唐作相没理他老婆,看向自己的大女儿说道:“丫头,这可不能开玩笑,你说说看。”“爹,女儿经常烙饼,那个饼子只要有擀面杖,想要多薄女儿就能擀多薄,你们要是有个铁擀面杖,那铁皮是不是也能想擀多薄就能多薄!”

    “对呀”,唐作相猛地站了起来,他怎么没想到呢,擀铁皮,擀面杖,他拉着儿子就往作坊的方向跑,饭都不吃了。

    陈元布置了悬赏通告后本打算第二天就带着人去下马台了,朴成泰来报告说那个女子队长桂秋菊想求见陈大人,陈元只好让李渔把桂秋菊带进来。

    “叩见陈大人。”桂秋菊进来跪下道。“起来,我军中不兴跪礼,以后不要动不动就下跪,你有何事?”陈元问道。

    “是,大人。民女想让大人给我们这些苦命的女子一条活路。”“活路?你们不是有住的地方吗?你们不是在干活吗?难道朴总管没给你们吃食?”

    “不是的,大人,我的意思是请大人给我们这些女子找个营生。我们不能总打短工啊。前些日子我们脱砖坯,能赚钱,另外一些姐妹靠缝补赚些钱,可现在麻子墩的房子建的差不多了,不需要那么多的砖了,我们很多姐妹就是去了营生,大家觉得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正好大人来了,我们就斗胆想请大人给我们这些人找个长久点的营生。”

    陈元明白了,长久点的营生…有了。“你们现在有多少人?”“回大人,三十四人。”“我可以把军队士兵的冬服以及其他装备让你们生产,比如棉甲,棉被,棉手套或者皮手套,围巾之类的。”“真的,太好了,谢谢大人!”桂秋菊高兴的又跪在地上磕头,陈元无奈的叫她赶紧起来。李渔在旁边看着憋着笑轻轻摇头。

    “李渔,记下来,回头告诉周军需把咱们要的东西的清单交给这个桂…”“桂秋菊。”“桂队长,我提醒你一点,军队的活计你要是接了,就要保质保量,到时候时间到了你拿不出东西是要杀头的,你明白吗?”陈元严肃的对桂秋菊说道。

    “民妇知道,请大人放心,民妇这就回去告诉大家,然后再找些人,这冬日里麻子墩和附近有很多大姑娘小媳妇儿的没啥活干,民妇可以雇请这些人来干,只要保证大人说的质量就行了。”“嗯,你去忙吧。”陈元听到桂秋菊的打算就知道她能不能干成这些事了,还别说,这个女人有点头脑。

    陈元让李渔负责把其他闲下来的匠人集中起来,随他一起去往下马台,要求李渔留在麻子墩等罗叶盛回来,同时帮助朴成泰招收能出海的水手。麻子墩有出海的小渔船,但是出远海的船员是没有的,要搞远洋运输,得招出海的水手。

    下马台村,柳老道等不及贾老六的青砖瓦房,这满山的树木不是盖房子的好材料么。他招集三个徒弟和工匠们一起砍树伐木,不用半个月就盖好了上百间木头房子,贾老六那边才刚盖好两座窑。

    柳静祖按照陈元给他的设计草图,把生活区和试验区做了很好的区隔,虽然离的远了点,但陈大人说的对,起码着火烧不到人,安全不是。他对贾老六他们制玻璃不感兴趣,不过他对陈元所说的制作硫酸感兴趣。

    贾老六事先得了陈元的指示,任何制作环节都对柳道长开放。所以他由着柳老道带着徒弟到处转悠观看。他按照陈元以前留下的cao作流程手册,按照参数指标,很快就制出了硫酸,接下来是芒硝,然后是纯碱,最后等玻璃窑点火成功就象在长安那样开始烧制玻璃。

    柳静祖对贾老六说的这个记录流程和工序的方法很感兴趣,他惊讶的发现这个方法能准确的实现实物再造,比他之前凭经验做的东西要准确,精妙的多。他听贾老六说陈大人告诉他,这叫科学的方法。柳老道不知道科学是个啥,但这办法肯定是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