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响马九斤在线阅读 - 第25章如实呈报吧
翻页 夜间

第25章如实呈报吧

    包磊笑笑,起身告辞离去。

    老道撇撇嘴说:“从小在这蹭饭吃,这么大了,还来。”

    九斤给他收拾好床铺笑道:“今年雨水好,山上山下每亩地多收一石粮,三个大仓都满了,够吃的。”

    “那也不能白吃饭,轻易得来不入心。”

    “徒儿记住了,快睡吧。”

    三天后,莱州知府衙门大堂。

    府衙各科主事,卫指挥使和百户以上将领,各县县令县丞,典尉典吏汇聚而来,大堂内气氛凝重。

    通判梁文东大人正拿着札子通报案情:“截止昨晚子时,青乡盐碱滩大火已经扑灭。

    过火面积一百一十里,共发现遗骸六百四十一具,其中骡马十七,其它牲畜一百多。

    在一具烧塌车架中发现的遗骸,身中两箭。

    经核查灰烬中的官印,证实为同知大人方正宾。

    打斗地点两处,遗骸也最为集中。

    经仵作勘验,死者多为刀箭所创。

    综合各处汇总的文本,通报案情如下:

    同知方正宾大人前往灶户盐场巡视,途径青乡东二十里处,遭到大股贼军袭击。

    经过激烈厮杀,在八名家丁和五百卫所兵丁护卫下,冲出第一道包围圈。

    前行五里后,又陷入重围,贼军燃起大火,并用密集箭雨覆盖。

    同知大人身中两箭,不幸以身殉国。

    卫所兵丁阵亡八十八人,伤三百余人,多是烧伤。

    经昌邑卫所和潍县卫所报告,案发当夜,有邪教残军向南逃窜。

    目前情况就是这样,大家看看有何补充。”

    潍县,昌邑两位县令起身,汇报了发现和追击的情况。

    知府曹文智问:“城外难民处置的如何?”

    指挥使张兑回道:“难民一万余,经过两天两夜甄别,共抓获教匪七百五十五人。

    其余人等已护送至维水岸边,正在助其返乡。”

    知府大人叹息道“方大人就职不到一年,遭此不幸,本官深感痛惜。

    方大人明知匪乱四起,放心不下百姓生计,毅然前往灶户巡视。

    遭到教匪袭击,英勇不屈壮烈殉国,当为吾辈楷模。

    诸位参详一二,当如何上本?”

    大堂内一片嗡嗡声,有人喊着“为同知大人报仇!”

    “出兵剿灭乱匪,还我胶东安泰。”

    “上书朝廷,募集乡勇讨贼。”

    “大人,西去驰道断绝,可从海上入京。”

    曹知府眉头紧锁,一时拿不定主意。

    身旁老师爷俯身细语道:“曹公,京师飞书,方大人的恩师方阁老致仕待罪。

    明目为尸位素餐,致使国事糜烂,更应为红丸,移宫两案担责。”

    曹知府低头,面露惊诧之色。

    良久沉吟道:“方大人之事,岂不是另有隐情?”

    “公爷,万不可深究,如实呈报吧。”

    曹知府长叹口气,抬头看着堂内众人。

    大堂内逐渐安静下来,众人看着这位最高官爷,不知他如何决断。

    曹知府起身,看着众人缓缓的说道:

    “诸位,方大人面对贼军英勇不屈,仗剑冲阵,高呼酣战,直至为国捐躯。

    热血书写忠义,烈士英名长存,本官愿率所有府衙同僚,府辖八十万百姓,为方大人请功!”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渔货满仓。

    北海新村北侧海岛上,五栋宽大的砖瓦房内,各种腌鱼海带挂的满满当当。

    向东淌过五里齐腰深的海水,就是北海新二村驻地。

    与辽东难民刚来住棚子不同,新二村的难民刚来,就修建砖瓦房。

    这些难民不仅住上了砖瓦房,还打造了上百条小舢板。

    每当夜幕降临,这百十条舢板就会从离海岸两里的地方,一起划向西海岸盐场的海面。

    三更天后,满载盐包的舢板返回海岛,将盐包堆放在海岛北侧山底平台上。

    白天,这些舢板有的在近海撒网捕鱼,有的满载百姓,前往落潮地挖蛤蜊捕海蟹抓海参。

    午后,一筐筐各种海鲜运到新一村公所前的集市。

    从四面八方云集来商贩,骑着马赶着骡车,卸下油盐酱醋,针头线脑,锅碗瓢盆,铁皮绳索,成衣布棉。

    重新装上哈喇海螺,海虾螃蟹,鱿鱼蛏子,海带海参,运往各大酒楼,豪门大户的府中。

    每月的十五,三十两天,只要风平浪静,总有五条海沧船在夜幕中停靠海岛。

    上百支火把照耀下,一千青壮把存放在平台上的盐包装上大船。

    在晨曦中,这些大船便会杨帆起航,驶向深海不知去向。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常义和李东就会押解五大车的金银首饰,毛皮草药,人参当归,板栗榛子返回新村公事所。

    六个账房噼里啪啦算盘子声音一直响到午时,所有货款才算分拣清账。

    当夜幕再次降临,子夜时分,就会有十名身穿皮甲,挎刀背弓的壮汉,护送一辆四轮马车南来。

    在三更天时,从牛头山北侧通道进山,消失无踪。

    不知不觉中,生活逐渐变得安逸,百姓家中渐渐有了存粮。

    每个村子,都有新建的砖瓦房。

    走在田家地头的百姓,常常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西河镇的集市声名远播,不是因为街上饭馆多。

    而是可以从那里的作坊领到各种物料,按照工坊要求,回家手工制作。

    再三三两两送回作坊,扣除本钱,余下的就是收入。

    一开始只有附近村民参与,渐渐的四里八乡的百姓也参与进来。

    一直到三年后的今天,整个莱州府的百姓,大部分都加入家庭手工者的行列。

    莱州府每年赋税上交都是满额,在1625年春节前,莱州府已经成为响当当的富庶之地。

    白云观也如往年相同,刚进腊月门边有了新年气氛。

    过了年就七十五岁的老道,入冬后再没出过院门。

    只要不见凉气,老道就会面色红润,声音洪亮。

    一旦冷风侵蚀,便会咳嗦不止,憋的脸色青紫。

    已经十五岁的九斤,改建了宅子,亲手修建了壁炉铺上了波斯地毯。

    并将茅厕建在屋内,还有个什么抽水马桶的物件。

    又花费‘巨资’,从道观的琉璃坊内定制了琉璃。

    将门窗的纸张撕掉,装上了透明的琉璃。

    原本的书房改成了花房,五颜六色的鲜花争相开放。

    已经身高七尺(一米八),丰神俊雅,风度翩翩的小道长九斤,每天都把老道抱进花房。

    清雅温润的空气,万紫千红的花朵,让老道心旷神怡,老怀欣慰。

    每天都忙着照看琉璃缸内的鱼虾,抚摸膝盖上的猫咪,逗弄枝条上的鹦鹉,乐呵呵的笑声,传出老远。

    入冬以来,三个师姑再没人离开,每天除了打坐诵经,就是听老道吹牛海侃。

    虽然老道都是翻来覆去的几句话,师姑们却都开开心心听着,没人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