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明守村人在线阅读 - 第九百一十五章 稻麦因地各有价

第九百一十五章 稻麦因地各有价

    大明守村人正文卷第九百一十五章稻麦因地各有价亲王们未穿礼服和官服,一律常服,没啥特殊标志,舒服为主。

    他们到岸上,百姓还拖家带口地围观呢!什么人啊?作甚的?

    本地的面积挺大,名字就是按照周成王弟弟姬虞的儿子姬燮而出。

    这么个地方,历朝历代不管怎么打仗,都不会刻意去毁,每个朝代甚至还要扩大面积,增加寺、院什么的。

    如今大明就在此建了雨花寺,又增添了仙翁阁,顺便封圣母,这个是真的圣母,不是另一个意思的圣母。

    资料记载,隋朝的时候,就在祠的西南方建个舍利塔,因晋水,就是汾水的一条支流,那个是泉水。

    然后种水稻,种了多大地方呢?挺难算的,周回四十一里,回字应该是正方形,正方形周长四十一里,四十里不行吗?边长十里,正好,一里要分成四份,零二点五,还得计算隋朝时候的里多少。

    继续查资料,隋朝时候一里相当于五百三十米,边长四点二五里,是两千二百五十二点五米。

    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乘边长,即五百零七万三千七百五十六点二五米,一平方公里是一百万平方米,相当于五点七三平方公里,算这玩意儿真累!

    眼下大明的亩,一亩差不多是……

    不算了,没意义,反正就这么大,亩产差不了多少,六百一十四点四平方米跟六百六十六点七差不多。

    当然买房子差这么多就不行了,加上公摊也不行。

    百姓有围观的,各村的里长自然跟着到此瞧热闹,然后发现遇到认识人了,太原县的官员。

    这可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咋站在最后?前面都是谁?

    不等各村里长凑上前询问,已有太原县的人手过去告诉。

    很快消息传开,百姓把手上的工具放下,没跪,太监喊着不要跪,家里有稻子的给换面粉,磨好的面粉,很白的,不是灰色的。

    一比二交换,一斤带壳的稻子换二斤白的面粉。

    百姓们瞬间露出笑容,赚喽!赚大喽!晋王殿下太好了!

    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四个兄弟倒没觉得吃亏,正常来说水稻也比小麦贵,产量不一样。

    水稻亩产按照未脱壳计算,高于小麦,脱了壳就不是了,稻壳占比要高过麦麸的占比。

    另外在没有把稻壳榨出油的情况下,即米糠油,或者说是稻米油。

    这样稻壳的作用比不上麦麸,麦麸人能吃,稻壳咋吃?稻壳带刺儿的,发酵喂猪还勉强,仅仅是勉强。

    麦麸喂所有牲畜、家禽,包括竹鼠、兔子,稻壳不行的,稻壳装枕头都扎人,麦麸就不扎。

    还有一点,水稻在此地一年就种一次,种完了地就闲着,种不了别的,有稻茬。

    小麦种完,即便不翻耕,依旧能在茬上种大豆,把茬割低一点便成。

    小麦是冬小麦,夏天收,水稻是天很冷了才收,能种个甚?又不是江南收了水稻抢种一次油菜籽和苎麻。

    壳是一部分,还有稻草和麦秆,稻草喂牲畜不如麦秆,不管是马牛羊,还是猪,稻草差于麦秸秆。

    稻草还有个作用是编席子,又便宜又实用,麦秸秆不行。

    但要说编席子,高粱的更好,一般东北和北方铺炕的席子都是高粱篾编的,尤其是东北,那叫炕席。

    需要温差大,日照长,又亩产少的东西,如果还能有其存在的价值,必然是味道,所以它贵。

    关键这里种水稻的太少了,跟朱闻天时候的山东一样,米饭比馒头贵太多了,直到后来物流好了,这才平衡。

    在没有各种网上平台和除了邮政外其他快递的时候,吃一碗米饭能买四个那么大个的馒头,对,那么大个。

    目前的太原府,就这一个地方产大米,并产量有限,已经陆续插秧了,百姓家里还有存粮,等到秋后,霜降的时候,百姓手上的存粮就不多了,准备收割稻子。

    此刻还很富裕,换成面粉行,面粉保存半年没问题,百姓觉得这是过年了。

    “路修得不错,诸位用心办事,本王亏待不了大家。

    俸禄朝廷给,本王无法给你们涨俸禄,不过本王可以为你们发奖金。

    百姓收入提高,咱不说收多少税,咱的买卖拿出一点钱,给你们发二倍于俸禄的奖金。”

    朱棡开始许诺,给官员喂饱了,官员再搞事杀起来不违心,该死!

    看看南京的皇城,官员们有多拼就明白了,实在是父皇给得太多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官员自己定的俸禄,父皇奖金和福利加起来翻了五倍以上。

    “谢殿下!”还是郭知府先开口。

    “谢殿下!”其他人纷纷附和,随即感到压力山大。

    “不要一脸活不起的样子,咋?吴起为将?他是打仗让人拼,直接就是死,本王是给伱们多的钱,难道你们觉得你们必须要贪?所以认为本王给得多了你们死得惨?”

    朱棡看大家脸色不怎么好,威胁,给爷笑一个,不然……

    咱给你们钱,又不是吴起帮着军士吸吮毒疮,那是逼着军士去死,咱给你们钱,你们不贪不就行了嘛!

    “殿下,咱们是感动,不是悲戚。”

    又是郭知府帮同僚出声,这个锅可背不起。

    人家吴起只是帮一个士卒吸吮毒疽,那就是一个士卒去拼死,现在给咱们这么多,咱犯错了,要一家倒霉的,

    别的官员继续附和,怕!

    本地有军队的,包括大同府那里,还未换装,用着原来的武器,冷兵器加上火铳。

    再看四个亲王的队伍,那是什么枪啊?军队的士气不一样的,王府护卫有种期待着打仗的感觉。

    “走了走了,抓螃蟹的人不晓得昨天晚上放的蟹笼里面有多少。”

    朱棡不想再多说了,先去晋祠走个程序,得遵礼仪,但不需要沐浴更衣。

    自己太忙了,哪有工夫弄那些,包括三日不吃rou,熏香,不吃rou缺营养生病了怎么办?

    队伍改成陆路,一个小时左右,部分离着近的百姓们在前面等待,身边放了装稻子的麻袋,换大米。

    唱的话就是换大~米,换大~米,换~大~米~~咧!换大~米!

    陕北民歌信天游的曲调,山西叫山曲,风格是一样的,换成江南那边一大片地方就是茉莉花了。

    今天木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