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在线阅读 - 第230章

第230章

    “标题:退役制”

    夏日炎炎,一队队云谷老卒从湟水谷地回返,与此同时一队队新兵度过临津抵达海西堡换防回撤的老卒。

    湟水谷地一线没有多少人口,但夹在西藩和北项之间,必须得驻扎大量的兵马才校

    不得已、云谷军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征兵工作。再一次扩编了三个步兵营,两个守备大队、一个骑兵营。通过新老混编的方式,组建了一个兵力在两千左右的湟水作战兵团,由宋学良带着把守湟水河谷。

    驻湟水的兵团,一半老卒、一半新卒,全是老卒的话云谷军的战力被侵压的就有些太过严重了,没法抽出兵力再应付其它方向的突发情况。

    新征两千左右兵马的工作实行的并不是那么顺利,从今年开始这已经是第二茬征兵工作了。而今年的战事又比较频繁,多多少少出现了一些伤亡,百姓们对参军自然就有林触和畏惧心理。

    为了征够足额的士卒,最后宋应奎是强令行政厅那边采用的强制征兵的手段才将人员凑够。

    顶着烈日目视着新老兵换防,宋应奎心里一阵烦躁。新兵是凑够了,但生出了很多官司,有不少人都将官司告到了洮阳的行政厅。

    告官司的人认为这一轮征兵工作实行的很不公平,凭什么我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都是适龄参军者,可我家孩子被抓去参军别人家的孩子却好好的待在家中?

    难道为云谷军出力的责任全得落在无权无势的百姓身上,人家与乡镇官吏有交情的人户,就可以保着子弟不用参军。如此不公平的现象,为人正直的奎首老子难道看不见吗?

    不患寡而患不均,同样的条件结果却不同,百姓们怨气很大。

    对于百姓的怨气,宋应奎也能理解,可他一时半会想不到一个稳妥的办法来解决公平性的问题。

    很明显此次征兵过程中是出现了很多蝇营狗苟之事,但你完全不公平吗也不是,总之这种事在人情社会是避免不聊,宋应奎也不准备费心去计较。

    公平不公平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感觉公平,最新的这一轮征兵,在民间舆论恶劣,原因就在与让大多数人感觉到了不公平。

    顾此问题不是出在cao作层面,而是出在政策层面。

    政策怎么调整为好?直接用在五营时用的一体招兵政策,尽管能解决公平性的问题,可不符合建军思路和设想。

    不采用一体招兵的方式,就很难调和人们这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不平衡。

    直到宋应奎快要离开湟水谷地,准备回返洮阳城时,他才想到了一个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向。

    在全军推行转业退役制,既然大家认为有的人参军有的人不参军太不公平。那就增加所有人参军的概率,用多批次轮换的办法,实现总兵额不变的情况下,大多数符合条件的兵源会被应征入伍,只不过是时间线不重合而已。

    退役转业制推行后,还能缓解百姓们对入了军门后一辈子就要舍生拼命的抵触心理。

    “以城主府司令部的名义下发一道明令,在我云谷军治下通传。自今冬开始、云谷军推行退役转业制。凡是参军五年以上者,身份还是普通兵卒则除役归民。队长以上军官、三年内不升职者原则上要转业到地方行政系统为官为吏,不再参与军事。

    今年所有刑罚司的所有公吏,皆从退役归乡的兵卒中选眨往后各级衙门公吏,官办工厂工匠,优先从退役军卒中招录。

    转业军官行政厅必须给安排与军中职级对等的政务差事,要给转入民政系统的军官解决后顾之忧。

    今年、普通兵卒退役五百人左右,队长以上军官转业人数在三到五十之间。司令厅和行政厅全力协作,保障首届退役转业工作顺利实施。

    从明年开始退役转业制度将是常例,每年秋后开始实施。原则上所有效力五年以上和三年未曾升职的军官都要进行退役或转业,除非特殊情况。”

    招来杨顺安,宋应奎给他阐述了即将展开的退役转业制度,让他带着参谋部的人进行细化,制定详细的执行方案。

    “司令、让老于军伍的兵卒归民,这怕是会影响军中战力吧?裁汰一部分老弱是应有之意,可每年都如此大动干戈,不利于稳军。”一般情况下杨顺安对宋应奎的决定都不会提反对意见,将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可这次,他觉得涉及到的事实在太过重大,不将自己的疑虑出来,就对不起自己目前的地位了。

    “退役转业之策既有裁汰老弱之意,但本意并非如此。据实而,凡是经过战阵的兵卒,有两三年之久,就足以称之为老卒了。五年以上的老卒,确有一部分在战阵经验上会丰富一些,但大部分也会变油,顾此放归五年以上老卒对军队战力的影响并不大。

    军中正经的精锐当是战过数场大战,参军三到四年之卒。年龄太大的兵卒,家庭拖累也大,很难专心于战事和军事,让其归民是两相其便。

    老卒归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充实民兵战力,加强我们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军民融合,实现兵出于民归于民的目的。咱云谷、兵是百姓的子弟兵、民是军卒的衣食父母,唯有这样方能聚民心、定军心,同仇敌忾,共进共退。”

    面对杨顺安的不解,宋应奎不得不耐心的再往清楚解释。退役转业制在就这个时代来,确实有点太过特别,杨顺安他们一时理解不了也是可以理解的。

    “司令、属下还有个担忧,老兵散于乡野,亦是不稳之因,此事还得三思。”听完宋应奎的解释,杨顺安还是眉头紧锁。将大量有军事经验和能力的人放在民间,在他看来是一件风险相当大的事。

    “担心归乡兵卒成为不稳定因素,有必要,但也无需太过惧怕。只要咱们将后续的工作做好,就无大碍!我云谷军最大的依仗不在兵而在械,兵能归民、械不可归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