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盛唐风月在线阅读 - 第一千零四十章 人心思变

第一千零四十章 人心思变

    牙帐中,面对那零零碎碎的几片碎骨,磨延啜的脸上露出了深深的沉痛。他缓步走到那个跪伏在地的回纥老兵面前,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拔刀,竟是一刀砍下了对方的头。眼看那血淋淋的级在地上滚了出去,最终停下来的时候,赫然死不瞑目,他方才垂下眼睑说出了一句话。

    “不要怪我,你带来的阿父的消息不能泄露出去,但你留在回纥的家人,我一定会善待”

    大约是听到了磨延啜这句话,那双眼睛竟微微一合,仿佛最终释然。用一块于净的帕子擦拭于净了刀上的血迹,磨延啜方才冲着左右两个最最心腹的亲兵,沉声说道:“把他悄悄带出去,厚葬。”

    磨延啜已经成为回纥之主几年了,回纥上下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即使满心不解,这两个亲兵仍然一声不响收拾了地上的尸体,可临到离开的时候,两人看了一眼那几片碎骨,其中一人突然出声问道:“俟斤,这些……”

    还不等他把话说完,磨延啜就不容置疑地说道:“这些你们不用管”

    眼见两个亲兵慌忙退出牙帐,磨延啜方才一步一步走到了那些遗骨前,突然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颤抖地捧起了那寥寥几块遗骨,眼睛已经变得通红。一直以来,骨力裴罗都是严父,即便他身为长子,面对的也是最严厉的教导,最严格的要求,所以从前他一直很羡慕叔父吐迷突,认为相比自己,叔父才更像是父亲的儿子。可直到数年前生的那一系列事件,他方才第一次感受到,父亲真正的取舍。

    “阿父,阿父……”

    他撕下一截衣襟,将这些遗骨一股脑儿全都包裹了起来贴在胸口,竟是流下了部众族民们从来没看到过的眼泪。尽管从骨力裴罗离开回纥去往长安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可当这一天真正来到的时候,他仍是难免心中刺痛。即便正是因为父亲一着走错,方才有了回纥如今的危机,但他却无法生出一丁点恨意,有的只有熊熊燃烧的战意。

    不说父亲这几年并不是单纯地在长安城中享福,在漠北也有所布置,这次父亲临死前亦是趁机派人潜入各部散布消息,激起人心思变。就是他自己,也并不是仅仅励精图治。这次大唐天子严命安北大都护府征伐回纥,讨要他那业已死去,连尸骨都几乎灰飞烬灭的父亲,杜士仪必定会倾尽安北牙帐城所有军力直扑回纥,即便他不能如汉人守御那般坚壁清野,可只要留下种子,竭力抵挡攻势,那么就一定会有转机

    随着大军渐次开拔,安北牙帐城中的军营顿时空了一大半。作为留守的陈宝儿,一半时间留在安北大都护府中处置公务,一半时间在家中陪伴再次怀孕的妻子李茕娘。尽管丈夫的关切确实令人感动,可几天下来,李茕娘只觉得心中越来越不安。

    这一天午后,当丈夫竟然再次提早回来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嗔道:“公私有别,你如今可是总领留守之事,让别人看到你天天不务正业像什么样子”

    “我这人可做不到大公无私,比不上当初身怀六甲,竟然还去探望举族迁入安北牙帐城的那些铁勒族民,于是人送最美丽大唐宗女的娘子。就连大帅也说,若非我不是漠北的蕃王,为你请封县主都够格。”陈宝儿打趣似的说出了这句话,见李茕娘顿时面色绯红,眼神却更加嗔怒了,他连忙伸出手来,把要坐起身的妻子给摁了下去,“好了,只是和你开个玩笑,别生气。放心,我有数,对于漠北这块土地,我可比你熟悉多了。”

    李茕娘出自高祖之子韩王李元嘉一脉。李元嘉曾经因参与越王李贞的叛乱,与其三个儿子一起被武后赐死,只有幼子李讷幸存,神龙年间复爵,又娶了杜思温之女杜氏。李茕娘的父亲是李讷次子,太仆寺丞李叔璜,所以她不像姑姑南海县主那样拥有爵位。可她身为李讷的孙女,即便当年的腥风血雨已经很遥远了,在嗣韩王妃杜氏身下长大的她却有一种敏锐。

    她比陈宝儿是老夫少妻,可夫妻却也恩爱,这会儿看到夫婿打马虎眼,她虽仍有些疑虑,却没有再追问,只是摩挲着自己还不算极其显怀的道:“你要记住,家里还有大郎和这个孩子在等你,千万别太冒险。”

    陈宝儿没想到妻子竟然这么敏感,顿时打了个哈哈道:“放心,这安北牙帐城乃是漠北第一坚城,而同罗的城墙才刚刚筑起一小半,没有什么敌人可以攻入这座易守难攻之城。就连大帅都了话,你就安安心心在家里,别再和上次那样险些动了胎气。”

    嗣韩王妃杜氏给李讷生了四个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南海县主是李讷早年流放时的侍妾所出,如今李茕娘竟也是嫁人不到两年就已经第二次怀孕,在旁人看来无疑是比什么都好的贤内助。所以,她对丈夫的劝慰也唯有无奈听着,一颗心却有些静不下来。眼看陈宝儿嘱咐她静养,自己竟是就在这寝室外间呆着,她只觉得心里奇怪极了。

    陈宝儿往日即便很重视她这个妻子,可也不至于这样,这次做出这样一幅样子给外人看,究竟是为什么?

    安北牙帐城驻军远多于民户。若是在中原,这样的配置必然要大量依赖于后头的补给,然而,驻扎此地的蕃兵远远多于汉兵,因此杜士仪仿效漠北游牧民族马上放牧,马上打仗的习俗,一面放牧,一面又划出专门的土地用来耕种,城中甚至还留有相应的菜地,以供军中食用。整个城**有八八六十四个里坊,起名也按照六十四卦排列。再加上和朔方的马市,又占据了原本突厥牙帐所有的广袤牧场,却也堪堪收支平衡。

    除了安北大都护府的军队,到投奔此地的小部族以及相应民户,打散安置后,全都有固定的居住范围,平时可以出城,但在城中的活动范围却不允许逾越划定的界限。尽管这样的规定仿佛严苛得不近人情,但因为按照家庭为单位,有遮风挡雨的屋顶庇护,大部分人也顶多是私底下抱怨一二。

    此时此刻,东城十六里坊中,最西南角的泰人坊中,一户人家大白天的大门紧闭,不但如此,还有人在门缝中小心翼翼地观察外间是否有可疑人经过。

    “那些驻军的里坊还是守备森严,无法进入。可是,从出兵那一天的旌旗以及小丘上探子俯瞰的情形来看,安北牙帐城的留守兵马绝不会过三千。”

    “三千确实顶天了。这次朔方一万兵马,河东一万兵马,安北牙帐城原本驻军一万余人,分出一万来,这样也就有三万人。仆固和同罗分别出兵五千,所以此次出兵的总人数应是四万。而回纥若是倾尽上下,说有八万雄兵也绝不夸张。所以硬碰硬的话,胜负真的说不好。如果杜士仪还把更多的兵马留守在此,那么出兵的风险就太大了。”

    “不错,更重要的是,这次消息传得太快,唐军没办法打回纥一个猝不及防。”

    屋子里的三个人七嘴八舌,把此次进兵利弊剖析了一个差不离,其中一个方脸汉子方才重重叹了一口气道:“只可惜长公子竟然率军为先锋,否则若是他留守安北牙帐城,也许事情就能好办多了……不过却也未必,长公子这些年来和俟斤越走越远,看看回纥,为何会落得如今这个危险的境地,还不是因为骨力裴罗当初走错一步,不该一直那么放纵叔侄争锋?”

    “废话不要多说了。安北大都护府司马陈季珍如今一心守着身怀六甲的妻子,此人固然是惯用智谋的策士,可真正生大乱时,他在军中全无根基,必定压不住阵脚。通知各处人等,五天后的晚上子时开始在四处放火,闹得越大越好,聚居城中的各部族民肯定会sao乱,这样安北牙帐城就会大乱,这样同罗的阿布思一定不会再犹豫了就算他只带了三千兵马,那时候肯定会忍不住兴兵来攻”

    “可万一被阿布思喝了头汤……”

    “俟斤说了,如今的仆固部实力不够,所以与其和人去争抢最甜美的果实,还不如让漠北能够乱起来。只要有阿布思挡在前头,他胜了,漠北必定大乱,我仆固部便趁乱崛起;如若他败了,我仆固部便吞并同罗如此一来,我仆固部一定能够拥有更大的地盘,更多的子民”

    安北牙帐城东,独乐河畔。一支只有三千人的兵马正静静地驻扎在此,坐骑在饮水之后全都上了口嚼,而士卒们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服色,三三两两坐在那儿暂歇。而领兵前来的阿布思,则是不如麾下军将那样百无聊赖了,他略显焦躁地矗立在河边,突然飞起一脚将一块石子踢入河中。

    身为安北大都护府的副大都护,这几年来他的日子过得很好,杜士仪也给予了他不少优待和礼遇,此次如果不是那个送到同罗牙帐的消息实在太过诱人,他也不会打着援护安北牙帐城的旗号领兵过来。

    昔日的漠北霸主突厥已经覆灭,这就足证大唐正当顶峰,那座矗立在乌德犍山之畔,让无数人惊叹羡慕的安北牙帐城就是其中代表。纵使如今同罗牙帐也正在建城,可是终究只能三十六里坊,城墙也要稍减一丈,这也是他欲求不满的原因。

    “安北牙帐城里,杜士仪是不在,可还有一只小狐狸那个陈季珍自称阿史德氏,跟着乙李啜拔招摇撞骗那么多年,万一又使了什么坏心眼……”

    他正念叨了这么一句,不远处一个亲兵突然疾步冲了过来,大声说道:“俟斤,抓到一个窥视的jian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