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科幻小说 - 融合电脑,我能cao纵亿万太空战舰在线阅读 - 第四十四章 造出来了!

第四十四章 造出来了!

    材料实验室主要进行的是关于高抗疲劳,同时兼顾出色的抗高温和抗辐射性能的材料的研发。

    陈岳预想之中的核动力飞船,其加速能力至少也要达到10米每平方秒的地步——大约类似于地球重力。

    且,这种加速能力还要能维持一段时间,怎么也得持续维持一分钟以上。

    发动机只能装在飞船尾部。要依靠尾部这里的推力,推动整艘庞大的飞船以10米每平方秒的加速度改变运动状态,且还要持续一分钟,且还要多次反复加速,可以预见飞船整体将承受到多么巨大的压力。

    现有的一切材料全部无法满足需求。陈岳必须要开发足够先进的新材料,再辅以工程学上的手段,譬如更加合理的布局,更多的承重龙骨之类,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材料实验室下属高达60余个分实验室,分别进行上万种新型材料的研发及制造实验任务。除了合金之外,陈岳还涉及到了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分子聚合物材料等等。

    通讯实验室,各种高可靠性的新型通讯设备正在研发之中;电气实验室,各种高可靠性电器设备正在高辐射环境之下承受摧残……

    时间慢慢的流逝着。转眼间便是50年时间过去。

    此刻已经是新历464年了。

    连续五十年的辛勤研发,陈岳还是未能将最终的核动力飞船造出来。

    “哎,科学研究就是这样,没有一丁点的捷径可走。一点一点的积累,一点一点的迭代,唯有如此,只能如此。”

    陈岳再一次体会到了这个真理。

    “只是希望在这段时间里,那些外星文明没有注意到我吧……”

    不过在这五十年的时间之中,陈岳也不是没有一点收获。至少,各大实验室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技术已经迭代了十几轮,相比起最初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只是最终性能仍旧无法达标而已。

    并且,在这段时间之中,陈岳的芯片工艺再一次得到了突破。

    5纳米之后的新一代工艺,是3纳米。3纳米工艺的芯片,已经是巅峰期的人类文明所达到的技术了。此刻,陈岳在芯片工艺上,终于和巅峰期的人类追平。

    新的3纳米工艺超算已经建成。相比起陈岳此刻所使用的超算,其算力再度有了高达10倍的提升。

    也正是因为算力再度提升,陈岳才能支撑住愈发庞大的算力需求。

    要知道,科研越是到了后期,对于算力的需求便越是恐怖。哪怕已经兴建了众多次级超算用于承担大部分科研计算,陈岳在这其中只起到了类似于“人”的作用,他掌握的算力仍旧在被快速吞噬。

    算力需求的快速暴增,让陈岳心中有一点忧虑。

    因为硅基芯片的技术上限,自己已经快要触摸到了。

    3纳米工艺之后是2纳米。

    2纳米工艺便是硅基芯片最高的工艺了,之后不可能再进步,不可能有1纳米,或者零点几纳米的工艺出现。

    因为芯片工艺一旦小于2纳米,芯片的不同的电路之间,电子便会因为量子隧穿效应直接穿透,导致电路失效。

    “必须要有新的计算机发展模式了。”

    陈岳想着。

    这需要一条全新的计算机发展路径。

    目前来说,唯一有希望超越硅基极限的,便是量子计算机技术了。

    “该抽出一点算力进行量子计算机技术的预研了。”

    于是一座量子实验室便拔地而起,量子计算机技术也开始了研究。

    另一方面,核动力飞船相关技术也在全面推进之中。

    时间仍旧在飞速流逝着,陈岳便这样全神贯注的投入到了各学科的研究之中,不知日月。

    就像是水一直滴,石头也会被击穿,又像是绳子一直锯,木头也可以被锯断一样,那坚硬的科学壁垒,在陈岳上百年如一日的辛勤攻关之下,在一点一滴的性能提升与技术迭代之下,终于出现了松动。

    这一天,离子推进技术终于出现了重大突破。

    全新一代的离子推进器,其总质量已经降低到了500吨的样子,推力则提升到了可以推动一块大石头的地步。

    这已经是极为惊人的进步。这意味着陈岳至少在离子推进方面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过了巅峰期的人类。但陈岳丝毫没有自满。

    “还不够,还要继续改进。”

    时间慢慢来到了新历528年。

    此刻,距离陈岳启动核动力飞船研究已经过去了足足114年。

    离子推进实验室里,新一轮的离子推进实验开始。

    “供电自检正常,设备自检正常。3,2,1,点火!”

    庞大的电力供应之下,一个直径仅一米,厚度有半米,总质量仅有0.9吨的小巧离子推进器立刻喷射出了亮蓝色的,看起来极为炽热的光芒。

    超导技术之下,电力被损耗极低的转变为了离子的动能,然后以极高的速度从尾部喷出。离子的高速喷出则带来了极为庞大的反推力。陈岳看到,承受发动机推力的高强度钢材,在这一刻出现了轻微的形变。推力数值感应器上,那数值瞬间飙升……

    在这一刻,陈岳有了一种热泪盈眶的冲动。

    “一百多年时间,常年50%以上的算力投入,几万座工厂,几万座实验室,从开始到现在用废了上亿台机器人,一点一点的积累,一点一点的改进,终于是造出来了啊……”

    实在是太过艰难,太过不容易了。

    如果以gdp计算的话,便等于陈岳将自己gdp的至少9%投入到了核动力飞船的研发之中,且持续了100多年,才最终将它研究了出来。

    9%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地球时代,一个国家的所有军费投入,通常也就在3%左右而已。以及,陈岳的社会运转模式损耗极低,整体误差率仅在3%以下。而人类社会的整体误差率高达95%以上。

    陈岳的这9%的投入,基本上相当于整个人类社会什么事情都不做,专门只做这一件事情了。

    但就算如此,陈岳也耗费了足足100多年时间才完成研发。

    “这才是我真正的优势所在啊。没有内耗,没有误差,没有浪费,可以极为高效的全神贯注的投入到科学研究上去。”